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铜镞,出土于辽宁本溪沙尖子镇的文物

更新时间:2022-10-26 04:12:51 阅读: 评论:0

基本介绍

文物介绍

箭镞,俗称就是箭头,就是箭的锋刃部分。镞字在古代就是族字,“族”字的甲骨文可以看出是一根旗杆下的两支箭矢,取其聚集的含义。而说文解字中说”族”: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矢”所丛集谓之“族”。从而引申出众多、成群、群体之意。现在常用的一些词比如上班族,民族等用的都是族字的衍生意思,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族右下的矢字看出它原本是和箭有关的字。爱好箭镞的人群可以把自己叫做族族。说到箭镞,就必须先说弓箭。弓箭的发明,是人类史上一次伟大的进步,在原始时代,它可以让人们避免和猛兽直接搏斗,扩大了狩猎的范围,大大增加了人类对蛋白质食物的摄入,有力的促进了人类的文明的进化。自然而然的,人们在争斗中也用到了狩猎的武器,箭镞很快成了兵器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左转》中提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说明在古代祭祀和战争是国家机器的头等大事,而“言武事者,首曰弓矢,在冷兵器时代,弓矢是兵器之王,战争之王。无论穿上多厚的甲胄,手中挥舞多锋利的刀剑,都无法抵挡呼啸而来的弩箭。历朝历代,军队都对弓箭非常重视,武举考科中必考的就是骑射和步射,军队中更是装备了大量的弓矢,唐代《神机制敌太白阴经》里面有唐军的箭支配备记载,唐军战士的弓箭配备是每人三根弓弦,三十六支箭,供十天作战之用,而弓箭手更是携带百支以上的箭以加强攻击火力。弓箭的精良与否,射程的远近,射速的高低,往往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比较极端的例子如在阿金库特战役中,英国的长弓手重创法国的重装骑兵,以500人代价射杀了近万名法军。战国著名的长平之战中,最后也是因为赵军首领赵括被秦军射杀,导致了数十万赵军的最终崩溃.

本文发布于:2022-10-26 04:12: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778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战国铜镞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