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至1952年5月,为了抗击侵略,保卫祖国,赴朝鲜抗美援朝。在枪林弹雨的朝鲜战场上,不畏艰险,忘我工作,出色的完成了祖国交于的任务;其业迹曾登载于1953年7月的北京日报上。1953年考入中国矿业大学(原为北京矿业学院),1957年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后在西安科技大学长期任教,在教学上一贯以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精神教书育人。先后为机械工程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采矿工程专业等十几届,近千余名大学本科生.讲授专业课程,并指导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教学效果好,
长期积极的进行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矿井提升理论与实践。
主要论文有《论提升速度的合理确定》发表于《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0年第l期;《提升机紧急制动力矩和油压的计算》发表于《矿山机械》1987年第11期;《容器防滑自重的合理确定》发表于《矿山机械》1986年第3期;《多绳摩擦提升紧急制动的防滑验算》发表于《矿山机械》1983年第9期:《论箕斗的轻化问题》发表于《陕西煤炭技术》1990年第2期;《论提升钢丝绳的选择计算》,发表于《陕西煤炭技术》1991年第2期。以上论文曾多次获优秀论文奖。其对于多绳摩擦提升的防滑问题及提升力矩的确定,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推导出一整套计算公式,由于计算准确,使用方便,且可保证矿井安全,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已应用于教学、设计、生产实践中。编写高等学校教学用书《煤矿机械》第三篇《矿井提升设备》,由中国矿业学院出版社1986年出版;编写《矿井提升运输设备选型设计》一书之第一篇《提升设备选型设计》,由西安矿业学院1983年出版。在1984年全国煤炭提升安全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绳摩擦提升断绳事故的分析及改进意见》。1986年在全国采矿设备学术讨论会上发表:《论多绳摩擦提升的防滑验算》及《提升机制动力矩的计算》两篇论文,获得好评。1987年编了高等院校毕业设计参考资料《多绳摩擦提升迭型设计程序》,作为高等院校教学参考书。其个人业绩已荣登于《中国当代科技专家大典》;《盛世中华》;《共和国的脊梁》;《世界名人录》等丛书中。
在校时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生、优秀共青团员,曾两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奖。1987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颁发的《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获工作模范奖。
本文发布于:2022-10-26 15:53: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821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