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起义,1948年黄百韬等指挥的战役

更新时间:2022-10-23 02:58:59 阅读: 评论:0

背景

1948年11月7日,黄百韬第7兵团五个军十一个师共约十二万人开始向西撤退。主力第25、44、64、100军经运河大桥撤退,第63军则经窑湾渡运河西撤,担任兵团侧翼掩护。当日晚,兵团先头部队已到炮车地区。

11月8日,兵团司令部和第44、64军渡过运河,但后续部队在经过运河大桥时,由于数万部队和由海州撤退的数万军民都要从运河上唯一的大桥通过,人员、车辆、马匹连绵百余里,加上有解放军逼近的消息,在过桥时争先恐后,互不相让,秩序大乱,有的部队甚至开枪夺路,导致打死、践踏死、掉入运河溺死者不计其数。尽管在渡运河时总共损失约一万人,但至次日,第7兵团大部渡过了运河。

由于黄百韬兵团的迅速撤退,解放军未能在新安镇捕捉到其兵团主力,仅第4、8纵队攻占邳县,第7、10、13纵队攻占韩庄、万年闸,包围台儿庄。

在这关键时刻,第3绥靖区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按预先计划率第3绥靖区两个军三个半师共2.3万人在台儿庄、贾汪起义。将防区立即移交给解放军,使解放军第7、10、13纵队迅速经台儿庄、贾汪南下,一举切断黄百韬兵团西撤徐州的退路。

准备

第3绥靖区所属第59、77军,原是西北军旧部,其前身是抗日战争中在卢沟桥打响第一枪的第29军和屡立战功的张自忠第33集团军,抗战胜利后,被整编为两个军四个师,番号改为第3绥靖区,驻守徐州。所部官兵对蒋介石打内战,歧视排挤杂牌深感不满。特别是在济南战役中原西北军旧部的吴化文起义后,蒋介石对第3绥靖区部队更不信任,不仅免去了张克侠徐州城防司令的兼职,将第3绥靖区部队所担任的徐州防务交给嫡系第8军,而且将第3绥靖区一些军官的家属迁往江南作为人质,引起了所部军官的不满和恐慌。

共产党从大革命时期开始就对西北军做了大量争取工作,尤其在冯治安部队更是通过各种关系有组织、有计划地以不同形式、不同对象开展争取、策反工作。这次的起义就是中共长期争取的结果。

经过

在中共地方党和解放军的协助下,何、张两人利用官兵对蒋介石的不满,开展多层次的动员、策反工作,争取了一批中、下层军官。1948年10月起,淮海战役酝酿过程中,周恩来就指示华东局派人与何、张联系,组织起义,配合解放军的作战。华野先后派朱林、杨斯德、孙秉超等人进入第3绥靖区,与何,张取得了联系,并根据解放军的要求,进行了起义的准备,计划让出运河防线,控制渡口、桥梁,确保解放军顺利渡过运河。

11月5日,冯治安按徐蚌会战计划的部署,命令各部退守韩庄、万年闸、台儿庄一线。何基沣秘令第77军37师111团将地下党员王世江任营长的第3营留在运河以北,以便与解放军联系。11月6日,解放军第10纵队逼近韩庄,王世江即率部起义。而此时59军的上层军官对起义还没有统一认识,军长刘振三以看病为名放弃指挥去了上海,师团长有的犹豫不决,有的要求推迟起义。而77军军长王长海也称病告假,把部队交给何基沣。何基沣、杨斯德认为形势紧迫,决定于11月8日起义,凡不同意起义者一律就地解决。就在这时,解放军已占领万年闸,并有三个团渡过运河。

在解放军步步逼近的压力下,59军终于一致同意起义。而张克侠由于策反时有所暴露,被冯治安软禁在徐州,为了赶上起义,他几经周折,才摆脱监控于8日上午到达贾汪。

11月8日,何基沣、张克侠率领第3绥靖区第59军38师、180师,第77军之132师和37师111团,共2.3万人在贾汪、台儿庄起义。

11月28日,何基沣、张克侠、孟绍濂(77军副军长)、过家芳(77军132师师长,地下党员)、杨干三(59军38师师长)、崔振伦(59军180师师长)发表联名反蒋通电,宣布加入解放军。

传奇人物

何基沣

11年前在卢沟桥事变中,他率西北军1个旅反击日军的侵略,打响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第一枪。后来,由于国民党军内部倾轧,何基沣和他的袍泽们虽然拼死厮杀,终因孤军无援,致使大名失守。何基沣痛心疾首,含泪写下“马革裹尸去,不演风波亭”的诗句,拔枪自杀,弹穿右胸,血流如注,一时震惊朝野。

