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2006年研究生毕业,2007年成立南京天膜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公司纳税达900多万元。80后赵新读研究生时,把自己关在实验室4年,专门攻克分离膜技术。如今,他不仅成功研究出了这项技术,还将它转化为生产力,成了南京年轻的科技型创业家。
读研究生的4年里,同学们除了学业还有丰富的课外生活。可是,赵新每天就会把自己关在研究室,反复捣鼓一层膜,设法通过这层膜将油气、空气分离开。功夫不负有心人。研究生毕业时,赵新研发出了有机气体分离膜。
“其实,我在成立公司之前,就做了大量准备。”赵新说,他读研究生时就从事所成立的公司的核心技术分离膜的研发了。
“提倡环保是个大趋势。”赵新说,他研究这项技术,主要是希望能生产出一种设备,做油气回收,就是在装卸汽油和给车辆加油的过程中,将挥发的汽油油气收集起来,通过吸收、吸附、冷凝或膜分离等工艺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减少油气的污染或使油气从气态转为液态,重新变为汽油,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他本人很自信地认为:“21世纪是个膜分离时代。”不过,他并没有匆忙注册公司,而是去了一家中美合资企业做了一名技术员。
“老板肯定不是那么好当的。”赵新说,他要在自己当老板前,先在这家企业积累一定的管理经验。
赵新研究的有机气体分离膜,已经被评为十佳优秀专利。
万事开头难
他靠透支信用卡发工钱
2007年10月,赵新突然炒掉老板鱿鱼,在秦淮区科技创业中心正式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原来,嗅觉敏锐的他,预感到商机要来了!
“当时,国家出台了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赵新说,这一系列国标出台,给企业发展迎来契机。当时,他就了解到,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储油库、加油站不能直接将油气排入大气中,必须在2008年5月,赶在奥运会之前全部进行改造处理。
抓住这个契机,赵新赶紧成立公司,把技术投入到产品运用中。这个契机,让他挖到了第一桶金。
“北京有30多个储油库,我做了5家民营企业的储油库。”赵新介绍说,万事开头难,起初这些储油库、加油站并不是很信任他的产品。无奈之下,他只好先垫资,免费把设备投给这5家企业用。再把回收的汽油,折价卖给他们,“其实,我挣的第一桶金,全是从空气中‘抓’回来的。”
不过,随着奥运会结束,好日子也很快结束了。
整个2009年,他的企业几乎没有接到一笔业务。另外3个股东也没有能力再投资,当时企业的资金非常紧张,不仅拖欠了大半年房租,连员工的工资都是靠刷信用卡来支付的。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赵新认为,在创业过程中,“坚守”非常重要。
迎来发展契机
公司年纳税900多万元
“在我最困难时,秦淮区政府给了我很大帮助。”回顾最艰难的日子,赵新很感激政府当时没把他从厂房中轰出来。靠着自己的坚守,他等到了春天。
伴随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召开,赵新和他的企业又迎来了机遇。2010年,仅借着世博会这股春风,他就成功将企业产品推销给了6家储油库。
“我们的产品,在技术和性能上,一点都不输于进口产品,而价格上却比国外低不少。”2011年,他继续调整经营策略,并成功将产品打入了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大企业。“他们现在已经成了我们的纳税大户。”
环保产业大有可为
他争取三年让公司上市
“南京一共有8个储油库,目前正在治理改造,其中4个是我们企业做的。”赵新说,2012年他要大展拳脚争取纳税达到2000万元。他的目标是,争取在未来3年让公司上市。
如果将南京每年“漏”掉的油气都回收起来,不仅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还能带来经济效益。赵新算了一笔账,一个常规加油站改造后,通常每个月大约能够回收3吨的汽油。
“上市也好,盈利也罢,这只是我理想的一部分。”已经是千万富翁的赵新坦言,做这件事更大的意义,其实是倡导环保。
本文发布于:2022-10-26 15:18: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819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