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海宁潮习俗,是以海宁观潮习俗特别是农历八月十八观潮节为核心,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商贸习俗、传统技艺、相关方言俗语、民间信仰、民俗活动、在海宁潮影响下的传统知识和实践等多项内容,具有特定时空范畴的空间文化。
观潮之风源于汉魏,继于南北朝,唐已盛行,宋为高峰。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至今,南岸观潮多在肖山南阳和拦海大堤一线,北岸观潮多在海宁盐官。1999年国内游客达130万人,境外游客突破1万人。唐宋时期,观潮地址本在杭州凤凰山浙江亭一带。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钱塘江由中小门改道北大门,海宁盐官便成了观潮的胜地,故钱江潮亦称海宁潮。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以位于杭州东北45公里的海宁盐官镇为观潮第一胜地,故称“海宁观潮“。
海宁观潮,一是在盐官观赏“一线潮”和“卷云拥雪潮”,潮高一般3-5米,最大高度可达8米以上,最大时速每秒9.6米。二是在盐官以东8公里的八堡观看“碰头潮、冲天潮、喷雪潮”。三是在盐官以西11公里的老盐仓欣赏回头潮,亦称返头潮。这三区潮水,由东往西出现,若驱车与潮赛跑,则可把三处佳景,依次观赏,大饱眼福。多年来,海宁潮均被国家作为国际旅游重点项目推向世界。
作为非物质文化属性的海宁潮习俗,是海宁整体潮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源远流长,内容涵盖广泛,是当地人民群体心理特征及其传承的突出表现。
世界一绝的海宁潮,千百年来无数名人游客为之倾倒。白居易、李白、苏东坡等历代名人墨客在一睹奇观后留下千余首咏潮诗词。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四次到盐官观赏海宁潮,赋诗10余首。孙中山、毛泽东等一代伟人也曾来海宁观潮并留了诗文。浩瀚的海宁潮撞击了许多文人墨客的灵感,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潮文化”资料,凝成了一部特殊的历史教材。
由于当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商贸活动的嬗变和当代旅游业的发达,一方面增加了海宁潮在观潮习俗上传播的广泛性,另一方面则更改了一部分千古相传的传统习俗,特别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相关民俗活动等海宁潮习俗、相关传统知识和实践当中的内容,有些发生了变异,有些已经消失,有些濒临灭亡,如何完整地了解、记录、保护和传承海宁潮习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宁开始举办“观潮节”,声势越来越大。2000年观潮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通过9颗卫星,使用3套转播系统30多台摄像机,水陆空全方位对海宁潮进行近3小时的现场直播。2001年观潮节,吸引中外游客102万人次。
2015年海宁观潮节活动:(1)观潮节开幕式暨鲁瑾脱口秀音乐节。知名主持人鲁瑾女士在观潮节开幕之际做关于梦想为主题的脱口秀节目。(2)2015第六届海宁潮音乐节。本届潮音乐节以“青春,我的音乐梦”为主题,邀请实力派歌手献唱,将气势磅礴的钱江潮与震撼的音乐结合,激发海内外游客的音乐梦,打造一场精美绝伦的视听盛宴。(3)央视直播海宁潮。通过央视的镜头将海宁潮的壮观景象和海宁潮文化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展现给国内外观众,大力传播海宁特色潮资源、魅力潮文化和观潮旅游品牌。(4)祭祀潮神民俗表演。在景区观潮公园白石台举办八月十八祭祀潮神活动,进行祭祀潮神民俗表演,展现了我市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地方传统文化,深化潮文化内涵。
本文发布于:2022-10-21 11:18: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373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