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曾以惊世骇俗之势写下了许多青春期的苦闷与性纠葛的小说。这些小说无论是直接或间接的无疑曾受到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小说也时时把性的苦闷延伸到生活的苦闷、社会的苦闷与时代的苦闷中来。于是民族的屈辱,苍凉的祖国危亡意识,和弱国子民卑微心态,便不时地潜露出来。
银灰色的死
沉沦
茫茫夜
采石矶
鸢萝行
春风沉醉的晚上
薄奠
十一月初三
微雪的早晨
蜃楼
她是一个弱女子
迟桂花
出奔
人妖
经典是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它们是人性的画像,是人性的注解。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
在转瞬即变的时空里,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经典是打败了时间的文字、声音和表情。
那些坦诚的语句,那些无畏的呐喊,那些人类精神的思考,唤醒了我们曾经的期望,鼓起现在的勇气,不再虚空浮华、怀疑未来。
这些智者的身影和流传以久的词句,净化了我们的心灵,震撼了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可以错过但不会被磨灭的,什么是瞬间即逝却又是最宝贵的。
收入“感悟名家经典小说”的作者都是中国现代新文学的拾荒者和开拓者,也是各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尝试者和实验者。难怪施蛰存对于在80年代以后涌现的晚辈作家们的各种所谓艺术探索,尤其是对于许多“先锋”的现代派技法的尝试,诸如象征主义、印象派、意识流什么的,曾不以为然并有几分自得地跟我说:所有这些,我们在30年代都已做过了,而且比他们做得好,一点不新鲜。
诚然,每一个时代该有它自己的文学。但经典的文学不仅仅属于它那个时代,它同时属于后来一代又一代能够感悟经典并能与其享受艺术共感的读者。
郁达夫(1895~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后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23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主要作品有:《达夫全集》,《达夫自选集》、《郁达夫文集》,短篇小说《沉沦》、《采石矶》、《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
本文发布于:2022-10-26 18:40: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832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