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

更新时间:2022-10-20 19:43:45 阅读: 评论:0

人物生平

教育经历

梁羽生生活照1938年十四岁,下半年间,因患疟疾腹泻,休学半年。阅读了大量的名家词集和两份象棋棋谱,并补习数学。

1941年十七岁,夏季,转学到桂林中学,广泛接触新文学,喜爱看电影。

1943年十九岁,冬季,中学毕业,到良丰租房自修,准备报考广西大学。

1944年二十岁,考入岭南大学化学系。

1946年二十二岁;年间,转入经济系。

一九四七年二十三岁秋季,任校报《岭南周报》编辑。年间,夺得岭南大学象棋比赛冠军。

1948年二十四岁,元旦,担任《岭南周报》总编辑,开始以“幻萍”“冯显华”的笔名发表左倾文章。

工作经历

1950年二十六岁2月,任副刊编辑,负责《学习》《文综》等等周刊。8月,任《大公报》社评委员会成员,是其中最年轻者。

1951年二十七岁,3月(至迟5月),任《新晚报》副刊“天方夜谭”编辑。

1953年二十九岁,3月14日,以“冯瑜宁”笔名,开《新晚报》“茶座文谈”专栏。

1966年四十二岁,6月,完全解除报社职务,保留“撰述员”头衔,此后只创作武侠小说和期评。

1984年六十岁,9月1日,至新加坡的南洋客属会总礼堂,演讲“从武侠小说到历史小说”;3日,至新加坡的海世界活海鲜酒楼,演讲“武侠小说与现代社会”。12月29日,以“新派”武侠小说创始人身份,出席北京的全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并和“美国间谍”罗孚碰面。

写作经历

1942年十八岁,年间,向《力报》投稿。

1953年二十九岁,以“李夫人”笔名,开《新晚报》“李夫人信箱”专栏。年间开《新晚报》“一日一联”专栏。

1954年三十岁,1月18日,被罗孚说服,决定创作武侠小说;19日,《新晚报》预告“本报增刊武侠小说”;20日,《新晚报》发表《龙虎斗京华》,署名“梁羽生”。8月1日,《龙虎斗京华》刊毕;11日,《新晚报》发表《草莽龙蛇传》。9月,(香港)文宗出版社《龙虎斗京华》,梁羽生小说的第一个版本。年底,(香港)伟青书店成立。

1955年三十一岁,9月,以“陈鲁”笔名,负责《大公报》象棋专栏。1956年三十二岁;2月15日,以“冯瑜宁”笔名,和众人同开《大公报》“上下古今谈”专栏。1957年三十三岁;5月1日,和林萃如结婚,不久,回大陆蜜月旅行;月间,文宗出版社《三剑楼随笔》

1960年三十六岁,年间,《民报》开始转载梁羽生小说,是首份获得授权的新加坡报纸。

1962年三十八岁,5月,前往北京;和聂绀弩碰面。年间,游南京玄武湖。年间,随香港记者代表团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并以《大公报》报社代表身份出席人民大会堂的国宴酒会。

1964年四十岁,1月,主编《大公报》文史周刊“古与今”,至1966年5月结束。1965年四十一岁;11月,至香港大会堂演讲“十五年来中国象棋之发展”。

1992年六十八岁;6月,文化艺术出版社《新武侠二十家》(陈墨),大陆首部详论梁羽生的书籍。年间,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和(深圳)海天出版社“梁羽生系列”,大陆首套有授权的梁羽生小说集。

1993年,出版书籍《名联谈趣》。

个人作品

小说作品

序号书 名连 载 时 间报 纸 名作品朝代备 注
01龙虎斗京华1954年01月20日~1954年08月01日新晚报·天方夜谭
02草莽龙蛇传1954年08月11日~1955年02月05日新晚报·天方夜谭
031956年08月18日~1957年02月23日时名《飞红巾》
04七剑下天山1956年02月15日~1957年03月31日大公报·小说林
051957年04月08日~1958年12月10日大公报·小说林
06白发魔女传1957年08月05日~1958年09月08日新晚报·天方夜谭
07萍踪侠影录1959年01月01日~1960年02月16日大公报·小说林
08冰川天女传1959年08月06日~1960年12月18日新晚报·天方夜谭
09还剑奇情录1959年11月~1960年05月(待查)香港商报·谈风
10冰魄寒光剑至迟始于1960年,不知终于何时正午报时名《
11散花女侠1960年02月23日~1961年06月22日大公报·小说林
121961年07月01日~1962年08月06日时名《
131961年07月03日~1962年11月25日大公报·小说林
14云海玉弓缘1961年10月12日~1963年08月09日新晚报·天方夜谭
151963年01月01日~1964年06月14日大公报·小说林
16冰河洗剑录1963年08月24日~1965年08月22日新晚报·天方夜谭
17龙凤宝钗缘1964年06月25日~1966年05月15日大公报·小说林
18挑灯看剑录1964年07月01日~1968年06月23日香港商报·说月又名《狂侠天骄魔女》
19风雷震九州1965年09月22日~1967年09月28日新晚报·天方夜谭
20慧剑心魔1966年05月23日~1968年03月14日大公报·小说林
21飞凤潜龙始于1966年11月,不知终于何时正午报
221967年10月05日~1969年06月20日新晚报·天方夜谭
231968年03月15日~1970年01月21日大公报·小说林
241968年06月24日~1972年05月19日香港商报·说月
251969年07月01日~1972年02月04日新晚报·天方夜谭又名《
261970年02月09日~1972年09月15日大公报·小说林
27折戟沉沙录1972年02月16日~1975年01月13日新晚报·天方夜谭又名《牧野流星》
28广陵剑1972年06月03日~1976年07月31日香港商报·说月
29武林三绝1972年10月01日~1976年08月16日大公报·小说林修订(未出版)
30绝塞传烽录1975年02月12日~1978年04月10日新晚报·天方夜谭31含《弹指惊雷》
32剑网尘丝1976年09月01日~1980年01月26日大公报33含《幻剑灵旗》
34武林天骄1978年05月02日~1982年03月09日香港商报
35武当一剑1980年05月09日~1983年08月02日大公报·小说林

