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刊印刷书刊印刷
全国每年出版图书20余万种,期刊9000多种,两项合计印数92亿多册,总印张577多亿印张,折合用纸136万吨。可谓印刷大国。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不仅图书、期刊出版总量有所增加,印装质量也有提高,印装周期大大缩短。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负责全国书报刊印刷质量监督、检测、认定工作。来自检测中心的信息,近年中国书刊印装质量的总体状况是:1.每年检测中心分赴10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出版社、新华书店书库。书刊印刷厂的装订车间现场抽查。近年抽查的批合格率都在90%以上;2.2004年对参加全国书展的355家出版社送检的3592种图书进行了检测,合格率在98%以上;3.每年对全国部分出版社、印刷厂向检测中心送检的一等品、署优质品6万种左右,检测结果以2004年为例,一等品占送检产品的83.3%,占全国出版图书的25%左右;4. 中国参加国际书展的图书,不仅品种略有增加,其中有些精品的印装质量可与发达国家的图书印装媲美;5.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当前有新发展印刷基地“中国印刷城--龙港”。还有中国中华商务(香港)、北京华联、雅昌、鹤山雅图仕、上海界龙等印刷企业,印装的精品先后获“美国印刷大奖”、“亚洲印刷大奖”、“香港印刷大奖”。综上所述,充分反映出中国书刊印装的质量确实有进步、有提高。但就全国书刊印装质量的总体水平来说还不理想,尤其是一般的书刊和部分中小学课本的印装质量较差,有些印装质量之差达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主要表当前:①彩色印刷品,色调失真,阶调丢失,套印不准,接版处颜色深淡不一;②单色印刷品,墨色不匀,反正面套印不准,文字模糊,透印等;③成品尺寸大小,书背字平移歪斜,套书书背字上下,护封尺寸大小,骑马订订位等超标或严重超标;八字折、连刀页、死折、残页、多帖、倒帖、缺帖;溢胶、开胶等缺陷。
2011年,首都新闻出版版权工作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深化改革,加快资源整合,推进高新技术与出版产业的融合,创新和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政府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开创首都新闻出版和版权工作的新局面。从《 2013-2017年中国期刊印刷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截至2010年11月底,北京地区新闻出版业收入达到466.17亿元,同比增长9.45%;资产总额达到935.15亿元,同比增长8.74%;利润总额30.59亿元;从业人员11.58万余人。新闻出版行业收入总额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9大领域中排名第四位。
未来将有可能出现以下趋势:
1、大中型出版机构一体化运作;
2、出版机构与技术提供商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入;
3、中小型出版机构将走服务外包之路;
4、新型数字出版机构不断涌现,以互联网形态为主;
5、阅读器厂商开设网络书店;
6、传统渠道全面向电子渠道转型;
7、运营商进入全流程数字出版;
8、将出现更加细分的专业数据库服务商。
当然,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格式、产品价格、商业模式、结算、用户体验等诸多问题。
而这些趋势的发展和问题的解决,都将基于一个主旋律:合作。而合作的目标是1+1=11。请注意,不是1+1=2,而是11,是希望获得更大的价值,对于以几何级数发展的产业而言,只有更大的价值才可以称之为价值。为此,我们还要做很多艰苦而细致的工作,比如共同组建建设性联盟,探讨如何将数字出版与出版机构更深入结合,制定切合实际的数字出版战略规划,规范商业模式和市场策略,以及进一步厘清合作伙伴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明确我们要什么,能给合作伙伴带来什么,我们的合作能给产业带来什么。
从这个角度上理解,“让合作伙伴更有价值”具有现实意义,势必将成为未来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话题。
造成书刊印装质量不高的原因
