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汉语汉字

更新时间:2022-10-24 08:02:00 阅读: 评论:0

字源演变

“拍”,初见于商朝金文时代,“拍”字本义为用手掌拍打,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该字左边为手(打),表明“拍”字与手有关;右边为“白”,可表示字音,还指拍打时常常会发出如楷体“白”读音一样的声音。现在浪涛冲击称为“拍岸”;乐曲的节奏称为“节拍”,“拍”字简体版的楷书从商朝金文时代演变而来。“拍”的字源演变图如下:

拍的字源演变

拍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拼音词性释义英文例词例句
pāi动词拍击clap;pat拍浮、拍肩举手拍
抚慰comfort;console拍惜、拍户妇手拍儿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送发nd拍电报
吹捧、谄媚flatter吹吹拍拍、溜须拍马
充满;充斥fill with拍塞、拍满
聊天chat拍嘴、拍话
照像take;shoot拍快照、拍电影
拐卖;拐骗abduct;swindle拍花
名词拍子bat
乐曲的节拍,给演奏者指示的beat这歌是4/4拍的、一小节四拍
古兵器名。用以投掷石块或火种a kind of weapon拍刀、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广韵】【正韵】普百切【集韵】【韵会】匹陌切,音魄。【说文】本作。拊也。【释名】搏也。以手搏其上也。【唐书·曹确传】优人李可及,能新声自度曲,少年争慕之,号爲拍弹。【晹乐书】九部乐有拍板,韩文公目爲乐句。【琴集】大胡笳十八拍,小胡笳十九拍,蔡琰作。

又拍张,手搏捽,胡之戏也。【南史·王敬则传】善拍张,宋帝使跳刀,接无不中,仍抚髀拍张。

又【集韵】莫白切,音陌。击也。亦与同。

又【集韵】【韵会】【正韵】伯各切,音博。与胉膊同。【周礼·天官·醢人】馈食之豆,其实豚拍。【注】郑杜皆以拍爲膊,谓胁也。或曰豚拍肩也,今河闲名豚胁,声如锻鎛。

说文解字

拊也。从手百声。普百切

说文解字注

拊也。释名曰。拍、搏也。手搏其上也。按许释搏曰持。则古经搏训拍者、字之叚借。考工记。搏埴之工。注曰。搏之言拍也。云之言者、见其义本不同也。从手。百声。普百切。古音在五部。读如粕。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参考资料

书写演示

参考资料

书法欣赏

参考资料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字形韵书声调韵目字母声类开合等第清浊反切拟音
广韵 次清普伯切pʰɐk
集韵 全清伯各切pɑk
 次浊莫白切mak
 次清匹陌切pʰak
韵略      普各切 
      匹陌切 
增韵      伯各切 
      晋伯切 
中原 入上皆来   次清 pʼai
中州 入作上声皆来     铺买切 
洪武   全清伯各切puak
   次清普伯切p‘ək/p‘iək/p‘uə
参考资料

中古音系

时代声韵系统名称韵部声调声母韵母
南北朝宋北魏前期陌麦昔锡  riwek
南北朝北魏后期北齐陌麦昔锡  riwek
南北朝齐梁陈北周隋陌麦昔锡  riwek
隋唐拟音/高本汉系统  ɐk
隋唐拟音/王力系统  ɐk
隋唐拟音/董同龢系统  ɐk
隋唐拟音/周法高系统  ak
隋唐拟音/李方桂系统  phɐk
隋唐拟音/陈新雄系统  ak
 参考资料

方言集汇

客家话[沙头角腔]pak7[梅县腔]pok7[台湾四县腔]pok7pak7[客英字典]pok7[陆丰腔]pok7[东莞腔]pak7[宝安腔]pak7pok7[客语拼音字汇]pag5pog5[海陆腔]pok7pak7粤语 paak3潮州话 pah4

本文发布于:2022-10-24 08:0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618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捷易拍
标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