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座在希腊神话中,安德罗墨达(Andromeda)是依索匹亚(Ethiopia)国王克甫斯(Cepheus)和王后卡西奥佩娅(Cassiopeia)的女儿,其母因不断炫耀自己的美丽而得罪了海神波塞冬之妻安菲特里忒,安菲特里忒要波塞冬替她报仇,波塞冬遂派鲸鱼座蹂躏依索匹亚,克甫斯大骇,请求神谕,神谕揭示解救的唯一方法是献上安德罗墨达。
她被她的父母用铁索锁在鲸鱼座所代表的海怪经过路上的一块巨石上,后来英雄[[珀耳修斯]刚巧瞥见惨剧,于是立时拿出蛇发魔女美杜莎的人头,将鲸鱼座石化,珀耳修斯杀死海怪,救出了她。
后来安德罗墨达替珀耳修斯诞下六个儿子,包括波斯的建国者Pers及斯巴达王廷达柔斯(Tyndareus)的父亲Gorgophonte。
在原版波德星图(Uranographia)中,仙女座双手是被铁链缚著的。
仙女座中有一个主星系,M31(仙女星系),是本星系群中的最大成员之一。仙女座以从α星出发的两条曲线作为特征,你可以很容易地从仙后座和北极星之间的连线上找到它。毫无疑问,仙女座最著名的应该是M31星系,它是河外星系,是一个象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星系。M31距离我们大约200万光年,是肉眼可见的最远的天体。M31曾一度被认为是星云,直到1924年其星系的身份才被哈勃(Edwin Hubble)确定下来。如果你用简单的双目望远镜观察就可以发现在M31周围还有2个伴星系:南边的M32和北边的M110。在这些有趣的天体中,可以肯定仙女座γ是一个双星系统,由一个橙巨星(orange giant)和一个小蓝星(blue star)组成(从γ星的运动中可以看出,但这需要一些设备)。
NGC 752也值得注意,一个巨大的疏散星团(open cluster),其中含有一百颗以上的9、10等星,有几颗勉强等于9等星,最亮的8.54 等(SAO 55080)。在该星团方向上有一颗更亮的星,8.07等(SAO 55101),但不是成员星,仅仅是在天球上重合而已;还有行星云NGC 7662可以用小型设备观测到。
在讲秋季四边形时,已经提到过仙女座了(参见“飞马座”的星座介绍)。构成这个四边形的α星是仙女座中最亮的一颗,从四边形中飞马座α星到仙女座α星的对角线,向东北方向延伸,仙女座、δ、β、γ这三颗亮星(除δ是3m外,其它两颗都是2m星)几乎就在这条延长线。再往前延伸,就碰到英仙座的大陵五了。大陵五与英仙座α星还有仙女座γ星刚好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这颗仙女座γ星是个双星,其中主星是颗2.3m的橙色星,伴星为5.1m的黄色星。有趣的是,这颗伴星是个“变色龙”,从黄色、金色到橙色、蓝色,简直像个高明的魔术师一样变来变去。仙女座中最著名的天体,大概要算是那个大星云了。在仙女座υ星附近,晴朗无月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一小块青白色的云雾,这就是仙女座大星云。这个星云早在1612年就被天文学家发现了,但直到本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才彻底搞清,它和人马座中的那些星云完全是两码事,它是远在220万光年外的一个大星系,所以它的正确名称应该是“仙女座河外星系”。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直径为17万光年,包含3000多亿颗恒星。它和我们银河系很相似,也是漩涡状的,也有很多变星、星团、星云等。有趣的是,在它身旁还有两个小星系,它们一起构成了一个三重星系。
仙女座α:壁宿二(Alpheratz)
仙女座β:奎宿九(Mirach)
仙女座γ:天大将军一(Alamak)——它是一个双星系统,主星为黄色,伴星为蓝色。
仙女座δ:奎宿五
仙女座ε:奎宿四
仙女座ζ:奎宿二
仙女座η:奎宿一
仙女座星系的直径是50千秒差距(16万光年),为银河系直径的一倍,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一个星系,距离我们
大约220万光年。仙女座星系和银河系有很多的相似,对二者的对比研究,能为了解银河系的运动、结构和演化提供重要的线索。
1786年,F.W.赫歇耳第一个将它列入能分解为恒星的星云。1924年,哈勃在照相底片上证认出仙女座星系旋臂上的造父变星,并根据周光关系算出距离,确认它是银河系之外的恒星系统。1944年,巴德又分辨出仙女座星系核心部分的天体,证认出其中的星团和恒星。
我们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正在相互靠近对方,在大约30亿年后两者可能会碰撞,在融合过程中将会暂时形成一个明亮、结构复杂的混血星系。一系列恒星将被抛散,星系中大部分游离的气体也将会被压缩产生新的恒星。大约再过几十亿年后,星系的旋臂将会消失,两个螺旋星系将会融合成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
位于仙女星座的巨型旋涡星系 (M31)。1950.0历元的天球坐标是赤经0400,赤纬+41°00。视星等m 为3.5等。肉眼可见,状如暗弱的椭圆小光斑。在照片上呈现为倾角77°的SB型星系(见星系的分类),大小是160′×4
仙女座0′,从亮核伸展出两条细而紧的旋臂,范围可达245′×75′。在《梅西耶星表》中的编号是M31,《星云星团新总表》中的编号是NGC224,习称仙女座大星云,现称仙女星系。1786年,F.W.赫歇耳第一个将它列入能分解为恒星的星云。1924年,哈勃在照相底片上证认出 M31旋臂上的造父变星,并根据周光关系算出距离,确认它是银河系之外的恒星系统。现代测定它的距离是 670千秒差距(220万光年)。直径是 50千秒差距(16万光年),为银河系的一倍,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一个。1944年,巴德又分辨出 M31核心部分的天体,证认出其中的星团和恒星,并指明星族的空间分布与银河系相似。M31旋臂上是极端星族I,其中有O-B型星(见恒星光谱分类)、亮超巨星、OB星协、电离氢区。在星系盘上观测到经典造父变星、新星、红巨星、行星状星云等盘族天体。中心区则有星族Ⅱ造父变星。晕星族成员的球状星团离星系主平面可达30千秒差距以外。近年来还发现,M31成员的重元素含量,从外围向中心逐渐增加。这种现象表明,恒星抛射物质致使星际物质重元素增多的过程,在星系中心区域比外围部分频繁得多。1914年皮斯探知 M31有自转运动。1939年以来历经H.D.巴布科克等人的研究,测出从中心到边缘的自转速度曲线,并由此得知星系的质量。据目前估计,M31的质量不小于 3.1×10个太阳质量,比银河系大一倍以上,是本星系群中质量最大的一个。