造成上述书刊印装质量水平不高的因素很多,其中有设备陈旧。原材料质量差,工人技术水平低等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出版管理部门,出版部门质量管理意识薄弱。印刷企业管理水平低,没有把书刊印装质量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具体说,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把书刊印装质量与图书内容、编校质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印刷标准化工作滞后,现行的印刷标准有的落后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有些新技术、新工艺至此还没有质量标准。
就出版社来说,有的出版社为了本部门获得更多的利润,不顾书刊印装质量,哪家印刷厂印刷工价低就到那家印。也有的出版社的编辑,特别是美术编辑过分为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标新立异,求新求奇,因设备、工艺技术加工不出来,结果事与愿违。还有的出版社提供的纸张质量太差等等。
就印刷厂来说,是书刊印装质量不高的主要责任者,究其原因:设备陈旧落后是一方面。还有的设备不落后,也干不出好活来,是因为操作工人技术素质不高。还有的是使用了低价劣质的材料等。除此,还有一个不可忽视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自两级定点书刊印刷企业制度取消后,对书刊印装质量没有了约束,印刷厂放松了对书刊印装质量的管理造成的。
如何全面提高书刊印装质量
书刊印刷书刊印装质量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印刷及相关工业的总体水平。要真正全面提升中国书刊印刷的印装质量,单靠哪一个部门的努力是不行的。而需要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出版部门、印刷企业及相关的印刷设备器材工业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共同努力才能奏效。具体说,政府部门在印刷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对书刊印刷印装质量达到的目标,要有明确的要求以及实现目标的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当务之急是解决检测中心的相关资质问题,只有这样检测中心才能理直气壮地对全国印刷产品质量进行监管。除此,应充分调动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积极性,参照国际标准,更多地等同或多效地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中国印刷业产品质量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和输送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质量管理人才。
书刊印刷对出版社来说,要真正地把出书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千万不可在招标选厂时只看印刷厂的报价,而忽视该企业的装备的先进程度,工人的技术水平,企业诚信等条件随便选定。要求编辑,特别是美术编辑学习一些印刷工艺,印刷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向印刷企业提供合格的好的纸张和其他书刊印刷材料,建立书刊印装质量监督员,以便对书刊印装的质量进行监督。对书刊印刷企业来说,必须切实加强印装质量的管理,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条件的企业要尽快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没有条件的企业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学习与实施先进的“5S”现场管理带动产品质量的提高。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确保整个印刷过程受控。坚持技术进步,加强职工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
除此,印刷设备制造部门,印刷器材的生产部门,要为印刷企业提供优质廉价的印刷装备,新闻出版用纸和各种印刷材料,确保出版物印刷质量的提高。
