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乐园,渡边淳一所著长篇小说

更新时间:2022-10-20 20:50:27 阅读:68 评论:0

内容简介

失乐园(全译本)《失乐园》是一部梦幻与现实、灵与肉、欢悦与痛楚相互交织的震撼心灵的杰作。奇妙的心理活动与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溶入到异域特有的四季更迭的绮丽环境里,令人回肠荡气。《失乐园》在日本出版后曾长期雄踞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改编成同名电影和电视剧上演后家喻户晓,形成所谓“失乐园现象”。《失乐园》讲述事业失意的久木,偶识书法教师凛子,工作狂的丈夫对凛子的冷漠,因工作变动而失意的久木与妻子不冷不热的麻木关系。无爱的家庭婚姻与难于抵御的情感诱惑,使凛子与久木陷入“婚外情”的漩涡。在男欢女爱中,两人越来越合拍,深深沉浸于发泄身体后的狂喜与体验。甚至凛子为父亲守灵期间,他们也难以自持,鱼水寻欢。但二人世界之外的现实,却越来越冷,无法容身。久木的家庭爆发冷战,凛子的丈夫嫉恨难平,为了报复而不愿离婚。一封匿名信,更是让久木遭到公司冷遇,以辞职告终。两人终于决绝地同居一室,脱离一切社会关系与伦理束缚,放纵地燃烧着欲情之火,体验着失去乐园与得到乐园的矛盾。为了不从巅峰跌落,两人决定迎向至福,而至福降临的那一刻,他们突然慨叹:“活着真好!”

小说虽然讲述了一个悲剧性的婚外恋故事,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都市生活和当代日本人的种种心态。男女主人公并不是因为缺少关爱而去寻找外遇,也不会因为情感老化而走向离婚,他们既厌倦家庭又留恋家庭,他们做出的所有姿势,都是不知如何自卫的自卫,是生命最后的激越阶段的背水一战。书中个别地方虽有两性激情的细致描写,但都为推动情节与刻画人物心理所必须,且呈现出了一种人生经历的美好,没有低俗、猥亵之感。

渡边淳一最为经典、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作品。

作品目录

上卷落日、秋天、良宵、日短、初会、冬瀑
下卷春阴、落花、
译后记爱与性的执著探索

创作背景

渡边淳一:

我当了10年的医生,主要是在北海道大学的外科部做外科医生。在当医生的时候,我看到了非常多的患者,对于病痛的一些恐怖,或者对于死亡的恐惧。但是我认为在这么多死亡的悲剧当中,能够拯救死亡的可能唯一就是爱了。我曾经看过有一个临死的病人,他对死亡非常恐惧,不停的颤抖,但是他的爱人在他的身边,抓住他的手的时候,他就能够镇定下来,似乎也忘记了死的恐惧的感觉。我想我看到了这么多的死亡的恐怖,我就更愿意写关于爱情的东西,但是我不能确认爱是不是能战胜死亡,但是我非常愿意写这个主题。

另外一点,我想补充一下,医学是一种从肉体上对人进行探求的科学,它更多的是从理论上去探求人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但是,人是很难在理论上完全能够解决的一些东西,有一些理论上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只能把它转到情面或者精神上,那可能就是文学或者小说,用文学小说去描写或者解决这些问题,我想这两者既不一样,又有共通的地方。

我想我的小说写的是人的一种本能的痛苦,《失乐园》里面的两位主人公,对社会来说,他们是触犯了伦理的道德,为这个社会所不容的。但是,我的作品里头并没有故意写他们积极地对抗这个社会,而是重点去写他们不愿意被社会所压抑。

一般来说,可能大家都会认为死是一种悲观的、令人伤感的、消极的事物。但是我认为,死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一种方法,是一个人为了能够强烈留下一种印象的方法。比如说一个人有可能一辈子平平淡淡、庸庸碌碌的死,也可能在非常年轻的时候一下子死去,后一种死法可能给别人留下更深的印象,也可能是一种积极的方式。我想这样的想法不仅仅在日本,在中国我想也会有类似的想法。特别是在东方、亚洲、印度啊,特别是受佛教思想影响的地区都是共通的。

