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象(Mental Phenomena)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通过心理现象可以反映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类。心理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发展的过程。通常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如认知过程的聚精会神与注意力涣散状态,情绪过程的心境状态和激情状态,意志过程的信心状态和犹豫状态等。心理特征是指心理活动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如有的人观察敏锐、精确,有的人观察粗枝大叶;有的人思维灵活,有的人思考问题深入;有的人情绪稳定内向,有的人情绪易波动、外向;有的人办事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等等。这些差异体现体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不同。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者紧密联系。
心理过程是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
1、认知现象:是人们获得知识或者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基本的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注意则是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特征。。
2、情绪和情感:其过程是一个人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体验。例如,满意、愉快、气愤、悲伤等,它总是和一定的行为表现联系着。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不仅仅是认识它、感受它,同时还要改造它,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3、意志:为了改造客观事物,一个人有意识地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式方法、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即为意志过程。
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包括人性、人格特质和性格素养(人格特质和性格素养属于个性心理)三个方面。人性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包括人类先天的学习本能、心理成长与演变本能、趋利避害的本能等;人格特质是指经遗传或身体生理变化而使个体或相应群体特有的心理特征特征,包括个体先天特有的气质、智力、体能等等。人性和人格特质都是先天具有的或经后天成长发育自然生成的,而性格素养则就是指后天经人为及其相关的外界环境影响才会具有的心理特征,包括那些经过后天的经历、训练、学习、培养才具有的能力、知识、经验、性格、习惯、品行等。人格特质可基于人性而存在,人格特质也可与人性平行存在,而性格素养则是在人性与人格特质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
人性
人性就日常用语上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上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属性;广义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其中包括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属性。这里所述人性就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人性由于是人所共有甚至能与动物所共有的属性,那么这种属性也就不可能是后天的结果,只能是人类天性,属于无条件反射。
人性按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性可分为自我类人性与社会类人性两部分。自我类人性是指与个体需求相关的人类共有的个人意向,包括相应的好奇心、食欲、解暑去寒的欲望、情爱的追求等;社会类人性则是指个体在与他(她)人乃至各社会群体间互动中相关的人类共有的社会意向,包括相应的同情心与正义感等。
自我类人性中自由独立的思想与行为及其环境是人类创造精神物质文化的源泉,没有使个体能自由发挥的知识储备与物质条件,特别是没有相应的思想解放和行为自由的开放,就没有人类在相应程度上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但是做为人类天性,人们对自由与权力的渴望又是无限的,这种无限性会导致人们对物质与精神财富无止境的追求,进而:一则导致某部分人会牺牲践踏他人的人权以满足自己对权力的追求,二则导致人类社会贫富严重分化乃至环境污染。这也就是说人类趋利避害的自我类人性是只遵从丛林原则的,是只讲究适者生存的,它只关注于目的目标的实现,而趋向于不择手段。所以人类的自我类人性就需要制约,就需要用道德、规则、纪律、法律等保障他(她)人人权与共有环境的安全。而人类对真、善、美追求的社会类人性又是愿意接受法律、接受规则、接受道德的,这体现在人类所具有的同情之心、礼让之心、羞耻之心等。但人类社会类人性又只是关注于人类行为过程的规矩性与正义性,就其心理功能来讲是不会理睬个体行为的动机与目的在某些时间与环境下,又是正当正确的或可以理解的。人类趋利避害的个体本能与社会类人性由此相互对立,相互制约,但又难免是相辅相成的。人的社会本能在不断制约着人们的自我本能,而人的自我本能也是在不断突破修正着人的社会本能所针对的内容。
