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说,源于《礼记·大学》的古代认识论命题

更新时间:2022-10-26 06:31:02 阅读: 评论:0

正文

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大学章句》)心学家陆九渊从“尊德性”和“发明本心”出发,认为“圣人之言自明白,且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是分明说与你入便孝,出便悌,何须传注,学者疲精神于此,是以担子越重,到某这里,只是与他减担,只此便是格物”(《陆九渊集·语录下》)。事功学派陈亮认为“格物”是要考尽天下事物,“故格物致知之学,圣人所以惓惓于天下后世言之而无隐也。夫道之在天下,何物非道,千涂万辙,因事作则”(《陈亮集·与应仲实》)。明心学家王守仁本“心即理”,认为“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大学问》),“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传习录》下)。明清之际王夫之从唯物论角度解释,认为“大抵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所思所辨者,皆其所学问之事。致知之功,则唯在心官,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辨之疑。致知在格物,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非耳目全操心之权,而心可废也”(《读四书大全说》卷一)。清颜元将“格物”说成身体力行,亲手实做其事,“手格其物而后知至”;“如讲究礼乐,虽十分透彻,若不身为周旋,手为吹击,终是不知,故曰:‘致知在格物’”(《四书正误》)。

本文发布于:2022-10-26 06:31: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785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格物致知说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