新观念不断涌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书刊印刷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科学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伴随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逐步深化,某些曾被认为正确的理论。或许发现尚需修正之,这一切都可能会促使人们观念的转变。由于新观念的产生,旧观念将逐步消失。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新观念更换旧观念,也就成为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文化、经济、工业、农业这些代表一定领域的名词,有其一定的内涵与外延。人们对这些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后,发现这些领域的发展与相关领域甚至整个社会有着密切的关联,为了拓宽与发展这些领域,提出了“大科学”、“大文化”、“大经济”、“大工业”、“大农业”的新观念,大大扩展了它们各自原有的内涵和外延,为这些领域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又有提出了“大出版、大旅游”等新观念。不管是否愿意,这个“观”那个“观”还是在不断出现,而不是有人所想象的那种情况想炒就能炒热,不炒就会冷却。现代印刷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高新技术应用于印刷后,印刷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变化。人们对传统印刷作用的认识和理解也势必产生相应的变化,“大印刷观”、“大印刷史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和产生的。这不仅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也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作为印刷领域的新观念必然会代替传统的旧观念。
两种观念客观存在,不是人为臆造也不能人为分割
书刊印刷世上的事物有新必有旧,有大必有小,新是对旧而言的,大是从小发展起来的。台湾学者李兴才先生在《中华印刷通史·序》中提出:大印刷是新兴的名词。有人以为,以往并无“小印刷”之称,何来“大印刷”?其实,如果对照“大宇宙”与“小宇宙”、“大历史”与“小历史”,“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等已有名词,则“大印刷”不应视为标新立异,这“大”与“小”之别,正好就像“宏观”与“微观”一样,表示观察事物的范围有“大”“小”不同而已。印刷是综 合性的应用学科,学科交汇时代,学科与学科之间,彼此重叠的范围越来越大,相互影响与关连的部分越来越多,凡事应从整体来看,自全局着想,把握大方向、大原则、开创大格局,方能解决问题,就像“宏观调控”振兴经济一样,“大印刷”是振兴印刷工业的重要概念,原因是在“大印刷”这一名词出现以前,一般人把印刷的范围界定得比较小,如印刷史仅谈印书史,印刷工业仅重视纸张印刷的书刊出版等。
范慕韩在“树立大印刷意识”一文中指出,“所谓‘大印刷’是针对把印刷理解为印书印报的似已成为习惯的狭窄概念,把印刷工艺和印刷工业从这一小圈子里解放出来,使其真正扩大印刷工艺的技术应用领域……树立‘大印刷’意识,就是要从思想上认识上树立这种意识,以求彻底完成和实现突破小圈子,为加速实现印刷工业的现代化而努力。”
书刊印刷
把人们以往对印刷的习惯看法称之为“小印刷观”或“传统印刷观”,以区别新产生的“大印刷观”,名称不一,含义一样,这是客观变化与进步的产物,“大印刷观”是突破传统印刷观的狭窄小圈子脱颖而出的新观念,没有传统印刷观也就没有“大印刷观”,两者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
“大印刷史观”使印刷史研究跨上新的台阶
现知世界上第一本研究并介绍中国印刷术起源、发展与传播的专著,是1925年美国学者卡特所写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中国学者张秀民老先生有感于此,立志由中国人自己撰写一部印刷史书,历经数十年艰辛,于1989年写成《中国印刷史》并正式出版。该书重点研究了印刷史发展过程中在文化领域上——书籍印刷的全史,详细论述了各个时代的刻书内容、地点、版本特色,并记录了刻工、印工的生活和事迹,其它在书籍以外的各种印刷品如年画、版画、报纸、纸币以及印刷所用物料,如纸、墨、文房工具,也都有所涉及。可以说《中国印刷史》一书的出版,为印刷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4年美籍华人芝加哥大学钱存训教授受李约瑟博士之托,撰写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一分册《纸和印刷》(英文版),作者根据新的材料和考古发现,对过去的研究提出了新解释,并针对以往遗漏的印刷工艺和技术问题,特别是将雕版和活字制备及印刷的各道工序加以详细介绍并附以图解,对印刷中的书体版式、用材、印法这些能为印刷年代和古印刷品真伪提供鉴别标准的事项,也进行了分析研究。该书中文版1990年在中国出版,由此可见,印刷史研究的深度与领域是逐步深入和扩展的。然而事关中华印刷发明权益的某些相关问题,牵涉到对印刷术的科学定义,印刷术起源的追溯如:织物印染中的织物印刷算不算印刷?