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广大民众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都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社会的审美风尚的变异呈现出由统一向分化,由教化模式向消费模式,由社会活动向个人娱乐,由自发向自觉的转换,从而形成了整个社会审美风尚的大改变,于是娱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审美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娱乐化从本质上看,拒绝深度,拒绝责任和义务,追求直观感受、浅层次的情感体验,这些和浮躁文化的精神内核不谋而合,所以在有娱乐的地方总能发现浮躁文化的影子。
目前,娱乐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电视成为娱乐的重镇,不仅娱乐节目数量增多,连传统的严肃新闻节目也呈现出娱乐化的倾向。电视娱乐节目成为当代娱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娱乐欣赏水准的不断提高,观众对于电视娱乐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想让观众陪你“玩”,那你就得挖空心思不断出新、出奇、出噱头。于是海选、“凤姐”、“伪娘”等都粉墨登场,以刺激观众越来越麻木的神经。英国社会心理学家玛罗理·沃伯认为:“越不用花脑筋、越刺激的内容,越容易为观众欣赏和接受。这几乎是收视行为的一项铁律。”这种规律必将导致节目内容日益走向粗俗和肤浅。浮躁文化也在过度开采的娱乐资源中一路高歌猛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我们骄傲地说我们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几百年才走完的路,然而,这句话只是对物质文明而言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一方面在强调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却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发展,再加上精神文明建设本来就是一个需要时间慢慢积累的过程,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这样就造成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远远落在了物质文明的后面,两者处于一种极度不对称的状态下。因此,我国社会目前的状况,就如同一个暴发户,有钱却没有文化。可是怎样来掩盖没有文化的事实呢?暴发户的一般做法就是在办公室摆上一大排精装图书,装有文化。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如何弥补两者间的不对称呢?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用浮躁的文化来营造出一种表面的繁荣。
于是人们看到了充斥在各个行业的浮躁文化:地方政府为了短期内提高知名度,热衷于举办各种各样的桃花节、螃蟹节、裤子节;旅游城市绞尽脑汁设计各种响亮的口号,于是就出现了“两个胖胖欢迎你”,“一座叫春的城市”。
浮躁文化之所以大行其道,自然少不了媒介的传播。大众媒体和网络等新兴媒体,对各种热点事件、低俗话题不遗余力的炒作,为浮躁文化的泛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体的放大功能,在全媒体时代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一个普通人可以因为随口的一句话而一夜成名,一个原本很小的事情可以滚雪球般越闹越大,而一个原本严肃的新闻事件经过媒体的演绎也可以变成一出闹剧。每一个热点事件的背后都是一场媒体的盛宴。
就拿《非诚勿扰》的马诺来说,“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言论广为大家所知,就在于她是面对着电视说了这段话,随着节目播出展现在观众面前,并在观众中形成一定反响,进而引起网民的讨论和纸媒的关注,网民的评论进一步成为报纸和电视报道的素材,在电视、报纸和网络三者的合力下,拜金言论以极快的速度和广度传播开来,最终为广大民众所熟知。马诺的言论原本只是代表着她本人的价值取向,但是经过媒体的层层传播和放大,一个个案就升级为一个群体,甚至掩盖了原本正确的世界观。网上将她的走红称为“马诺现象”,而“马诺现象”的制造者正是媒体。
“清清的骆马湖啊,一望无穷,站在那湖岸上,从西望不到东。秋水养肥虾和蟹,碧波怀抱菱和藕,丰收的渔歌一声声唱到我心中。”2005年,歌唱家宋祖英唱响了这首《清清骆马湖》,一时间,美丽的骆马湖成了古城宿迁的一张名片。可是,最近当地却闹起了一场骆马湖“改名风波”:有人擅自把湖名改成了“马上湖”!原因据说是因为“骆马”谐音“落马”。
