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社由三位著名编剧坐持,每年各创作话剧作品一部,同时吸纳小说、戏剧影视、媒体等相关领域领士加盟。龙马社二位社长不仅负责具体话剧剧目创作指导与艺术风格、样式的把握以及完成公演剧目的全程指导与审定工作,还负责剧社剧目从创作人员、导演人选、主要演员的遴选与推荐工作。
龙马社的目标:努力成为京沪话剧爱好者与票友提供独具特色与个性魅力的话剧剧目,推出一系列具有先锋、实验意识和现实主流的品牌戏剧作品;成为京沪两地乃至全国具有品牌影响力话剧创作机构。
龙马社的宗旨:龙马社是以作家为主要成员的戏剧集合体。
龙马社旨在团结更多的戏剧人,做出他们所认为的戏剧。
龙马社注意剧本的文字价值及阅读意义,同时努力吸纳各种艺术形式以求准确地将文字转换到舞台上。
龙马社暂没有统一的艺术宗旨。
龙马社更像一个通往舞台的门,热爱戏剧的人可以进进出出,登堂入室,上台表演。
被称为“作家剧社”的“龙马社”因为倡导者是邹静之、刘恒、万方三位国内顶尖作家而备受关注,春节过后,开社大戏《操场》再度集结,为2月27日在首都剧场的首演而紧张排练。在谈及对这部邹静之历时4年创作、修改11稿的倾心之作时,三位主演韩童生、陈小艺和龚丽君同时认为该剧最大的看点是剧本的人文情怀和其所承载的人类终极价值观,在娱乐当道的今天,这部严肃的作品所呈现的是人的精神层面的需求。
《操场》以一个高校的操场为背景,讲述了高校教师老迟在操场上一天中的经历,是一部有关邹静之个人,有关知识分子自我批判的作品。剧中老迟由来自国家话剧院的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韩童生饰演,作为一个性格低调的人,他称老迟和自己在性格上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比如社会上出现的很多事情我们都看在眼里,心里很难过,但又没有办法,我们都对新的事物有好奇,又不敢太相信……”他同时表示,“《操场》是一个哲学层面上的作品,写意的成分多于写实,因而演员要有自己的思考,演这个戏也让自己在精神上接受了一场洗礼。”
曾在人艺连续演出了《莲花》和《生·活》的陈小艺此次将在剧中一人分饰三角——研究生、女大学生和妓女。在陈小艺看来,“这三个角色在舞台上看似没有关系,但其实有着深刻的暗喻,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实这是一个人的三面。”虽然觉得很过瘾,但她也坦言“一赶三”的表演强度非常大,“即便是含着西洋参也要把戏演好,演了这么多年戏,也尝试了很多角色,我特别希望能通过这部话剧在自己的演技方面有一些突破。”
来自北京人艺的著名演员龚丽君将在《操场》中扮演老迟的妻子,虽然戏份不多,但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角色。迟妻面临着大多数中年女人无法回避的困惑,夫妻感情的淡漠,对生活失去兴趣,与丈夫想沟通又不付诸行动……龚丽君觉得这个角色很典型,影射了很多人生存的状态,“通过演这个戏我也在警戒自己,我也人近中年了,希望我能够成为有情趣有乐趣有责任的人,只有经营好自己的生活,才能生活得幸福愉快。”她同时希望观众也能从中吸取到一点人生的经验,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从2008年12月成立至今,一年间,从《操场》的辛苦摸索、票房亏本,到《我爱桃花》作为国家大剧院小剧场开放的首部戏剧上演,可谓名利双收。
“三个编剧一台戏”(见3月23日1800期D8版报道)正是龙马社的真实写照,这一年来,三位大腕级作家刘恒、邹静之、万方将龙马社搞得红红火火,明年还有更多重磅戏推出,谁说文人只能做案头工作?
