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末年,跨州连郡的大势力是不少的,而刘表是其中相当有实力者。他割据荆州十数年,在天下动乱的时代,独自保全荆州,并且使得人民生活富足安定,直到他病死其势力才为曹操兼并。可见他不是一个象《三国演义》和光荣的《三国志》系列中碌碌无为的笨蛋。那么,就让我们翻开史书,看看他的真面目吧!刘表字景升,是汉室的宗亲。他少年时代投在当时天下名流王畅门下学习,对于老师过于节俭的行为进行过劝谏。后来他与七位名士被别人相提并论,合称为八俊或者八顾。“俊”是指才能出众,“顾”是指能急人苦难。这是当时清议给他们的评语。汉代用人,非常重视舆论的评价,这个就是所谓的清议。(大家在玩《曹操传》是里面的许邵(子将)就对曹操做过“和平时代的能臣,战乱年代的奸雄”的评价。这个就是清议的一种。光荣里面说是许邵给曹操看相,那是瞎编。)汉代的清议还是很严格的,以至于后来到了曹魏年代,陈群把它法定下来,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所以刘表能得到这样的评价,他年轻时候的作为自然是不俗,再加上他长得高大,魁梧,仪表堂堂,所以就被当时的掌权者何进提拔为属官,后来又委以心腹之任,让他掌握了京都卫戍部队中的北军——任命他为北军中候。由于地方上动荡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当时的太常刘焉趁机提出一个建议,他认为朝廷的地方官由于不是花钱买的官(汉灵帝曾经多次在西园公开卖官,甚至连三公这样的高官都卖)就是靠行贿上的任,他们在任上盘剥残害百姓,以至于百姓不能忍受纷纷起义。可以选拔那些清廉而有名望的高级官员镇守为州牧,才能使得国家稳定。于是朝廷任命刘虞为幽州牧,刘焉为益州牧,贾琮为冀州牧,与这些清明重臣一样,刘表被任命为荆州牧。朝廷的此举,无疑是对刘表忠诚,品德和才华的大大肯定。
刘表离开京都不久,京都便发生了十常侍和董卓之乱。此时的朝廷,自顾无暇,虽然任命了他为荆州牧,可也就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实际力量支援他走马上任。孙坚借口讨伐董卓杀害了原荆州牧王睿,荆州群龙无首,地方豪强趁机纷纷割据作乱,荆襄八郡没有一个郡不陷入动乱之中,其中大一点的有割据长沙的苏代,占据华容的贝羽等等,袁术也屯兵鲁阳,盯着荆州这块肥肉。刘表就在这种混乱危机的形式下单枪匹马地进入了襄阳的宜城。这样的形式是别人都没有碰到的,刘表该怎么办呢?刘表向当时的名士,蒯良,蒯越兄弟请教。刘表说:“现在地方豪强势力太嚣张了,却没有百姓归附我,袁术就在旁边虎视耽耽,战祸马上就要来临了。我想征兵,担心没有人响应,有什么办法呢?”蒯良回答:“老百姓不归附您,是因为您的政策还不够宽厚。归附了您你却治理不好他们,那是因为您宽厚的政策还没有彻底的贯彻实行。如果您能彻底的贯彻实行这些政策,老百姓归附您就象水要向下奔流一样。到那个时候您又怎么会担心征兵的问题和对付袁术的办法呢?”刘表回头又问蒯越,蒯越回答说:“在安定时期治理人民是先要管好政策到不到位,但在战乱的时候平定动乱则要依靠实际情况运用谋略了。兵重要的不光是数量,而在乎是谁会用。袁术貌似强大但不能决策,苏代,贝羽都只是一介武夫,不值得我们担心。那些地方豪强头目大多数贪婪残暴,已经成了他们属下的祸害。我在他们中间有间谍,让间谍传达说您要给他们好处,那些豪强一定会带着手下来。您诛杀他们当中不得人心的,安抚任用他们的手下。这样,您就成了荆州人的希望,听说您那伟大品德,他们一定会背着包袱,抱着小孩来投靠您。到时候,兵力也集中了,百姓也拥护您了。我们南边占据江陵,北边守住襄阳,荆州八郡只要您发个檄文都可以平定。袁术再来,也没有什么作为了。”刘表说:“蒯良的言论,是长治久安的政策。蒯越的计策,是高明切实的谋略!”于是依靠蒯越的计策,诱杀了五十五名地方豪强,收编了他们的武装。又靠蒯越说服了盘踞襄阳的张虎和陈孙,江南就这样平定了!