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四大名著,《神曲》、《史诗》等的合称

更新时间:2022-10-20 19:33:26 阅读: 评论:0

作品目录

欧洲的古典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四部作品
1荷马的《
2但丁的《神曲》。
3歌德的《浮士德》。
4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

四大名著[欧洲四大名著]

内容简介

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荷马史诗》相传为古希腊的盲诗人荷马所作,包括很多神话,也有不少 历史传说。这些神话传说,情节优美动人,常被后世用为典故。

形成过程

荷马史诗写的是公元前12世纪希腊攻打特洛伊城以及战后的故事。史诗的形成和记录,几乎经历了奴隶制形成的全过程。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在小亚细亚一带就有许多歌颂战争英雄的短歌流传,这些短歌的流传过程中,又同神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增强了这次战争英雄人物的神话色彩。经过荷马的整理,至公元前八世纪和七世纪,逐渐定型成为一部宏大的战争传说,在公元前六世纪的时候才正式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到公元前三世纪和二世纪,又经亚里山大里亚学者编订,各部为24卷。这部书的形成,经历了几个世纪,掺杂了各个时代的历史因素,可以看成是古代希腊人的全民性创作。

主题思想

史诗的主题思想是歌颂氏族社会的英雄,因而只要代表氏族理想的英雄,不管属于战争的哪一方,都在歌颂之列。《伊利亚特》的基调是把战争看成正当、合理、伟大的事业,但同时又描述了战争的残酷、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人民的厌战反战情绪,并通过英雄们的凄惨结局,隐约地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奥德赛》是歌颂英雄们在与大自然和社会作斗争中,表现出的勇敢机智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时期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具有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的很高价值。这部史诗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这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不免带有局限性。

神曲

著名长诗《神曲》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的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作品。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地狱是罪恶之徒受苦刑的地方,炼狱是忏悔场所,天堂是享受幸福之处。但丁不是按教会标准,而是根据自己的爱憎来贬恶扬善,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神曲》的意大利文原意是《神圣的喜剧》。但丁原来只给自己的作品取名为《喜剧》,后人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敬而加上“神圣”一词。起名《喜剧》是因为作品从悲衰的地狱开始,到光明的天堂结束,带有喜剧的因素。《神曲》全长14000多行,分为《地狱》、《炼狱》(又译《净界》)、《天堂》三部分。每部分33歌,加上序曲,共100歌。

长诗采用中古文学特有的梦幻形式,叙述但丁在“人生的中途”所做的一个梦。在梦中,但丁在一个黑暗的森林中迷路了。黎明时,他在阳光的沐浴下朝山顶攀登。突然,在他的面前出现了三头猛兽——豺、狮、狼,诗人惊慌呼救,这时出现了古代罗马诗人维吉尔,他遵从圣女贝阿德丽采——即但丁青年时倾心的女子的命令,搭救但丁从另一条路走出绝境。

但丁在吉尔的带领下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地狱共九层,上面宽下面窄,像一个大漏斗。地狱阴森恐怖,凄惨万分,凡生前做过坏事的人的灵魂都被罚在地狱中受刑,并根据罪孽的大小安排在不同的层次,罪孽越重,越在下层,所受的刑也越重。例如,在地狱的第八层,诗人看到了已死的教皇尼古拉三世,以及当时还活在世上的,迫害过诗人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他们的身体头朝下地被埋在地洞中,两条腿在外面剧烈地扭动着,挣扎着。诗人见后高兴地说道:“真是罪有应得!他们在世上把善良的人踩在脚下,而把凶恶的人捧在头上。让他们永远受罪吧!”

炼狱里的灵魂的罪孽比地狱中灵魂的罪孽轻些。炼狱是一座浮在海上的山,四周有美丽的海滩,山外有山脚,顶口是地上乐园。炼狱也分为七层,这里每一层分别住有犯过骄、妒、怒、情、贪、食、七种罪孽的亡魂。他们的罪孽较轻,可以得到宽恕。经过烈火的焚烧,断除孽根后,他们可以升入天堂。地上乐园里飘着吉祥的云朵,花瓣般的雨珠,这里出现了圣女贝阿德丽采,她接替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天堂。

天堂庄严光辉,充满欢乐和爱,住着生前正直行善的人,他们享受着永远的幸福。天堂也分为九重。九重之上是上帝的天府。天府是上帝和天使们的住所,充满上帝的光和爱。但丁见到了圣父、圣母和圣子“三位一体”的奥秘诗人觉得,在那天府里才真正见到了人类最理想的境界……

