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前夕,羊城晚报记者随公益机构探访茂名一些偏远乡镇的“麻雀小学”,领教何谓“艰苦”
六一儿童节前夕,羊城晚报记者与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的志愿者来到茂名信宜市思贺镇,走访当地的“麻雀小学”,探访那些浸润着汗水、泪水,但又充满希望、被不懈坚持着的求学之路。
乡间走读,考验意志
2013年5月29日16时50分,伴随着大垌小学放学钟声而来的,是漫天的乌云,还有远处山间压抑而模糊的雷声。孩子们迅速在操场上排好队,有序地疾速走出校园。
志愿者一行人兵分两路,送两个孩子回家。记者跟随住得较远的金花一起回家。
乌云越压越低,催人加快脚步,平日里与金花同行的小伙伴们快步走在前头,很快便不见踪影。“我带你们抄近路赶上他们吧。”金花转入路旁的树丛里,爬上一个陡坡。记者手脚并用还是赶不上金花,当记者上气不接下气地来到“正路”时,孩子们正在前方嬉闹前行。
所谓“正路”也只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宽约两米,路旁尽是野草。“现在还不到路程的三分之一,要翻过那座山,再翻一座才到。”记者目测对面的山直线距离约200多米,但要抵达还要走一段很长的山路。8个孩子,大多穿着拖鞋,有的背着书包,有的只提着个袋子。金花说,平时都一块上学、放学,最大的六年级,最小的还在读麻雀小学学前班。
抵达金花家时已是17时50分。“如果雨再大一些,你的鞋就看不出颜色了。”金花的父亲说,雨天山路变得异常泥泞,鞋子往往会沾上黄泥,带着泥的鞋会越走越重,“下雨时我们都把鞋提在手上走。”
记者发现,在当地,走得最快的是孩子:急着上学,赶着回家,长途跋涉,天天如此,速度是这么练出来的。但这本不是他们这个年纪应有的“速度”。这对于他们而言,就是生活。
在思贺镇的12所小学内,都有一间砖砌的平房:房内一角堆放着柴火,靠墙的水泥板上有四五个用砖头垒起来的灶台,墙壁因长期烧柴被熏得黝黑。这是学生们中午做饭的“厨房”。
思贺镇有252名小学生,因回家路途遥远,中午得在学校吃饭。家境好一点的学生会“搭”教师的伙食,与老师一样花3元钱吃一顿有肉有菜的午饭。承担不起这3元钱的孩子则必须从家里扛柴火和大米到学校,中午在学生“厨房”生火做饭。
再来看看那顿3元钱的午饭:一碗米饭,一碗青菜汤上铺着一点猪肉。“一顿午饭3元钱,每个学期大概上100天的课,一个学期每个学生就需要300元钱的午餐费。”思贺镇教育办主任陈志坤感慨,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这种条件。通常,留校做饭的学生几人“共享”一锅米饭或白粥,不炒任何菜。有些学生甚至只能一口水一口方便面,这样只要花1元钱。
2013年4月走访信宜时,志愿者发现,有的教室窗台上放着学生从家里带来的饭盒,里面装着中午的饭菜,但由于不能保温又无法加热,中午只能吃冷饭冷菜。2013年5月30日,记者与志愿者们来到大垌小学,上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打开饭盒,里面只有一个菜,大多数是青菜,甚至只有榨菜和米饭。
本次的信宜之行,恤孤会志愿者与三名新加坡华人带着260个爱心保温饭盒,送给留校吃饭的小学生。当天,在大垌小学的学生“厨房”里,六年级的李妙华和李欣容正为自己和弟妹们的午饭忙碌着。
午后的气温高达摄氏30多度,狭小的“厨房”内没有风扇或排气扇,灶台边热浪袭人,蹲在灶台前看火的两人早已面泛红光,汗如雨下。
李欣容说,午餐一般就是白粥,没有任何菜,有时候有钱会去买包方便面和白粥一起煮,“这样吃有味道些。”志愿者闻言立刻买回几包方便面。李妙华掀开锅盖,蒸汽上涌时,她熟练地往后避了避,再拆开方便面倒入粥水中。这样一顿午饭,李欣容与李妙华要先分给弟妹吃,最后才轮到自己。
大垌小学的老师告诉记者,在校煮饭的学生们通常是上午最后一节课前的课间跑到厨房生火、淘米、煮饭,然后再跑回去上课。“他们已经熟知锅里该放多少水、炉灶要加多少柴,才能让米饭在放学时刚好能吃,不会糊。”
为解决学生午餐问题,陈志坤尝试了很多办法,最终定下一个灵活方案让学生选择:“出得起3元钱的,跟着老师吃,有饭有菜有肉;出不起的,就自己带米来,学校免费帮他们用电饭锅煮。”
陈志坤设想的学生“厨房”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大电饭锅,一次能煮30人的饭,一个学校至少一个,再要一个消毒碗柜,还有给学生装饭的饭盒。”他说,若无法提供吃饭的桌子板凳,学校也可以利用旧桌椅替代。他大概算了一笔账:一个大电饭锅约500元,消毒碗柜200多元,饭盒5元一个,一个这样的学生厨房要1000多元。但是,“学校现在有地方,但没有钱。”
有校车也用不起
在思贺镇小学的外墙上,或是在村子显眼的墙壁上,通常都会有一张大红纸,上面用黑字写着捐建小学的村民姓名与金额。提起这个,陈志坤十分骄傲,他说,思贺镇的百姓是最看重并且支持教育的,镇上的许多校舍、教学设备都是靠群众集资。但这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一栋三四层高的旧楼,一个水泥操场,两个篮球架,这便是思贺镇小学的大致模样。仔细看,会发现教室窗上暗红色的铁栏杆原来已锈迹斑斑,有些木制的窗框因脱位而关不拢,窗玻璃有些只有一半。三四十人的教室,没有一把风扇,天花板上只有灯管的架子,没有灯管。一走进教室,立即感受到温度的上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汗酸味。
当记者与志愿者来到大垌小学分教点时,发现这里的条件要艰苦得多:一间红砖平房,简单地装上不锈钢窗栏,没有玻璃。一旦下雨,哪边飘雨,就搬到另一边上课,像是在打游击。思贺镇设有10个分教点,为的是让离学校太远的学生少走路。陈志坤说,分教点一直有,以前是在村民家里,或者是在祠堂里。
每个分教点只派一名老师,分别给一二年级和学前班的孩子上课。大垌小学分教点只有十来个学生,三个年级的学生混成一个班。思贺镇妇联副主席张荣丽坦言,分教点的老师是最辛苦的:“农村环境差、待遇又低,留不住人。”
在思贺镇这样的地方,无论是学前班的孩子,还是六年级的学生,都得走路上下学,有时必须独自一人。极少有踩单车的,更没见到一辆校车。陈志坤说,步行一个小时能回家的,算是中等距离。“一直都没有校车,配给我也不敢要。”陈志坤坦言,学校承担不起校车的日常维护和请司机的费用。另外,大多数小学都是一个中心点,学生分散居住在周围的村里,校车接送有些不切实际,使用成本会很高。
陈志坤说,2013年茂名市要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给思贺镇拨专款200万元用于校舍维修改造。“一放假立刻开工,教室要全部装上风扇和灯管,门窗、课桌都要换,要规范化。”
本文发布于:2022-10-23 19:16: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574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