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称亲受业者为弟子,相传受业者为门生。后世门生与弟子无别,甚至依附名势者,也自称门生。
中国东汉称儒学宗师亲自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东汉中后期,渐与宗师形成私人依附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成为世族豪强地主的一种依附人口。东汉入仕主要通过察举、征辟,又需官僚举荐,于是大批追求功名利禄之士纷纷投靠以儒学起家的官僚门下充当门生。门生投靠宗师举主者日多,对门阀大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充当门生,不仅要出财货,致赙赠,还要为主人奔走服役,甚至要为主人行不法之事。门生要以君臣父子之礼事宗师举主,主子死了要服3年之丧,并继续侍奉其后人,形成一种世袭的臣属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依附人口的门生,大致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门生属于被剥削阶层,常用于军事活动或生产活动,他们的身份地位相当于部曲、佃客。另一部分门生是比较富裕的庶族地主,他们为了提高社会政治地位,求取官职,往往通过送礼行贿,去投靠高门世族。唐代科举考试,考生得中进士后,对主考官亦称门生,虽有投靠援引之意,已非依附关系。后世门生,主要是指学术上的师承关系。
1. 东汉 时指再传弟子。
《后汉书·贾逵传》:“皆拜 逵 所选弟子及门生为 千乘王国 郎。”
宋欧阳修《跋尾·后汉孔庙碑阴题名》:“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2. 后世亦指亲授业的学生。
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门生七十,仰天路以无阶;弟子三千,望宫墙而不入。”
明唐顺之《载迭前韵二首赠莲渠》之二:“字许门生问,诗从海上求。”
梁斌《红旗谱》五三:“我教一点钟的课,也是师生,不能眼看我的门生遭荼毒。”
3. 依附世族在其门下供役使的人。
《后汉书·郅寿传》:“宪(窦宪)尝使门生齎书诣 寿,有所请托,寿 即送诏狱。”
《宋书·谢灵运传》:“迁相国从事中郎,世子左衞率。坐辄杀门生,免官。”
《魏书·薛安都传》:“朝于京师,大见礼重,子侄羣从并处上客,皆封侯,至于门生无不收叙焉。”参阅 清顾炎武《日知录·座主门生》、清赵翼《陔馀丛考·门生》。
4.门客,幕僚。
宋司马光《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临终前一日,呼门生问西边用兵今何如?朝廷法令无复变更否?其忠爱之心盖出天性,非有为而为之也。”
宋陆游《静镇堂记》:“乾道 八年七月二十五日,门生左承议郎权 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 陆某 谨记。”按,陆游 时在 四川 宣抚使王炎幕下。
5. 科举考试及第者对主考官自称“门生”。
唐白居易《洛下送牛相公出镇淮南》诗:“阃外君弥重,樽前我亦荣。何须身自得,将相是门生。”
五代裴皞《示门生马侍郎胤孙》诗:“三主礼闱年八十,门生门下见门生。”
《儒林外史》第七回:“范进道:‘门生终身皆顶戴老师高厚栽培。’”参阅 清顾炎武《日知录·座主门生》、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受业》。
6. 宋 朝因荐举而改官者对举主自称“门生”。
宋赵升《朝野类要·升转》:“其举主各有格法限员,故求改官奏状,最为艰得,如得,则称门生。”
本文发布于:2022-10-22 12:47: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460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