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源于农事活动。在普普通通的日常劳动中,把劳动期间的吟唱、奔跳、行走等动作结合起来,巧妙地揉合了陕北民间一些习俗、祭祀等活动,形成了最初的秧歌。
秧歌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但因流传地区不同,又有陕北秧歌、晋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逢年过节,城乡都组织秧歌队,村邻之间还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热闹非凡。
扭秧歌这种秧歌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或彩绸等起舞。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大场为变换队形的集体舞,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有的地区将高跷、旱船、竹马灯、花鼓等歌舞形式俗称秧歌”(见《辞海》)。
在黄土高原,在陕北这块黄土地上,闹秧歌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成为闹新春以及城乡群众休息娱乐的重要活动。春节期间的秧歌气势宏大,成大规模,一般前有彩车,主要宣传一个县或者一个单位的工作成绩等,把安塞腰鼓、陕北唢呐、各类鼓等都列入陕北秧歌,排练成整整齐齐的方正以及根据当年的情况装扮一些吉祥物、幸运物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扭秧歌流传于晋北地区朔县、平鲁、神池、宁武等县一带的群众性民间舞蹈--踢鼓秧歌,由于在表演时男角动作以踢为主,伴奏以鼓为主而得名。它主要在街头、广场表演,故亦有土滩秧歌之称。
扭秧歌踢鼓秧歌的主要特点是表演具有戏曲中的行当分工,在动作上具有浓厚的武术色彩。男角动作粗犷有力,女角动作优美利落。表演形式分小场子、大场子、过街场子三种。小场子的表演人数最少一人,最多五人左右,一般是女角(称拉花)围绕男角(称踢鼓)表演,大多有较简单的故事情节。基本动作男角有戴宗三亮式、腾空旋风等;女角有跋陷泥、兔儿旋窝、猛失惊(闪腰失惊)、跌籽儿等。大场子的表演人数一般在十六至六十人之间,主要表现队形不同的变化,常用队形有满天星、八卦阵、单双圆场等近七十余种。如在夜间各执彩灯表演,则可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过街场子的活动人数比较多,表演不分日夜,多在街巷类的场地进行。踢鼓秧歌的表演,主要在春节期间,每年正月初三至二月初二是踢鼓秧歌的活动期,先由各村闹小秧歌、小场子和对秧歌活动,大约在正月十五以后,便开始由几个村联合闹大场子,逐渐形成春节活动的高潮。
扭秧歌1942年以后,陕甘宁边区出现了蓬勃的群众性的新秧歌运动,创造出具有革命内容形式、朴实健康的新秧歌、被当时解放区群众称为斗争秧歌、翻身秧歌。现在,新秧歌是群众在节日、集会时表演的主要民间舞蹈之一。陕北秧歌从单一的“闹红火”发展到如今叱咤大舞台,走向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先后有两位国家领导人一同与陕北人扭秧歌庆佳节,已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在这块热土的男女老少都想看,都想扭。
有的地区将高跷、旱船、竹马、花鼓等歌舞形式也统称为秧歌。
本文发布于:2022-10-22 23:09: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501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