最佳观测月份:10月-11月
最佳观测地点:北纬90°-南纬40°
21时上中天日期:11月27日
观测M31的最好时间是在秋天的夜晚,每年10月9日子夜仙女座的中心经过上中天。秋夜的星空不像春夏两季的星
仙女座空有那么多明亮的星座,一群王族星座是秋夜星空的最大特点。这些王族星座的主人公是古代埃塞俄比亚的国王、王后和公主,以及从海中怪兽的手里救回公主的勇士,即英仙。在仙王座、仙后座、仙女座、英仙座等一批王族星座当中,仙女座因为拥有M31而成为最受人们瞩目的星座。仙女座大星云大致位于仙女座的中心位置,在南纬48°以北的广大地区都可以看到仙女座大星云。
为了能够在浩繁的群星当中顺利地找到仙女座大星云,我们需要首先熟悉一下秋夜星空。秋夜的银河已转到东北方,可以看见在银河中“游泳”的仙后座,它有5颗相当明亮的恒星排列成英文字母“W”的形状,很容易辨认。仙后座的西面为仙王座,东面是英仙座。银河南边不远,有四颗亮星成一个明显的四边形排列,这就是著名的秋季大四边形。四边形的三颗星都属于飞马座,只有东北角的那一颗星是仙女座a星。仙女座a星的目视星等为2等,白色。从仙女座a星往北约12°,再往东约5°远的地方有一颗3等的双星,是仙女座γ星,中文名叫“天大将军”。这个“天大将军”我们要格外注意,仙女座大星云M31非常靠近它,就在它的西边仅仅1°远的地方。
仙女座大星云的总星等为4等,单位面积的亮度平均为6等,晴朗无月的夜晚用肉眼依稀可见,像一小片白色的云雾。通过一架小型天文望远镜就能看出它那柔和的银白色椭圆形状。仙女座大星云是一个典型的旋涡星系,但是由于它是侧面朝向我们,所以不容易看出它的一条条的旋臂。通过口径大一些的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出它的一些结构,比如它的核心特别明亮,并且越往中心部分越明亮,还可以看出一部分旋臂、黑色的尘埃线、球状星团和恒星云等。另外还可以看到它的两个矮星系伴侣,一个小的、呈圆形的、很密集的椭圆星系M32在M31核心的南面,另一个略微暗弱一点儿但比M32更大且长的椭圆星系M110在M31的西北边。还有许多银河系内的比较暗弱的恒星充满了这一天区,更为仙女座大星云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100多年以前,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局限在银河系以内。当时,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许多云雾状天体,将它们统称为星云。一些天文学家使用分光方法观测和研究了恒星和星云之后,发现这些云雾状天体其实并不全都是同一类天体。其中有一类是由气体和尘埃构成的,是位于银河系以内的真正的气体星云;而另一类云雾状天体实际上却是由许多恒星密集在一起构成的恒星集团,它们往往具有旋涡状结构,因而又称之为“旋涡星云”。仙女座大星云就是这些旋涡星云当中最典型的一个。
旋涡星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天体系统?它们是银河系以内的天体还是银河系以外的天体?这个问题令天文学家十分费解,并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大家都没有办法达到共识。1920年4月26日,美国国家科学院为这个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题为“宇宙尺度”的辩论会,辩论的内容是银河系的大小和旋涡星云的真相。这两个问题是紧密相关的。如果银河系足够大,而旋涡星云很近很小,那么后者就是前者的组成部分;相反,旋涡星云就是银河系之外独立的“宇宙岛”。
在测定天体距离方面颇有成就的柯蒂斯认为旋涡星云是河外星系,他根据仙女座大星云中新星的亮度估计了它的距离,约为100万光年,远远大于银河系的直径。柯蒂斯说:“作为银河系以外的星系,这些旋涡星云向我们指示了一个比我们原先所想象的更为宏大的宇宙。”
对银河系结构做出了正确解释的沙普利坚决不同意柯蒂斯的结论,他坚持认为“旋涡星云与其它星云一样都是银河系的成员”。他的证据是一位荷兰天文学家范玛南所提供的观测结果:旋涡星云的距离只有数千光年,都在银河系的范围以内。当时辩论双方各持己见,谁也拿不出足够的理由将对方说服。旋涡星云成为举世瞩目的难解之谜。
就在许多天文学家为旋涡星云的本质问题而煞费苦心的时候,年轻的天文学家哈勃在 1923年通过威尔逊山天文台2.54米的巨型反射望远镜拍摄了一批高清晰度的旋涡星云照片。哈勃对这批旋涡星云的照片做了仔细的推敲,照片上仙女座大星云M31的外围已被分解为恒星。从这些恒星中他找到了第一颗造父变星。第二年,他又从仙女座大星云中辨认出许多造父变星。造父变星的绰号叫“量天尺”,利用“造父变星周光关系”可以推算出这些变星的距离,进一步就可以确定出它们所隶属星云的位置了。这是一条揭开旋涡星云本质之谜的正确途径。哈勃计算出M31的距离约为90万光年,而当时已知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由此哈勃确认M31是远在银河系以外的独立的星系。1924年底,哈勃对于旋涡星云的研究结果公布后马上得到了大家的公认。
现代测量结果表明,仙女座大星云M31距离我们220万光年,是地球人类肉眼可以看见的最遥远的天体。M31的直径约16万光年,几乎比银河系大一倍;所包含的恒星数目也比银河系大约多一倍;质量也比银河系大一倍以上。
M31有7个伴星系,前面已经提到过的M32和M110是7个伴星系中最明亮的两个,它们的视星等都是9等左右,M32的直径大约7000光年,M110的直径大约14000光年。还有两个伴星系也比较亮,通过口径15厘米以上的望远镜能够看到,它们是NGC147和NGC185,直径分别为7800光年和9500光年,也都是椭圆星系,都位于M31以北大约7°的天区。从星图上看,这两个伴星系都在仙后座中,实际上,它们与M31有着物理上的联系。另外3个伴星系的亮度大约13等甚至更暗,要通过大型天文望远镜才能看到。