《神曲》也表达了但丁对人类智慧和理想的追求。《神曲》中的地狱是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况,天堂是人类的理想和希望,炼狱则是我们人类从现实到理想中须经过的苦难历程、但丁希望人们认识罪恶,悔过自新,去认识最高真理,达到最理想的境界,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思想,显示了新的文化思潮的萌芽。《神曲》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力地衬托了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全诗分三部,每部33歌,每段三行诗。三部诗又都用群星作结束,这一切烘托出这样的气氛:在群星的指引下,随着诗句的阶梯,人类正从地狱通向天堂,由低贱向高尚攀登、发展。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也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诗人和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描写了丹麦国王的弟弟谋杀了兄长,自己当了国王,并娶了原来的王后为妻。王子哈姆雷特知情后,决心为父报仇。这时国王也想除掉哈姆雷特,设计让哈姆雷特与人比剑,他准备了毒酒,还在比剑对手的剑上凃上毒药。结果王后误饮毒酒,哈姆雷特中了剑毒,但他临死前刺死了国王。

内容精要

阴森悲惨的气氛笼罩着丹麦王宫,四处刮起血腥的气息。老王神秘地死去,其弟克劳狄斯登基为王,并娶了他的嫂子为王后。日夜在宫廷寻欢作乐。邻国挪威的福丁布拉斯王子要报杀父之仇,乘机举兵欲要侵犯丹麦。一时种种不祥征兆纷纷出现,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哈姆雷特年轻的哈姆雷特是已故丹麦国王的儿子,正直善良,英俊勇敢,具有完美个性,深受百姓爱戴,在威登堡大学学习,此时正回国奔丧。父亲突然死去,母亲又迅即改嫁,他失去了生活的主心骨,一切都显得无意义。

城堡露台上一连几夜出现了无声的鬼魂。哈姆雷特的同窗好友把这一情况告诉了他,于是在一个阴森可怖、刺骨寒风的夜晚,他们一起登上露台。黑暗中,哈姆雷特果然看到了他父亲的鬼魂。鬼魂把他引到一个僻静处,向哈姆雷特诉说了自己被害的经过,一天午睡时,克劳狄斯弟弟把毒药灌入他的耳朵,夺走了他的生命。他要哈姆雷特替他报仇,但要宽恕哈姆雷特的母亲。

从此,复仇一事萦回着哈姆雷特的脑海,在那颠倒混乱的时代,他将要承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那时,哈姆雷特已深深恋上首相波洛涅斯女儿奥菲利娅,而世故的波洛涅斯却从中作梗。一天,哈姆雷特在奥菲利娅面前做出了许多癫狂动作。人们认为哈姆雷特为爱情发疯了。克劳狄斯老奸巨猾,心怀鬼胎,多次派人去刺探哈姆雷特的真实心。其实,哈姆雷特没有疯,只因为见了父魂,使他看到了人世险恶,不肯轻信,但要报仇,又觉得孤单势薄。忍受与反抗,生存与毁灭,报仇与恐惧,使他内心总处于不安之中。于是他索性装疯卖傻,但他一定要设法验证鬼魂的话。

一个戏班子要在宫廷演戏献艺。哈姆雷特安排他们上演《贡扎古之死》,他特地编进一段戏:国王的侄子把毒药灌入国王的耳朵,谋杀了他,夺走了王位和王后。看戏的克劳狄斯大惊失色,匆促离场。哈姆雷特终于验证了鬼魂的话。当天晚上,哈姆雷特窥见克劳狄斯正为他罪恶祈祷忏悔。他来到母亲的卧室,让其母照一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灵魂。此时帐后有人惊呼,哈姆雷特误认为是克劳狄斯,一剑刺去,刺中的却是首相波洛涅斯。当场,他痛斥了母亲丧失理智,做了情欲的俘虏,背叛丈夫,许身给一个窃国的小丑,使贞节蒙污,亵渎纯洁的爱情,克劳狄斯借着首相被刺死,他说首相儿子要来报仇,,让王子去英国避凶。然后他又让王子带封信给英王,希望将王子处死。

