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汉末年以 袁绍为首的数路(《三国演义》中为十八路)诸侯反对(讨伐)董卓的军队,历史上称为“关东军”。——《中国通史快读(上)》第148页第二段最后一行。(远方出版社出的,主编乌兰其其格。)
当时以函谷关为界,以西称关西(比如长安),以东称关东,诸侯的领地大都在其东北,东南,统称关东军
190年,东郡太守桥瑁诈称以京师三公之名向各地发檄文,陈述董卓的恶行,联络各地州牧、刺史及太守讨伐董卓,共有十一路地方军加入,群雄并起,共推袁绍为盟主,史称“关东军”。董卓为了回避其锋芒,于是挟持汉献帝、强迁居民,迁都到长安,并火烧旧都洛阳。其间,关东联军只有孙坚、曹操二人真正出兵与董卓对战,但因持久力不足而退,而关东军也随之解散。此后,群雄纷纷割据一方,互相攻击。董卓迁都后,自封为太师,继续掌控朝政。
本文发布于:2022-10-22 22:49: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500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