改名似乎是提升形象,改变际遇的第一步。在电视剧《手机》中,想要创业的于文海就想过给自己改改名字:他觉得于文海的名字太“囤”了,应该改为于进海,鱼进了大海还不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而且,于文海还鼓励牛彩云改名字,但牛彩云挖空脑袋、绞尽脑汁想出的只是“牛得草”这个名字,还不如牛彩云来得质朴、形象。看来,改名的冲动是很多人都会有的,不管实际的效果如何,至少能够带来良好的心理暗示。
一个人改名也就改了,问题不会很大,顶多就是别人叫起来麻烦,并不会产生什么实质的外部影响。但地方就不一样了,一个地方有众多的人口,有悠久的历史,它的改名不像一个人改名那么简单,也不能那么随意。一方面,名称变动会造成对生活、工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名字的变化也通常意味着历史的失去和文化的流失——虽然,地名只是指代具体的一个地方,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名称已经有了独特的意义,这个意义是其他新地名无法体现的。
就像,“骆马湖”改成了“马上湖”。其实,无论是从指向还是意境来说,骆马湖都能给人更多的感受和遐想,反而“马上湖”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当然,这种吉利的兆头可能是改名者想要获得的,他们认为历史传说可以在随后的介绍中详细说明,甚至他们认为这种谐音修辞也是文化的一种,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问题:文化虽然能够包容很多东西,但文化也是可以分出层次的,对于地方文化来说,过于功利、浮躁的文化更似文化的泡沫——看似光鲜,但实际影响力有限。
文化是什么?定义实在太多,但如果从文化现代化的角度看,文化是应该促进人和社会生存、发展的东西。如果,一种文化散发的是商业的气息,追求的是宣传的效果,那么这种文化离那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广告也就不远了。尽管,这种带有广告痕迹的文化的确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吸引人的眼球,但喧嚣过后,有多少东西可以沉淀下来,有多少传统可以传承?创新虽然是个好事情,但创新不是与历史的告别,更不是改名称讨彩头那么简单。
在西门庆都可以成为香饽饽的情形下,有些人却想主动舍弃历史文化和美丽传说,重新启用一个没有多少文化内涵的名称,无疑显得有些特立独行。虽说,疯抢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做法不一定都是理性的,但在某种意义上,历史文化符号的确可以成为一张名片。因为,现实与历史是无法割裂的。所以,骆马湖还是谨慎改名为好。
为了名人“李白故里”的名义,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两个城市之间的争夺上升到法律层面,这还是第一次。更为意思的是,两个城市之间都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大有不出结果不罢休的火药味。
文化浮躁为何相同的作品,在两个不同的国家却遭遇了截然相反的待遇,究竟是我们在捡别人的“垃圾”,还是另有原因?
对此,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张国庆说:“原因有很多,文化背景、所处时代、精神需求等方面的不同都会造成这种现象。然而,就中国本身来说,我们处在一个文化浮躁的时代。美国人在‘南北战争’之后,也曾经历过将近40年的文化浮躁,最终老罗斯福时代才得以改观。但是在今天,我们已经没有30年可以等了,我们必须警惕文化浮躁带来的种种问题。”
存在四大背景差异
“烂片”变大片,“烂书”变成畅销书,张国庆认为确实存在客观的原因,他说:“文化背景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精神需求不同,往往会造成对同一个作品截然不同的看法。”
张国庆说:“首先,文化背景影响着审美情趣,美国人觉得是美女的,中国人可能不觉得美,反之亦然。文艺作品也一样,这里有一个审美的差别。其次,我们和美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不一样,虽然我们这些年发展很快,但是在很多领域里仍旧落后于美国,有时候人家司空见惯的东西,在我们看来,仍旧很新奇,特别是技术上。这就如博士和本科,同样一个观点,在博士看来很平常,但对一个本科生,可能启发颇多。其三,是需求不同,美国是一个成熟的现代化社会,他们社会中的各种关系、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等大都已经有了一个完善的体系,很少改变和涉猎新的东西。中国则不同,我们正处在一个走出去的阶段,我们对世界无限好奇,对国外的很多东西都有兴趣。相反,可能大多数美国人不会关心国际新闻,也可能有的美国人连中国什么样都不知道。最后,也不否认会有一些崇洋媚外的人,觉得国外的什么都是好的。其实这些人恰恰是不了解国外,无法分辨好坏,索性全都觉得很好。”
文化浮躁的年代
