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汉语汉字

更新时间:2022-10-27 03:26:09 阅读: 评论:0

字源演变

“雷”,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甲骨文中像闪电的形状,中间的四个点先变为两个口,又变为两个田,表示雷是闪电后发出的声响。金文中闪电的形状发生了变异,两个田变为四个田。西周晚期,金文“雷”字加上了形符“雨”,表示它是下雨时发生的现象。后来逐渐见于西周,战国时期,秦朝,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和简化版的“雷”。其字源演变图如下:雷的字源演变图雷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拼音词性释义英译例词例句
léi名词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thunder雷火;雷光靁,阴阳薄动,靁雨生物者也。——《
剧响,巨大声响roll of thunder雷霆乍起——唐· 
军事上用的爆炸武器mine地雷、水雷
通“罍”。古酒器名wine vesl君于是造立礼器…雷、洗、觞、觚。——《隶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姓
动词produce thunder故雷则掩耳。——《
通“擂”,敲击knock雷鼓大震。——《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雷,众口也。从四口。凡㗊之属皆从㗊。读若戢。一曰,呶。

说文解字注

雷,众口也。从四口。凡㗊之属皆从㗊。读若戢。

阻立切。七部。

一曰,呶。

锴曰:“呶,讙也。”铉本作:又读若呶。《集韵·五肴》不载此字。

康熙字典

《唐韵》鲁回切。《集韵》《韵会》《正韵》卢回切,?音罍。《说文》:本作靁。隂阳薄动靁雨生物者也。从雨畾声。象回转形。《易·说卦》:震为雷。《礼·月令》:仲春,雷乃发声。

又《礼·曲礼》:毋雷同。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已,不当然也。

又司马相如《大人赋》:左?冥而右黔雷。注:黔雷,黔嬴也。天上造化神名。

又《周礼·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注:雷鼓,八面鼓也。

又《韵会》:雷门,会稽城门,有大鼓,声闻百里。《前汉·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

又《南部新书》:胡琴,大曰大忽雷,小曰小忽雷。

又山名。《书·禹贡》:壷口雷首。疏:雷首,在河东蒲坂县南。

又泽名。《书·禹贡》:雷夏旣泽。传:雷夏,泽名。

又汉侯国名。在东海。见《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

又外国名。《前汉·西域传》:无雷国王冶卢城。

又州名。《韵会》:在广西,其山为雷所震,水流为江。唐置雷州。

又姓也。《前汉·淮南王安传》:郞中雷被。

又音纍。《楚辞·九歌》:驾龙輈兮乗雷,载云旗兮委蛇。《晋语》:靑阳。方雷氏之甥也。注:方雷,西陵氏之姓。黄帝娶於西陵氏之子,曰纍祖,实生靑阳。雷纍同。○按晋语注,雷有纍音,非止叶音也。

又《集韵》鲁水切,音垒。推石下也。

又《集韵》卢对切,音类。本作礧。或作垒礌檑。《埤苍》:推石自高而下也。《周礼·秋官·职金注》:枪雷,椎椁之属。《释文》:刘音诔。沈云:当为礌,郞对反。《前汉·鼂错传·具蔺石注》:如淳曰:蔺石,城上雷石。师古曰:雷,来内反。

又《正字通》:击鼓曰雷。《古乐府》:官家出游雷大鼓。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参考资料

书写演示

参考资料

书法欣赏

参考资料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字形韵书声调韵目字母声类开合等第清浊反切拟音
广韵次浊鲁回切luAi
集韵次浊卢回切luɒi
次浊鲁水切liuɪ
次浊卢刘 (对)切luɒi
增韵虚回切
卢对切
中原阳平齐微次浊lui
中州平声齐微卢堆切
次浊卢回切luei
次浊力遂切luei
参考资料

中古音系

时代声韵系统名称韵部声调声母韵母备注
əi
əi
皆灰咍废wəi
南北朝北魏后期北齐皆灰咍废wəi
南北朝齐梁陈灰咍废wəi
隋唐拟音/高本汉系统luɑ̆i
隋唐拟音/王力系统luɒi
隋唐拟音/董同龢系统luAi
隋唐拟音/周法高系统luəi
隋唐拟音/李方桂系统luậi
隋唐拟音/陈新雄系统liuəi
参考资料

方言集汇

客家话[沙头角腔]lui2[东莞腔]lui2[海陆腔]lui2[客英字典]lui2[陆丰腔]lui3[客语拼音字汇]lui2[梅县腔]lui2[台湾四县腔]lui2[宝安腔]lui2粤语 leoi4

本文发布于:2022-10-27 03:2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862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