途中,王子拆了信,知道真相,偷改了书信。但次日遇到了海盗,交战之后,他乘船回国,找到霍拉旭,把一切都告诉了他。

单纯的奥菲利娅发现心爱人走了,父亲死了,精神失常起来。终日游荡、采花、歌唱。一 天,她想把花冠挂上枝梢,身下的树枝断了,她落入河中溺死。首相儿子雷欧提斯归来,要为父亲和妹妹报仇。克劳狄斯乘机唆使他用毒剑与哈姆雷特决斗。哈姆雷特明知有虎偏往山中走,不听霍拉旭的苦口婆心的劝阻,接受挑战。第一回合中,哈姆雷特击中对方一剑,克劳狄斯斟上一杯毒酒。以示祝贺。但王子急于比赛,没有喝这杯毒酒。第二回合王子又获胜,王后高兴地替王子把这杯毒酒一饮而尽。前两回合中雷欧提斯深知手中毒剑厉害,不愿刺向王子身上,克劳狄斯用激将法煽动他。最终雷欧提斯击中了王子。双方夺去各自的剑,王子用夺来的毒剑刺中了雷欧提斯。王后中毒后叫着倒地,雷欧提斯也奄奄一息,揭发了克劳狄斯的阴谋,王子猛地举起手中毒剑刺中了克劳狄斯。

临死前,哈姆雷特留下遗嘱,并要霍拉旭向世人讲述这段悲惨的故事,以警示后代,然后王子带着不尽的遗憾,告别了人间。

时代背景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约在15世纪末传播到英国,在16世纪下半叶运动展开。当时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下,国家统一安定,经济繁荣,新兴的从事工商业的市民阶层十分活跃。为适应市民们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伦敦市附近一带建立起许多剧场。在16世纪到17世纪之间,英国戏剧艺术进入了全盛时期,把英国文艺复兴运动推向了高潮。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成就最高、最有代表性的伟大戏剧家和诗人。他一生创作了37个戏剧和《十四行诗集》等诗篇,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文学遗产。

经典片段

哈姆莱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浮士德

浮士德18世纪晚期德意志大文学家歌德的《浮士德》中的主人公浮士德是一个追求丰富知识、美好事物、具有崇 高理想的人物。浮士德一生经历了书斋、爱情、宫廷、美的梦幻等阶段,每个阶段都以悲剧结束,反映了德意志资产阶级同封建制度不可调和的矛盾。《浮士德》被看成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后资产阶级精神生活的一部发展史。

西方文艺评论界把荷马、但丁、歌德和莎士比亚成为世界四大诗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们要读中国的四大名著,也要读欧洲的四大名著。

剧情梗概

魔鬼靡非斯特与上帝打赌,认为人类无法满足的追求终必导致其自身的堕落。上帝却以为尽管人类在追求中难免会犯错误,但最终能够达到真理。于是由魔鬼下到人间去诱惑浮士德。

浮士德此时已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学者。他毕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钻研各种学问,以求洞解自然奥秘。然而至此垂垂暮年,他才恍然悟到这些知识毫无用处,而自己处身其中的书斋实在形同牢狱,使自己与大自然隔离了。他痛苦得想要自杀,到另一世界去寻求出路。复活节的钟声唤回了他生的意志,把他引到郊外,在万物欣欣向荣的大自然和自由欢乐的人群中,他深受鼓舞。回到书斋翻译《圣经》时,竟然与泰初有道的思想发生抵触。这时,他从郊外带回的卷毛犬化为书生出现在面前,浮士德问他的真实身份,他说自己是“作恶造善的力之一体”,其实他就是魔鬼靡非斯特的化身。魔鬼答应做浮士德的仆人,带他重新开始人生有历程,条件是一旦他感到满足,灵魂便归魔鬼所有。浮士德与魔鬼订立契约。

魔鬼带浮士德来到魔女之厨,饮下魔汤,使他变成了翩翩少年,恢复了情欲。随后他们来到一个小镇,浮士德与平民少女玛甘泪发生恋情。玛甘泪对浮士德一往情深,为了幽会,他无意中给母亲服了过量安眠药,致使老人死去。她的哥哥瓦伦丁又死在浮士德的剑下。在慑于社会舆论的重压而亲手溺死了与浮士德所生的孩子后,玛甘泪身陷囹圄,被判死刑。其时浮士德正与魔女欢会,闻讯后赶来营救,但玛甘泪已精神失常,甘愿受刑而无意逃走。浮士德在悔恨中离去。上帝宽恕了善良的玛甘泪。第一部到此结束。