完全认为死是一种消极的事物,我想是不对的。比如说大家都能够理解,在一些社会大的运动当中,那些为了什么革命而死掉的人,他们不是很光荣吗?这是很积极的一些例子。讲一下我自己的体验,我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恋人,但是她突然在那个时候死去了,她对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她的死对我的人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至今还记得她18岁的面容。

人物介绍

久木

男主人公久木是一名出版社的编辑,正值中年的他,在事业最如日中天之时,被贬到调查室每天无所事事,成为不被公司重视的一名窗边族,自认为被公司遗弃的久木工作非常消极,闲下来的久木也开始重新思考人生,感觉自己好像从来没有过真正的爱情,久木与妻子之间早己没有爱情只剩下亲情。

凛子

女主人公凛子是一位书法老师,表面看似温柔端庄的凛子,实质是一位内心炽热的执着女性,她的丈夫则是一家医院的主任医师,虽然二人没有孩子,但在其他人眼里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凛子的丈夫在性生活上对凛子特别冷漠,甚至可以称为无性家庭,多年来维持着不冷不热的关系,以至于夫妻关系极其麻木,凛子连为丈夫生儿育女的欲望也没有。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渡边淳一在《失乐园》中表现的情爱观主要有:1、年轻人的爱固然纯洁,但是中年人在社会中会有各种复杂的关系和角色,他们背负着各种负担还能获得爱,这种爱更加纯洁。2、真正情投意合的爱侣,随着精神之爱的加深,肉体之爱也必然不断地深化,而肉体之爱的深化又反过来促进精神之爱的不断升华。3、两个人由心底里深深相爱而不能自拔,但爱到达绝对排他的程度时,则势必破坏这种爱,并且最终将其引向死亡。

渡边淳一敏锐地捕捉到了现代化社会背景下人们内心的焦虑与空虚,渡边淳一冷静地剖析了中年男女面临的精神危机,人们面对道德与本性该如何取舍,是每个现代家庭都应认真思考的。

集团意识在日本人中普遍存在,日本社会对人的各种行为也有着极为精密细致的道德伦理体系。整个社会道德伦理体系就像是一张大网,一旦有人不遵守这些道德伦理规范,就会使其产生强烈的羞耻感,从而达到维护家庭稳定、约束个人和社会秩序的目的。但个人的精神意志是独立的,有时未必与社会体制相一致,这时个人意志与社会体制发生冲突,这就是情与理的冲突。产生冲突的结果不是屈服于体制,就是毫不妥协勇敢地与之抗争。这就是《失乐园》中所展现的人性的光辉,都有家室的久木与凛子相爱,自然是对社会道德体系的公然挑战,也招致了家人与社会的非议与打击。但是他们不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单独个体,他们都有家庭,都有各自的生活圈,来自社会伦理道德和家人的沉重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久木在激情过后也曾想过不能再继续做这种事情了,这样下去会被社会抛弃,坠入无可挽回境地的。凛子在为父亲守灵时与久木私会被母亲知晓后,面对母亲要与她断绝母女关系,凛子也勇敢地选择背叛自己的家庭,但是在凛子的心中会有深深的负罪感,她曾喃喃自语:“我们会下地狱的”,而且在做爱时还会让久木鞭挞她,以此减轻自己的罪恶感,这些反映了情与理在她内心的纠结,他们陷入疯狂的性爱中,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来保卫他们的爱情。

