“扒灰”在陕南的商洛北部称为“烧火”,称呼老公公为“烧破头”,多指同辈开玩笑或骂人的俚语。
传说在古代,楚平王父占子妻,一日,楚平王到儿媳宫前,见门前灯火甚明,怕被人看见,就随手取下头上帽子,遮在油灯之上,平王进去正要干事,谁知灯火燃着了帽子上的葡萄绒球,宫女看见,大喊救火,平王急忙跑出,拿起帽子头上一戴,就往回跑,回到家中,惊魂方定始觉头痛,歇帽一看,头皮烧烂,原来王帽是铁做的,灯火绒球一着,早已烧红,故将头皮烧伤。人将此称为“烧破头”。
如今,在陕南等地方民间一旦有了儿媳,人就把老公公称为“烧破头”(当然,晚辈是不允许如此称呼的)。孩子结婚就是“烧破头”称呼晋级仪式,而闹洞房最热闹的是耍老公公,同辈和朋友们给其抹上红脸,头上戴上特制的帽子,帽子呈烟筒状,放进可燃物上面浓烟滚滚,帽翅为烧火的炭铣,挂上避孕套做的气球,再加上烧酒产品的标志和合格证。慢慢的研制烧破头专用帽成了一种产业,租赁一顶帽子需要数十元甚至数百元,当然,这些钱是要“烧破头”本人掏的,帽子有锁,不掏钱是取不下来的。这是一种落后、不文明的风俗陋习。
一般装扮“烧破头”的老公公是不会生气的,因为儿子结婚娶媳妇是他生命中最为高兴的事,是幸福的时刻。有的人开玩笑不注意,把称呼叫到了有女没儿子的人,他会说:咱还没资格。言语之间,大有惋惜之意。
阴历五月二十六,民间有“五月二十六,龙抓烧破头”之说,很多烧破头聚在一起,大家戏称为烧破头协会,或叫“五二六”协会。这里所说的烧破头是人们之间善意的玩笑,藉之玩乐,绝无事实可言,一般不会误会。
本文发布于:2022-10-27 16:17: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911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