从亏本到爆满
《我爱桃花》上演仅3天,档期的所有演出票已一售而空,国家大剧院小剧场开了个好头,龙马社也因此而实现了该剧的盈利。龙马社制作人王明辉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龙马社已经跟国家大剧院谈妥,每年将有两个档期演出龙马社出品的剧目。”《我爱桃花》之后,11月1日开始,国家大剧院重磅推出的歌剧《西施》上演,作者正是龙马社社长邹静之。
盈利,对于三个编剧当家的龙马社来说,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在此之前,龙马社的开门戏《操场》,虽有陈小艺等大腕撑台,但因为内容太小众晦涩,票房惨淡,亏了100多万元。
自从龙马社成立,邹静之、刘恒、万方三位发起人的角色就不仅是剧作家了,寻合作、找剧场、参与话剧排演、产品艺术监制等都要参与。
这一年来,最活跃的当属邹静之,他几乎跑遍了北京城大大小小的剧场,为的是给龙马社的戏找“台”来演。然而不同于搞先锋话剧、都市减压话剧的,他们往往有风险投资支撑,而龙马社从成立之日起,就有着很大的资金压力。邹静之坦言,龙马社自己投资建剧院的想法目前还不现实,而打一枪换一地的方式,对于龙马社风格的形成和观众群的固定有着诸多不利,只能采取合作的方式。
事实上,早在繁星戏剧村还未竣工之时,邹静之就到过这里,考察工地,跟戏剧村的人谈合作事宜,最终未能谈拢。东城文化馆、海淀剧院、先锋剧场……数得上的剧院龙马社都曾去找过舞台,最终依靠三位大腕儿级编剧的影响力,确定了一些合作,剧场问题总算解决了。
与国家大剧院的合作是双方谨慎探讨的结果。事实上,国家大剧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在苦觅高品质的舞台作品,力求为观众奉献艺术精品,因此在审核方面颇为严格,对于小剧场投入使用的第一部话剧,更是只准成功不准失败。《我爱桃花》早在2003年就曾演出,并先后在国内外演出多达600余场,早已不是一部新剧。
那一版《我爱桃花》的导演正是北京人艺的金牌导演任鸣,但此次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是新锐导演韩涵,是龙马社版的《我爱桃花》,突出强调了“新”。任鸣版《我爱桃花》只排了二重,而龙马社版则力推“三维”概念,强调“戏中戏中戏”。“三维概念就是要将观众带入舞台的戏中,从头至尾,最后才真正揭开各演员的真实身份。显示了人自身的生存状态,扮演与被扮演,人与人的不可知性以及戏与生活的分界,真实地还原生活,颠覆戏剧概念。”导演韩涵介绍说。
依靠老版《我爱桃花》积累的知名度,加上国家大剧院的高端平台,配合创新,龙马社版《我爱桃花》一炮打响,成功的打了个翻身仗。
2009年,龙马社推出的作品主要是邹静之编剧的,明年万方的《关系》或《有一种毒药》将成为力推之作,尽管刘恒还没给龙马社写过戏,但是最近在北京人艺上演的《窝头会馆》正是刘恒话剧的处女作,首演当天,张和平院长就向媒体透露,票房已高达468万元,并且不断创新高。
事实上,要不是很早就答应张和平为北京人艺写剧本,刘恒的话剧处女作似乎也会献给龙马社。“下一个剧本,一定属于龙马社。”刘恒说。
龙马社的成立让习惯于案头工作,“为别人作嫁衣”的编剧们主导了从剧本、排练到演出、包装等戏剧的整个流程,被认为是“作家戏剧时代”到来的一个标志。一年过去了,“作家剧团”的运作得失如何?
龙马社的运营并非一帆风顺。《操场》的出师不利,至今还有阴影。2009年春节刚过,龙马社的开门大戏《操场》就在首都剧场上演,开了个好头,但结果却并不好。制作人王明辉介绍,《操场》的亏损有多方面的原因,某种程度上是主动选择的。
春节后的档期是一年中话剧的最淡季,此时上演风险很大,虽然明知这样的风险,龙马社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操场》这部更“艺术”的戏上演。王明辉说,对龙马社来讲,当时并不是只有这一部戏可以演,三位发起人的剧目有很多可供选择。但作为一家全新的话剧社,大家的意见是首部戏应力求“新”,另外也是想从大剧场做起,开个大戏,这些都增加了运营难度。
无论是《操场》还是《我爱桃花》,整个剧作的创作过程可谓相当艰苦,在排演阶段四处找排演场,多数情况是向朋友们借场地才能排练。好在演员、导演和工作人员,大家都奔着“剧作精品”去的,克服了很多困难。《操场》一剧中,陈小艺扮演的角色所穿的服装,都是自己带的。演出过后,龙马社觉得很过意不去,诚恳的想为陈小艺干洗一次衣服,也被陈小艺婉言相拒了。
万方说,龙马社就是要做最纯粹的话剧,做真正的艺术,反对商业化的炒作。“这与现在社会的价值观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成立龙马社,追求的是艺术价值。根本没想过靠话剧挣钱,否则就去选择电视剧、电影等其他方式了。”
然而话剧的成功不仅是有好剧本,更需要导演、演员将其搬上舞台,龙马社的理念也影响了一批年轻的导演、演员。《我爱桃花》的导演韩涵直言:“我很欣赏龙马社的艺术理念,做纯粹的话剧,不去刻意地讨好市场、观众,而是做真正的艺术。我做导演几年的经验告诉我,只要有戏演就饿不死,既然如此,为何不去做些精品、经典呢?”
除了已经上演的《操场》、《我爱桃花》,还有排练中的万方剧作《有一种毒药》、《关系》等,三位作家也在埋头写新剧,不断地让龙马社有戏可演,让观众有戏可看。
然而比起其他戏剧工作室,龙马社推新戏的速度慢了很多。“我觉得写话剧的难度远远高于小说或电视剧,能成为优秀的话剧作家太不易了。假如任意给我个题材去写电视剧,不会难倒我,但话剧则不同,无论从构思、写法到情节的安排,都有很大的限制,需要带着镣铐跳出更优美的舞步。”万方说。
“剧本是一剧之本,能够导演龙马社的话剧,我感到非常荣幸。事实上,到话剧的最后排演阶段,邹静之、万方等还与我不断地探讨如何能让戏更好。”韩涵说,多数情况,剧作家的剧给了出品方,就不再过多地过问演出方面的情况了,导演与剧作家的沟通并不多。剧作家参与到排演阶段,不断地给予作品及艺术方面的建议,打造高品质的剧目,民营话剧社恐怕只有龙马社才做得到,才能赢在长远。
本文发布于:2022-10-22 12:58: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461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