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俑者,词语

更新时间:2022-10-27 04:07:51 阅读: 评论:0

出处

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出自《孟子·梁惠王》。

常见释义

后人引申其义,往往以“始作俑者”来比喻第一个做某种坏事的人或开某种恶劣风气的人。

这种引申,是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理解为“开始作俑来殉葬的人,他会断子绝孙没有后人”,对始作俑者持否定态度。

本义辩解

为始作俑者含义正名者,做相反的理解,认为真正含义,是指“开始作俑来殉葬的人,难道就绝后了吗”,孔子的本意是赞扬始作俑者,而不是责骂始作俑者。依据有:

• 一、从句式上讲,“其无后乎”为反问,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之类一样。

• 二、从事实逻辑上讲,孔子时代,已经普遍采用俑人代替活人殉葬,推责用俑替人殉葬的人绝后,和事实逻辑不符。如果以俑代人殉葬是恶劣的风气,第一个采用以俑殉葬的人应当被责骂唾弃,难道后来以俑殉葬的人就不应当被责骂唾弃吗?

• 三、从孔子思想的整体逻辑上讲,“仁”是孔子学说的根本,一个提倡仁慈的人,对用陶俑代替活人行殉葬之礼的人,自然应当是赞赏的态度而不是责骂的态度,况且孔子认为人类“性相近”,如果换作你是将被用来殉葬的人,对你是否很残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对发明用俑代人来殉葬免除人死之灾的人,应当是持肯定的态度。

• 四、理解一句话的含义,应当放在其语境中。《孟子·梁惠王·作俑〉章中,孟子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换句话说,用棍棒打死人,用刀杀死人,(或者以政治的方式害死人,或者以殉葬的名义亡人,)有区别吗?“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孔子说,开始作俑的人,难道没有后人了吗?不忍活人去死,以像人的俑代替活人来殉葬。同样,你忍心让人民饥饿而死吗?

另外,有人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理解为连用俑、用像人的偶殉葬都不行,都受到孔子的责骂,这其实也不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商朝用奴隶俘虏等殉葬的风气很盛,周朝末期则逐渐由人殉改为俑殉,这已经是一种进步,逻辑上讲不应当受到责骂,而应当受到褒扬。

另一种说法“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意为“始作俑的人,难道没有后继者吗?”的反问语句。而孔子对作俑是持反对态度的。但并非说孔子赞成人殉,要结合考虑到当时的情况。人殉盛于商,而废止于周,并被定为不可触犯的天规。但春秋之时,诸侯权贵们暗中破戒,开始时以俑为替,大量浪费了人力物力。俑殉实则暗含了极权者们自私、愚昧与恶的对于人殉的渴望心理。孔子指责的正是这种破环周礼并违反仁义民生的趋势。

本文发布于:2022-10-27 04:07: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864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俑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