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班牙人到达新大陆之前,胭脂虫已被当地人种养,用于染料。西班牙人把这种颜料运到西班牙,并迅速成功,从而产生了一种行业。到了1600年,胭脂红已成为墨西哥一种重要的出口产品,产值上仅次于金银。出口的需求带动了胭脂虫的生产,整个17和18世纪,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仅在瓦哈卡地区,1758~1780年期间每年胭脂红的平均产量达到100万磅。可以想象,西班牙人千方百计想保守饲养的秘密,从而保持在胭脂虫生产上的垄断地位。当局禁止活胭脂虫的出口,甚至企图掩盖胭脂红是昆虫的事实,甚至传播胭脂红是从植物中提取的这样的假信息,直到安东宁·列文虎克在他的显微镜下才揭开神秘的面纱。
最后法国人也设法在他们的领地建立了胭脂虫养殖场,并于18世纪中期,成功地在阿尔及尔生产了胭脂虫。胭脂虫也被引入加那利群岛,短期内成为这种染料的主要出口地。1831年,整个加那利群岛的胭脂虫生产量只有4公斤,到了1850年,年产量已提高到40万公斤。
目前胭脂虫的产量不及1000吨,远低于需求量,价格看好,国际市场每公斤干虫可达10多美元。中国已于2000年引入胭脂虫。中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干热河谷,如金沙江、元江、澜沧江、怒江等流域,不适于发展农业,但却适于仙人掌的生长。如果在这些地方种植仙人掌并饲养胭脂虫,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民收入的增加产生积极的作用。大量的胭脂红也可以改变“谈红色变”的境况。
胭蚧古称胭脂虫,英名Cochinealscales,胭珠蚧是其中著名的一类。最早林奈(Linne,C.)于1758年记录有Coccuspolonicus,这就是著名的波斯珠,现称波斯胭珠蚧Porphyrophorapolonica(L.)。
两百余年来研究学者与论文很多,现知种类达34种,分布欧亚大陆及非洲,甚至侵入北印度和东北亚,总之非洲已知2种,北印度1种,东北亚2种,其余都在地中海沿岸和中亚。中国解放前迄无记录,解放后曾发表2个种。
过去由于描述虫期不同,形态标准各异,再加研究技术条件的差别,往往将一些广布性和泛食性种描绘为多种,所以像属模种polonica即有20个同物异名之多,除此,还可能有潜在的变种或亚种,所以研究此属的分类确是一个艰巨复杂的任务。研究历史中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已故的波兰动物学家A.W.Jakubski。他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潜心研究此属分类计划编写四卷有关专著,阐明此属在珠蚧科中的分类及其地位,据知已完成两卷,不幸手稿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但自1948年起他又在大英博物馆研究历时九年,后染病早拆,留存大批手稿,经该馆作为资料打印成册,于1965年非正式出版。此稿被认为是研究本类的重要著作,但迄今尚无专文论证其确切价值,仅被局部引用。
1龄后期若虫:虫体椭圆形,长1.3mm,宽0.7mm。触角发达,6节,长约0.1mm,基部3节粗壮,端部3节明显变细,末节较长,呈圆棒状,上有多根长刚毛。眼半球形,位于触角下方。口器刺吸式,口针很长。足3对,发育良好,跗冠毛和爪冠毛各一对,均细长,爪无小齿。前后气门大,长勺状,硬化了的气门盖为不规则的形状,无明显的气门路。五格腺分布全身,以腹面和背面的腹节为多,在腹面的最后腹节五格腺成簇,多达30个或更多。管腺具宽的内管在腹面体缘区分布,数量不是很多,头部也有少量分布。腹面刺毛细长,零星散布。背面刺毛柱状或截锥状,呈带状分布,共5条,背中区1条,亚中区2条,缘区2条。体缘背刺在腹部最后几个腹节为两个一组,相当粗壮,且周围有一小簇五格腺,朝向头部刺毛逐渐变短变细。背刺长度与扩大了的基座直径比为1.3~1.6,虫体腹末无臀瓣,肛门形状为横向裂口。
