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山社区东与陵里社区相邻,南至江宁科学园善鉴路一弘景大道,西以天印大道与科苑社区相望,北与东山街道接壤。社区境内天元东路贯穿东西,南京地铁一号线也将于 2009年沿天元东路建成通车。社区南距禄口机场30公里,北距江宁区政府驻地东山镇2公里。1958年9月成立东山人民公社时,分别改成山高级社、共和高级社为同名大队。1983年,成山大队、共和大队改设为成山村委会、共和村委会。2004年6月方山街道成立,将成山村、共和村分别改称为成山社区、共和社区。2006年3月方山街道与秣陵街道合并,成山社区、共和社区属秣陵街道。被评为南京市老年活动示范中心。2004年以来,成山社区先后被评为南京市示范社区、南京市民主与法治社区、南京市绿色人居环境社区、江苏省民主与法治社区、江苏省绿色社区、南京市卫生社区、南京市计生示范社区、南京科普文明社区、南京市青年文明社区。
成山社区社区多为丘陵山岗田,少数分布于玉带圩内,易涝易旱。民国时大多农户以帮工、租田为生。加上水旱天灾水利失修,亩产不到150公斤。原共和乡27户地主占有土地1119亩,人均12.8亩,农民长期肩负“重租、苦役、高利”负担。新中国成立后,为根治水患,1956年冬动工开挖共和撇洪沟。东起戴家塘,经王家渡、潭塘、沟西、山西,把山洪引至桥头闸入河。1957年冬又进行撇洪沟改造,将工程上移,经公路西,绕山边,再经红杨树、陈家山流入秦淮河。1964年冬,全线进行整修,一般山洪基本解决。1967年7月大雨,河水上涨,山洪势猛,撇洪受阻,沿线的红杨树、王塘、潭东三处决口。1974年,全乡会战,清深沟底,加固沟堤,沿线五处改道上行,全长5750米,累计完成土方20余万方,撇洪4.3平方公里,5000亩粮田免受内涝。1972年起,又开挖从玉带圩电站到成山的山西村排灌沟(简称新河),全长3470米,口宽20米,完成土石方17万方。1961-1980年,两村先后建设转湾塘、山西二道站、王家渡、山西、过望5个电站,电力灌溉面积达3600亩。社区副业生产有悠久传统。1966年、1972年先后成立共和林业队、成山林业队,主要生产茶叶、水蜜桃、梨。1986年成山开挖精养鱼池100多亩,鱼类品种繁多。工业生产起步后发展迅速。1975年由南京下放知青牵线厂队挂钩,办起成山炼油厂,共和电讯厂,当年产值2.8万元,获利5000元。后又创办共和喷漆厂、注塑厂、成山石粉厂等。
成山社区成山社区教育事业发展较早。清末民国初,成村、罗墟村开始设立私塾。孙家旺先生1888年(光绪14年)办起成山私塾,时间长达40年,深受附近群众敬重。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原成山、共和村即办有完小。1994年先 后建成三层教学大楼。2001年开始拆迁,学生转到科学园小学读书。2006年9月转入天景山小学、天景山中学读书。2004年起,在成山公寓和欣荣苑各建一所幼儿园,方便居民子女就近入园。农村卫生保健事业法杖较快到2006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4200人。村卫生服务站初创于1969年,二村共配有4名赤脚医生。1982年改为行政村卫生室,坚持集体办医方向,实行防治结合,内部管理实行责任制,服务群众,方便群众。2004年7月,两村卫生室合并成立卫生服务站,共有医生4人。服务周到及时,收费合理,对常见病有医疗经验,很受居民欢迎。2004年起,成山村拆迁户全部入住复建小区成山公寓,成山公寓有住房66幢2412套,共和村拆迁户分别入住天景山公寓的欣荣苑和碧华苑。有住房1406套。社区内环境优美,芳草青青、绿树成林。实施配套齐全,有幼儿园、菜场、超市、老年文体活动中心、健身广场、卫生服务站、警务室、劳动力就业保障室、物业公司等。
本文发布于:2022-10-23 20:01: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577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