久木和凛子之间的不伦情爱,为渡边的创作提供了别样的题材,给读者读者强烈冲击。经过对婚外情内容作品的提炼可以分析出,生活的乏味与平淡使得很多人开始寻找紧张刺激。渡边经过对现代婚姻制度的深度剖析后发现传统婚姻制度是限制人性自由的一把枷锁,社会的规范和道德准则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也是短时间内不可撼动的。法律只能在制度上限制夫妻忠诚行为,但是制度并不能限制一个人情感的衍生,由此一些婚外恋所造成的家庭悲剧是不可控的。从渡边的角度出发来看传统婚姻制度是狭隘的、有局限性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传统婚姻制度也可以说是人类追求自由的阻碍。如果一个人一味地跟随自己内心的想法选择自由,那么婚外情和家庭破裂大多起源于此。但是不能否定渡边淳一对爱情和自由的描写太脱离现实,人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作为社会的一员存在与社会中的,所以社会中存在的伦理道德规范尤其存在的理由和必要,因此完全抛弃家庭或不顾世俗眼光的婚外情终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渡边看来如果久木与凛子选择婚姻,那么再美好的爱情也会被毁灭,死亡却能永恒地保存爱情,是升华爱情的最好方式。死亡虽然使肉体结束,但是相爱的精神却能化为永恒,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爱和性的自由,因为性是爱的最集中体现,追求的过程更是是解放自我的过程。当爱情与社会伦理道德不相容的时候,死亡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死亡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当爱情己达到极致之时,个人的力量和家庭的束缚无法使爱情升华或者保持,所以只有选择死亡这种极端的方式,才能使爱情得到永恒。

渡边认为真正的爱不是单一存在于肉体上或是精神上,而是肉体与精神水乳交融般的结合,才是绝对的爱、才是真正的爱,两个人相爱就要疯狂地去爱,疯狂地去燃烧。渡边的“死亡”中还存在着对性的追求,渡边十分重视性对于死亡的重要意义:性是爱升华的结果,也是升华爱的途径。久木与凛子面对死亡时,表现得义无反顾,好像只有爱才能与死亡抗衡。在凛子看来,死亡的形式并不重要,为自己所爱的人献身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是死也是一件极美好的事情,是任何事物都不能比拟的美妙瞬间。最后凛子与久木都与原有的家庭脱离关系,重组一个家庭看似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久木与凛子的爱己经到达了巅峰,如果重组家庭,再美的爱情终会归于平淡,这是两人都无法接受的。如果让凛子再次面对乏味的人生,那无异于慢性自杀,她宁愿选择在激情中消逝。凛子的一生衣食无忧、生活富足,但是物质的富足不能满足她精神的空虚与寂寞,所以当爱情来临的时候,她才会有选择爱情的勇气与决心,生怕一犹豫爱情就会消失一样,也可以说有些人就是为了爱情而活,一生就是在等待一段激情,等待一个灵与肉相通的人,来为人生画上满意的句号。死亡更能为她们的爱情增加凄美感,他们对世界毫无留恋,选择亦是快乐,亦是坦然。

艺术特色

风格

渡边淳一的写作风格为《失乐园》的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渡边在其作品中细致地描绘了体现日本女性美的和服以及对季节流动的敏感,酣畅淋漓地展现出了情痴世界的华美和丰润。小说《失乐园》中,久木与凛子的新年伊始在东京一家饭店的相会,凛子身穿白色和服,系暗紫红衣带,胸前和裙摆是一朵枝丫交错的梅花图案。就餐中,久木由凛子的梅花怒绽的和服联想到梅花的骨傲和清冽,暗叹“真是像透了凛子”,两人谈起梅花的清谈和文雅,又谈到了樱花的璀璨华丽和变化无常。渡边淳一把日本美与季节的关系,通过和服融入具有独特个性的女主人公身上。

