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守庙,清末建于浙江绍兴的太守庙

更新时间:2022-10-24 19:56:41 阅读: 评论:0

正文

简介

马太守庙马太守庙位于浙江绍兴鉴湖之滨,跨湖桥以南。马臻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任会稽太守。治所山阴,水涝为患,民无所依。马臻发动民众,以工代赈,主持修建鉴湖工程。马臻筑湖,得罪了豪门权贵,湖水淹没了湖南的一些农田和坟墓,马臻修鉴湖、蓄泄两用,农渔获利。然而豪绅恨他、马臻被刑于市。马臻虽死,鉴湖幸存。人民念其功绩,为他修墓立祠,每年春秋进行祭祀。墓始建于唐元和九年(814年),现存的为清代嘉庆十三年(1807年)所修整。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规制

马太守庙马太守庙今存前殿、大殿与左右看楼,坐北朝南,系清末建筑。前殿三开间,通面宽11.62米,通进深11.98米,77檩。殿后筑戏台,已毁。大殿三开间,通面宽11.62米,通进深11.98米,10檩。明间五架抬梁造,次间穿斗式,硬山造。正脊南北分书“河清海晏”、“源远流长”。看楼左右对称,通面宽14.70米。

墓前有石坊一座,上刻”利济王墓”四个大字(宋仁宗嘉右年即1059年,马臻被敕为“利济王”)。墓坐北朝南,四周石砌,其上堆土,中间的墓碑上刻“敕封利济王东汉会稽太守马公之墓”,两侧为狮头方石柱,前设青石长方形祭桌,南有石质望柱,上镌:“作牧会稽,八百里堰曲阶深,永固鉴湖保障;奠灵窀穸,十万家春祈秋报,长留汉代衣冠。”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记载

马太守庙据南宋嘉泰《会稽志》:“太守名臻,字叔荐,永和五年创立镜湖”,“周围三百一十里,溉田九千余顷。《会稽记》云:创湖之始,多毁冢宅,有千余人怨诉,臻被刑于市。及遣使按覆,绝不见人,阅籍皆先死者。唐韦瓘《修庙记》云:开元中,刺史张楚深念功本,爰立祠宇,久而败。”明天启及清康熙、道光、光绪年间,均修葺。

太守马臻

马太守原名马臻马太守原名马臻,字叔荐,东汉会稽山阴人,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任会稽太守。治所山阴,水涝为患,民无所依。马臻发动民众,以工代赈,主持修建东至曹娥江,西至钱清江,全长127里,周358里之鉴湖水利工程。湖的南界是稽北丘陵的山麓线,北界是人工修筑的湖堤,湖堤由府城向东西两翼张开,拦截由会稽山来的36道溪水,形成了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的鉴湖。湖堤设有闸、堰、斗门约束水势,“水少则泄湖溉田,水多则闭湖泄田入海”,灌溉农田47万亩。整个会稽山北部平原从此免遭洪水之苦,曹娥江以西约9000顷土地,又得收成大增之利。宋人王十朋称赞:“杭之有西湖,犹人之有眉目;越之有鉴湖,犹人之有肠胃”。正是因为有了健壮的肠胃,鉴湖建成后的绍兴日臻繁华,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马臻筑湖,建立了不世功勋,但却因此得罪了豪门权贵,湖水淹没了湖南的一些农田和坟墓,豪门便罗织罪名,以溺死百姓罪具状控告。不知是“天高皇帝远”,还是连年忙于征战,昏聩的朝廷听信谗言,千秋功臣竟遭五马分尸!但“公道自在人心”,越中百姓愤愤不平,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将遗骸运回会稽。万人哭祭,立祠祭祀,礼葬于郡城偏门外鉴湖之畔。“太守功德在人,虽远益彰”,世世代代的绍兴人心中总是高树着马臻的丰碑。唐元和九年(814)重修马臻墓,又建马太守庙。北宋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宋仁宗赐封“利济王”。马臻墓前矗立起四柱三间石牌坊,石质望柱上镌刻着:“作牧会稽,八百里堰曲阶深,永固鉴湖保障;奠灵窀穸,十万家春祈秋报,长留汉代衣冠。”大禹庙中也树起了他的雕像,像前横幅大书“鉴湖之父”,与以治水得天下的的大禹同享千载膜拜。

本文发布于:2022-10-24 19:56: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666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马太守庙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