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临石鼓文》主要内容是近代著名书画家吴昌硕《一八四四-一九二七年》,初名俊,后改俊卿,字昌硕、仓石,别号缶庐、苦铁,七十岁后以宇行,浙江安吉人。曾在清末任江苏安东县令一月,后寓居上海。工诗和书法,尤擅长于摹写石鼓文。三十岁后始作昼。后应西泠印社五名创始人之邀,担任社长。
在中国美术馆,藏有一册吴昌硕书画合璧。书为其临写的石鼓文,昼为菊花、桂花、荷花等写意花卉。诚如方家所评,其临写的石鼓文用笔遒劲,气息深厚,结体以左右上下参差取势,可谓自出新意,前无古人。此册为十二开,纵三十三厘米,横三十七厘米,书家摹写的石鼓文字数较多,是一件极为难得的墨宝。
吴昌硕(1844-1927年),原名俊、俊卿,字香补、仓顾、苍石,民国以后称昌硕,号缶庐、老缶、老苍、苦铁、破荷、大聋、五湖印丐等,浙江安吉人,吴氏十七岁,适逢太平天国革命波及吉安,遂离家浪迹于安徽,二十一岁反家,与父耕读为业,次年乡试为秀才,五十三岁被任命为安东县令,月余沽,从师杨岘学习书法、诗文,并与著名的金石文物收藏家过从,得到潘祖画坛领袖身分的吴氏被推举为社长,再执印坛牛耳。吴氏自评印第一,书法第二,画第三,而此三绝艺在本世纪初期,皆已臻大成,为世所推重。
吴氏工篆书,尤善写石鼓文。中年以前,篆法不脱吴大澄、杨沂孙痕迹,兼取金石古意,然不过典雅古茂而已,虽学养有自,而未谓大观。及至花甲前后,用笔日渐老辣遒劲,老而能熟,老而弥新,气度恢宏,炉火纯青,隐然一代大家风范。吴氏亦善隶书、行书,且其中往往夹杂篆籀之法,观之别具一种情调的韵味。
本文发布于:2022-10-24 07:24: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616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