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径山西径山自古即为名胜之地,以其山水之秀美,环境之清幽,文化之灿烂,吸引了众多历代名人前来观瞻,谢安、李白、苏东坡等都曾来此游历题咏,史迹可寻。
1、地貌:属低山丘陵宽谷型地貌类型,包括低山、低丘、高丘、高地、垄地、盆地、山前冲积扇、山前坡积洪积地等地貌形态。
2、气候: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夏季月均气温25℃,具有良好的避暑度假功能。
西径山植被繁盛,生态保护完好,植被覆盖率达98%。山谷中的亚热带森林区保存了众多古树名木,如银叶柳、豹皮樟、香椿、香枫、紫楠、石楠等,其中最珍贵的属银叶柳和双林紫楠,都已是千年古木,据林学院专家考证,目前这类树种只有在西径山才能找到。山林中成片的松林、杉林、竹林、阔叶林以及众多古木构成了四季飘香的植物景观,据专家测算,林木品类至少在500种以上,而各类花草植物如名贵的中草药杜仲、石斛、紫藤、金银花等也达800种之多。
西径山水体景观摇曳多姿,尤以百米飞瀑为胜,山顶有湖称奇。由于西径山是浙西天目山的中支山脉,因此成为众多水源的汇合之处。山顶、山麓共有湖泊三处,池、潭、瀑几十处,不胜枚举。
其中以双林湖、碧云湖、琴湖为代表的西径三湖,自然天成,积翠流银,徜徉于群山环绕之中,水色终年碧绿如玉,坐船悠游其上,顿觉超然世外。有趣者如琴湖,湖如其名,仿佛一张优美的巨大竖琴藏之名山,荡漾于碧波,真地便能听到湖水的悦耳琴声和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在酬唱相和。
而最令人击节称赞的当属悬挂于山间的泻玉岩瀑布,落差百十余米,如玉飞泻,气势宏伟,自古即为一大名胜,古诗赞为“空山虬舞三千尺,疑是松声带雨声”,是古城杭州著名的观赏瀑布,在清代《临安县志》中即有详细记载。
西径山山岩奇巧,神工造化,有众多的象形岩石,如佛光岩(天然卧佛)、圆通石(蟾蜍望月)、老鹰岩(灵鹫护法)、龟鳄品石(诗云“娲皇补天遗奇石,造化削出龟鳄形”)等可供观赏。
景区内生态景点众多,光是按功能区划分就有:碧云湖功能区、双林湖功能区、琴湖功能区、龙潭瀑布功能区、泻玉岩瀑布功能区、西径古道功能区、东山功能区、天掌峰功能区、骊珠峰功能区等。
双林寺始建于后唐天成年间(926-930),初名宝林寺,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英宗皇帝诏改为双林寺。“双林”之名取意于佛经《涅盘经》中“双林入灭”之说,意为佛祖如来涅盘功成之地,具有非常神圣的佛教纪念意义。又因寺前旧有古桂二株,干霄蔽日,垂荫寺门,花开时天香飘远,更与佛意之“双林”相契合。
双林寺坐落于山间小盆地,寺周围有天掌、骊珠、云笔、娥眉等九峰环抱,寺院如居莲花之蕊,在风水中有“九龙戏珠”之美称,古诗赞云“双林名刹隐诸峰,天目西来一派雄”。寺院布局分为寺门、三大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经堂、钟鼓楼、万菊轩、放生池、厨库等,结构严整,气势恢弘,俨然是一派大寺风范。千余年来,双林寺历经兴废沧桑,如今其主殿虽已倾圮,但寺基、台阶、石墩等总体形制依然清晰完整,还保存有三对唐代石狮、三处佛骨塔林等遗迹,地表文物丰富,修复基础较好。
古寺虽已成遗址,但遗而不废,仍然延续着千年的香火,依然接纳着天南地北的善男信女的祈祝,并且为虔诚的人们默祷着人生的祝福。
双林寺之侧山崖葱秀,峭拔兀立,天然而成一万吨卧佛,规模可谓江南第一,名为“成功大佛”。传说佛祖如来在双林涅盘之时,天地悲戚,四周山崖亦为之动容。佛祖卧睡之姿映照山崖,崖势遂变为佛祖卧睡之形。因涅盘为佛教修为最高之境,因此卧佛得名“成功”。
千万年来,卧佛沉睡谷中,默默守护双林圣地,不为世人所知。西径名山一朝东山再起,沉睡的卧佛也将重见天光,以佑助天下苍生家和事兴,国泰民安!
