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中国男诗人

更新时间:2022-10-25 21:24:08 阅读: 评论:0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68年高中毕业后留城,因家庭问题受到迫害、辗转寄宿于学校和同学家中,长期的寄人篱下的生活,造成他敏感孤傲的个性。

教育经历

1968年高中毕业。

工作经历

1970年开始与“白洋淀诗群”交往,不久后被分配到北京胶丸厂工作。

写作经历

1971年开始诗歌创作,先是受白朗宁夫人和梅热拉依提斯作品影响,兴趣后来转向艾略特的新古典主义、神话仪式学派的理论。

1978年12月与芒克、严力等人在北京创刊《今天》杂志,后成为《今天》的重要诗人。

1980年5月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是他的一首重要诗作。

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这一时期江河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品是《纪念碑》《祖国啊,祖国》,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以《祖国啊,祖国》《纪念碑》《星星变奏曲》等成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989年出版的《爱情朦胧诗选》也收录了许多他的代表作,如《假如》《静静的椅子》。

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这首《星星变奏曲》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与顾城、舒婷和杨炼一起并称为“五大朦胧诗人”。

个人作品

《没有写完的诗》《纪念碑》《太阳和它的反光》《从这里开始》
《星星变奏曲》

创作特点

江河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沉雄悲慨的政治抒情诗,如《纪念碑》《祖国啊,祖国》《没有写完的诗》等,这些诗体现了诗人面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而产生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另一类是“现代史诗”,以《太阳和他的反光》为代表,在宁静客观的叙述中,诗人把神话人物及其行为都作为审美对象和自然的一部分,以此探寻汉民族的审美特质;最后一类是抒情小诗,例如《四月》《接触》《母亲和我》《交谈》《星星变奏曲》等,以细腻的艺术感觉传达诗人的艺术才情。从这些作品所显示的艺术风格看,主要有波浪般的激昂汹涌和追求静穆高远和的两类境界情致。

早期的创作充盈悲怆的理想精神。他的诗显示了介入“历史”的强烈欲望,同时也表现了鲜明的社会政治视角:试图通过对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探寻,来获得对现实问题和历史的认知。自由体的长诗(或组诗),是基本体式。在意象构成、展开方式和语调上,可以看到来自惠特曼、艾青等的诗歌经验。他在诗中灌入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获得荣誉

作品名称奖项名称
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苏教版必修一
《星星变奏曲》被选入人教版中学九年级语文课本

社会活动

1978年冬,参加《今天》杂志的活动。

1988年旅居美国。

本文发布于:2022-10-25 21:24: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756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江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