事实上,我们的银河系与邻近的大约30个星系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比较小的星系集团,叫做本星系群。本星系群中最主要的成员是仙女座大星云,其次是我们的银河系,另外还有大小麦云、三角座的旋涡星系M33等等。
1993年哈勃空间望远镜得到的M31中心部分的照片,显示出它有两个核,这是一个令人惊异的新发现。有人猜想可能是曾经有一个伴星系闯入了M31的核心,但是目前还没有得到大家的公认。
人们从对仙女座大星云的观测和研究当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信息,发展了对宇宙的认识。仙女座大星云一直是天文学家关注的对象,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还会是。
仙女座流星雨的历史直接与比拉彗星的历史相关。比拉彗星是由法国的蒙太谷(Montaigne)在1772年3月8日发现
仙女座的,第二次回归由他的同胞庞斯(J.L.Pons)在1805年11月10日所发现。1826年2月27日,德国人怀赫姆·冯·比拉(Wilhelm von Biela)又再次发现了这颗彗星。前两次这颗彗星植被观测到29日和36日,但1826年这次一共被观测到了72天,因此比拉得到了彗星的命名权。1832年9月24日赫歇耳(John Herschel)又重新找到了回归的比拉彗星。
1839年因为彗星位置不好,人们没有观测到比拉彗星。但1845年11月26日,意大利观测者德维克(Francesco de vico)第一个观测到回归的比拉彗星。12月观测信息很少,但1846年1月13日,马特卢·毛利(Matthew Fontaine Maury)报告说彗星出现了两个核。观测者们报告说两个彗核缓慢移开,到了3月底,距离达14角分。考虑到彗星和地球的距离,两个核之间的距离实际达到160万英里。
意大利观测者色齐(Father A.Secchi)在1852年8月26日观测到回归的比拉彗星,但直到9月25日才观测到第二彗星。彗星的位置很不好,因此9月底人们就没有看到它了。这也是人们最后一次看到比拉彗星,1859年位置不好,没有能发现。1865-1866年位置很好,但搜寻没有成功。天文学家们认为彗星已经完全破碎了。
1852年斯特福(O.W.Struve)所绘的分裂后的比拉彗星
比拉彗星的故事就告一段落,天文界就开始等待新流星群的出现了。早在1798年12月6日,海因切·布兰德(Heinrich W.Brandes)就观测到了壮丽的流星雨。他描绘到:“天一黑我就注意到了他们,它是如此的好看使我没办法离开我的座位。”他进行了计数,在一连四个小时内流量达到100颗/小时,随后流量迅速回零。布兰德观测到了几千颗流星,但他却没有能给出辐射点的位置。1830年12月7日,法国人雷拉(Abbe Raillard)也观测到了“许多”流星,但他却没有给出更加具体的细节。1838年美国东海岸的观测确认了前面两位的发现,赫里克(Edward C.Herrick)和布什(C.P.Bush)等人从12月6日观测到了15日,7日晚观测到了流量为28-62颗/小时的流星雨。他们指出“6-7日有许多火球……带有余迹”。赫里克引用了纽约、佐治亚等地区的观测报告指出,辐射点“距离仙后座不远,应该在英仙座剑上的星团附近”,总计流量达125-175颗/小时。德国人海斯(Eduard Heis)观测到了1847年12月6日的活动并指出辐射点位于赤经21度,赤纬 54度。
1862年沙帕雷尼(Giovanni Virginio Schiaparelli)的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和英仙座流星雨的理论引起了天文学界的兴趣,并寻找更多的彗星-流星雨关联。1867年,奥匈帝国的威斯教授(Professo Edmond Weiss)、德国的德阿拉斯特(Heinrich Louis d'Arrest)和同胞加尔教授(Professo Johann Gottfried Galle)独立之初1798年和1838年活动的流星群轨道和比拉彗星一致。因此比拉彗星成为第一批知道产生流星雨的彗星中的一个。威斯和加尔指出1872年将有仙女座流星雨出现,但德阿拉斯特认为是1878年12月6日。
威斯继续对比拉彗星和仙女座流星雨的研究,他注意到彗星的升交点逐渐降低。经过细致的计算,他认为仙女座流星雨将在1872或者1879年的11月28日大规模活动。兹佐里(Giuppe Zezioli)在1867年11月30日进行了观测,在赤经17度,赤纬 48度观测到7颗流星,部分证实了威斯的趋势预测。
比拉彗星下次将在1872年回归,但谁也没有看到比拉彗星。相反,在11月27日日落后不久,比拉彗星的碎片开始冲入地球大气。意大利观测者但泽(Father P.F.Denza)等在6个半小时内观测到33400颗流星。在11月27.79日,他描述道“是一场真正的烟花”,在每分钟约有400颗流星出现。法国的安德森(J.F.Anderson)在当地时间18时30分数到每分钟30颗左右的流星,而19时45分达到每小时36颗(11月27.78日)而到22时30分回落到每分钟14颗左右。
最完整的数据之一来自斯通尼赫斯特天文台。在已经有威斯的预测之后,佩里(S.J.Perry)在日落之后就开始观测。在两名助手的帮助下,他准确的测定了辐射点位于赤经26.6度,赤纬 43.8度。极大出现在当地时间20:10(11月27.84日),当时的流星多得数不过来。在20:47-21:00总计13分钟内,一名观测者观测到512颗流星。佩里说当时全天应该是每分钟100颗流星。不过他们说90%的流星都比较暗。佩里说一个明亮的仙女座流星“是一个白星加上蓝色的尾巴”,流行还有集群出现的趋势,比如21:16“5颗流星从仙女座γ附近同时射出”。
尽管西欧处在很好的观测位置,但北美观测者也有不错的成果。牛顿(Hubert A.Newton)从11月24日开始进行观测,他指出辐射点位于仙女座γ星附近。24日的ZHR约为40-50,25日回落到20-25。26日阴天,但27日他们成功的观测到了一场暴雨。牛顿说2-6名观测者一组的观测对在当地时间18:38-19:34(大约11月28.0日)一共数到1000颗流星,在19:35-21:00之间回落到750。这些流星比狮子座流星雨缓慢,而且大多暗弱。辐射点大致位于赤经26度,赤纬44度,并指出辐射点非常弥散,直径达8度以上。
1873年,仙女座流星雨一点都没有活动。德阿拉斯特和威斯的 1878-1879年的活动也没有出现。不久之后,几位天文学家预测1885年11月27日将再次出现活动,在预测时间几个星期之前,最后提示由克洛夫(Crawford)散发出去。
