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综合症

更新时间:2022-10-25 22:12:12 阅读: 评论:0

行为特征

所谓的“好人”,是男女恋爱关系中,那些对别人特别亲切和善、特别好说话、有求必应、想方设法帮助别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以此为荣的人们。即使有些事他们不知该怎么解决,或者一窍不通,他们还是会毫不犹豫的答应别人的请求……对他(她)们来说,当好人不仅是一种习惯或行为方式,而且更是一种与他人建立的特殊人际关系。

好人做的是对别人有利,令别人高兴的事,所以好人总是能够讨人喜欢。很少有人讨厌好人来替自己无偿地做好事的。可以说,接受好人助人为乐行为的其他人,都有意无意带有自私目的,利用和受益于好人的这一特点。

而好人对此不仅不在乎,而且还乐在其中。好事未必有助于社会中善的累积,这是一个问题,但一般人只是把它看成一个无大碍的问题。在美国有一个叫“好人综合症”(good guy syndrome)的说法,为人们细心思考好人和好人所做的好事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分析与治疗视角。

心理分析

好人综合症1、“好人综合症”往往不仅是一种行为偏差,而且是生活或事业的某些方面出现了危机的征兆。例如,“好人综合症”患者一般都是事业平庸者,他(她)们工作非常努力,但成就却相当有限,做好事于是成为他们博得他人另眼看待或赞扬的补偿方式。又例如,他(她)们的家庭或家庭关系可能有欠缺,如孤儿、单亲,得不到父母或兄弟姐妹的关爱,这会使他(她)们更加在意关系疏远者对自己的好感,不惜为之付出任何努力,有的甚至一面对家人恶言相向,一面对外人特别和蔼可亲(也就是俗称的“白眼狼”)。

2、“当好人”并不是好人一个人的事,往往会弄得家人很困扰,甚至给他们带来跟着受罪的感觉。好人的亲疏不辨还会对家人造成伤害。

3、与“好人综合症”伴生的往往是扭曲的幸福观。《不再当好人》一书的作者格勒弗医生指出,几乎所有的好人在意识或下意识中都有类似于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把缺点藏起来,变成别人希望我成为的那个样子,那么别人就会肯定我,觉得我好,也会敬重我,重视我。这样,我的生活就有了意义,有了价值,我也就找到了幸福。其实,这种幸福的感觉或自我意识的满足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自己并不能把握它,因此自己实际上并不幸福。

4、这样的“好人”往往不会拒绝别人,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拒绝别人的要求,不懂得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怕自己说“不”之后,会影响自身的人际关系,使自己陷入困扰之中……

影响

一心当好人原来不是一个无大碍的问题,而是一种有害的心理疾病,它源自“好人”对自己个体价值的信心匮缺,渴望用对他人做好事来换取外来的肯定和赞美,这种渴望一旦成为心理定势,就会严重降低行为者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变成一种可以称作为“癖”的习惯和依赖。当你对每一个人都好成为一种习惯,就会被当作理所当然,一旦你有一点点做的不妥,就会认为你变了,没有以前好了,听到这样的话语,心里会极其的难受,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了负面效应……

改善

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要保持健康的心理,有合乎常理的行为,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健康界线”(healthy boundaries)。每一位个体的人都生活在某种身体、感情和思想的健康界线之内,这个界线帮助他判断和决定谁可以接纳,并接纳到什么程度,为谁可以付出什么,并付出到什么程度。

不顾一切地做好人好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计任何代价地要让别人接受你,喜欢你,在有这样的行为之前,或者在这样的行为成为你头脑中的“好事”之前,你的个人健康界线和亲疏意识一定先已发生了某种变异,因为在人类社会中,正常家庭所给予幼儿的自然教育,包括亲疏关系教育,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对于患有好人综合症的人们来说,做好事不留名,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在做好事,那不仅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根本就是一个毁灭他们唯一幸福的灾难。对他(她)们我们不应该去作道德的指责,而是应该给予理解、同情和怜悯。

自测

“好人综合症”是可以自我测试的,心理学家们建议每个人不妨问自己几个简单的问题。

例如:①“你是否在想说不的时候却说了是?”

②“你渴望所有的人都赞许你吗?”

③“如果有人不喜欢你,你觉得难受吗?”自我检测的先决条件是对自己诚实,如果一个人对上述问题回答“是”,那么他很可能已经患上了好人综合症。

本文发布于:2022-10-25 22:12: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759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好人综合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