第二部开始,浮士德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治愈了心灵的创伤,随魔鬼来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宫。其时王朝一片混乱,上层社会荒淫腐败,百姓啼饥号寒,铤而走险。而浮士德获得皇帝的宠信,以多发行纸币之法缓解了财政危机。皇帝异想天开,要求浮士德召来古希腊美女海伦以供观赏。魔鬼施展法术,于是香烟缭绕之中出现了海伦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幻影。浮士德对海伦一见倾心,当帕里斯拥抱海伦时,浮士德妒意大发,用魔钥去触帕里斯,幻影立刻消失,浮士德昏倒在地,魔鬼驮起他溜出宫廷。

官场黑暗令浮士德对政治大失所望,使他转而追求古典美的宁静与和谐。魔鬼将他带回书斋。浮士德的学生瓦格纳在曲颈瓶里造出了人造小人何蒙古鲁土。何蒙古鲁士领浮士德到希腊寻找海伦。二人结合,生下一子名欧福良。欧福良的形象是以英国诗人拜伦为原型的,他生来喜爱高飞,渴望战斗,听到远方自由的呼唤,他如闻号令,奋不顾身向高空飞去,不幸陨落在父母脚下。海伦悲痛欲绝,不顾浮士德的苦留,腾空飞去,只将她的白色长袍和面纱留在了浮士德的怀中。它们化为云朵把浮士德托到这里,飞回了北方。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又似幻灭而告终。

浮士德在空中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顿时产生了征服大海的雄心,借魔鬼之力,他帮助一个皇帝平定了叛乱,得到一片海边的封地。按照浮士德的命令,魔鬼驱使百姓为他移山填海,变沧海为桑田。此时,浮士德已是百岁的老人,忧愁使他双目失明。魔鬼命死魂灵为他掘墓,浮士德听到铁锹之声,还以为是群众在为他开沟挖河。想到自己正在从事的伟大事业,他不由得脱口赞道:“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浮士德依约倒地而死。魔鬼正要夺走他的灵魂,这时天降玫瑰花雨,化为火焰,驱走了魔鬼。天使将浮士德接至天上,见到了圣母和已为赎罪女子的玛甘泪。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斗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浮士德的形象还有更高的哲学涵义。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二元对立给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的内在的严重矛盾。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靡非斯特的冲突的相互交织。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的内在化的体现,而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化体现。在与靡非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这在诗剧的开头时上帝有关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浮士德》是一部无可指摘的完美之作。从思想上看,它有将政治革命消极为精神探索,将社会改造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倾向,这体现了资产阶级固有的软弱和妥协的本性,以及它作为剥削阶级的掠夺性。从艺术上看,内容庞杂,用典极多,象征纷繁,使作品艰深隐晦,令人索解为难。尤其是第二部,浮士德的形象有抽象化、概念化的倾向,给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温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作者简介

荷马

奥赛罗荷马是一位传说性的人物,大约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到前8世纪之间,很可能是小亚细亚地方爱琴海一带的人。据说他是 一个双目失明的职业乐师,同时又是一位大诗人。背着希腊古代的七弦竖琴,四处漂泊,把自己的诗吟唱给人们听。他的诗在七弦琴的伴奏下,美妙动听,情节精彩,深受人们的欢迎。古希腊流传最久的两部史诗《伊里昂纪》和《奥德修纪》就是他的作品,因此,历史上称为“荷马史诗”。古希腊历史从公元前11世纪到前8世纪习称为“荷马时代”,就是由荷马史诗而得名的。

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的作者。古代作家如公元前 5世纪的希罗多德,较晚的修昔底德,公元前 4世纪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都肯定这两部史诗是荷马的作品。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已遗失的古代史诗,也曾有人说是他的作品,但那些大概是后人的拟作。有一篇已经失传的讽刺诗和一篇现存的《蛙鼠之战》,据说也是荷马写的,但前者只有亚里士多德一个人的话作为根据,后者则已证明为公元前 4世纪的一篇拟作。还有一些献给天神的颂歌,传说也出于荷马之手;实际上是古代吟诵史诗的职业乐师所用的引子,是较晚时代别的诗人写成的。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每部都长达万行以上;《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修纪》共有12,110行,两部都分成24卷。这两部史诗开始时只是根据古代传说编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下来的零散篇章,荷马如有其人,大概就是最后把这两部史诗初步定型的职业乐师。

荷马史诗一方面是在民间的口头文学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原始材料是许多世纪里积累起来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保存了远古文化的真实、自然的特色。同时表明在远古地中海东部早期这个古代文化中心,它的文学曾达到相当高度的繁荣。史诗开始用文字流传下来之后,又经过许多世纪的加工润色,才成为现在的定本。

