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尘,直径在0.1μm至1μm的灰尘

更新时间:2022-10-21 03:09:48 阅读: 评论:0

来源

灰尘是动物活动和空气流通的产物。

种类

灰尘按粒径的大小大致可分为两种:

1、粉尘 粉尘是由于物体粉碎而产生和分散到空气中的一种灰尘。

2、凝结固体和烟雾 凝结固体烟雾是物质在燃烧、升华、蒸发和凝聚等过程中形成的。

其粒径一般在0.1μm至1μm。它与粉尘不同,凝聚力很大,大多是在金属物质熔化过程形成的气体,在空气中冷却后,凝结成固体烟雾,粒子形状较为规则。

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地漂浮。

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更严重的是,天空不可能有云雾,也难以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从地面上蒸发到大气上空的水也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来。

假如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导致灭绝。此外,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特性

从灰尘的物理特性来看,灰尘是固体杂质,形状多不规则,大多是有棱角并带有灰、褐、黑等颜色,且具有吸水性。当空气中有大量灰尘,且相对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水汽即形成水滴,所以灰尘易被水湿润,也易吸附水分。

再看其化学特性,灰尘的成分比较复杂,它有时会提供导致降解的酸根和金属离子。有些灰尘本身就带有酸性或碱性,例如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就具有酸性,金属氧化物等微粒具有碱性。另外灰尘中的飘尘由于粒径小,表面积非大,因此它们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吸附在它们表面,而呈酸性或碱性。

灰尘中往往含有粘土等物质,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发生水解反应,分解出胶粘状的氢氧化铝。

其生物特性:由于霉菌的孢子体积小,重量,随着空气到处飘移,因而不可避免地附着在灰尘上,所以灰尘是微生物的理想培养基、繁殖地和传播者。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会分泌出内含有酶和有机酸的霉斑。

危害

灰尘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所以人们特别讨厌它,灰尘带着许多细菌病毒和虫卵到处飞扬,传播疾病。工业粉尘、纤尘能使工人患上各种难以治愈的职业病,过多的灰尘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诱发人类的呼吸道疾病。其直径越小,进入人体呼吸道的部位就越深,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灰尘之中更是夹杂着大量颗粒物,富含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1/10大小,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在欧盟国家中,PM2.5(可入肺颗粒物)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较小的可入肺颗粒物可以穿透人体呼吸道的防御毛发状结构,也就是鼻腔中的鼻纤毛,进入人体内部,引发人体整个范围的疾病。

心脏病、动脉硬化:PM2.5颗粒极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PM2.5浓度越高,灰霾天气越多,发病率就越高,也降低患者的抵抗力。据美国心脏协会估计,仅在美国,被PM2.5颗粒污染的空气就导致每年约60,000人死亡。

肺部硬化、肺癌杀手:它们中有50%会沉积在肺中造成肺部硬化,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在南京,直径在0.1到2.5微米的细颗粒浓度,在1立方厘米就超过3000个,最大的可接近1立方厘米30000个,是空气中颗粒物的“主流”。在这些可入肺的粒子中,包含着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多环芳烃等化合物,就是一种致癌物质,是造就肺癌的头号杀手。

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粒径小于0.1微米的颗粒,称为“超细微粒”或“纳米颗粒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专家们经研究发现,在南京,直径在0.01到0.1微米的超细微粒的浓度是显著增加了。这就意味着,南京空气中飘浮的大部分颗粒是可以留在肺部的,进入血液。这也是折磨哮喘和老慢支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本文发布于:2022-10-21 03:09: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345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陈微尘
下一篇:尘点劫
标签:微尘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