雌成虫:虫体卵形,分节明显,长2.3~3.2mm,宽1.5~2.2mm。触角发达,7节,长143~173μm,具粗钝的刺毛,两触角间距143~270μm。眼突出,直径36~51μm,两眼间距306~714μm。足中等粗度,较短,爪无小齿,跗冠毛和爪冠毛细长。气门喇叭状。胸部腹面有3个腹疤。管腺具宽的内管,分布整个腹面。腹面的五格腺在前后气门的周围分布,不成列,在腹部末端则成簇。背面的五格腺单个或成群分布,常与一个管腺相连,3个一群排成品字形状者最为常见,而一群中五格腺数量为5~9个。背刺为截柱状,基部扩大,散布全身,且在腹部的多而大,头部的少而短。肛门开口于虫体背面末端,肛环及肛环刺毛均无。
洋红蚧属的所有种具相似的生活周期,雌虫有4个发育阶段:卵,1龄若虫(爬虫),2龄若虫,成虫。雄虫有6个发育阶段:卵,1龄若虫,2龄若虫,前蛹,蛹,成虫。
(1)产卵。雌虫在交配后,体形变大,不久即开始产卵,卵主要产于晚上,产卵开始时,仅有少数卵产下并持续一段时间,之后达到一产卵高峰,此时产下的卵呈链状,一个接一个,到产卵后期,雌虫开始微缩直至死亡。雌虫离开寄主后,能继续产卵,体型大的雌虫有较长的产卵时期,卵期能持续30~50d。每一雌虫的平均产卵量为430头,多的可达600头。胭脂虫卵浅红色,卵形,表面光滑。卵产下后30min内即孵化,由于孵化很快,有人误认为胎生,事实上没有一个雌成虫是直接产若虫的。
(2)孵化。卵孵化不久可透过卵黄观察到若虫,卵从头部沿背腹纵线开始破裂,一直到卵的中部,若虫从卵黄中出来需4~20min,最初足、触角和口器粘在身体上,1,2min后开始展开。
(3)扩散。刚孵化的若虫即1龄若虫也叫“爬虫”,卵形,长约1mm,宽0.5mm,亮红色,足发达,触角分节明显。孵化后“爬虫”先在母虫的保护蜡下呆几分钟,然后开始转移到其他地方,通常是爬到寄主的顶端,找寻新的茎片。
(4)固定。初孵若虫1~2d内寻求地方固定,该虫具有趋触习性,喜欢固定在刺基部或不平整的地方,同时该虫具有负趋光性,对光线较为敏感,它们通常选择茎的背阴面固定,一旦固定就不再移动。雄虫常固定在母虫附近,而雌虫则要远一些.
(5)泌蜡。若虫孵化1h后即开始泌蜡,泌蜡时,先在腹部背面出现一些白色小点,然后是胸部,几小时后,若虫即布满了白色的蜡粉及一些短的蜡丝,这些蜡丝是从大的背部刚毛基部的腺体产生的,蜡丝直立生长,长度不断加长,这些蜡丝易碎,并有助于1龄若虫的扩散。
(6)发育。胭脂虫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发育速率差异很大,下面就D.coccus在两种环境下的发育作一概述。雌虫:1龄若虫在24℃,65%的相对湿度下,35~38d后蜕皮,在26℃,60%的相对湿度下,25~27d后蜕皮。蜕皮后,需重新固定,常常是固定在原来的地方,但有时会移动,并且不能成功固定。在24℃。65%的相对湿度下。第2次蜕皮出现于第1次蜕皮后的20~23d,在26℃,60%的相对湿度下,出现于11~15d。第2次蜕皮后,雌虫即成为成虫。在24℃,65%的相对湿度下,成虫35~37d后开始产卵,而在26℃,60%的相对湿度下,仅需要32~35d。雄虫:1龄雄虫与1龄雌虫相似,不同的是雄虫离母体不远,并且其分泌的蜡丝要比雌虫短而少。第1次蜕皮后,雄虫即进入2龄,比2龄雌虫要稍微大一些,蜕皮后4d,雄虫就开始用蜡丝形成一白色柱形茧,这个茧开口于后端,长约2.5mm,宽1.4mm,1d后,茧即完成,雄虫在前蛹及蛹阶段一直呆在茧内,不取食,直到成虫出现。在24℃,65%的相对湿度下,从卵的孵化到成虫出现需67d,而在26℃,60%的相对湿度下,需43d。
(7)性比。据实验室观察,D.coccus的性比约为雌∶雄=2∶1。
