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北宋曾巩诗作

更新时间:2022-10-25 13:48:20 阅读: 评论:0

作品赏析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前两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后两句水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作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 “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炖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此诗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春,当时曾巩在齐州(今山东济南)任知州。与欧阳修、王安石不同,曾巩对宋代现状是相当满意的,认为宋兴以来,“世世治安,三代所不及”(《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因此没有提出什么改革主张。他与王安石交谊深厚,对熙宁变法也没有表示过具体意见。他写此诗的目的只是讽刺骤然得势的小人。

作品评价

原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陈邦炎《说诗百篇》:这首诗以《咏柳》为题,通篇就柳写柳、所丑化的是柳,所喻指的是像柳一样“倚得东风势便狂”而敢把“飞花蒙日月”之人。其讽刺、谴责的对象,就篇内的语句而言只是杨柳,就篇外的喻意而言只是得势猖狂的群小。

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蔡义江《绝句三百首》:这是一首借咏柳为题的寓言讽刺诗,对象是朝中擅权得势一时的佞臣奸邪之徒。诗的成功在于将物的某些特点自然巧妙地与人联系起来,如柳条迎风飞舞、柳絮漫天飘浮,以及遇秋则枯黄零落等。诗着重写春末夏初柳叶尚未衰黄时的景象。不用通常之称“长条”而叫“乱条”,措辞的贬义已现。“东风”是它倚仗的势力,就像小人有靠山后台。以柳之“狂”舞比喻小人得“势”猖“狂”,也很贴切。柳絮随风上天,一时间如能蒙蔽日月,与诗中常用的“浮云蔽白日”寓意相近。最后用“不知”来应和前面的“解”字,于“霜”前置一“清”字,强调了最终摧柳者乃天地之正气的意思。写来惟妙惟肖。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兴陆《古诗讲读》:如果把这首诗与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相比较,两诗恰好反映了唐、宋诗歌的特征和差异。贺诗善于状物态,拟人摹象,神韵悠扬;曾诗借咏物而写人事,通篇是借端发议论,诗中的柳树,是那些装腔拿势、猖狂弄权的显贵的象征,诗人讥讽他们只知道谄媚献谀蒙蔽上层和皇帝,却不知道天地间终有正义的审判。这是诗中的大议论,借咏物以出,婉曲而有味。

作者简介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本文发布于:2022-10-25 13:48: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730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咏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