对印刷术本质属性、社会功能及其对世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产生影响的评价等等,这些必需回答但又尚无定论的问题,大印刷史观在前人印刷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印刷历史应作全面、整体、全过程、全方位的、站在印刷立场上,从印刷的角度出发,以印刷工艺技术的发展为主线,坚持历史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系统地研究。这一思路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了印刷史的研究范围,是开创印刷史研究新局面的一种思考。作为印刷术的发源国,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导源史、逐渐演进的发展史和范围广泛的传播史,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大印刷史观认为,以往印刷史研究,一般偏重于文化领域的书史研究,这是因为受时代的局限和历史的制约,但这也是印刷史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必然历程和发展阶段,事实上印刷术与古代中国社会在宗教、政治、经济以及中华各个民族日常生活等众多领域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产生了不容低估的影响,韩国部分学者以新罗时代发达的佛教文化促进印刷术在韩国发源为由,与中国争夺印刷术的发明权,笔者也曾撰文予以批驳,更深感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扩大印刷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大印刷史观的提出不仅有历史意义,同时有现实意义。
“大统一”与“小统一”
书刊印刷中国印刷工业在多头、分散管理体制下,尤其在五六十年代,书刊印刷比重很大,是一个大头,其它印刷由于太分散,都是小头。如果说,全国印刷行业的统一管理是“大统一”,那么出版印刷系统内部实行的统一管理就是“小统一”,正因为有了这个“小统一”才得以调动与 发挥其系统内的人才、技术、设备、物资、经费等优势搞科研、建学校、办刊物,建立物资供应站等,对促进中国印刷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因为是“小统一”,就不可避免带有局限性,在规划印刷工业发展时,它主要是站在出版的立场上,其目标在于谋求出版任务的完成,虽然在印刷科研、教育、协会服务方面也面向书刊印刷企业以外的企业,但重心则是在出版方面。当面临70年代末80年代初印刷工业的落后与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矛盾突出时,“小统一”也就无能为力了,为了从根本上摆脱印刷工业被动落后局面,就不得不求助于国家综合部门的“大统一”才得以解决。
出版行政部门过去为中国印刷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尤其是在积累实施统一管理经验方面,是其它部门、系统无法相比的。国务院已经赋予新闻出版署监管全国印刷行业的职能,即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同一部门管理。将出版印刷系统内部的“小统一”扩展为“大统一”,既向统一管理的体制改革迈进了一大步,同时又符合精简机构的精神,这一决定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本资料共汇集了全国129家印刷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完成情况。这129家印刷企业分布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006年盈利企业96家,占76.2%。其中:100万元以上的46家;200万元以上36家;300万元以上23家;500万元以上18家;1000万元以上13家。2006年实现利税完成千万元以上的28家,完成500万元以上的47家。
从印刷行业使用EVA热熔胶胶订书刊来看,时间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胶订书刊的周期短、质量稳定、差错率低、劳动强度轻。受到出版界和印刷业的欢迎。特别是PUR热熔胶在国外印刷的推广使用,PUR热熔胶代替常用EVA热熔胶的出现,使EVA热熔胶的弊端由PUR热熔胶来弥补,PUR热熔胶是一种完美的装订方式。但是,印刷行业中,胶订书刊都使用EVA热熔胶,在印刷品的质量问题中80%的问题是使用EVA胶不当产生的。所以,本文就对胶订中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共同的解决方法。
热熔胶的种类、选用