由西径山山麓西侧入山至双林寺的通道,便是闻名远近的“西径古道”。古道全长四华里,多为块石垒砌,历经千余年,仍完好如初。因“双林”意谓佛祖涅盘之地,因此西径古道便被称为“佛心之路”,苍老古朴,是自古至今到双林寺礼佛敬香的朝圣之路。尽管双林寺主殿已无存,但至今香火仍颇盛,每临佛事之日,香客便纷杳而至。
生生不息的后来者为探寻西径山的秘密,寻找人类的福祉,建造了通向西径山绝胜处的百步成功云梯。
百步云梯陡峭壁立,巍峨高耸。因此,攀登百步云梯既是一种户外健身,更是对人的心智和勇气的一种考验。只有向往成功并且愿意为成功付出努力的虔诚者才能征服168级云梯的考验。而一旦走完云梯,看着脚下飞流的瀑布、静淌的湖水,不由得便会产生一种如释负重、轻松自如而踌躇满志的成就感,也一定会多了一层人生的感悟。这就像是一次生活的经历,在克服了人生的困难后,面对生活的纷纭反而会变得心平气和,变得更加从容不迫。
这就是西径山的神奇,无论你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尽如人意,她总会让清静恬淡的空气抚慰着你,让永远不屈的大山指引着你,最后让碧绿澄澈的湖水洗净你的心,让你深切感受到由虔诚而带来的成功。正如英国诗人托玛斯·格雷所赞美的:
远离了纷纭人世的钩心斗角,
他们有清醒的愿望,从不学糊涂,
顺着生活的清凉僻静的山坳,
他们坚持了不声不响的正路。
西径山之北有山名东山,苍崖浚谷,清幽宁谧,史载东晋宰相谢安(320-385)曾隐居于此,留下了“谢傅东山”这一千古人文景观,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渊源。
说起谢安,大家一定都有所了解。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写过一首很伤感的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是六朝时期谢氏等世家大族在南京(建康)的聚居地,荣耀一时,富贵一方;可惜的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指的便是当时的两大世家大族。诗歌虽听起来伤感,但昔时的伤感却早已成为了今日的繁荣,特别是旅游业的繁荣,真可谓是天道无常却有情!
谢安在出仕为官以前,曾经长期隐居于西径东山,直到四十一岁始出山济世,从此一发不可停止,官越做越大,名望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成功地指挥了享誉千古的“淝水之战”后,更是奠定了他千古名相的不世功业,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东山再起”这一妇孺皆知的经典成语即由此而来。如果按前人的说法,这便是在向天下人诏告,西径山水不但是一处能修身养性的明山丽水,更是一处厚积薄发、等待成功的风水灵秀之地。
无庸置疑,谢安是非常成功的政治家。他隐居时是风流名士,为官时是显赫宰相,成为他那个时代的公众人物、明星人物,世人对他的仰慕绝不亚于当代人对各色明星的崇拜程度。
由于“东山再起”的文化缘由,“谢傅东山”这一千古人文景观成为历代文人仰怀于心、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李白、苏东坡等历代名人都曾多次踏访西径东山故地,并留下传世诗文,让东山的悠悠情怀亘古流传。特别是李白,他对谢安非常仰慕,写了很多关于谢安和东山的诗歌,如:“不到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他自散,明月落谁家。”又如:“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
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尝往临安山中,坐石室,临浚谷,悠然叹曰:‘此去伯夷何远!’”晋时的塔院、亭榭、小桥虽已不复存在,但昔时江左风流、苍崖浚谷的人文风物依然犹在。
据清代《临安县志》和《俞氏宗谱》记载,西径山山麓之集贤村(原名棋园里),曾经有几百位当地人中过科举,最著名的便是出现在唐、宋年间的十八进士,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十八位进士同出一门,都是当地俞姓族人。因此,这不但是“十八进士共一村”,而且还是“十八进士共一家”。数百年间,如此众多的集贤子弟由科举入仕,名昭日月,赫赫扬名,这在中国科举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因此,“十八进士共一村”的集贤古村被誉为中华科举文化的成功典范。
十八进士的事迹对后人自是具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激励作用,凡向往成功者,均必须勤奋耕耘,才会有所收获。今建有十八进士纪念馆,旨在体现百姓对笃志好学、德治教化的推崇,以勖勉后人。游人到此瞻仰先人留下的遗迹,也许便陶染了西径山的钟灵毓秀之气,冥冥中佑助大家事业成功!
关于西径山和集贤古村的民间故事传说很多,如“宝林钟声到板桥”、“巧施计景文建寺”、“仙人抛子成棋盘”、“断尾龙清明祭祖”、“神医偶得接骨草”等,其历史文化可谓源远流长,灿烂多姿。
1、市内交通:景区距临安市区仅3公里(绕道也仅为6公里),10分钟车程可达,且有市内公交车相通。
2、市外交通:临安距离省会杭州仅40公里,且在浙西旅游线上占有重要的地理区位,由上海-杭州-临安-黄山等线路早已成为黄金旅游线。
本文发布于:2022-10-27 13:46: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901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