先天的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是指经遗传或身体生理变化而使个体或相应群体特有的心理特征特征,包括其先天特有的气质、智力、体能等等。气质是指“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是人的先天禀赋”,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无论从性别、生长成长阶段、种族乃至同种族的个体间,在气质上都是会有差别的。首先,由于性别不同男女在情趣上天生就会有差异;其次,人类的心理特征也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再次,各种族整体气质上差别还受天生的生理因素影响。人的天性不仅包含有人类共同的人格特性,还具有人类内部相互之间的心理特征差别。
后天的性格素养
后天的性格素养即条件反射。先天的人性、人格特质和后天的性格素养都是人类及其个体的自然反应,只是先天的人性、气质特质属于无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性格素养特别是一些能力(如许多习惯化的工作生活技能)是条件反射。作为天性的人性、气质与后天的性格素养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先天的人性与人格特质从内在意识上是不可调控的,而后天的性格素养从内在意识上则是可接受外来意识的调控。
后天的性格素养主要表现为:后天的嗜好、惯常的行为方式、习得的或后天发展的生存能力、一些自动化的技能与动作等等。嗜好喜好是性格素养中的重心,性格素养中的其它方面大部分可呈现于嗜好喜好之中。嗜好喜好是指人们对某事物持续的喜爱情感及其相应的行为倾向,嗜好喜好就其产生来讲有先天本能直接导致的与后天环境间接导致之分。后天的嗜好喜好与先天的嗜好喜好特别不同的地方在于:后天着意培养出的嗜好喜好往往与人们的信仰、志向、价值观、世界观等密切相关,相对于生理与精神的痛苦人们可以因此忍受甚至可以以苦为乐;而先天本能直接导致的嗜好喜好(或说是娱乐消遣心理),无论就其过程与目标来讲其追求的就是快乐,当相应的快乐终止或无望时相应的嗜好喜好也就会终止。
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是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是个体在短时间内的心理活动表现。而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不同,短暂的心理过程在产生时又总是带有个人的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它是个人在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的方向。其中主要包括:个体长期稳定的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例如:在能力方面有的人有数学才能,有的人有写作才能,有的人有音乐才能;在气质和性格方面,有的人活泼好动,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热情友善,有的人冷漠无情。能力、气质和性格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苏联心理学家 H.д.列维托夫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与个性心理特征三种形态。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稳固的,而心理状态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既有暂时性、又有稳固性,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统一的表现。心理过程都是在一定的心理状态的背景中进行,都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状态。如注意的分心与集中;思维的明确性、迅速性和“灵感”状态;情绪的激动与沉着;意志方面的果断与犹豫等。心理状态是个别心理过程的结合、统一,是某种综合的心理现象,所以它往往又成为某种个性特征的表现,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面貌,因而心理状态的特征又往往成为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表现。因此,一个人在特定时刻的心理状态,是当前事物引起的心理过程、过去形成的个性特征和以前的心理状态相结合的产物。
心理状态是是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必须是通过心理状态才能表现出来。根据心理状态中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关系,心理状态可进行如下的分类:
一是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相结合产生心理状态的过程中以心理过程为主角度的表现。以心理过程为主角度的表现标准划分心理状态可把心理状态划分为认识的心理状态、感情的心理状态和意识的心理状态。其中认知的心理状态还包括感知的心理状态、记忆的心理状态、思维的心理状态、想象的心理状态等;感情的心理状态还包括情感的心理状态、情绪的心理状态等;意识的心理状态还包括注意的心理状态、忽视的心理状态、欲望的心理状态、满意不满意的心理状态等。
二是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相结合产生心理状态的过程中以心理特征为主角度的表现。以心理特征为主角度的表现标准划分心理状态可把心理状态划分为动物共有的心理状态、人类共有的心理状态、民族的心理状态、团队群体的心理状态和个体个性的心理状态等。
三是心理状态在不同的心理活动阶段和活动领域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亦可根据不同领域、因素,用不同标准对心理状态进行多方位的考察和研究。如以心理状态对活动效果的影响为标准, 可将心理状态划分为最佳心理状态、一般心理状态、不良心理状态;根据心理状态是否具有显著的周期性, 可将其划分为周期性心理状态和非周期性心理状态;按照常态、异常可以把心理状态划分为正常心理状态、异常心理状态等等。
心理现象分类的意义