伤愈后,何基沣开始寻找救国出路,时任77军副军长。他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找到了周恩来,周恩来称赞他说:“南京中山陵出了个剖腹明志的续范亭将军,卢沟桥上出了个坚决抗日的何基沣将军。”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欢迎他到延安去看看。在周恩来的鼓动和安排下,何基沣秘密前往延安,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叶剑英等人的亲切接见。离开延安前,他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被批准为中共秘密党员。

张克侠

是西北军元勋冯玉祥的连襟。他早年就读于莫斯科东方大学,回国后秘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长期潜伏在国民党军队里。他为人谦和,不像何基沣暴烈如火,在西北军内威望甚高。他多次旁敲侧击开导西北军中旧部首领、第三绥靖区司令官冯治安,早日与蒋介石脱离,站到共产党一边,但冯治安怕共产党,对解放军能否得天下心存疑窦,也丢不下恩恩爱爱的小妾,所以张的规劝对他说来如风吹牛耳。好在西北军旧部还算团结,冯与张又是多年的老朋友,他不会把张献给蒋介石。可冯治安还是架空了张克侠,让他只挂个副职,并且一直住在徐州,与部队脱离。

张克侠、何基沣在第三绥靖区下层官兵内发展了不少党员。杨斯德见到何基沣,两人商谈后,何基沣让秘书弄来一套毛料军服和少将军阶。杨斯德在何基沣那里住下。几天之后,张克侠冒险摆脱重重监视,从徐州回到贾汪前线,和何基沣一起率领第三绥靖区59军、77军3个半师的官兵战场起义。2.3万人的部队一律反穿着棉衣,传着口令“杨斯德”,北渡运河,迎着南下的华野将士向兰陵开去,解放军华野第十、第十一纵队穿过第三绥靖区防地,直插徐东大许家地区。

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兼107军军长孙良诚率部由睢宁地区向徐州方向逃跑,闻张克侠、何基沣率部起义,受到很大震动,深怕部队被解放军前后夹击,全部被歼。

佩剑将军

基本信息

导演:李前宽、肖桂云

编剧:张笑天

演员:王尚信

拍摄年份:1982年

类型:战争

国家/地区:大陆

剧情介绍

1948年秋,淮海战役前夕,蒋介石为笼络驻军将领,巩固防地,特令总参谋长顾祝同向第三绥靖区副司令贺坚、严军赐授中正剑。参谋长沈继庆和作战处长巩英伟都是保密局头子毛人凤的爪牙,他们对在原西北军共事多年结为生死之交的贺坚、严军不无疑忌,便将杨萃安插在贺坚身边作保健医生,对他进行监视。贺坚的马夫偷渡运河没成,吞下纸条自杀;他的表弟谷一平突然来访;他的女儿贺兰由于参加学生运动受通缉,回到贺坚身边,这一切更加引起沈继庆对贺坚的怀疑。沈多次试探虚实,足智多谋的贺坚应付自如,坦率粗犷的严军从中维护,搞得沈继庆无可奈何,狼狈不堪。

党中央派谷一平向贺坚传达率部起义的指示,并协助他工作。谷一平与杨萃在大学时是一对恋人,人各有志,他们分道扬镳了。两人重逢,谷一平对杨萃冷淡讥讽、作为保健医生的杨萃有口难言。贺坚为排除干扰、扩充实力按时起义,他以帮助马司令转移财产为名,把顽固派军长柳海山调遣去沪。贺坚安排在电台的台长篡改了巩英伟调查谷一平的汇报电文,保护了谷一平,贺坚不露声色地看着严军处决了奸污女学生的巩英伟,还把倾向革命的小兵,以安抚为名提为排长。此时,沈继庆也将贺兰与马司令的家眷一起护送去沪的名义,扣下贺兰为人质。顾祝同为防范贺坚,不许他接近部队,将他调离贾汪前线,并授意杨萃必要时对贺坚下毒手。杨萃用沈继庆给她的特别通行证,用马司令的车送贺坚返回前线,前线视察员戚汝田以苦肉计帮他们通过了哨卡。中途,沈继庆以父女情迫使贺坚就范,未达到目的,就将贺兰残酷地杀害了。杨萃在敌人追击时,不幸牺牲。

谷一平在被自己误解十几年的杨萃遗体上献上一束她最喜爱的梅花。为挽救败局,沈继庆来到贾汪前线,要严军合作制裁贺坚。严军将他击毙。贺坚、严军率部起义成功,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本文发布于:2022-10-23 02:58: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513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台儿庄起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