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类问答题,即围绕一定的背景材料来设计问题是高考政治主观题的主要命题方式。它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其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题目:联系材料,运用课本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某种现象的认识。针对这种设问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种解题的方法“三点一线法”。三点一线法主要用于解决谈认识类材料问答题。“三点”是指在分析此类问答题时,要充分考虑到是什么、为什么(必要性和重要性)、怎么样(措施或后果)。“一线”是指组织答案时,要注意把联系材料、运用相关知识、谈认识形成一条有机的线索,防止材料与课本知识相脱节。
1如何写出精彩的头条新闻,是许多新老记者关心的问题。梁衡结合自己在“没有新闻的角落”屡屡写出头条新闻的经验,总结出头条写作的“三点一线法”。他说——打靶时有一个术语:三点一线,眼睛从标尺缺口里看出去,缺口对准星,准星对目标,三点连一线,这时扣动扳机,就能击中目标。记者的上稿率也就是他对目标的命中率,要提高命中率也有个“三点一线”,这就是:中央精神、受众热点和事实。一般来说,只要你采访的事实是中央所提倡的,又是受众所关心的,你这篇稿子就基本命中了。
梁衡认为,中央精神、受众热点和事实,一定要三点结合成一线,这才是真正的头条好新闻。
当你采写的事实,虽与上面精神连线,但不是民众最急切关心的事实时,就是生硬的图解。我们常看到一些稿子,如上面说廉政,下面就找廉政的例子;上面说抓思想工作,就找思想工作的例子,但这可能并不是群众当时所最关心的问题。这叫两点一线的新闻,眼睛向上,只顾和上面挂钩。这种新闻在我们过去的报纸上是司空见惯,有“假”、“大”、“空”的毛病。
当群众所想的事已经发生,但上面还没有这方面的政策,这事实可能引不起上面的注意,发不出稿去。但是如果一旦发出去,就会引起大的轰动,或者反过来影响上面的新政策,新闻史也经常有这种情况发生。
当上面精神与群众的关注点正好一致,发生共振,我们采写的事实正好在这个共振点上时,这时的新闻就不是两点一线,而是三点一线了。
一般来说,坐在编辑部里的记者,很容易写事实与上面精神两点一线的新闻;业余通讯员很容易写事实和受众热点两点一线的新闻;而经常跑基层的记者则要掌握好三点一线,将中央精神、受众热点和事实很好地结合。而这事实必须是新鲜的,能说明上面的精神,能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能给人新启发。
梁衡提出“三点一线法”时,还是一个活跃在采访第一线的30多岁的青年记者,20年后,已是人民日报副总编的梁衡谈及这一公式时,反复强调——
“三点一线法”是我1982年在基层当记者时总结出的方法。这里有几个要点:1.坚持唯物论,新闻必须是事实;2.坚持辩证法,这个事实必须是在全局中有积极作用,要体现党和政府的政策;3.坚持群众观点,即受众意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只有人民群众才是社会的主体,才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因此,我们的新闻必须体现群众的意愿。
报纸的头条,特别是党报的头条担负着导向舆论,稳定社会、推动发展的任务。“三点一线”比较准确简明地体现了头条新闻的性质和功能,在具体操作运用上也好把握。多年来许多记者、通讯员一直记着并在使用这个公式。
晚报、生活报、时报2月份头条之分析
为什么比较头条呢?为什么选在2月份呢?