从此我们不难看出,刘表开始和刘备差不多,都只有一个空头的皇亲头衔,他们都是白手起家。他的基业是从那些大大小小的地主豪强手中夺过来的,重造了汉家江山。就后来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刘表不顾自己刚刚平定荆州,毅然集合兵力屯于襄阳,加入这正义的行列,于之遥相呼应。不料关东军阀联盟不久就破裂了,孙坚和袁术反而联合起来攻打刘表。也是天不佑恶人,孙坚在战斗时中计被暗箭射死,连尸体都被刘表军队抢走了。孙坚的军队因此而失败,袁术于是不能战胜刘表。由于感于孙坚属下桓阶的忠义,刘表就把孙坚的尸体还给了孙坚的部下。李厥郭汜把持朝政,为了联结刘表做外援,封刘表为镇南将军(镇南将军可是很高的官,仅在大将军之下,为二品,即南方地区总司令),荆州牧,假节(一种权利与荣耀的象征,有了它,可以诛杀两千石以下的官吏与便宜行事。当然刘表实际上已经江南地区的最高长官了,有没有都无所谓。)又封他为成武侯(县侯)。由于他们用的是汉献帝的名义,刘表为了表示自己是汉家的忠臣,就答应了下来。后来汉献帝被劫持到许昌,刘表也派使者进贡,一面又和昔日的盟主袁绍来往。他手下的人不理解他的行为,他回答道:“对于现在的汉室宗亲我来说,我不敢不对皇上进贡尽职;对于昔日讨董联盟的一员我来说,我不能背弃自己的盟主。这个是天下人都明白的道理,为什么惟独你怪罪我的作为?”别人都奇怪他脚踏两只船。但他是汉室宗亲,对于汉家天下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与忠诚。他明白那许昌里把持朝政的人物决非汉家的忠臣,而是让汉死亡的人物。现在唯一能于他匹敌的不是自己,而是那在河北的昔日盟主袁绍了。他刘表心中,恐怕大家真正唯一一次为了大汉的联合行动就是那次没有结果的讨伐董卓的联盟了。皇上与盟主在他心中具有相同的分量,这种曲折的忠诚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吧。昔日为了镇守汉家天下的清名重臣早已经零落不堪:刘虞在统治幽州后不久为公孙瓒所杀;刘繇也不是在战乱时代守住领土的人,他被袁术打过江,又败给了孙策,不久病死;刘焉当了益州牧就变了心,他想当皇帝,幸好死的早,他的儿子也不是能守住领土的人;自己呢,自己也不行,自己只能保一方平安,自己的儿子更不行。环顾四周,汉室宗亲的零落变质,汉的日甚一日衰退,看起来也只有河北的袁绍能够救大汉了,他这样的苍凉惨淡的心情,这样殷勤的希望,便浓缩在这句有些黑色幽默的话中间了!——“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不料换来的却是手下得力的心腹人治中邓曦的称疾告退呀!关西军阀的一支,昔日董卓的旧部,后来和李厥郭汜反目的张济引兵来到刘表的领地。张济军由于饥穷,放兵劫掠,与刘表交上了火,在攻打穰(今河南邓县)是中流矢而死。(又是一个中流矢而死的,看来刘表的弓箭很厉害。)荆州官员都来祝贺。刘表却说:“张济由于情况窘迫才来到我们管辖的地方。我们没有做好接待工作,以至于和他们打起来了。这不是我的本意。我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贺!”这个话传到了后继者张绣那里,他很受感动,刘表招他归降,他便服从了刘表,从此和刘表化敌为友。刘表又发兵攻并了背叛自己割据长沙,零桂一带的张羡,张怿父子势力。此时他“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而且基本上扫清了境内的割据残余,他开始抓文化教育工作,使人编撰了《五经章句》一书。(相当于现在的高等教材。)
