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作者的各种影视戏剧作品相比,冯俐所著的《回头张望》中的短小的文章更“原生态”。它们记录了一个文学、文艺青年二十多年来的生存状态。虽然有幼稚的时候,有张狂的时候,有自以为是的时候,有自说自话的时候……但都很真实,看上去也很有趣。
啰嗦几句(自序)
星星革
走进外面的世界
“好汉”涓涓
关于琼瑶作品的奇谈
冯巩,你“挺好的”
风之女
写在新岁边儿上
丈夫与鞋子
名人之妻
跟着感觉走
冬天的颜色
拒绝生养
关于“张三”其人
陌生的男人
女性的发现
笑谈出门在外
假洋鬼子的饰物
一个丫头和三个小老太
来世做一个漂亮女人
美容的预言
当嫁就嫁
鲜花一样美丽
家园
化妆的困惑
作家的衣裳
发型问题
乱了章法
成熟的感觉
遭遇假钞
马海静,你过得好吗?
大婚进行时
微笑签名
我的梦想
“有感而发”与“言之有物”
生活“畅想”
雾妹妹
假如我拥有一支话剧团
“编剧之一”
粉墨初登场
哈斯琪琪格
《女友》,我的快乐老家
走近章德宁
您好,平凹老师
我那与众不同的妈妈
我看《卖花姑娘》
真正的人民戏剧
“穿越时空”的惊奇
傻大胆儿
邂逅丛飞
让我们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矿工兄弟
我的资源和财富
一首朗诵诗的诞生
感谢生活
我以为的浪漫
读吴晓煜先生作品的一些感想
文工团的女人们
三个清明节
附录:小路,在桃林深处……
星星草
我绕出了那堵墙,那堵矮矮的砖墙,来到了那片被麦田环绕着的长着石榴、柿子、桃、杏的园子。
哦,久违了,我的儿时的乐园!
很久了,自从厂区垒起了那围墙,我便再也没有来过。就那么一堵墙,其实只需比以往多走几步。然而,我终于一直待在了墙的那边。也许,这便是人的惰性?
我是看到别处的杏花儿开了,才来到这儿的。我想:杏花儿开了,我的“星星草”们大概也已经开放了吧?
我寻找我的“星星草”。
我寻找,那应该是开了花的杏树,然而,那几簇“白色的云”已不知飘向何处了。总共只有四棵杏树,两棵,不知为什么找不到了,原来树根的位置上,像是从来就什么也没有过似的生满了草。一棵枯了,成了黑色的“木乃伊”。剩下的那一棵呢?仅开着数得过来的几朵花,也被青白的天色遮掩了。
我没有找到我的“星星草”。
石榴树依然是光秃秃的,它还没来得及吐出油红的芽。
一片灰烬,是什么时候,曾经有过一场蔓延的火呢?
园的东面,是齐齐的一排柿子树。我上托儿所的时候,记不清曾有多少次爬上这树桠……今天,当我抚着那曾经被我们的小脚丫蹭得光滑的树干,耳边又响起了串串孩提时的嬉戏声……树枝上,我们的小脚带上的泥巴早已被雨水冲刷干净了,只是那树皮上被手、被脚、被小刀损伤的痕迹永远地留在了上面。
我仍然没有找到我的“星星草”。
在树间的地上,留着许多长方形的坑,那是1976年防震时留下的。当时人们争相拥进这园子,用苇秆、塑料布、牛毛毡等,搭起了许多长的、方的、三角形的防震棚。那纵横交错的电线使这儿第一次享受了人工光线的照射……但是,当人们撤出这里以后,它很快就被遗忘了。
人类产生于大自然,大自然始终养育着人类,只是有时,人类过于健忘了……
我终于找到了,在那坑底,在那背阳的土埂上,在那黑色灰烬的缝隙间,我终于找到了我的“星星草”。 .
曾经,我举着一把“星星草”跑到妈妈面前:“妈妈,这是什么花?”
“妈妈也不知道。”
“我知道,它叫星星草。你看,它是浅蓝色的,和星星一样;像星星似的小小的;还有,它好像会发亮,老远就能看见;还有,还有,它总是一片一片的,像天上的星星……”
那年,我5岁。
我重复我那久已陌生了的动作:蹲下,用手去摘取那朵朵小花。
我摘了很多,除了“星星草”,我还摘了许多红的、紫的、黄的花,只是它们都长得小小的。我一直想知道所有它们的名字,然而至今,我仍然只知道它们叫小红花、小蓝花、小黄花。
当然,我摘得最多的还是“星星草”。虽然早就有人告诉我,它叫“勿忘我”,但我仍叫它作“星星草”。因为“勿忘我”是所有人的,而“星星草”是只属于我的。我之所以记得它正因为它没有对我说过“勿忘我”!