《失乐园》虽然是从男人的角度来表现中年人的婚姻和情感的断层,以及烦恼世界的自私和欲望,但表现风格上,努力从多重层面揭示现代女性和日本传统美之间的关联,在纤细与强韧,优雅与深沉,以及清明恬静之中隐含着悲哀。这种既悲且美的风格,就是渡边的唯美痴情主义。渡边淳一除了继承谷崎和川端的唯美神韵外,还吸取了11世纪以紫式部《源氏物语》为代表的平安时代文学的创作思想和写作技巧,即表现现实生活中各种人物的苦恼忧愁。渡边淳一把平安时代的“风雅”和“物哀”巧妙地融入自己的作品,产生了描绘细腻、感情真挚、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小说各章节的目录,借用自然的季节用语,言简意赅。小说从首页的落日、秋天到终章的半夏、空蝉,把日本人敏锐的季节感融入到痴情世界的不同画面中。作家在描写日本四季变化的美景时,也将情感世界的步步深化过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第1章“落日”,交代了主人公久木和凛子的恋情,“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第2章“秋天”,是两人恋情开始的时期。指的是成熟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情恋如同燃烧的火柱”。第5章的“春阴”指在草木吐翠时节,两人的爱情也希望得到春风、春雨的滋润和洗礼。第6章的“花落”是春天花开的必然结果,暗示了这一自然规律的无情和残酷。小满是初夏的季节用语,小说用“小满”作为第8章的标题,象征着久木和凛子的情爱在风和日丽,凉风送爽的时节里即将迎来稳定。第9章将人们带到了闷热难熬的“半夏”,继续燃烧着的爱情在炎热的夏日逐渐进入令人窒息的虚空状态,然后烧尽化绝。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完美融合,是日本文化自古以来独特的审美意识。渡边淳一融自然风物于作品主体人物的手法正是作者对民族文化的承袭和思考。

意象

死亡意象象征一种否定,以死来保持幸福快乐的极至只能是一种自欺欺人或自慰慰人,死亡是一种纯粹的消解,久木和凛子的殉情,实质上是殉情意义的消解,在对他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的推翻同时,死亡引发人们对社会的思考。

渡边淳一在《失乐园》的上部最后一章《冬瀑》里写了久木和凛子到一个叫日光的地方去看瀑布,这个瀑布意象在整个小说中作用举足轻重。它有很强的象征性和丰富的暗示性。可以说,冬瀑是社会的写照,是人的心灵世界的表征,冬瀑汇聚了冷与热,生与死,动与静,上与下,约束与突围等等二元对立,而这些对立是不可调和的,冬瀑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所以,这里才成了“有名的自杀场所”。

作品影响

社会影响

《失乐园》1997年经日本讲谈社一出版,便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成为空前的畅销书。小说的书名还获得了日本1997年流行语大奖。《失乐园》曾先后改编成电影和连续剧,形成了经久不衰的《失乐园》现象,也成为了渡边淳一情爱文学的最高代表作。1998年初译介到中国后,也同样使渡边淳一在大陆拥有了很高的人气,从此,他的许多作品被陆续介绍到了中国,成为中国读者熟知的日本当代作家。

由于渡边淳一作品的热销,也造成了出版的混乱,侵权、盗版等层出不穷。因此,渡边先生为了规范大陆渡边淳一作品的出版市场,渡边淳一的作品只授权给中国大陆两家出版社,其中一家是作家出版社。作家出版社陆续推出的“渡边淳一·精品小说珍藏”系列、“渡边淳一·两性关系读本”系列、“渡边淳一·医疗普及手册”系列共十本,即是这一整顿后的成果。

作品评价

正面

日本作家水上勉:“(《失乐园》让)谷崎润一郎文学中流动的究尽男女性爱描写的文艺得以继承,而且作为报纸连载小说获得成功。”

负面

性学工作者王明辉:该书只是从男女婚外恋者个人情爱的好恶和感官的欢悦体验出发,而不顾及家庭、社会的义务和责任,这就不能不导致个人情欲和偏爱的乖异而害己损人、甚至贻误家庭配偶和子女。