1885年11月27日日落后不久,人们迅速发现天空中的流星雨。苏格兰的史密顿(James Smieton)在17:30开始观测,流量大约是每分钟25颗。到了18时(11月27.75日)流量增加到100颗每分钟,但迅速回落。史密顿说18:38有一个每分钟70颗的峰值,之后流量迅速回落。辐射点位于赤经21度,赤纬 44度。他描述说流星的余迹给人以深刻印象。
仙女座威廉·丹宁(William F.Denning)在一天之前就已经观测到活动了,流量为100颗/小时。他认为大部分流星太暗弱,因此测定不准确,他认为实际ZHR可以达到3600或者以上。
牛顿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更多关于1885年仙女座流星雨的信息,其中法国的马赛天文台在11月27.7-27.8日间观测到每分钟213-233颗的高流量,他认为极大出现在11月27.76日,ZHR达75000。
虽然牛顿的工作已经很出色,但他却继续研究流星群的轨道性质,他认为比拉彗星在1794年、1831年和1841-42年经过木星附近,并产生了厚达20万英里的物质云,并指出流星雨极大的太阳黄经从1978年的256.2度移到1885年的245.8度——提前了差不多11天。
1885年之后仙女座流星雨又消失不见,但在1892年美国观测者再次观测到爆发,当然不能和1872年和1885年的相比了。不过1892年11月24日的活动仍然产生了每小时几百颗的流量,加利福尼亚州的皮里恩(C.D.Perrine)更是在78分钟内观测到1013颗流星。仙女座流星雨在1899年11月24日和1904年11月21日达到极大,ZHR分别为100和20,这显示仙女座流星雨的轨道物质已经分布得越来越均匀了。
尽管1940年之后目视观测已经基本看不到仙女座流星雨,但1952-1954年的哈佛流星计划却仍然拍摄到47颗仙女座流星雨的成员,并计算出了线速度为20公里/秒左右。在11月14日ZHR可达1。1971年,马斯登(Brian G.Marsden)和瑟卡尼纳(Zdenek Sekanina)对比拉彗星的轨道进行了复查,克雷塞克(Lubor Kresak)计算了当时的流星群轨道,并指出极大已经提前到了11月17日,辐射点位于赤经26.2度,赤纬 24.6度(比19世纪的位置偏南了20度),克雷塞克说地球到彗星轨道的最近距离为0.05AU。
贝蒂尔-安德斯·林布拉(Bertil-Anders Lindblad)在1971年再次利用哈佛流星计划的数据研究了仙女座流星雨并计算出了轨道。同时,就如同上面所说的,由于木星的影响,彗星轨道在过去200年间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因此仙女座流星雨的轨道是不断变化的。12月的仙女座流星雨比较老而11月的仙女座流星雨要新一些。
1970年以后,人们又对仙女座流星雨进行了目视观测并取得一些有意思的成果。1970年11月22日,马丁·海尔(Martin Hale)观测到的流量为1颗/小时,而后几个夜晚,马克·萨维(Mark Savill)观测到的ZHR达4。1971-1975年,不列颠流星协会对仙女座流星雨进行了观测,目视流量为3-10颗/小时,而无线电观测的ZHR高达35。西澳流星组织的成员在1979-1981年进行了观测,ZHR为3-4之间,平均星等为3.42,3.8%留下余迹。
在年代比希腊天文学更早的古巴比伦天文学中,仙女座中间和双鱼座的一部分恒星合起来形成一个星座,象征巴比伦神话中的生育女神亚奴尼图(Anunitum)。
仙女座所象征的是希腊神话中“被链条拴住的女神”安德洛墨达,也就是玻耳修斯之妻、传说中埃塞俄比亚国王克甫斯和王后卡西欧佩亚之女。在这一希腊罗马神话故事里,卡西欧佩亚炫耀自己的女儿比涅瑞伊得斯海仙女还要貌美,海仙女便向海神波塞冬告状,希望他能惩罚卡西欧佩亚的无礼之言,波塞冬因此令海怪刻托侵袭埃塞俄比亚。惊慌失措的国王克甫斯从阿蒙神谕得知,要拯救王国,就只有把女儿安德洛墨达献祭给刻托。安德洛墨达被链条拴在海石上,此时英雄玻耳修斯用女妖美杜莎的头把海怪化为岩石,救下了她。
仙女座是希腊神话中仙后卡西奥佩娅的女儿,仙女的头为壁宿二,是飞马座四边形的其中一只角。仙女座是全天88星座之一,位于大熊座的下方,飞马座附近。仙女座因仙女座大星系M31而著名。M31距离我们大约200万光年,是肉眼可见的最远的天体. 在希腊神话中,安德罗墨达(Andromeda)是衣索比亚(Ethiopia)国王克甫斯(Cepheus)和王后卡西奥佩娅(Cassiopeia)的女儿,其母因不断炫耀自己的美丽而得罪了海神波塞冬之妻安菲特里忒,安菲特里忒要波塞冬替她报仇,波塞冬遂派鲸鱼座蹂躏埃塞俄比亚,克甫斯大骇,请求神谕,神谕揭示解救的方法是献上安德罗梅达。
大陵五(英仙座β)在欧洲又被称为“魔星”,便象征著美杜莎的头。后来,玻耳修斯和安德洛墨达成婚,诞下七儿二女,并建立起迈锡尼城,是为玻耳修斯王朝。安德洛墨达去世后,智慧女神雅典娜在天上制成星座来纪念她,也就是仙女座。仙女座紧邻的英仙座、仙后座、鲸鱼座和仙王座也分别象征神话故事中的玻耳修斯、卡西欧佩亚、刻托和克甫斯。
托勒密于2世纪所著的《天文学大成》中,最早共列出48个星座,仙女座就是其中一个:壁宿二(仙女座α)为安德洛墨达的头,车府增十六(仙女座ο)和螣蛇十九(仙女座λ)为链条,奎宿五、奎宿六、奎宿八、奎宿九和天大将军一(仙女座δ、π、μ、β和γ)为身体及双腿的轮廓。阿拉伯天文学家也有记载托勒密的星座,但在仙女座中额外纳入几颗星,象征女神脚下的一条鱼。1787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波得将仙女座内的几颗恒星以及蝎虎座的大部分恒星合起来,归为腓特烈荣誉座,以纪念普鲁士腓特烈大帝,但不久后便不再通用。但与古时定义不同的是,现代的仙女座不再是几颗亮恒星连起来的轮廓,而是天球上一个包含这些亮恒星以及周边天体的特定区域。1922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决定根据仙女座的拉丁文名Andromeda,得出其正式缩写“And”。尤金·德尔波特在1930年定下仙女座的正式边界,即一个由36段线组成的多边形。根据赤道坐标系统,仙女座位于赤经22时57.5分和2时39.3分之间、赤纬53.19度和21.68度之间。
中国天文学中的奎宿包括仙女座的9颗星(仙女座β、μ和ν等)及双鱼座的7颗星等,呈鞋形。仙女座γ又称天大将军一,属于天大将军。仙女座α连同飞马座γ组成壁宿──玉皇宫殿、藏书阁的东墙。仙女座的北部为天厩,西部连同蝎虎座形成螣蛇。