但丁

神曲十四世纪初,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这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它的中心,最初在意大利,后来扩及德 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地。文艺复兴的概念最初是意大利的艺术家们提出来的,意思是主张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古典文化。其实它并不是单纯的复古,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

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核心。它以人为中心,主张人的尊严和价值。它歌颂爱情,要求个性解放,发展个人才智,提倡冒险精神。它提倡人性,反对神权。总之,人文主义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但丁就是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长诗《神曲》,无情地批判了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表达了对人类理想的追求,使人们看到了新思想文化的一缕曙光。

恩格斯称赞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于1265年诞生于意大利最大的手工业、商业城市佛罗伦萨。他是古罗马人的后裔,曾祖父参加过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立下战功,受封为骑士。后来家道中落,到他父亲时,已沦为普通市民,他的父亲是法庭的文书。

但丁的少年时代在故乡度过。他很早就开始学习拉丁文、诗学、修辞学和古典文学作品。青年时代的但丁更是博览群书,多才多艺,对各门学科都有很深的研究。他特别推崇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把维吉尔当做自己的精神导师。

《神曲》不是用拉丁语,而是用意大利方言撰写而成。“神曲”的意大利原意是“神圣的喜剧”。《神曲》全长一万四千多行,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三部分。每篇三十三歌,加上序曲,共一百歌。

1321年,《神曲》的最后一篇《天堂篇》脱稿不久,但丁不幸染上疟疾,于同年9月14日逝世于拉韦纳。拉韦纳人民隆重地安葬了但丁。

莎士比亚

哈姆莱特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广泛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思 想、文化、风俗、习惯,可以当做这个时代的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来读。他的戏剧在欧洲戏剧发展史或文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值得我们去总结和批判地借鉴。

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英国中部艾汶河上的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祖辈务农,父亲经营手套生意兼营农业,担任过当地的议员和镇长。

悲剧《哈姆莱特》(1601)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莎士比亚通过哈姆莱特之口谈到过戏剧(也可说一般文艺)的目的:“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也就是说,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反映时代,反映现实。我们知道,莎士比亚的戏剧一般取材于古代的或者外国的故事,但它表现的却是当代英国的生活和斗争。

《哈姆莱特》不仅思想内容上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它也是莎士比亚艺术上成熟的标志。莎土比亚在《哈姆莱特》中还充分利用“独白”这一传统手法,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使得他的性格更加深刻和丰富。

莎士比亚是语言的大师,他的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他的戏剧主要用无韵诗体写成。又结合了散文、有韵诗句和抒情歌谣等,不同的文体在剧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莎士比亚按照人物的身份与处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文雅或粗俗,哲理或抒情,目的都是为了更有助于表现人物。克劳狄斯与波洛涅斯,雷欧提斯与奥斯里克,王后与奥菲利娅,哈姆莱特与霍拉旭,所用的语言都各如其人。同是一个哈姆莱特,装疯时的语言与平时的也各不同。此外,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

歌德

浮士德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 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作品。

歌德于1749年8月28日诞生在德意志中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市。父亲是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做过当地的参议员,他很注意对歌德的教育;母亲是市长的女儿,善于讲故事,从小就培养了歌德对文艺的兴趣。歌德通过观看法国随军剧团的演出,接触到莫里哀、高乃依、拉辛的戏剧。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欧洲和德国的现实进行探索的思想总结和艺术总结,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看作是启蒙运动的艺术总结。

《浮士德》的创作延续了将近60年之久。歌德在斯特拉斯堡求学期间,就曾创作过《原浮士德》。《浮士德》的第一部完成于1806年,第二部完成于1813年。

浮士德是16世纪的人物,后来成为民间传说中的形象。传说他通晓天文地理,懂得魔术;他死后人们把当时传说中人和魔鬼订约的故事,都集中在他身上。在传说和后人写的文学作品中,浮士德的形象不断丰富、发展,越来越明显地体现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愿望和精神。歌德在这个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更加深化和丰富了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

《浮士德》以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初期德国和欧洲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努力追求的一生,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满现实、极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理想社会的全部过程。

《浮士德》的结构庞大而复杂。第一部包括25场,前面另有《献诗》、《舞台上的序剧》、《天上序幕》三个小部分。第二部也包147括25场,分成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故事情节,而是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贯穿始终,可以称为哲理性的诗剧。

本文发布于:2022-10-20 19:33: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318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