不可否认,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阶段都可能影响到人们的价值判断。但是,反躬自省,也不得不承认,烂片变好片,烂书变好书,同样也有中国社会自己的原因。
张国庆说:“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浮躁的阶段。人们不大愿意沉下心来去学习和思考,而仅仅是追求表面上的东西。以国际为例,很多人都知道美国,甚至去过不少次,但是他们知道的往往只是一些皮毛,他们了解美国的社会、文化、习惯乃至规则吗,我想多数人是不了解的。但可悲的是明明不了解还要假装了解,更可怕的是,不了解也不愿意去了解。我们都能看到,中国人现在处在最关键的时刻,是最需要学习和思考的时候,但是现在反而是最不愿意看书思考的时候了。有多少人愿意在业余时间看一点儿和自己的工作专业不相干的书呢?我想不多。”
对于当下文化浮躁的时代,张国庆深有感触,他说:“以前在网上买书,可能要等三四天才送来,为什么,因为得排队。现在同样网上买书,头天晚上订的第二天上午就到了。为什么,买的人少了,几百元就是大客户了,得好好服务。”
文化处在最低潮
文字越来越短,图片越来越多,思考越来越少,聊天越来越多。张国庆认为,中国的文化正处在最低潮时代。
张国庆说:“必须警惕,这并不是一个小事情。人们不再追求触动内心的文学艺术,而更愿意追逐感官上的刺激,这正是文化低落的表现。不仅仅是娱乐,包括文学也是,甚至连恋爱也是,早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现代都市中的人们,生活在物质的海洋里,一切都以物质财富为衡量标准,而忽略了人还有精神的一面,张国庆说:“有句话说:人和人的区别,不在于工作的八小时,也不在于睡觉的八小时,而在于这之外的时间。在八小时之外,你做了什么,追求什么,决定这个人的品位和精神高度。而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没有精神价值,只有物质标准就会出很多问题,会成为整个社会前进的阻力。所以,文化的浮躁应该引起更多人的重视,而对于单独的个人来讲,倘若能够稍微抽出一点儿玩的时间,想想自己到底要什么样的生活,可能未来就会很不一样。”
没有30年可以等待
在张国庆看来,文化的浮躁时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他说:“最典型的是美国,美国曾经经历过30多年的文化浮躁时期,但是现在,我们没有30年了。”
张国庆说:“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大约有30多年将近40年的精神迷失时期,人们不愿意学习,不思进取,以经商为荣,为富不仁、诚信崩溃等。直到30多年后进步主义运动兴起才真正扭转,当时正是老罗斯福时代,老罗斯福力挽狂澜,真正奠定了美国的全球霸权。在这之前,美国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大国。”
然而,美国的经历显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张国庆说:“我们已没有那么多时间。当年的美国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没有这么快,所以它可以用30年去度过精神迷失时期。但是现在的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了,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你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和别人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因为别人是不可能等你的。所以,解决文化浮躁的问题,越早越好,越快越好,我们用的时间越少,我们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小。”
文化的本质精神是什么?在一个文化厚实底蕴深沉的社会里,文化的所有的表现形式,应该是代代累积沉淀下来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应该是社会和个人激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思想的内涵和美学的品位,道德、智能的积累的总和。真正的文化,应该是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心灵和大脑,它的思想有多么深厚、它的想象力有多么活泼、创意有多么灿烂奔放、它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企图心有多么旺盛,彻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真实国力和它的未来。因此,对我们目前文化中流行的“浮躁”病症,该是引起各方疗治的警觉的时候了。
本文发布于:2022-10-23 06:19: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522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