中国热熔胶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近五年国内热熔胶行业进入了成熟期,热熔胶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由于热熔胶的成分不同和粘结对象的区别,它从传统的卫生制品、包装、印刷装订等领域扩展到服装、胶带、制鞋、冰箱、电缆、汽车、建筑等十余个行业近30个品种的热熔胶。
书刊用的EVA热熔胶是一种不需溶剂、不含水份的固体可熔性聚合物。热熔胶的常温下为固体,当热熔胶加热熔化到170°C左右时,变为有良好粘度的液体状;当胶锅内温度上升到250°C以上时,热熔胶液体开始老化变色、变质、粘度下降、胶膜变脆的胶液,无法使用。
国家尚未颁布书刊用热熔胶的标准。生产热熔胶的厂没有统一控制的质量指标体系,各厂有各厂的生产标准。热熔胶的型号很多,粘结性能也不相同。按不同的胶订机的速度、胶订的不同对象、开放时间、固化时间等来区分、选择使用背胶和侧胶。
书刊印刷华北地区的一个印刷企业使用控制热熔胶指标体系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他们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对新购进的热熔胶每个品牌、批次均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只有每项指标都合格的胶才能进入车间。这样,确保了胶订产品的质量。他们控制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①耐低温指标。他们自己设计了一种控温的冷冻箱,控温误差+/-1°C,测温范围为-10—10°C。将新购进的热熔胶制成一定的胶条,放入冷冻箱的弯曲架上,在-1°C的恒温下进行弯曲实验,时间为30分钟后,不断裂的为合格品。他们正着手设计一种可自动控制的耐低温性能的热熔胶测定仪,以使测定结果更加客观、科学。②抗疲劳强度指标。这是一项检测胶层耐弯曲次数的指标,它可以保证书籍在多次翻阅后仍能保持完好。首先,把热熔胶按规定制成胶条,然后,在规定温度下的疲劳强度测定仪(自制)上进行测试,得出耐弯曲的指标数。③比重指标。他们经过对比试验发现,比重大于1的胶,综合性能指标低于比重小于1的热熔胶。另外,热熔胶的比重越大,在胶层相同时,单本用胶重量越大,这将明显增加生产成本。比重的测定可按有关胶粘剂测定方法进行。他们在实践中常采用“水漂”法进行定性测定:比重大于1的胶会沉入水底,比重小于1的胶则浮于水面。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快捷有效。④抗老化指标。使用容易老化的热熔胶一是在工艺使用中会明显结焦、变色,给工艺的正常运行带来不便;二是在 胶订书籍的使用中,由于胶老化速度较快,会出现质量问题,影响书籍的使用寿命。这项指标可根据国标测定,但所需时间较长。较简单的方法是在较高的温度下将胶样恒温处理,抗老化性能差的胶变化十分明显。
对胶订机的技术改进 马配
1、对开槽刀的处理:
从某印刷公司实际操作结果看,胶包机原有的开槽刀顶部(刃尖)太窄,特别是5cm厚的书籍的背胶槽深不理想,对书帖的三折或四折粘结、抗撕裂有一定的质量影响。解决的办法是:可以把开槽刀的顶部∧用砂轮打成∩,这样开槽刀开槽的结果是“U”字型,开槽深度为1.2mm?鄄1.5mm之间,槽与槽之间的距离为4mm左右,开槽角度60°为最佳,从而加大了对书帖的槽内“U”字部位的施胶量和加大对书帖内的粘结面积,展平书芯后保证了内页不易脱落、掉页。
2、配备预熔胶锅:
有的胶包机无热熔胶预熔锅,由于加胶不当等原因造成胶温下降,继续生产会使胶易脆裂、封面脱壳、内文掉页等。为解决影响质量的关键性问题,生产时最好是另准备一只热熔胶锅,待胶锅内的热熔胶胶温达到包本的标准温度后,根据生产过程需要,把热熔胶直接倒入运转胶轮锅内,保证胶包机正常生产不停机。预熔胶锅的电源需配备调压器以控制胶温,保证胶温稳定、不老化。第二个胶锅的预熔时间要依据第一个胶锅需要加胶时间来定,以不影响胶包机的包本进度为准。
3、胶锅配备双温度计:
为准确的检测胶锅的温度,除机器原配的一支温度计外,最好再配一支水银温度计和一个温度计金属外壳,放的位置以不影响书夹运行为标准。
印前拼大版与胶订的配合
书刊印刷1、胶订书帖的订口要比评订的订口放大1mm?鄄2mm,以供胶订铣背和开槽用,以保证铣刀有足够的铣背尺寸和开槽深度。 2、在胶订过程中,为防止错帖和少帖的质量问题,使于二次检查错帖和少帖。有一个简便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原有背脊台阶式的帖标块(识)基础上,另外在书帖的天头部位同样增设台阶式的帖标块(识),以便书背脊在铣背和开槽上封面后,解决第二次通过大头检查是否有错帖和少帖的质量问题。
3、加工的书籍带勒口的书芯,在胶订前要作拉口(开口)处理。也就是在原开本尺寸宽的基础上统一加宽1.5mm?鄄3mm,这样,就完全保证书芯在铣背开槽成书后的产品符合成品的标准尺寸。在铣背开槽中书芯铣掉1?郾5mm的拉口时,切口就增加1.5mm,总之在拉口时,要掌握根据不同纸张和折数多的原则来决定拉口在拼印版时增加的切口尺寸的多少,以保证书籍标准的裁切尺寸。