作者自评

渡边淳一:假如一个有妇之夫和一个有夫之妇狂热的相爱了。他们首先会考虑生活在一起或结婚。可是他们都已经结过婚,他们深知,即便是最炽热的爱也会因婚后浸泡于日常琐事而渐渐变得乏味,到头来,相爱的人只会成为生活的伴侣。倘若不愿意这样,而希求永远保持最热烈的爱,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在爱的极致一起死去。爱的纽带就再也不会松懈了。出于这样的考虑,他们搂抱在一起,喝下了含有毒液(氰化钾)的红酒,共赴死亡之旅。

这是一部描写成熟的男人和女人追求终极之爱的杰作。

我认为写男女情爱小说的作者,如果他没有自己的体验,没有这种实感,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小说来的。我曾经爱过一个人,想更多更多地爱她的时候,我会突然感觉到一种近乎于死亡的不安。所以《失乐园》的基础是有我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体验在里面,当然里面有虚构的东西,否则不会有这种强度。

我写的不仅仅是婚外恋的问题,我关心的是爱的转变。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爱也在不断地变化,没有永久的爱。我写的是人的本性,以及真实的感情的变化。人们受到的传统教育是,爱一个人就要对他(她)全心全意。事实上,你不能否认变化也是一种真实存在。我写小说并非要给大家上教育课,并不是要求大家也跟我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去移情别恋,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将现实社会中最真实的一面用文字表达出来。

中年人会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关系,他们背负着这些复杂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年轻人的爱是很纯洁的,但是中老年人为了爱抛弃了很多,背负着很多负担还能获得爱,我认为这是更加纯洁的爱。

我之所以在《失乐园》中做了那样的描绘,是因为我有一种危机感,我感到人类已经迷失了自己的原点,他们不知道在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的反向极上,我们人类充其量不过是动物。既然作为生命的物体来到了这个世界,我们就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灿烂,重新唤回生物本应有的雌与雄的生命光辉。《失乐园》的出发点,就是在表现声明主题质疑的爱中,力图包含性爱的绝对。

获得荣誉

获奖时间获得奖项
2003年日本菊池宽奖

出版信息

日本

出版时间出版方出版形式
1995年——1996年登载于《作品刊登
1997年2月讲谈社单行本

大陆

出版时间出版方出版内容翻译人员
1998年5月中译本《失乐园》
2000年9月北京文艺出版社中译本《失乐园》谭玲

作者简介

渡边淳一渡边淳一,193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医科大学毕业,医学博士。毕业后留校担任骨科讲师。后弃医从文,于1965年以小说《列后整容》正式登上文坛,并获得“第12届新潮同人杂志奖”。1970年《光与影》获“直木文学奖”。1980年《远方的落日》获“吉川英治文学奖”。据其划时代杰作《失乐园》改编的同名电影,获1997年国际戛纳电影节金奖。渡边淳一著有50余部长篇小说,以及多部散文、随笔集。其中,《樱花树下》是渡边淳一最喜爱的作品。2001年担任日本直木文学奖评委,2003年获菊池宽奖。渡边淳一著有100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散文,随笔集。时至今日,依然活跃在日本文坛第一线。1998年,在渡边淳一的故乡札幌市设立了“渡边淳一文学馆”,已对公众开放。渡边淳一不但是当今日本文坛大家,在中国,也是最引人注目、最受欢迎的日本文学巨星之一。

代表作还有:《心脏移植》、《雪舞》、《花葬》、《众神的夕阳》、《紫丁香冷清之街》、《失乐园》、《如此之爱》、《男人这东西》、《野蒿园》、《红花》、《异恋》、《红》、《不分手的理由》等。

渡边淳一的作品初期以医学小说为主,后拓宽至传记、随笔和情爱小说,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他擅长从医学角度,探究男女两性的根本,深刻描绘了现代人在爱情与婚姻迷局中,欲望与心灵的冲突与纠葛。他的作品从现实生活中寻求现代人生的意义与命运抗争。从医的知识与生活积累在创作题材、手法、观念等方面给日本文学拓开了新天地。以全新的视角探索人性发展与现代社会伦理、道德关系的矛盾冲突。

本文发布于:2022-10-20 20:50: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323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失乐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