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肖虎,东南大学教授

更新时间:2022-10-22 03:24:09 阅读: 评论:0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时间院校专业学位
1978——1982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学士
1982——1985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现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
1985——1988东南大学博士

工作经历

尤肖虎活动照1988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0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1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

1996年—2006年担任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主任。

2004年担任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6年—2014年担任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2019年8月,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主要成就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移动通信与信号处理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研究方向为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等,参与完成了中国第一个GSM、CDMA、第三代及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开发。

科研成就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八六三、科技攻关项目等,为我国2G、3G及4G移动通信首个试验系统的开发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承担并完成国家“863”重大项目“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等十项国家级项目。

1993年我国决定将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研究列入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在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程时昕教授等人的支持下,尤肖虎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分别承接了国内第一个GSM以及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制等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然而我国当时仍缺少在高科技主导下的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开发的流程和经验,试验设备需要自己从头设计,先进的开发软件需要自己去掌握。1996年8月在CDMA分系统的调试过程中,有时候长达一两个月的时间里竟然毫无进展,大家无不承受着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就这样他们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障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从基本理论研究着手,研制了分系统、终端基站,直至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GSM和CDMA系统,终于全面掌握了第二、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并在移动通信系统理论研究方面和国外跃居同一平台。

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由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和国家计委联合组织实施中国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C3G)项目,并分别列入科技部“863”计划重大产业化项目和信息产业部移动通信专项研究基金重大项目。统筹指挥下,经过国内二十余家单位、近3000名科技人员历时三年的协同作战,C3G项目成功实现三大既定目标:一是成功开发了适应我国市场需求的实用化现场试验系统,其中TD-SCDMA是由我国首次提出、并得到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接纳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二是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体制标准草案,作为信息产业部通信标准技术参考性文件发布,用以指导正在进行的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现场技术试验;三是通过自主研发,产生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近百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所形成的知识产权由信息产业部传输技术研究所代表国家统一持有,可实现与国外厂商的知识产权交叉互换,从而保护民族企业的利益。

1999年至2002年担任国家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重大专项项目总体组组长,所负责的项目被两院院士评选为200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创新性地提出了多径能量窗结构CDMA接收技术,形成了3项美国发明专利和11项国家发明系列专利,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2-2006年主持国家863 FuTURE重大研究计划,在B3G移动通信无线组网与传输等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国际影响。

2004年至2008年作为首席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未来移动通信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在分布式无线组网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走在世界前列的基础性研究成果。

在IEEE Trans等各类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近50篇。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4月,尤肖虎在IEEE Trans等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2本。

学术交流

2013年4月7至10日由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美国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无线通信与网络(WCNC)国际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担任大会主席。

2015年11月30日在中国(江苏)国际科技与人才合作大会上,就《新一代通讯技术的创新发展》做主题报告。

2017年10月11日至13日由东南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在南京举行,担任大会主席。

2018年12月15日在成都召开的中国信息通信大会上,做了大会特邀报告,在报告中发表了关于6G通信技术的一些前瞻性概念,指出了6G将具有“全覆盖、全频谱、全应用”等特点。

人才培养

“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号检测算法研究”由学院2014级本科生杨宇峰和吴健雄学院2015级本科生金洁珺共同完成,张川副教授和尤肖虎教授指导。

社会任职

兼任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秘书长。九五期间,担任国家第三代移动通信研究开发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十五期间任国家“863”计划通信技术主题专家组副组长、未来移动通信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未来移动通信基础理论与技术”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电子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电子学报》杂志编委,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Networks 杂志副主编,中国通信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人物评价

尤肖虎领衔完成的“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与分布式组网”项目为分布式多天线技术这一新兴的组网方式提供了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对中国第4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评)

尤肖虎是国际上最早开展分布式移动通信组网和宽带移动通信传输容量逼近理论研究的学者之一,他是新一代杰出的科技工作者,在中国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他长期从事移动通信与信号处理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自适应信号处理和前馈神经网络基本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为中国在移动通信研究方面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重要贡献。(东南大学校友总会评)

获得荣誉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教委跨世纪青年专家首批入选者、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嘉庚科学奖获得者,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2021年度英国工程技术学会“成就奖章”

2019年8月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15年6月被选举为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7月31日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14年度陈嘉庚信息技术科学奖,“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与分布式组网”。

2013年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才

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2011年当选为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

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度全国十大科技新闻,“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

1999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1990年11月24日,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二届青年教师奖。

1989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奖

1989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9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9年突出贡献奖

本文发布于:2022-10-22 03:24: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430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尤肖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