如果说头版是报纸的脸,那么头条就是它的眼。我们看报纸,一般都是先看头条,在这“眼”与眼的交流中,头条选得如何做得如何,左右着读者对整张报纸的印象。现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词叫注意力经济,也叫眼球经济,就能说明这个道理。
去年年底,晚报、生活报和时报都酝酿扩版和改革,以期在新世纪的新闻大战中赢得主动。那么,晚报、生活报和时报有什么变化和动作呢?与之相比生活报优劣势何在?我试图收集信息并作一比较。1月份跨了春节,2月份比较有说服力,所以我对三报的头条做了数据统计。
整个2月份,晚报时报28张报纸,生活报24张。生活报头条新华社稿件4条,策划稿件8条,其它12条;晚报头条新华社稿件9条,策划稿件3条,其它16条;时报头条新华社稿件2条,策划稿件7条,其它19条。从中可以看出,晚报头条采用新华社稿件较多,生活报和时报策划稿件较多。2月份新闻热点代币券(卡)禁用、“三孔”文物被洗、两会、三菱帕杰罗问题、B股、国家重奖科学家等。
综合看来,三报头条都注重生活化,操作上都强化了策划手段。风格大致可以概括为:晚报偏重高度,不怕“硬”,比较权威;生活报偏重生活化,追求可读性;时报2月份前期锋芒初露,头条选择有突破,值得关注,但后期又陷于文山会海,有点可惜。
时报2月份之初,有三个头条稿子很有特色:1日的《八大商场春节销售突破3亿元大关》,此稿当天是独家新闻,对省城春节商场销售的情况最早做了报道;2日的《离最后期限不足一月 代币券(卡)成为‘末路狂花’》,此稿不仅是当天的独家新闻,而且紧扣住了当前热点,因为中央早已下令,要求在2月28日以后代币券(卡)全部作废,代币券怎么啦以及怎么花成为人们一时关注的焦点,可以说,谁做了代币券的稿子,谁就抓住了读者;5日的《聚焦‘三孔’被洗真相》做得非常足,派几名记者到曲阜现场采访,突出就在眼前的新闻事件,值得强调的是,时报在篇幅上给这样的重磅头条以超常规的篇幅,三孔和代币券稿都在1版头条位置占了半版,然后下转2版又占了半版,篇幅非常大,可谓不惜重金,让读者一次过把瘾。
概括起来讲是承袭之中求变化。有着十几年的办报积累和沉淀,或许没有必要大起大伏,但晚报求变的思路仍然跃于纸上。有两个策划性头条说明了这一点:笔走蛇年话消费栏目中的《城市出现‘供房一族’ 房产进入‘零售时代’》和《‘苦恼的的哥’要昧三万巨款》,其目的在于贴近生活抓住读者。从2月份看来,晚报头条采用的新华社稿件和行业稿件在三报中仍是最高的,这一点可能是见仁见智。这样做,或许不如一个活泼的稿子有可读性,但可读性的稿子往往不如新华社的稿子有高度,许多读者看不到大众日报等党报,一些国家大政等往往喜欢从晚报中获得,报纸也体现出了主流意识。我觉得,晚报的一些行业工作性和会议性的报道是值得玩味的,如《‘定单农业’引领‘买菜革命’》、《‘十五’省城建成什么样》等稿子,晚报都做了头条。这类的稿子不是哗众取宠,它试图把每一个层面的有高度的有社会意义的信息传达给读者,报纸显得大气,也让这一层面的读者买账。一个层面一个层面多了,也就有了广泛的读者基础。总的说来,晚报的头条可读性并不是最高的。这也与各个方面对她的要求有关。但报纸非有“抓人”的新闻不可,晚报2月后期推出的倒头条新闻就有效弥补了这一缺憾。
追求生活化服务性已成为风格,而且注重策划塑造自己的品牌已明显成为努力方向。像《扫雪令:令箭何以成鸡毛》、《广场大屏缘何还不亮》等等,都关及市民,淋漓尽致地体现出都市报的特色。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以包装和推出生活报热线为重点,进行了一系列策划。其中,《十大热点 民心可鉴》稿子评价颇高,既反映了市民心声,对报纸自身的宣传也达到了预期目的。
从2月份头条的比较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报纸新闻需要策划,头条更应该突出策划。也有些观点是现在新闻资源共享,很难出新出彩,但是我觉得只要认真策划了,新闻就有了个性,就有了冲击力。生活报“两会”报道,分“两会直通热线”、“两会在线。对话”、“两会漫画”等等,自始至终有一根红线牵系。这样可以进入记者有的写编辑有的编读者有的看的良性循环。
又可分为采和编两个阶段的策划,作为新闻采访一面,一定要力所能及地抢发独家新闻,时报当时的《离最后期限不足一月 代币券(卡)成为‘末路狂花’》一稿,就反响很大,从中可以看出是预见性的策划。而作为编辑加工的一面,如何策划出个性也很重要。像新华社国家重奖有贡献的科学家一稿,可谓日常少见的集可读性政治性社会性于一体的好题材,三报都做了头条,仅从题目就可看出个性的差异:生活报为“江主席签署并颁发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两科学家分获500万巨奖(主题)”,晚报为“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吴文俊袁隆平分获奖金500万(主题)”,时报为“党和国家重奖科技精英 江泽民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吴文俊袁隆平获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奖金500万”。这三个题目,生活报和晚报处理得好一些,又简洁又抓住了新闻亮点。在报道上,晚报用新闻背景形式解释了五大国家科学技术奖,以人物资料形式对两位科学家做了介绍,又翔实又大气。生活报的形式比较成功,头条后导读加框,并且加大字号,清楚醒目,体现出临场的策划。
