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春节期间个人之感想,感受,感概。以感而发。并产生与社会之共鸣,与个人情感之概。
记忆中,儿时的春节是喜悦。每年期末考试以后,就开始期盼春节,等到放了寒假,就变得更加迫不及待,心中盘算着过春节的种种,冰天雪地尽是无穷乐趣。每年过节的内容几乎都一样:跟父母坐上一段火车,回爷爷奶奶家或者姥姥姥爷家,放鞭炮、各种好吃的、压岁钱……春节的幸福之于孩童,就在这些小小的期盼之间。
不经意间,春节的味道变了。尽管心中依然期盼,但目的不同了。高考之后,异乡求学,和家人相聚就只剩下寒暑假等为数不多的几次机会。那些年,每次回到家,便要先和父母聊家里如何、学校如何,日常电话里说不透彻的话语,通常都要聊上半宿。
工作以后,隔三差五总要回家看看父母,春节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一众亲戚聚在父母家中,依然其乐融融,却少了许多儿时的喜庆,餐桌上感觉家人的厨艺集体退步,电视前一起抱怨没好节目。
蛇年春节回家,只觉得父母长辈日渐苍老,而自己刚刚勉强自立,心中难有喜庆。除夕夜,外面炮声隆隆、礼花绽放,屋内众人还在为家族大事琐事思考、烦恼。不禁有感,现如今,过春节,不是为了吃好喝好,也未必是为了团圆,只是全家在这样一个时节一起坐下来,总结过去的一年,思考未来,思考人生。
新华网记者 陶叶
2月12日 农历大年初三 安徽宿州
做了记者以后,过去都是写别人,这是第一次写自己和家人。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却又一时语塞。
冬天的午后,南方依旧寒冷,室内没有暖气,不开空调手一会就要冻僵。我在卧室的窗口向外望去,眼前的景色和我小时候看到的并无多大区别。
小时候我做作业的时候经常向窗外张望,满心想象外面的世界会是什么样,想长大了赶快离开这座小城。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去过许多城市,却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这个小城一样给我安全感。这里的经济不发达,这里没有大商场和温泉度假山庄,但这里却让我感到安全和安心,这里是家,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这里有最爱我的爸爸妈妈,是的,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别人比他们更爱我了。
自问我不是个太听话的孩子,大学毕业时放弃调剂的研究生坚持要找工作,找到了工作也不安生,从合肥一路辗转到北京,到北京后又选择了记者这个需要经常东奔西跑的职业。而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女儿平平安安就好。
回家那天,妈妈坚持去高铁站接我。自从17岁我离开家乡上大学后,我每次离开家或者回家她都要坚持去送我或接我。我在一楼的时候爸爸就下来了,帮我把行李提上楼。回到家,爸爸早就做好了一桌我爱吃的菜。我知道,这里永远是我的家,无论我怎么样,过的好不好,他们总会敞开胸怀等我回家。我在重庆读书,在合肥和北京工作时,爸爸妈妈都来看过我,对他们来说,总是牵挂这唯一的女儿,只有女儿过得好,他们才会安心......
写到这,突然泪流满面。外面的阳光射进来,暖洋洋的,突然感觉自己很幸福,在外漂泊的疲惫和委屈都在家里,被亲情都融化了。
比起他们为我做的,我为他们做的实在是太少了。没有挣很多钱来给孝敬他们,因为工作很忙,也不能常常陪在他们身边………但我会努力工作,努力生活,爱惜自己,不让他们再担心我。我会好好的,谢谢你们,真的谢谢,虽然家里不是太宽裕的,但是你们总是尽你们的努力给我最好的,我爱你们,爸爸妈妈。
本文发布于:2022-10-22 01:20: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423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