阿拉伯天文学中的“鲸鱼座”(الحوت,al-Hut)包括仙女座中的奎宿一、奎宿二、奎宿四、奎宿五、奎宿六、奎宿七、奎宿八、奎宿九、奎宿增廿二(仙女座ν、μ、β、η、ζ、ε、δ、π、32)以及仙女座星系,另含现代西方鲸鱼座中的外屏五、奎宿十四、奎宿十五和奎宿十六(鲸鱼座ν、φ、χ和ψ) 。
有关仙女座的印度神话故事和希腊神话非常相似:根据梵文古文献记载,女神安塔尔玛达同样被拴在岩石上。由于两个故事之间有诸多相似之处,例如女神名称“安塔尔玛达”与“安德洛墨达”发音之近,因此学者相信两者的背景有紧密的联系。
安德洛墨达也和美索不达米亚创世神话中的混沌女神迪亚马特有关联。迪亚马特为丈夫阿勃祖诞下许多妖怪,但后来决定发起战争消灭这些妖怪。最后马尔杜克把她杀死,结束了战争,并把迪亚马特的遗体做成星座,让凡人用来计时。
马绍尔群岛人把仙女座、仙后座、三角座和白羊座合起来组成一个象征鼠海豚的星座。仙女座的亮星主要位于豚身,仙后座为豚尾,白羊座为豚首。土阿莫土群岛人把壁宿二称为“Takurua-e-te-tuki-hanga-ruki”,意为“劳苦之星”。
仙女座ο | 仙女座1 | 车府增二十 | 车府增十六 | 3.62 等 | |
---- | 仙女座2 | ---- | 车府增十七 | 5.09 等 | 聚星 |
---- | 仙女座3 | ---- | 螣蛇十六 | 4.64 等 | ---- |
---- | 仙女座4 | ---- | 螣蛇增四 | 5.30 等 | 双星 |
---- | 仙女座5 | ---- | 螣蛇增二 | 5.68 等 | ---- |
---- | 仙女座6 | ---- | 车府增十八 | 5.91 等 | ---- |
---- | 仙女座7 | ---- | 螣蛇十七 | 4.53 等 | ---- |
---- | 仙女座8 | ---- | 螣蛇十八 | 4.82 等 | 可能为变星 |
---- | 仙女座9 | 仙女座AN | 螣蛇增七 | 5.98 等 | 天琴座β型变星 |
---- | 仙女座10 | ---- | 螣蛇增六 | 5.81 等 | ---- |
---- | 仙女座11 | ---- | 螣蛇增三 | 5.44 等 | ---- |
---- | 仙女座12 | ---- | 螣蛇增八 | 5.77 等 | 三合星 |
---- | 仙女座13 | ---- | 螣蛇增五 | 5.75 等 | |
---- | 仙女座14 | ---- | 螣蛇增九 | 5.22 等 | 有一颗行星 |
---- | 仙女座15 | 仙女座V340 | 螣蛇增十 | 5.55 等 | |
仙女座λ | 仙女座16 | ---- | 3.81 等 | 猎犬座RS型变星 | |
仙女座ι | 仙女座17 | ---- | 螣蛇二十二 | 4.29 等 | ---- |
---- | 仙女座18 | ---- | 螣蛇增十二 | 5.35 等 | ---- |
仙女座κ | 仙女座19 | ---- | 螣蛇二十一 | 4.15 等 | 三合星 |
仙女座ψ | 仙女座20 | ---- | 螣蛇二十 | 4.97 等 | 聚星 |
仙女座α | 仙女座21 | Alpheratz | 壁宿二 | 2.07 等 | 分光双星 |
---- | 仙女座22 | ---- | 螣蛇增十一 | 5.01 等 | ---- |
---- | 仙女座23 | ---- | 天厩增一 | 5.71 等 | ---- |
仙女座θ | 仙女座24 | ---- | 天厩一 | 4.61 等 | 可能为变星 |
仙女座σ | 仙女座25 | ---- | 天厩三 | 4.51 等 | ---- |
---- | 仙女座26 | ---- | 仙女座二十六 | 6.10 等 | 双星 |
仙女座ρ | 仙女座27 | ---- | 天厩二 | 5.16 等 | ---- |
---- | 仙女座28 | ---- | 奎宿增一 | 5.20 等 | 盾牌座δ型变星 |
仙女座π | 仙女座29 | ---- | 4.34 等 | ||
仙女座ε | 仙女座30 | ---- | 4.34 等 | ---- | |
仙女座δ | 仙女座31 | Delta | 3.27 等 | 双星 | |
---- | 仙女座32 | ---- | 奎宿增二十二 | 5.30 等 | ---- |
---- | 仙女座33 | 仙女座星系 | 奎宿增二十一 | 约 3.44 等 | 本星系群最大星系 |
仙女座ζ | 仙女座34 | ---- | 4.08 等 | ||
仙女座ν | 仙女座35 | ---- | 4.53 等 | 分光双星 | |
---- | 仙女座36 | ---- | 奎宿增九 | 5.46 等 | 可能为变星 |
仙女座μ | 仙女座37 | ---- | 3.86 等 | 聚星 | |
仙女座η | 仙女座38 | ---- | 奎宿一 | 4.40 等 | ---- |
---- | 仙女座39 | ---- | 奎宿增二十 | 5.95 等 | 双星系统 |
---- | 仙女座41 | ---- | 奎宿增十九 | 5.04 等 | ---- |
仙女座φ | 仙女座42 | ---- | 4.26 等 | ||
仙女座β | 仙女座43 | Mirach | 2.07 等 | 红巨星,变星 | |
---- | 仙女座44 | ---- | 奎宿增十八 | 5.67 等 | ---- |
---- | 仙女座45 | ---- | 奎宿增十六 | 5.80 等 | 双星 |
仙女座ξ | 仙女座46 | Adhil | 4.87 等 | ---- | |
---- | 仙女座47 | ---- | 奎宿增十七 | 5.60 等 | ---- |
仙女座ω | 仙女座48 | ---- | 天大将军增三 | 4.83 等 | ---- |
仙女座A | 仙女座49 | ---- | 天大将军四 | 5.27 等 | ---- |
仙女座υ | 仙女座50 | ---- | 4.10 等 | 有四颗行星:仙女座υb、仙女座υc、仙女座υd、仙女座υe | |
---- | 仙女座51 | Nembus | 3.59 等 | ---- | |
仙女座χ | 仙女座52 | ---- | 天大将军五 | 5.01 等 | ---- |
仙女座τ | 仙女座53 | ---- | 天大将军七 | 4.96 等 | 可能为变星 |
---- | 仙女座55 | ---- | 天大将军增十一 | 5.42 等 | 双星 |
---- | 仙女座56 | ---- | 天大将军八 | 5.69 等 | 聚星 |
仙女座γ1 | 仙女座57 | Almak | 天大将军一 | 2.10 等 | 仙女座第三亮星,四合星 |