花中为大家公认的美丽芳香的花儿,是很多很多的。像牡丹、芍药……然而我独独偏爱这不起眼的小花。我总觉得,与园丁所付出的汗水,与人们所给予的赞咏相比,牡丹、芍药们所呈现出的美是微不足道的。而它,我的“星星草”们,它们从未得过人们的帮助,却在荒野中,在不为人注目的角落、树下、石头的缝隙间顽强地伸展出来,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盛开、凋零、再盛开……
我突然记起了这么一段话:“……出头露面的是有福的,知道世人一定在瞧着他必须完成的事业,从头到底干得挺有劲的。然而这样的更值得尊敬:他们默默无闻地待在不为人们注目的地方,在漫长的辛苦的日子是无酬的劳动,得不到光荣也得不到表扬,只有一种思想鼓舞着他的勤劳……”
——既然活着!既然这世界需要!
是的,茫茫环宇,荡荡乾坤,不仅需要叱咤风云的英雄,也需要默默无闻的小东西。
如果世间只有牡丹、芍药呢?
那是花园,不是世界!
既然它活着,便会有自己的生命的旋律,便会有只属于自己的神采风韵。只是,人们往往太注意那些娇艳的、炫目的了……
我只希望,你能俯下身去接近一下我的“星星草”。
当我抱着那簇小红花、小黄花、小蓝花和“星星草”们走出园子的时候,遇见了我的一位朋友。她说:“你简直像个小孩,好奇心强。”
我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不,好奇心对于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比好奇心深沉得多的观察、思考、爱。P1-3
哆嗦几句
我以短篇小说开始写作,后来则做了专业编剧,所以,在我的意识里,写作是将生活进行化学变化的过程。首先寻得一颗种子,然后把它种进心田,不断地以各种直接的间接的生活体验来滋养它,让它在想象的空间成长,直到长成一棵大树或是长成一片麦田,然后再收获了示人,圆满完成了这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才是我的写作本分。
散文随笔对于我来说,因为它与生活的关系很近、很直接,又因为篇幅不大,往往是想好了之后一气呵成,所以总觉得像捡了便宜似的“赚”来的,像捡麦穗、像拾贝。我的这类作品加起来总共不过百十来篇二十来万字,只占了我现有作品总字数的小零头。最早发表的散文作品则是1984年《丑小鸭》杂志上的《星星草》。上大学期间因为给当时最兴盛的杂志写稿,稍稍密度大些,再往后,又越来越少。
我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把过去的散文随笔结集成册。我觉得我的那一部分文字很生动、很活泼。
现砗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借着这个机会我擦去家里某个书架上的浮尘,按着旧杂志的摆放顺序,重新翻看了自己的百余篇旧作,在2011年春天的某一个周末,我在那堆发黄的杂志报纸堆中独自完成了一次跨度二十多年的回头张望。
突然想起几个月前(2010年秋天),偶然途经我的母校——中央戏剧学院所在的东棉花胡同东口,扭头向胡同里头张望的那一瞬,我突然涌出一股冲动,回来之后在一张废纸背面写了几行散乱文字:……我向西边望去/迎着下午五点钟的太阳/炫目的光柱裹挟着二十四个夏天/到秋天的记忆/透过路边斑驳的枝叶/细碎的光影悠长/现实中早已消失的鸽哨/在记忆中轰然回响/从青年到。中年的时光/蓦地全部集合/集合成为一个短暂而深远的张望……
2011年春天翻看旧作的感觉跟2010年秋天我站在东棉花胡同东口的那一瞬间是一样的。
台湾诗人洛夫在《边界望乡》中有这样的诗句:……望远镜中扩大数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内伤……
思乡与回顾青春类似——过往的一切,由于有了距离和时间的推动,猝不及防之间往往会产生令人招架不住的力道。
与我的各种影视戏剧作品相比,这些短小的文章也许更“原生态”。它们记录了一个文学、文艺青年二十多年来的生存状态。虽然有幼稚的时候,有张狂的时候,有自以为是的时候,有自说自话的时候……但都很真实,看上去也很有趣。
此次我收录了发表过的70%左右的散文随笔,并以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最后附录了我的处女作《小路,在桃林深处……》(发表于《西安工人文艺》1983年第6期),作为一个特别的纪念吧。
感谢中国煤矿作协和《阳光》杂志社给我这次机会,让我站在45岁的门槛儿上,面向曾经的岁月,回头张望。
2011年5月
本文发布于:2022-10-22 12:43: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460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