一个概念必须是在其所属及其相关领域内有准确的分别分辨的作用,而若要使一定概念在其所属与相关领域内有分别分辨的作用,前提条件又必须是:先有了在此概念上一层次范围内的准确的分类。而若要有在此概念上一层次范围内的准确的分类,终究的最大前提又必须是先要有对此概念相应相关的事物具有了全面的准确的认识。这就是在概念的分类分析中所应明白的:“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的道理。由此相应,如果对心理现象没有全面的准确的分类,也就无法从概念及其相应的逻辑上对个别心理现象进行准确的分析分辨。就如近现代的心理学研究,以苏俄巴甫洛夫等人为主体的基础性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导向被忽视,主流的普遍的趋向是被急功近利的西方心理学界所引导。西方心理学界在进行心理学研究前,普遍都不愿对心理现象涵盖的范围及其所属的各项概念先进行认真的、充分的、辩证统一的推敲认定,甚至是形成风气地按照各自的需求与模糊认识就生造、硬造各项概念及其定义,这就使得近现代的心理学研究乃至具体的心理活动分析,都难以依赖于一个正确统一的心理学概念的体系。这进而又使得近现代心理学研究与心理学理论运用中是概念混乱、各说各话,而这各种心理学流派理论及其概念往往又是相互交叉甚至是难以区别。受此类因素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最终又使得近现代许多心理学研究要不就是很难进行,要不就是漏洞百出。所以说,对心理现象准确的全面的分类,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起点,更是对具体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与开端。
意识与意志的相互关系
传统的心理现象分类理论中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但意志过程又是包含于心理学中狭义的意识概念之中的。所谓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据此支配和调节自己行动、克服种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心理学狭义的意识是指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心理活动的觉知与注意。意识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其中意识的自觉自知性产生了人期间性的欲望、需求、愿望等内在意向,意识的目的目标性是产生人的清醒、糊涂、注意力集中与分散等外在意识,而意识的能动性则才是支持在一定行为任务目标上使内在意向与外在意识能够相应结合的意志过程。心理现象意识过程由于其能动性而包含了意志过程,所以心理过程更准确的分法应该是认识过程、感情过程、意识过程三分法。正因传统心理过程分类理论中只含有意志过程,这就将意识过程中的内在意向与外在意识被刨除于心理过程之外,致使很多本应属于心理过程的心理现象无所归属,或只有被强硬地分配入心理特征之中。比如许多心理理论中往往就将“欲望需求”简单地就归属于个性中的个性心理倾向,这就使得许多可定义为只具有短暂一时特征的,个体满足后就可缓解乃至解除的,本应是归属于心理过程中的意识过程的“对食物需求”等需求欲望,和真正是应归属于心理特征中具有长期稳定性的“兴趣、嗜好、成瘾”等需求欲望在心理现象分类中就无法分辨归置清楚。另外,如“注意”本应归属于心理过程中的意识过程,而有些心理理论因之会影响认识过程就将之归属于认识过程,但注意显然也会影响人们情绪情感的变化,且注意又显然没有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认知功能;而有些心理理论则就将”注意“归属于具有长期稳定性的心理特征,但注意力的集中与分散等现象显然表明了注意是与“注意力障碍”等这一类长期性的心理特征又不同的,它只是一种随需关注目标任务的变化而只具有一定期间性的应属于心理过程的心理现象。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林崇德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的态度体验”,显然这一情绪定义是将情绪附属于态度。而若将情绪所属,套用现今较为常用的态度结构理论: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方面,则显然这一情绪定义是将情绪和情感等同或者是在将情绪作为情感的一部分。而实际上,许多涉及情绪与情感关系的心理学教科书中都在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以上理论一方面将个体的纯个人的与物质层面的,幸福、美感、憎恶、喜爱等感受,排斥到了情感内含之外;而另一方面又显然忽视了情绪感受上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和社会性情感感受上的爱情、友谊、爱国主义等情感,在行为过程中所具有的既各自体现又交叉共存的现象。这就例如一个人在追求爱情这一社会性的情感过程中,随着行为过程的变化同样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而人类爱情感受相对的稳定性和相应情绪会随情境变化感受的不稳定性,是进一步表明了爱情和相应的情绪反应虽然相关但却是有区别的两个心理过程。所以,将情绪和情感简单地混为一谈,或者将情感和情绪以是否基于社会需求为标准来相区别都是不合情理的。
从不同的药物刺激结果,亦表明情绪和情感在生理反应层面上是两种不尽一致的过程。一方面,情绪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肾上腺素却是喜、怒、悲、恐等各种情绪存在的必要条件。心理学家就曾给一些不会产生恐惧和回避行为的心理病态者注射了肾上腺素,结果这些心理病态者在注射了肾上腺素之后和正常人一样产生了恐惧,学会了回避任务。但另一方面,肾上腺素却不是情感变化的必要条件。情感虽亦是多种多样的,但特定的情感仅与特定的欲望乃至其相关药物有联系。比如若人没有男女的区别与性欲的存在是很难有爱情产生的,所以当人吃了春药以后,伴随着性欲的旺盛对异性一见钟情的可能性也就会随之加大了,但却不会因为其吃了春药随之亦会强化其对食物的喜爱,更不要说肾上腺素不可能包管各种情感了。
