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十二钗

更新时间:2022-10-26 05:47:07 阅读: 评论:0

正文

许贞妇,明朝人。她的丈夫很早就死去,于是她把满腔的思念寄托于诗歌。她的《课幼儿》一诗是客家妇女中最早见诸文字的诗作:“髻发垂垂喜笑频,书声深夜过毗邻。长来莫取封侯印,愿作耕田识字人。”全诗婉转低鸣,既表露了她深深的痛楚,又寄托了对儿子的希望。

李氏女,清朝人。在她十七岁有孕在身时,她的丈夫却不幸病亡,她七天不吃不喝,扶着丈夫的灵柩而死。她的诗写得超凡脱俗,悲伤凄凉。有绝命诗载于《梅水诗传》。

孙汝兰,清朝人。幼年时跟随父亲任职而到河南,后来嫁在那里。她的诗《百尺楼》大胆表白爱情:“郎去采莲花,侬去收莲子。莲子同心共一房,侬可知莲子?”躲在莲花过人头的荷塘,化装成天真无知的采莲女,全诗坦率。有词载在《全清词钞》。

黄宝阁,清朝人。她原籍是番禺,后来嫁到梅州。她的丈夫是商人,辗转做生意,为此,她一生倍尝离别之苦。她的丈夫死后,她曾经教授举人文星瑞的女公子弹七弦琴,贫困度日,最后郁郁而终。著有《绣余吟草》。

李梦梨,清朝人。很早的时候母亲就死去,一个人孤零零长大。她在结婚前却得了病,五年后病死。她的诗感慨人生甘苦。著有《兰膏剩草》诗集。

李斯和,清朝人。夫妻常年离别,故她的诗婉约,充满思念之情。其诗载《梅水诗传》。

红兰女,清朝人。她的才情颇高,她的诗如芙蓉出水,自然灵秀,如《寄题仙槎老词坛图册,应秋田外子之嘱》:“我梦长庚笔,君浮博望槎。交情出尘寰,苗裔本仙家。左股蓬莱岛,南树铁石花。洞天来不易,好去绘云霞。”为此,她常常代丈夫题诗吟咏,和诗友一起吟诗作对。号称“红兰主人”。

黎玉贞,清朝人,字宁淑。其父是乾隆举人,她小的时候就受到良好教育,有家学渊源,“博通经史,诗文高洁,书法亦秀劲,无闺阁气。”遗憾的是婚后不到一年,她的丈夫就死去。她从此避不见人。著有《柏香楼》文集一卷,诗集二卷,可惜都已经散佚。

张璧华,清朝人。年仅二十四岁时,她的丈夫就死去。她守节独自抚养儿子。她和古瑶华是妯娌,两人“自相师友”。张璧华的《花朝口占》脍炙人口:“绣罢鸳鸯无甚事,聊将一曲和诗吟。”著有《写韵轩诗抄》。

古瑶华,清朝人。她天赋极高,诗才敏捷。丈夫每有题咏,她随口占相和。她的“剩有知音司马在,春明门外柳如烟”(《口占》)是至今传诵的名句。

范荑香,清朝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她嫁人后,夫妻感情甚笃,可是婚后四年,丈夫却撒手人寰,从此守寡一生。她先是回娘家,侍奉父母长达20年。父母亡故后,就遁入空门。为此,范荑香的诗充满忧伤抑郁、冷清寂寞。如她的《述恨》一诗:“被害何因实可伤,八旬孤苦痛凄凉。门无关键厨无火,炉有寒灰地有霜。病里饥寒惟自泣,健时劳力为人忙。如今何处求生计?血泪遗书诉上苍!”读来催人泪下。著作《化碧集》。

叶璧华,清末民初人,字润生,别字婉仙。中年丧夫,有四子一女。叶璧华强忍悲痛,含辛茹苦,抚育孩子。为增长学识,她年届半百仍拜著名文人叶兰台为师。她的诗词赋皆佳,有《古香阁集》传世,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有深情婉约的《闺怨》:“一叶梧桐忽报秋,闲庭风雨小窗幽。闭门怕见高楼月,空惹人间午夜愁。”也有悲壮慷慨的《有感》。著名诗人丘逢甲对她十分敬佩,其《题叶婉仙女史古香阁集》即称赞她。叶璧华晚年推行新学,在嘉应州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学校——懿德女校,为粤东地区兴办女校开了先河。

本文发布于:2022-10-26 05:47: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782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梦幻十二钗
下一篇:金屋十二钗
标签:梅州十二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