---- | 仙女座58 | ---- | 天大将军增九 | 4.78 等 | ---- |
---- | 仙女座59 | ---- | 天大将军增十 | 6.09 至 6.82 等 | 双星 |
仙女座B | 仙女座60 | ---- | 天大将军增十二 | 4.84 等 | 可能为变星 |
仙女座C | 仙女座62 | ---- | 天大将军增十三 | 5.31 等 | ---- |
---- | 仙女座63 | 仙女座PZ | 大陵增七 | 5.57 等 | |
---- | 仙女座64 | ---- | 大陵增八 | 5.19 等 | ---- |
---- | 仙女座65 | ---- | 大陵增九 | 4.73 等 | 三合星 |
---- | 仙女座66 | ---- | 大陵增十 | 6.16 等 | 分光双星 |
---- | ---- | HD 14221 | 天大将军增十四 | 6.44 等 | ---- |
---- | ---- | HD 219962 | 螣蛇增十七 | 6.29 等 | ---- |
---- | ---- | GSC 03239-00992 | ---- | 10.54 等 | 有一颗行星:HAT-P-6b |
---- | ---- | WASP-1 | ---- | 11.79 等 | 有一颗行星: |
---- | ---- | 格鲁姆布里奇34 | ---- | 8.09 至 11.06 等 | 双星系统 |
---- | ---- | 罗斯248 | ---- | 12.29 等 | 近距离恒星 |
---- | ---- | 仙女座IV | ---- | ---- | 不规则矮星系 |
---- | ---- | ---- | 16.20 等 | ||
---- | ---- | 3C 66B | ---- | ---- | 星系 |
---- | ---- | ---- | ---- | 超新星 | |
---- | ---- | NGC 5 | ---- | ---- | 椭圆星系 |
---- | ---- | ---- | 13.70 等 | ||
---- | ---- | NGC 13 | ---- | ---- | ---- |
---- | ---- | ---- | ---- | 漩涡星系 | |
---- | ---- | ---- | 约 9.00 等 | ---- | |
---- | ---- | NGC 27 | ---- | ---- | ---- |
---- | ---- | NGC 29 | ---- | ---- | ---- |
---- | ---- | ---- | ---- | ---- | |
---- | ---- | NGC 43 | ---- | ---- | ---- |
---- | ---- | NGC 48 | ---- | ---- | ---- |
---- | ---- | NGC 49 | ---- | ---- | ---- |
---- | ---- | NGC 5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GC 69 | ---- | ---- | ---- |
---- | ---- | ---- | ---- | ---- | |
---- | ---- | NGC 71 | ---- | 13.30 等 | ---- |
---- | ---- | NGC 72 | ---- | ---- | |
---- | ---- | NGC 74 | ---- | ---- | ---- |
---- | ---- | NGC 76 | ---- | ---- | ---- |
---- | ---- | NGC 80 | ---- | ---- | ---- |
---- | ---- | ---- | ---- | ---- | |
---- | ---- | NGC 83 | ---- | ---- | ---- |
---- | ---- | ---- | ---- | 椭圆星系 | |
---- | ---- | NGC 86 | ---- | ---- | ---- |
---- | ---- | NGC 90 | ---- | ---- | 单星 |
---- | ---- | NGC 93 | ---- | ---- | ---- |
---- | ---- | NGC 94 | ---- | ---- | ---- |
---- | ---- | NGC 96 | ---- | ---- | ---- |
---- | ---- | ---- | ---- | ---- | |
---- | ---- | NGC 108 | ---- | ---- | ---- |
---- | ---- | NGC 109 | ---- | ---- | ---- |
---- | ---- | NGC 112 | ---- | ---- | ---- |
---- | ---- | NGC 140 | ---- | ---- | ---- |
---- | ---- | NGC 147 | ---- | 12.00 等 | 仙女座星系的卫星系 |
---- | ---- | NGC 149 | ---- | ---- | ---- |
---- | ---- | ---- | 11.00 等 | 仙女座星系的卫星系 | |
---- | ---- | ---- | 9.40 等 | 椭圆星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GC 221、M32 | ---- | 9.20 等 | 仙女座星系的卫星系 |
---- | ---- | NGC 252 | ---- | ---- | ---- |
---- | ---- | ---- | 13.80 等 | ||
---- | ---- | NGC 389 | ---- | ---- | ---- |
---- | ---- | NGC 393 | ---- | ---- | ---- |
---- | ---- | NGC 404 | ---- | ---- | ---- |
---- | ---- | NGC 425 | ---- | ---- | ---- |
---- | ---- | NGC 431 | ---- | ---- | ---- |
---- | ---- | NGC 477 | ---- | ---- | ---- |
---- | ---- | NGC 512 | ---- | ---- | ---- |