情绪情感共同作为行为反应中的与生理相关的心理评价部分,其实质性区别就在于:情感是指对行为目标目的的生理评价反应,而情绪是指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再以爱情举例来说,当我们产生爱情时是有目标的,我们的爱情是对相应目标的一种生理上的评价和体验,同时当我们随着爱情的追求这一行为过程的起伏波折我们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心理状态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列维托夫的心理状态理论认为: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而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都是在两者相互结合统一的基础上,由形成的心理状态直接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一切心理现象实际上都直接表现于心理状态之中。
人格个性角度的分析
如果要是从过程表现分析,心理现象的产生是个性的体现,是指在心理现象产生过程中的心理特征的堆叠。可以是对于客观事物的反应。同样也能够反作用与人体而产生行为的导向或者制约的效果。
心理过程角度的分析
从心理活动的角度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知、情、意,不同的侧面体现出不同的效应,综合的作用产生了整体的反应,最后促成心理现象的产生,或者影响心理现象的产生。
生物解剖学角度的分析
从生物学以及解剖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人体的心理现象是大脑的思维活动以及神经元感知过程的交集,是外界事物或者外界元素作用于人体之后的内心反应。
一般系统理论
心理学中的一般系统(General Systems in Psychology)的概念源自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V.伯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1937年,伯塔朗菲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问题讨论会上,首次提出“一般系统”的概念;1945年3月,他公开发表其著名论文《关于一般系统》;1968年,他在加拿大出版了《一般系统论的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在这部著作中,他把一般系统称作“科学的科学”。嗣后,A.拉波波特在编辑《一般系统年鉴》时,充分发挥了其数学家的才能,使一般系统带有强烈的数学色彩。与此同时,J.G.米勒在担任路易斯维尔大学校长时,主持成立了一般系统研究所,并以一般系统论学会的名义出版了《行为科学》杂志。1978年,米勒刊布其《生命系统》一书,该书到目前为止仍被认为是在生命科学领域内运用一般系统的典范。
一般系统的含义是指可以跨学科应用的模式。如果同样的模式可以应用于冶金、农业、商业、音乐,那么这种模式就是一般系统。数学运算是一般系统的最好例证。每一种系统都可以根据它是自主的还是屈从于外部的影响而健为开放系统和闭合系统。这两种系统是应用最为频繁的系统。溪流中的漩涡是一种开放系统,随着旋涡周围溪流的变化而变化;太阳系是闭合系统,它较少受到周围宇宙的影响。一只蚂蚁具有非常闭合的行为系统;一位协调有方的人则具有非常开放的行为系统。
其实,一般系统论的思想在心理学领域早有雏型。最早涉及心理学中一般系统论思想的是J.斯马茨的整体论和格式塔的完形说。斯马茨是士兵出身的政治家和哲学家,曾任陆军元帅。他于1926年观察到,许多“突然出现的事物”无法根据它们的元素进行预示。例如,没有人可以仅仅根据氧和氢的特性来猜测水的性质。突然出现的事物不同于它们各部分的总和。于是,他把这种现象称作“整体论”。但是,斯马茨的整体论只指出了突生事物与它们的元素有所不同,而未能详细说明这些突生事物为什么或怎样与它们的元素不同。格式塔心理学家则前进了一步,提出各部分的结构或模式便是新的元素。起先,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大脑中事件的结构和外在世界事件的结构是平行的,即同型论。可是,很少人有追随这一观点,尽管大家也承认有一些自然倾向把某些结构“读入”所接收的刺激中去。爱因斯坦甚至提出结构或“定律”可能存在于领悟者的心中而不是外在世界中。对格式塔心理学家来说,事件的结构或模式比事件的元素本身更重要。事件的元素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获得意义,用一般系统论的话来说,研究系统比研究元素更生要。
K.勒温用“场论”来表示他的心理学概念,亦是心理学中一般系统的思想。由此,可把生态学看作生物的场论。W.E.格雷戈里认为,根据勒温的场论,心理现象中凡涉及整体或完形的理论都具有场的特征。因此,当一个人把事件放在其心理场中加以考虑时,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便把事件放在“系统中”加以处理了。学习理论也表现为一种系统。其中,根据强化学说,经常得到奖励的行为往往会成为一种持续的系统。人格理论更强调系统,许多人格理论家认为,除多重人格外,一种人格的全部行为属于一个系统。一致性是人格的特色之一。有些心理学家甚至用“体内平衡”的概念来表示人格系统。体内平衡这一术语原先用来解释有机体在保持“内部环境”的“恒定状态”时不同部分相互关系的一种生理学模式。1951年,R.斯塔格纳将这一术语的意思引申,用来解释人格的稳定性,即自我形象的保留。由此,可以把行为解释为“人格的自动平衡”,也即保持个体自我概念的行为。心理学中的压力现象也很能说明一般系统的思想。在冶金学领域,金属的压力改变了它们的分子结构。因此,心理的压力引起生理结构的变化。这里一般系统表现在结构上,结构是各部分自行排列以构成整体的方式,金属分子结构的变化和生理结构的变化都是系统的变化。
一般系统具有层次性,可以分级安排。一个系统包含在更具包容性的系统内,同样,一个系统也可组成较少包容性的系统。例如,一种地理系统可能包含着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又可能包含着社会系统,如一群蚂蚁、一个狼群、一个人类聚居地等。在人类聚居地系统内,各个体又依次成为一个系统,每个个体分别具有几组系统:胃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等等。一般系统容易与“系统”和“系统分析”发生混淆。实际上,这些概念是不相同的。“系统”这一术语是指一个研究领域内的模式。如通讯系统、行政系统、政府系统等。只有当它应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领域时才成为一般系统。系统分析涉及对待特殊系统结构的分析,而不是作一般的描述或建立概括性模式。
