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二龙戏珠

更新时间:2022-10-25 03:26:36 阅读: 评论:0

简介

句容龙舞《二龙戏珠》渊源于三百多年前句容农村的“灯会”,据传农历正月十三晚,句容的四乡八镇均有家家“挑灯”、户户“出灯”,沿村头巷尾、田间小道崎曲巡游,以祈风调雨顺之习俗,继而引发年轻好胜者刻意拼接数十盏灯笼,学游龙嘻戏状“行、走、窜、跳”,故作表演,予人观赏,时称“跳灯笼”。

太平天国年间,有山东智者为此研制出“连体灯笼”,后称“龙灯”,挑灯者练习“站、蹲、跪、挪”功夫,龙游出滚、翻、跳、绞、穿等固定套路,逐渐形成“跳龙灯”这一民间技艺。

解放前,句容的《跳龙灯》多用于祷疫禳灾祈太平等祭祀典礼,封建迷信色彩极为浓厚,因此它随农家收成好坏而兴衰,解放后一度被淹没……

1985年春,句容文化局组织专家深入南乡“山阳地”等村,对频临灭迹的“跳龙灯”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历时半年多撰写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在全国民间艺术界引起强烈震惊!1987年10月,句容龙舞《二龙戏球》独领风骚,入选《中国民间舞蹈集成》。从此,句容各地的“跳龙灯”统称为:句容龙舞《二龙戏珠》。

来历传说

相传句容赤山湖的赤山之巅,有座天云寺,又名祠山行宫,主供张大帝。清康熙六年(公元1662年)元宵节,山下各村民众为争先上山祭祀,发生斗殴,相持不下时,三阳地村一吴氏女子站了出来,端起内盛茶水的大石臼,放于一大树树桠之上,声称谁能捧起石臼喝了茶水算获胜。此举为各村民众惊叹不已,自甘认输。于是三阳地村的村民先行上山,从祠山行宫夺得了两座“神亭” 、一张四脚雕龙的香案和两架龙灯。这两架龙灯从此成为该村的祭祀用具和娱乐道具,并由此形成了舞蹈《二龙戏珠》。

表演内容

三阳地的龙舞《二龙戏珠》,以“珠引龙舞、云随龙翻,龙云穿插、二龙戏珠”为主要内容,队型主要有:龙筐、二龙吐水、龙井、上水波形、下水波形、二龙戏珠、龙穿梅花、螺蛳单结顶、龙戏尾、龙戏情、八瓣花等。

表演说明

龙舞《二龙戏珠》为两条龙,每条龙龙身长19米,10人一条龙,共20人舞动表演。一人持龙珠领珠,另有数十人举旗打伞、敲打锣鼓、表演云片。

出行时,锣鼓开道,龙旗龙伞,浩浩荡荡。进入场地,在热烈的锣鼓声中,两条巨龙高跃如龙腾九霄,低游似蛟龙翻海,或依偎交缠,或分飞云天,在翻、滚、转、穿、跳、跃间,完成十余个套路及眼花缭乱的几十种队型。10至20多名姑娘的云片表演,更衬托出巨龙的矫健。龙舞《二龙戏珠》展现出了一幅双龙闹海的画卷,场面的壮观。

表演特点

据专家考证:因《二龙戏珠》演变形成于三山抱一湖的闭塞地带,环境造成它独树一帜,与全国各地龙舞相比有着千差万别、大相径庭的独特风格。

1、双龙多半在表演者身体的中下部表演,故称“低架龙”,又称“滚地龙”。

2、双龙有公母之说,所表演的各种阵式和套路均有相应的人性化的舞蹈语汇,素有“阵式在喊叫,套路会说话”的说法。

3、表演者要“手活眼快,臂甩步紧”。在定位和队形变换上均按“天园地方”的传统手法操作,双龙要整体构图、弧线运行、平衡对称贯穿始终……

发展历程

龙舞《二龙戏珠》,历史悠久,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1999年5月,句容市文化局组建“句容民间舞龙队”广招舞龙艺人和戏剧音乐界专业人员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对原版《二龙戏珠》的龙制作、传统套路、服饰伴奏等进行了为期四个多月的加工提练后参加江苏《世纪龙舞》大赛,获双龙组唯一金奖!年底又参赛于中华全国《国安杯》龙舞大赛再获金奖。为迎接澳门回归,在天安门广场、长城八达岭上一展句容龙舞《二龙戏珠》的独特风彩!

1988年,三阳地《二龙戏珠》被编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1999年,2000年,句容组队,《二龙戏珠》赴南京、北京参加了江苏省和全国舞龙大赛,均荣获金奖。

2000年,句容黄梅镇组建民间艺术团,学习、演出《二龙戏珠》。至今,活动频繁,深受欢迎,经常在本市及南京、镇江、苏锡常地区演出。2000年6月,在句容市政府、市文联、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句容市嘉庆艺术团”应运而生,从而给《二龙戏珠》安了家、落了户。十二年来,该团以《二龙戏珠》为主要产品,使之广泛用于省、市内外的政府工作、市场运作等礼仪庆典活动,累计大、中、小演出700余场,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好评!

2005年元宵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江苏卫视《农村栏目》三次为句容龙舞《二龙戏珠》作现场直播和报导性播出。

2006年9月,句容龙舞《二龙戏珠》首批获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7年,龙舞《二龙戏珠》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本文发布于:2022-10-25 03:26: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692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