---- | ---- | NGC 513 | ---- | ---- | ---- |
---- | ---- | NGC 528 | ---- | ---- | ---- |
---- | ---- | ---- | ---- | ---- | |
---- | ---- | NGC 531 | ---- | 15.00 等 | 漩涡星系 |
---- | ---- | NGC 536 | ---- | ---- | ---- |
---- | ---- | NGC 537 | ---- | ---- | ---- |
---- | ---- | NGC 542 | ---- | ---- | 矮漩涡星系 |
---- | ---- | NGC 55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GC 573 | ---- | ---- | ---- |
---- | ---- | NGC 590 | ---- | ---- | ---- |
---- | ---- | NGC 591 | ---- | ---- | ---- |
---- | ---- | NGC 605 | ---- | ---- | ---- |
---- | ---- | NGC 620 | ---- | ---- | ---- |
---- | ---- | NGC 662 | ---- | ---- | ---- |
---- | ---- | NGC 668 | ---- | ---- | ---- |
---- | ---- | NGC 679 | ---- | ---- | ---- |
---- | ---- | NGC 687 | ---- | ---- | ---- |
---- | ---- | NGC 700 | ---- | ---- | ---- |
---- | ---- | NGC 703 | ---- | ---- | ---- |
---- | ---- | NGC 704 | ---- | ---- | ---- |
---- | ---- | NGC 705 | ---- | ---- | ---- |
---- | ---- | NGC 708 | ---- | ---- | ---- |
---- | ---- | NGC 709 | ---- | 14.20 等 | 星系 |
---- | ---- | NGC 710 | ---- | 13.50 等 | 星系 |
---- | ---- | NGC 712 | ---- | 12.80 等 | 星系 |
---- | ---- | NGC 714 | ---- | 13.20 等 | 星系 |
---- | ---- | NGC 717 | ---- | 14.00 等 | 星系 |
---- | ---- | NGC 721 | ---- | 13.30 等 | 星系 |
---- | ---- | NGC 732 | ---- | 13.60 等 | 星系 |
---- | ---- | NGC 746 | ---- | 13.00 等 | 星系 |
---- | ---- | NGC 752 | ---- | 5.70 等 | 疏散星团 |
---- | ---- | NGC 753 | ---- | 12.20 等 | 星系 |
---- | ---- | NGC 759 | ---- | 12.80 等 | 星系 |
---- | ---- | NGC 797 | ---- | 12.70 等 | 星系 |
---- | ---- | NGC 801 | ---- | 13.20 等 | 星系 |
---- | ---- | NGC 812 | ---- | 11.60 等 | 星系 |
---- | ---- | NGC 818 | ---- | 12.40 等 | 星系 |
---- | ---- | NGC 828 | ---- | 12.20 等 | 星系 |
---- | ---- | NGC 834 | ---- | 13.00 等 | 星系 |
---- | ---- | NGC 841 | ---- | 12.60 等 | 星系 |
---- | ---- | NGC 845 | ---- | 13.60 等 | 星系 |
---- | ---- | NGC 846 | ---- | 12.30 等 | 星系 |
---- | ---- | ---- | 10.80 等 | 螺旋星系 | |
---- | ---- | NGC 898 | ---- | 13.10 等 | 星系 |
---- | ---- | NGC 906 | ---- | 13.00 等 | 星系 |
---- | ---- | NGC 909 | ---- | 13.70 等 | 星系 |
---- | ---- | NGC 910 | ---- | 12.20 等 | 星系 |
---- | ---- | NGC 911 | ---- | 12.80 等 | 星系 |
---- | ---- | NGC 912 | ---- | 14.10 等 | 星系 |
---- | ---- | NGC 913 | ---- | 15.00 等 | 星系 |
---- | ---- | NGC 914 | ---- | 13.00 等 | 星系 |
---- | ---- | NGC 920 | ---- | 14.40 等 | 星系 |
---- | ---- | NGC 923 | ---- | 13.70 等 | 星系 |
---- | ---- | NGC 933 | ---- | 14.30 等 | 星系 |
---- | ---- | NGC 937 | ---- | 14.20 等 | 星系 |
---- | ---- | NGC 946 | ---- | 13.70 等 | 星系 |
---- | ---- | ---- | 13.10 等 | 星系 | |
---- | ---- | NGC 982 | ---- | 12.50 等 | 星系 |
---- | ---- | NGC 995 | ---- | 13.50 等 | 星系 |
---- | ---- | NGC 996 | ---- | 13.10 等 | 星系 |
---- | ---- | NGC 999 | ---- | 13.60 等 | 星系 |
---- | ---- | NGC 1000 | ---- | 14.60 等 | 星系 |
---- | ---- | ---- | ---- | 星系 | |