疲劳感
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关键是这些症状的产生背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何。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现象,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精神病的标签。
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
焦虑反应
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高考,并随着事过境迁而很快缓解。
歇斯底里
多见于妇女和儿童。有些女性和丈夫吵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胁禁用词语。儿童可有白日梦、幻想性谎言表现,把自己幻想的内容当成现实。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充分、不成熟所致。
强迫现象
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了等。但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生活工作。
恐怖和对立
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到会不会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
疑病现象
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特别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和意外死亡后容易出现。但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
偏执和自我牵挂
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特别是对自己有不利影响、如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这种现象通常是一过性的,而且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密。
错觉
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
幻觉
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士称之为心因性幻觉。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觉体验,不能视为病态。
自笑、自言自语
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属正常现象。
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心理现象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这样的现象人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一则笑话这样说到: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从众闹出的笑话。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可以表心理现象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许多青少年因崇拜某位明星的某些特征,比如长相啊,歌声啊,于是就不顾一切模仿明星的行为,搜集他们用过的一切东西。这其实就是晕轮效应在作怪。晕轮效应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人们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平时说的“爱屋及乌”就是晕轮效应的一个突出表现。
水池里养着一群鱼,由于缺乏外界刺激,这些鱼变得死气沉沉,容易死亡。渔民偶然心理现象把几条鲇鱼放在这群鱼里,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由于鲇鱼喜欢挤来挤去,整个水池里的鱼都被带动起来而显得生机勃勃,所以渔民喜欢放几条鲇鱼在里面增加全体鱼的活力与寿命。在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也会产生鲇鱼效应。
《圣经·马太福音》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富翁给他的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去做生意。一年后他召集仆人想知道他们各自赚了多少,其中第一个人赚了十锭,第二个人赚了五锭,最后一个人用手巾包了那锭银子,捂了一年没赚一个子儿,这位富翁就命令后者把那锭银子交给赚钱最多者。该书第二十五章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代塞浦路斯的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后来竟使这座雕像活了起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 Ronthal)心理现象和雅各布森L. F. Jacobson)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及其同事,要求教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他们告诉教师们说,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lateblooming) 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罗森塔尔认为,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望得到改善。