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初见于《说文》中,“讨”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讨”的字源演变图如下:讨的字源演变图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文 | 例词 | 例句 |
tǎo | 动词 | 声讨 | denounce;condemn | 楚人讨陈叛。——《左传·襄公五年》 | |
讨伐;诛戮 | 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kill | 征讨、讨掩 | 讨贼督师。——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
探究 | make a thorough inquiry;probe into | 讨实、讨究 | 世叔讨论之。——《论语》 | ||
索取 | ask for | 讨针线、讨彩头 | 何辱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
乞求 | beg for | 讨分上、讨火 | |||
得到利益或利润 | get | 讨彩、讨乖 | |||
诛杀 | kill | 是儿小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 | |||
娶 | marry a woman | 讨亲、讨老婆 | |||
招致 | incur | 讨口牙、讨气 | |||
参考资料: |
康熙字典未收录“讨”字头,请参考“討”字。
【唐韵】他皓切【集韵】【韵会】【正韵】土皓切,叨上声。【说文】治也。从言从寸。【徐曰】寸,法也。奉辞伐罪,故从言。会意。【书·臯陶谟】天讨有罪。【疏】讨治有罪,使之绝恶。【左传·宣十二年】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注】讨,治也。又【广韵】诛也。【类篇】杀也。【正韵】诃也。又除也。【公羊传·隐四年】其称人何,讨贼之辞也。【注】讨者,除也。又【玉篇】去也。【礼·礼器】君子之于礼也,有顺而讨也。【疏】顺序而稍去之也。又【类篇】求也。【韵】探也。【正韵】寻也。【论语】世叔讨论之。【注】讨,寻究也。【后汉·王充传】讨摘物情。【三国志·袁绍与公孙瓚书】寻讨祸源。又杂也。【诗·秦风】蒙伐有苑。【传】蒙,讨羽也。【笺】讨,杂也。划杂羽之文于伐。又官名。【旧唐书·职官志】贞元末,置招讨使。【金史·百官志】招讨司使招怀降附,征讨携离。又叶他口切,偸上声。【焦氏·易林】三丝绾弩,无益于辅。城弱不守,郭君受讨。
说文解字未收录“讨”字头,请参考“討”字:
治也。从言从寸。他皓切。
说文解字注
(讨)治也。发其纷纠而治之曰讨。秦风传曰:蒙讨羽也。笺云:蒙,尨也。讨,襍也。划襍羽之文于伐,故曰尨伐。据郑所言,则讨者,乱也。治讨曰讨,犹治乱曰乱也。论语:世叔讨论之。马曰:讨,治也。学记:古之学者,比物丑类。丑或作讨。凡言讨论、探讨,皆谓理其不齐者而齐之也。从言寸。寸,法也。或曰:从肘省声。他晧切。古音在三部。
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 |
粤语tou2
潮州话to2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讨 | 广韵 | 效 | 上 | 晧 | 透 | 开 | 一 | 次清 | 他浩切 | tʰɑu | |
集韵 | 效 | 上 | 晧 | 透 | 开 | 一 | 次清 | 土晧切 | tʰɑu | ||
韵略 | 上 | 晧 | 土皓切 | ||||||||
增韵 | 上 | 晧 | 土皓切 | ||||||||
中原 | 上声 | 萧豪 | 透 | 次清 | tʼɑu | ||||||
中州 | 上声 | 萧豪 | 汤老切 | ||||||||
洪武 | 上 | 巧 | 透 | 佗 | 次清 | 土皓切 | t‘du/t‘au | ||||
参考资料: |
讨论、讨厌、乞讨、商讨、讨巧、讨饶、研讨、讨伐、探讨、讨教
诛凶讨逆、寻头讨脑、讨逆除暴、讨恶剪暴、寻源讨本
本文发布于:2022-10-27 00:24: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854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