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陶金等主演的剧情片

更新时间:2022-10-25 23:11:07 阅读: 评论:0

剧情简介

剧照上海某纱厂的女工素芬(白杨饰)和夜校教师张忠良(陶金饰)相识并相爱。张忠良为宣传抗日,给义勇军募捐,引起纱厂温经理的不满。没多久,素芬和张忠良结婚了,一年后有了一个儿子。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张忠良因参加救护队离开了上海,与亲人告别。素芬带着孩子、婆婆(吴茵饰)回到乡下。但农村已被日寇侵占。忠良的弟弟张忠民和教师婉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父亲因向日寇要求减少征收粮食,被吊死。素芬又和儿子、婆婆回到上海,到了难民事务所。张忠良在参加抗战过程中历尽磨难,好容易逃出到了重庆,但无依无靠,为生活所迫,他去找在抗战前认识的温经理的小姨王丽珍(舒绣文饰)。已成交际花的王丽珍在干爸庞浩公的公司里给张忠良找了份工作。渐渐地,张忠良经不起堕落生活的诱惑,终于和王丽珍结了婚。这时,素芬和婆婆则过着艰难的生活。张忠良当上了庞浩公的私人秘书,终日来往穿梭于上层社会的人群中,将素芬等早已抛置脑后。而抗战胜利后,素芬还盼望着得到丈夫的消息。张忠良回到上海后又和王丽珍的表姐何文艳(上官云珠饰)发生了关系。素芬为养家糊口,到何文艳家做了女佣。一次在何文艳举行的晚宴上,素芬认出了丈夫张忠良,当她说出真相时语惊四座。后素芬收到张忠民的来信,张忠民已与婉华结婚,并祝兄嫂全家幸福。这时,素芬才将实情告诉婆婆。张母找到儿子,当面痛斥忠良,但懦弱的张忠良仍不悔改,素芬万般无奈,投河自尽了。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

幕后制作

• 该片中日本兵用枪硬逼着老百姓跳河的镜头,是在制片厂后面一条臭水沟里拍摄的,拍摄当时时值深秋,为了照顾后期的剪辑角度,扮演老百姓的演员一次又一次地跳进污水中,每隔几分钟上来,换去湿衣,呷口酒暖暖身子再跳下去。

• 片中素芬在倾盆大雨中被淋得浑身湿透的镜头,因自来水供应不上,又不能制造人工雨,只得抽臭水沟的水来应景。

• 该片的原片全长7个多小时,1956年剪裁为3个多小时。剧照

创作背景

抗战爆发后,蔡楚生积极拍摄了不少反映日寇侵华的电影,蛰居香港仍遭到日军搜捕。他不得不夹杂在难民队伍中流离,辗转于桂林、柳州等地,并于1944年到达陪都重庆。蔡楚生在抗战期间目睹了日军的所作所为,为了揭露这些暴行,鼓舞中国爱国青年,于是他决定创作《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部作品。但他不满足于自己逃难期间的所见所闻,于是不顾生活的贫困和身体的虚弱,四处寻访逃难的人民,了解他们的疾苦,还特别注意从报刊中收集文字、照片资料,以补充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使影片更符合生活的真实。1946年夏剧本创作完成,他的身体也累垮了,一直低烧咳嗽,于是他请郑君里一起执导这部影片。

拍摄过程

该片前后共拍了一年时间,远超一般电影的拍摄周期,被人戏说为“一江春水慢慢流”,中途还因为资金跟不上而暂停过。该片正式演员有45人,群众演员超过4000人。片中诸如战场、轰炸、难民、胜利等画面都是真实的。

播出信息

制作公司剧照

公司名称国家参考资料
中国昆仑影业公司中国

上映时间

国家/地区上映/发行日期(细节)参考资料
中国1947年
芬兰1999年10月17日
中国2017年10月27日(重映)

作品评价

宣传海报该片把抗战前后将近十年间的复杂社会生活,浓缩到一个家庭的遭遇之中,形成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处于纷繁动乱之中,强烈地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正义呐喊。该片将中国古典小说、诗歌、戏曲、绘画等艺术的表现技巧,融汇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中,创造了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该片是对抗战前后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思,是战后中国电影的重要内容。它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以更为广阔的人生画面,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苦斗和受难,在抗战后继续忍受的欺压与凌辱诉之于银幕。让人们去清醒地认识,这究竟是为什么。 (南方网评)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本文发布于:2022-10-25 23:11: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764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