自从罗森塔尔宣布大器晚成者的名单之后,罗森塔尔就再也没有和这些学生接触过,老师们也再没有提起过这件事。事实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单,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的,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著不同。可是当学期之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显著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这种结局是怎样造成的呢?罗森塔尔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晚器大成的学生,开始崭露头角,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皮格马利翁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都反映了期望的作用,所以又称为期望效应。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安慰剂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能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经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首因效应: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
为了调查研究各种工作条件对生产率的影响,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一个大车间心理现象的六名女工被选为实验的被试者。实验持续了一年多。这些女工的工作是装配电话机中的继电器。
首先让她们在一个一般的车间里工作两星期,测出她们的正常生产率。然后把她们安排到一个特珠的测量室工作五星期,这里除了可以测量每个女工的生产情况外,其他条件都与一般车间相同,即工作条件没有变化。接着进入第三个时期,改变了对 女工们支付工资的方法。以前女工的薪水依赖于整个车间工人的生产量,只依赖于她们六个人的生产量。在第四个时期,在工作中安排女工上午、下午各一次5分钟的工问休息。第五个时期,把工间休息延长为10分钟。第六个时期,建立了六个5分钟休息时间制度。第七个时期,公司为女工提供一顿简单的午餐。在随后的三个时期每天让女工提前半小时下班。第十一个时期,建立了每周工作五天的制度。最后第十二个时期,原来的一切工作条件又全恢复了,重新回到第一个时期。
霍桑效应老板是想通过这一实验未寻找一种提高工人生产效率的生产方式。的确,工作效率会受工作条件的影响,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不管条件怎么改变,如增加或减少工间休息,延长或缩短工作日,每一个实验时期的生产率都比前一个时期要高,女工们的工作越来越努力,效率越来越高,根本就没关注过生产条件的变化。之所以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女工们感到自己是特殊人物,受到了格外好的待遇,她们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注意,因而感到愉快,便遵照老板想要她们做的那样去做。她们知道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测量她们的生产效率,这是人们关注的事情,因此,生产条件发生什么变化无关紧要,她们总把这些变化设想成为有利的,所以,她们工作越来越努力,每一次的改变都刺激着她们去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操纵一个人的环境,让他与众人分离,特别密切地关注他,使他感到很特别,都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压力。如果他知道人们期望他干什么,只要没有想要拒绝的特别理由,他会尽一切努力按人们的期望去干好每一件事。霍桑工厂的女工们知道自己正在被研究,尽管她们想到的并不是老板期望的,但她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产生适当的效果。所以对个人施加压力说服他去做某件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使他愉快,向他显示出他正被关心着,被期待看做好某件事。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霍桑效应。
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管理理论对于人的假设,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学说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工作上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到人的因素上来,不仅在理论上对古典管理理论作了修正和补充,开辟了管理研究的新理论,还为现代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2、有效沟通是管理中的艺术方法;3、企业文化──寻求效率逻辑与感情逻辑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
本文发布于:2022-10-21 06:15: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354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