---- | ---- | NGC 7662、蓝雪球星云 | ---- | 约 9.00 等 | 星云 |
---- | ---- | ---- | ---- | 星系 | |
---- | ---- | NGC 7836 | ---- | ---- | 星系 |
---- | ---- | 马亚尔II | ---- | ---- | 球状星团 |
壁宿二(仙女座α )是这个星座中最亮的恒星。它是A0P型双星,平均视星等为2.1,光度为96L☉(L☉指太阳光度),距地球97光年。在西方神话中,它代表安德洛墨达的头,然而,它的阿拉伯名 - Alpheratz和Sirrah,则来源于“surrat al-faras”,意为“骏马的肚脐”。壁宿二是组成“飞马大广场”星群的恒星之一,这个星群含有三个恒星:室宿一、室宿二和壁宿一。因此,这颗恒星以前被认为同时属于仙女座和飞马座,也被称为飞马座δ(此名称已不再正式使用)
奎宿九(仙女座β )是一个红色的M0型巨星,位于被称为“腰带(girdle)”的星群中,距地球198光年,星等为2.06,光度为115L☉。它的名字来源于阿拉伯语“al-Maraqq”,意思是“腰部”或“缠腰带”,由托勒密作品翻译而来。然而,大部分阿拉伯人认为奎宿九是鲸鱼座的一部分,鲸鱼座是阿拉伯天文学中的一个星座,位于仙女座底部。
天大将军一(仙女座γ )是一个明亮的K3型橙色巨星,位于星座的南部,总星等为2.14。它也是一个多星系统,黄色主星星等为2.3,蓝绿色伴星星等为5.0,相聚主星9.7弧秒。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William Herschel)曾说:“这两个恒星颜色的显著差异,暗示了太阳及其行星的概念,对天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赫歇尔对伴星颜色的描述为“天蓝色略接近绿色的细光”。伴星本身也是一颗双星,它的伴星星等为6.3,周期为61年。该系统距离地球358光年。天大将军一的英文名Almach来源于阿拉伯语“Anaq al-Ard”,意为“地球的孩子”,代指一种帮狮子寻找猎物的动物。
奎宿五(仙女座δ)是一个K3型橙色巨星,星等为3.3。距地球105光年。
螣蛇廿二(ι),螣蛇廿一(κ),螣蛇十九(λ),车府增十六(ο)和螣蛇廿(ψ)共同形成一个称为“腓特烈的荣誉”的星群,这个名字来源于废弃星座腓特烈荣誉座。螣蛇廿二(ι)是一个 B8型的蓝白色主序星,距地球502光年;螣蛇廿一(κ)是一种B9 IV n型的白色主序星,距离地球168光年;螣蛇十九(λ)是一颗G8型的黄色巨星,距离地球86光年;车府增十六(ο)是一个B6型的蓝白色巨型恒星,离地球679光年; 螣蛇廿(ψ)是一个B7型的蓝白色的主序星,离地球988光年。
仙女座星座离银河系很远,所以仙女座中很少包含银河系的疏散星团或星云。而由于仙女座与天空中的明亮尘埃的距离很远,我们可以在仙女座中看见很多遥远的星系。仙女座中最著名的深空天体当属仙女座星系,这是一个编号为Messier 31(M31)或NGC 224的螺旋星系。M31是肉眼可见的最遥远的物体之一,距离地球220万光年,在一个黑暗、视宁度高的夜晚它看上去就像一个模糊的光斑。M31是银河系周边最大的星系,也是本星系团中最大的星系。M31的直径约为200,000光年,是银河系的两倍,在天球上的大小约为192.4×62.2弧分。它是一个与银河系十分相像的螺旋星系,平均亮度3.5等,是北天最亮的深空天体之一。根据计算机模拟,50亿年后仙女座星系可能会和银河系相撞。仙女座
1923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利用加州威尔逊山天文台的100英寸虎克望远镜对M31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偶然发现了M31中的造父变星,这种恒星能够作为标准烛光测定其他恒星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如今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天文科研领域。哈勃也发现,仙女座星系中的造父变星离我们的距离远大于银河系的大小,从而证明了仙女座星系并不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光源,而是独立于银河系而存在的,他也因此确定了星系的存在(星系当时被哈勃称为“宇宙岛”) 。
仙女座星系的两个主要的伴星系是M32和M110(分别为NGC 221和NGC 205),它们是两个非常暗弱的椭圆星系。M32可见部分的尺寸远小于8.7乘6.4弧分,M110稍微大一些,它们在仙女座星系的光斑周围展现为两个更模糊的光斑。M32于1749年由法国天文学家Guillaume Le Gentil发现,此后被发现它比仙女座星系本身更接近地球。M32的平均亮度约为9.0,在黑暗的地方,人们用双筒望远镜就能看见它。M110比M32黯淡很多,但是它比M32看起来大了不少,在天空中占据了21.9×10.9弧分的空间。
仙女座星系共有15个卫星星系,其中也包括了M32和M110。这15个卫星星系中有9个都在同一个公转平面上,这也让人们推断出这些卫星星系有一个共同的起源。这些卫星星系通常都是年老的、气体稀疏的矮椭圆星系。
仙女座中最著名的疏散星团是NGC 752(考德威尔28),平均亮度为5.7。它是一个松散地分布在银河系中的星团,跨度49弧分,其中大约有12颗明亮的恒星。在望远镜的低倍放大下,我们大约可以看到60颗星等在9以下的恒星。仙女座的另一个疏散星团是NGC 7686,它的亮度和NGC752差不多,大约为5.6,它也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团。它包含大约20颗恒星,总直径15弧分,比NGC752更加紧密一些。
仙女座星系中还有一个着名的行星状星云:NGC 7662(考德威尔22)。它位于仙女座ι西南约3度,距离地球4000光年。因为它在望远镜中看起来是一个暗弱的圆形蓝绿色光斑,业余天文爱好者们称它为“蓝色雪球星云”。这个行星状星云平均光度为9.2等,大小为20 x 130弧秒,中心有一颗亮度为13.2等的恒星。
本文发布于:2022-10-21 21:03: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408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