4、同时,在拼封面大版时,在封面的地脚部分设计加大5mm左右的白边。白边可作余胶的“收容站”,它有助于防止在胶订过程中余胶渗漏到封面外面去,一是可避免余胶渗漏到定型夹上;二是可避免书本被余胶粘脏。
胶订前的准备工作
书刊印刷1、折页后的书帖堆放:在书刊的胶订前准备工作中,不管是直线胶包机或是圆盘包本机和胶订生产联动线,书帖的折叠质量将直接影响书本的成型质量和整机的运转正常与否,影响出书周期和经济效益的发挥。从十几个印刷厂胶包机的情况来看,胶包机的停机、空档运转(包括配有抛帖装置的联动线)50%以上的故障是由折页不标准、书帖堆码不规范造成的。为保证胶包机的正常运转,折页后的书帖处理就是胶订生产中关键的环节。方法如下:①80g以上的四折页要作破口处理,排出书帖内的空气后,书帖的两头用硬木板(木板尺寸与书帖一样大小)用打捆机打成等同长度的书帖捆,书帖的平实需打捆2天以上的堆码,急件的书帖打捆堆码时间不能少于24小时或配页后胶订前一定要作压平处理。②胶包机所用书芯配页后,必须作打捆-扎浆-分本工艺处理,保证书芯背脊的平整和内页不散页、掉页。如书帖配本后不扎浆,散本容易散落或有的贴、页铣背和开槽不符合标准,就容易掉页或散页。③折页的书帖打捆后,有的企业厂房面积受到生产发展的限制,只有将书帖捆放在过道、室外,冬天将书捆放在没有暖气的库房内,胶订时,用车直接运到胶订车间上胶。冬季由于室内外的温差大,这 样就会严重影响胶订的质量,在胶订时,胶液和带温差的书帖接触后,背脊胶层和侧胶胶层表面瞬间下降缩短了热熔胶的凝固时间和开放时间,对于上述问题处理和避免方法是:生产安排时,冬季至少提前一天以上把需胶订的书帖运到车间和车间温度相同的部位堆放,对胶订的书帖作时效处理,尽可能地减少书帖与车间的温差出现的质量问题。④掉页、散页;掉页、散页主要原因与折页有关。如折页出套过大、夹页时撞页不到位,为避免掉页、散页(80g)以上的书帖四折时必须破口排放空气,如书帖中有一折页或单页最好作粘页处理,这样掉页和散页(除去铣刀原因)问题就解决了。
2、胶包机的工作前检查:①国产胶包机在开机前,要注意检查铣刀托板和铣刀。要根据胶包生产的使用时间长短,定期对铣刀的锋利进行检查,对纸屑铣不掉的铣刀要定期更换;对托板要勤校正,保证托板作业面的一致性;每个工作班组对各加油部位至少加油两次。②每个作业班工作结束时,要及时清理刷书器、开槽刀,保持导轨面的清洁。认真的保养和检修吸风装置和纸屑排出畅通正常与否,保证在铣背和开槽过程中,纸屑彻底与书帖页分离。纸屑不能随书帖页运动带入胶锅内,反之,检查更换托板和铣刀。
书刊印刷在胶订工艺管理中,无预热胶锅的生产时,严格限制向胶锅的一次加胶量,做到少加勤加,使胶在胶锅内的时间尽量缩短,以避免热熔胶的老化。实践中证明书芯冬季使用的胶温,一般要比其他 季节调高10°C左右,胶温控制在180°C~185°C之间,使胶的粘度低于4000mPa·s。以便使胶对书页保持良好的浸润性能。在热熔胶的正常使用170°C~220°C老化临界温度内,严格控制较高的温度,这不仅是为了保持浸润性好,还可使涂胶的拉丝现象大为减少甚至消失。减少或避免了因胶缠绕造成的各工序故障的处理时间,有利于提高整机生产效率。
总之,只要我们从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认真了解和掌握材料的性能、工艺参数,生产中严格工艺上的操作,是能够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胶订产品的。
很多 书刊印刷后客户的需求量发生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短版化和人力成本的上涨。
在书刊印后市场,导致客户需求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仍是书刊的短版化和人力成本的上涨。在这两大因素的影响下,客户在采购平装胶订联动线时,会将关注点聚焦于设备的活件快速转换功能是否强大,以及自动化水平高低。与之相对的,无论是进口品牌供应商还是国产品牌供应商,均表示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将是未来立足和决胜于这一市场的关键。
对于本年度的销售形势及今后的市场销售预期,诸供应商并未给予统一的意见。有相当数量的供应商认为受市场环境影响,平装胶订联动线的销量出现下滑,企业利润也有所降低。与之相对的,他们将采取相对保守的策略,即一方面降低生产成本、加大销售力度,另一方面不打算做过多的资金投入,静观其变,寻找新的市场机会。但也有少数供应商认为,当前全国印后市场均面临更新设备、提高速度的新需求,未来市场潜力较大,尤其是北方市场。所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出特色产品将是未来的工作重心。更为主流的观点则是,平装胶订联动线市场的投资机会仍会不断涌现,产品销售不会受到大的影响,从技术、服务、销售等基本工作做起,坚持精耕细作,将是未来的主要工作。
本文发布于:2022-10-24 09:16: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623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