其他作品

作品备注
《三剑楼随笔》与金庸、百剑堂主在大公报的专栏结集
《笔花六照》香港天地图书
《名联观止》香港天地图书、台湾古籍出版社
《笔剑书》香港天地图书
《梁羽生散文》台湾远流,2008年
《统览孤怀——梁羽生诗词、对联选辑》杨健思编,香港天地图书,2008年12月
孙立川校编,香港天地图书,2009年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2009年1月22日八十五岁(未满),病逝悉尼;25日,家属向媒体发布消息。

获得荣誉

2004年12月2日获得香港岭南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鼻祖,2004年获香港岭南大学颁发荣誉文学博士,及获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建“梁羽生文库”,加入中国作协。

2009年,梁羽生在悉尼荣获澳大利亚华人文化团体联合会颁发的“澳华文化界终生成就奖”。

后世纪念

五律悼梁羽生先生翩跹乐未央,明珠暗楼堂。白发水东去,红巾飞北邙。残弦难成曲,落木总断肠。侠影何处觅,丹心照八荒。七绝悼梁羽生京华虎斗复龙争,武侠新派自羽生。白发悲歌东逝水,要待江湖后人评。

悼梁公诗二首(一)绝塞惊闻变,牧野陨大星。萍踪随逝水,侠影永存心。云海锁玉弓,广陵萦余音。挑灯看剑处,长留天骄名。(二)南国消剑气,青天坠长星。文成三足鼎,笔开一代风。长歌惊宇内,浩气传古今。桐枯凤已逝,抚书更伤情。

七绝挽梁羽生东燕斋主人说侠慕羽有陈公,廿百千字卅六冬。星沉西海成绝响,侠影何处觅萍踪。吊梁羽生——白狼流水惊闻噩耗泪涔涔,牧野流星划血痕。弹指惊雷犹未尽,萍踪侠影尚余温。冰川天女悲不止,塞外奇侠意更沉。云海玉弓忽已断,霓裳白发落纷纷。金庸悼梁羽生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

人物评价

“以侠胜武”是梁氏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梁氏武侠的基本出发点,由此而产生的结果也是梁氏始料不及的。梁氏的“侠”是一个和当时政治观念联系很紧密的概念,不是单单的行侠仗义。梁氏受左派思想影响很深,尤其是抗日救亡时那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梁氏任职于《大公报》,属于左派报纸而且基本上与大陆政府保持一致,梁本身在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一直属于左派。所以梁氏小说中强烈的左派阶级斗争的思想就不奇怪了,况且六十年代的香港的政治气味很浓,金庸小说和政治往往也有很多的联系。左派的文艺创作思想的得失暂不去考虑,梁氏很强的政治与时代责任意识决定了“以侠胜武”。对侠义的宣扬是一种时代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一种积极的创作态度,梁氏三十载牢守这个理念,证明他是一个极其有责任感的作家,而且证明他在试图开拓一条提升武侠境界的道路。只局限于江湖恩怨的武侠,没有一个积极的思想理念的武侠,永远不能突破武侠的平庸。

梁氏前期作品中侠义的宣扬还是比较成功的。尽管梁氏过于沿用左派“史论”,把侠义理解为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的阶级斗争,但天山七剑驰骋草原反抗异族的侵略,玉罗刹岳明柯等人反抗魏忠贤的鹰犬,营救忠良,尤其张丹枫的大侠之风,南霁云段圭璋在安史之乱为国死难的豪杰之气,真正把侠义与时代责任联系起来,开拓了武侠的境界。

梁羽生曾为自己撰写了一副对联:侠骨文心笑看云霄飘一羽,孤怀统揽曾经沧海慨平生。此联既含有书的名字,又在联尾暗嵌自己的名字,正是一生淡泊名利的写照。

本文发布于:2022-10-20 19:43: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319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梁羽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