1.在15~38℃范围内的7个不同温度条件下饲养观察各虫态的存活情况,胭脂虫在15℃以下和38℃以上,死亡率很高,均不能完成其生活史。所以只在18~35℃范围内研究温度对其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35℃范围内,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35℃下的历期(36.6d)较18℃下的相应值(97.8d)缩短近2/3。胭脂虫的单雌重及抱卵量并不与温度成正比,18℃到25℃下,虫体大小和抱卵量差别不大,25℃下虫体最大,抱卵量也最大,而30℃、35℃下,胭脂虫发育较快,但雌虫个体相对偏小,抱卵量降低。这说明适当高温虽然可缩短胭脂虫的发育周期,但过高温度并不是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条件。
2.胭脂虫的各龄期随密度的降低而缩短,密度过高(4.5~5头/cm2),生长发育速度较慢,但是在胭脂虫生长发育初期(一龄~二龄),密度对其发育历期的影响不是很大。二龄以后,随密度降低,龄期显著缩短,2.5头/cm2时的历期较5头/cm2时发育历期(56.4d)缩短近1/3。所以可将饲养密度控制在2.5~3.5头/cm2。胭脂虫的体重及抱卵量与密度成正比,在低密度下(1.5~3.5头/cm2),胭脂虫单雌体重及单雌抱卵量差异不大,这说明胭脂虫饲养密度不宜过高。
3.6~24小时梯度光照条件下,胭脂虫各龄发育历期随光照时间延长而延长,24小时光照下的发育历期较6小时光照条件下的历期延长10天左右。但完全黑暗条件(0小时光照)下饲养胭脂虫要比6小时光照时的发育历期长。随光照时间延长胭脂虫单雌重和单雌产卵量降低,6小时光照条件下单雌重和产卵量都达到最高,分别是0.012g和478粒,而24小时光照仅为0.008g和341粒。但完全黑暗条件并不利于其生长。可以看出,6小时光照对其生长发育及其作为产品的生产最为有利。
4.寄主生长时间过短和过长均不利于胭脂虫生长。生长时间为12~24个月的寄主对胭脂虫生长较为有利,其发育历期为45.94~48.9天。而采用生长期为6个月的寄主,发育历期达到60.6天,在生长期为36个月的寄主上饲养的胭脂虫,发育历期为53.82天,因此这两种生长期的寄主均不适合用于饲养胭脂虫。胭脂虫的体重及抱卵量几乎与寄主生长期成正比,在生长期为6~24个月的寄主的饲喂下,虫体大小和抱卵量随寄主生长期延长而增大,而在生长了36个月的仙人掌茎片上生活的胭脂虫单雌重和抱卵量较之24个月的寄主条件下稍有降低。这说明生长期稍长的仙人掌茎片比较适合用来饲养胭脂虫,但茎片不可过老。以一到两年生的仙人掌茎片为6.胭脂虫雌成虫的营养成分分析表明其主要组分是:水分含量为69.94%、干物质含量为30.06%、在干物质中粗蛋白占43.98%、粗脂肪占6.4%/、粗灰分占5.38%、总糖占7.045%。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也很丰富,含有:K、Na、Ca、Fe、Zn、Mn、Cu、P、Mg、Co等十几种元素。胭脂虫雌成虫蛋白质含量占总干物质的43.98%。含有19种氨基酸。其中含有成人所需8种必需氨基酸(THR、VAL、MET、ILE、LEU、PHE、LYS、TYR)和儿童所必需的另外两种必需氨基酸(HIS、ARG)。人体必需氨基酸量占总氨基酸量的51.34%。胭脂虫体内含有10种微量元素,仅占体重的0.01%,其中以K、P、Mg含量较为丰富,分别为8130.01μg/g、6333.33μg/g、2589.00μg/g。
5.从胭脂虫雌成虫消化道内分离出4种细菌,均为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的球形细菌,在不同温度、PH值、NaCl浓度条件下培养菌,4个菌株均在25℃,中性偏碱,低NaCl浓度下生长较好。经对4个菌株的培养性状及其生理生化反应特性分析鉴定,可知4个菌株分别隶属于明串球菌属、链球菌属、孪生球菌属,及微球菌属。
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繁养技术十分重要。
1、繁养方式:
⑴室外放养。即大田种植仙人掌,直接接种胭脂虫进行繁养,待虫体成熟后进行采收。这种方法受外界影响较大,胭脂虫产量不高,采收不便,效益较低。
⑵室内繁养。即将仙人掌茎片取回,接种上胭脂虫,在室内进行培育。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避开雨水冲刷,温、湿度和光照可以控制,放虫、收虫较为方便,是胭脂虫培育较理想的繁养方式。
2、接种方式:
⑴靠接。用已寄生有胭脂虫的仙人掌茎节与被转接的茎节相靠,产出的1龄若虫自然爬行到被转接的茎节上实现转接。此法费工多,转接的若虫分布不均衡,不适于规模化繁养。
⑵直接转接。用柔软的毛刷收集1龄若虫后,将其直接转接到寄主上。此法具有虫体发育整齐,便于成虫采收的优点。
⑶三角纸袋转接。每纸袋收集已掉糖(雌成虫尾部分泌出的糖液)近临产的雌成虫10头,用大头针固定在被转接的茎节上,产出的1龄若虫即可自然爬行后寄生。此法适于规模繁养。
广泛应用于制衣、食品、化妆品、医药、饮料等行业,是唯一一种品质优良的纯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动物色素,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现代有机颜料具有致癌性的情况下,无疑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胭脂虫红色素的性质及加工利用
胭脂红酸色素(也称胭脂红、洋红酸)为一种含蛋白质的糖,易溶于水,对光、热、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是食品、化妆品、医药及纺织品的优良着色剂,也是唯一一种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允许既可用于食品,又可用于药品和化妆品的天然色素。它能在毛线和丝绸上产生很漂亮的深红色、粉红色及浅红色,但不适用于棉布。在化妆品中主要用于制作口红,食品工业中一般用于饲料、酒、面包制品、乳制品、糖果、泡菜,但其主要限制是在低pH值下不能溶解。另外,胭脂红少量用于绘画着色及生物标本制作。此外,胭脂虫红色素对防止因致癌物所致的DNA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用于病毒性疾病、癌症和艾滋病的防治。现在胭脂红酸及胭脂红在北美和西欧已得到广泛认可及应用,但个别欧洲国家对其在食品和饮料中的应用范围及剂量进行了限制。
人工合成的色素尽管在种类和色泽上都很好,但因其对人体毒性的问题未能很好解决,所以开发天然无毒的食品和化妆品色素资源十分重要,而胭脂红色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因其稳定、安全和颜色的可调性等特点,在食品着色、染料、化妆品等行业的作用越来越大,并发展成为一种颇具规模的产业。
当前,胭脂红的国际市场价格已达到530美元/千克。据估计,其市场需求量将会以每年3-5%的速度增加,欧洲各国正对食品工业中的色素和其他添加剂制订规范条例,合成色素有可能在大范围内被禁止使用,因此,胭脂红色素将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亚热带半干旱的许多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不适于发展农业,但却适于仙人掌生长,在这些地方推广种植仙人掌并饲养胭脂虫,一方面可以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能增加农民收入,还可解决农村大量闲散劳动力问题。
本文发布于:2022-10-25 16:47: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741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