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蛤蟆嗡《武训》剧照蛤蟆嗡是流行于冠县桑阿镇、贾镇、梁堂一带的民间小戏。它是由河北魏县、大名等地流行的落腔(落子)传入山东后,在演出过程中逐步吸收河北梆子、四根弦的特长,并和当地语言相结合而形成的剧种。它的主奏弓弦乐器“二胡头” (或称“胡子”)是用椿树根挖制而成,蒙以桐木薄板,上配30多厘米长的琴担和两根丝弦及马尾弓。椿树根木质松软,发音浑厚悦耳,嗡声嗡气,加之在唱腔小过门中(so、do)两音反复出现,听起来酷似雨后蛙鸣,所以当地群众称为“蛤蟆嗡”。
蛤蟆嗡的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俱全。主要剧目有《王定保借当》、《跑沙滩》、《蓝桥会》、《赶三关》、《鸿雁传书》、《夜宿花亭》、《王子龙掉印》《掉盒印》、《马前泼水》、.《老少换》、《宋江杀惜》、《柜中缘》、《梁祝下山》、《劝嫁》、《王少安赶船》、《卖油郎》、《李三娘打水》(《井台会》)、《宇宙锋》及连台本戏《刘公案》等30余个。
蛤蟆嗡的乐队由文场和武场两部分组成。文场主奏乐器“二胡头”是用椿木挖筒的一种特制板胡。此外还有二胡、笛、笙、三弦等。武场所使用的乐器有板鼓、锣、钹、手锣、堂鼓等。文场中的伴奏曲牌多为民间乐曲及吸收其他剧种的曲牌逐步演变而成。常用的曲牌有上香牌、五字开门、打水牌、放风筝等,多在生旦戏中小姐上场,收拾桌椅或跑圆场时使用,亦可用在剧目开始时或在唱腔中作为压板音乐。
武场使用的锣鼓经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各种板式唱腔之前的“开头”,如慢板开头、二板开头、流水板开头、娃娃腔开头等;另一类是配合演员表演和身段的锣鼓经,如并三锣、紧急风、四击头、回头、垛头等。
蛤蟆嗡的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主要板式有[慢板]、 [二板]、[流水]以及[娃娃腔][发腔迷子]等。[慢板]为一板三眼(4/4节拍), [二板]、[流水]、[娃娃腔]为一板一眼(2/4节拍),[发腔迷子]和[闷场]则属无板无眼自由节拍的唱腔。蛤蟆嗡的唱腔起句多从so (5)音上起(也有从re或do音上起的),而下句落音基本上是落在do(1)音上,属宫调式。
蛤蟆嗡的唱词以七字句的上下对偶句为主,也有十字句的,间或有八字、九字等字数不等的长短句。此外,还经常加用衬字,如“那个”、“呀”等。所使用的语言为冠县地方方言,在四声调值方面与普通话有着明显的区别。普通话四声的“妈、麻、马、骂”,冠县方言则读为“马、妈、骂、麻”。
新中国成立后,桑阿镇组织了专职蛤蟆嗡演出队,进行演出。1959年2月,演出队带着桑阿镇文化站长邱东山编剧、主演的小戏《故事出在棉鞋里》赴济南参加全省文艺调演,荣获一等奖,受到高度评价,蛤蟆嗡再次崭露头角。1959年下半年,冠县成立公立冠县蛤蟆嗡剧团,经费由县财政拨付。剧团招学员52人。学成后赴周边县市演出,大受欢迎。在此期间,剧团专业人员对蛤蟆嗡传统唱腔及伴奏进行了完善和创新。可惜好景不长,三年后剧团解散,但以邱东山为首的桑阿镇文艺宣传队伍始终坚持编演蛤蟆嗡唱段、小戏,并多次在各类文艺汇演中获奖。 2008年冠县文化局组织创作5部蛤蟆嗡系列短剧《武训》,邀请邱东山指导排练3部,再次把蛤蟆嗡推上舞台。2008年11月1日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专场汇报演出上“非遗”明珠蛤蟆嗡进行了演出。
本文发布于:2022-10-25 03:49: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693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