刘表单枪匹马进入荆州,不到几年工夫便肃清了境内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击退或兼并了窥视荆州的强敌,并且将其治理得井井有条,把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当时就有很多人才来荆州依附刘表,比较著名的有:徐庶,王粲,诸葛亮,庞士元,司马德操等。如果刘表能够信任并且任用这些优秀的人才,依靠荆州在安定的环境下积蓄起来的实力,选择好合适的机会出兵逐鹿中原,那么恢复汉家江山就不再是一个梦想。可是,他在完成了荆州统一的大业,步入了事业的最高峰后,却不思进取,最后陷入了昏庸。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和袁绍彼此相持不下,打得筋疲力尽。袁绍派人向刘表求援。刘表答应了袁绍又不派兵,也不帮助曹操,想坐守荆州,观望天下形势的变化。此时他若是能集合一支大军,由南阳直捣洛阳和许昌,迎接汉献帝,传檄四方,曹操一定会全线崩溃的。那样的话,刘表就是复兴汉家的第一功臣。不过他没有这样做,仍然只是观望,观望他手下大将韩嵩,刘先倒急了,劝说他:“现在天下豪杰的纷争只剩下袁绍和曹操了。他们称雄天下的关键在于能否得到将军您的帮助。将军想有所作为,那么就抓住他们僵持不下的机会早点行动。如果将军不想这样,那么就要选择一个强者加入他。现在将军您掌握着十万的军队,安然坐守荆州观望天下的形势的变化。袁大将军想要您出兵援助您不答应,曹公想和您和议您却不愿意,这样双方的怨怒都集合在将军身上,将军不可能中立了。以曹公的聪明智慧,天下杰出的人才都归附他,他一定能打败袁绍,然后集合军队对付将军您,我恐怕将军您不能抵挡。所以,我为将军您打算,不如奉献荆州归附曹公,曹公必然会给将军很多好处,将军就能长久的享受福禄,传到后代,这是万无一失的计策呀!”大将蒯越也劝说刘表。刘表于是派韩嵩入朝拜见曹操,以观虚实。韩嵩回来后,满口夸曹操的好处,劝刘表派儿子入朝当人质。刘表大怒,想杀掉韩嵩。后来妻子求情,又没有查到韩嵩什么证据,就把韩嵩关起来了。后来刘备也投靠了刘表,又碰上了曹操虚国远征的大好机会,刘表又不采纳出兵的建议。眼见曹操吞并了袁氏势力,日见强大,无人可制,刘表也不由后悔。他对刘备说:“不采纳你的建议,所以失去了这样一个大好机会。”刘备安慰他说:“现在天下分裂,战乱不休,机会难道会没有吗?如果能把握以后的,那么现在还不算遗憾。”可是曹操没有等到以后便大举进攻荆州,刘表也没有等到以后就病死了。他属下文武官员和儿子刘琮都投降了曹操。刘表一生中最可圈可点的地方就是他单枪匹马,面对荆州强敌环伺,鳞鳞破碎,民不聊生,千疮百孔的局面,毅然依靠蒯氏兄弟,果断诛灭了地方割据的豪强势力,收编了他们的军队,重新恢复了汉在荆州的统治。面对董卓,袁术,孙坚等这样的强敌,不妥协,不退让,抗争到底,终于使得他们失败他们,确保了荆州的安全。他发展生产,注意教育,外抗强敌,内并叛虏,使得荆州在天下动乱的汪洋大海中成了一只安稳的方舟。开拓了“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的大好局面。所以他的口碑在当时是很好的,甚至在晋初还流传着他与妻子复活,香飘数里的神话。但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没有把握好机会,不思进取,不注意任用人才,在重要问题上摇摆不定,终于失去了逐鹿中原的大好机会,以至于身死国灭,真是使人叹惋不已。诗经上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谁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但很少有很的结束。)孟子上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概就是说的刘表吧!夜也深,闻风响如叹息,顾念此,不能自持,为此文以记之!
本文发布于:2022-10-25 02:11: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687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