比较头条得出的第二个结论是头条须强化,遇到好题材,要做足,不惜篇幅。像时报“三孔”一稿,将近一个版的现场报道,就显得很必要,并不觉得信息量小。让该做大的题材在版面上丰厚起来,该小的就要简约,这样不仅报纸有了拳头产品,而且记者也解放了生产力。因为每个都不大不小的,记者每天都为找线索忙活,编辑版面语言也少变化。同时,适时做大也符合报纸扩版后的要求和特色。此外,报纸头条应少上思考性和真情性的稿件,让读者一看就看到信息。假如报纸的第一篇就是做思考状的稿子,让读者感到累,阅读起来不舒畅,不符合阅读习惯;煽情性的稿子也是,一上来就催人掉眼泪,一些报纸在最初阶段喜欢选择这条路子,但在进入成熟阶段后就值得商榷了。贴近市民生活的经济报道该多上头条,像代币券集中消费时有的商家不是货不全就是卖存货现象,就可上头条,还有像空调降价、超市竞争等题材,只要角度巧一点,分析中肯一点,是完全可以上头条的,读者也会喜欢的。
第一,分析材料。材料类问答题就是以材料为载体创设一定的情景而设计的问题。因此,紧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保证答案准确性的前提。在一道材料问答题的答案中,具体是写“是什么”、“为什么”还是写“怎么样”,要具体分析题目中材料设置的情景。如例1,依据材料,对哥本哈根大会“激烈交锋、最终达成共识”这一现象的理解,首先要回答出这一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其次要答出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什么;最后答出怎样发生这一现象的——怎么样做。例2,依据材料,对浪费行为的认识,要回答出浪费行为所造成的危害以及解决的措施,而不能写它产生的积极影响。再如,要准确回答例3,对中国对美出口额不断上升现象的认识,必须注意到材料中谈到这一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有正反两个方面,如果只知其一,则是片面的、是一点论。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阅读分析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审读设问
第二,审读设问。设问是命题意图在试卷中的直接显现,体现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因此,准确地把握设问直接关系到组织答案的准确性。如,例1第(1)问的设问,有一个限制性规定:“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它要求必须运用政治常识,而不是经济常识或者哲学常识来分析,并且只能是政治常识中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来回答,而不能是国家制度、政党和政党制度、民族和宗教的相关知识点。所以,准确把握设问,可以有效地减少错答、漏答,提高得分率。
第三,回归课本。课本不仅是教师教学的范例,更是学生学习的范例。考试的题目尽管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所谓“宗”,即课本知识。回归课本,就是在分析材料和设问得到有效信息的基础上,与课本上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如何找出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一是设问本身涉及课本知识。如,例2中第(2)、(3)问的设问已指明考查的是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以及公民与国家关系的相关知识。二是材料体现课本知识。如,例3的材料中“中国对美国进出口情况”表明这道题考查的是关于我国的对外贸易的知识。由此可见,扎实的基础知识是保证答案正确率的关键因素,是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始终重视和掌握的基本内容。
总之,只有把认真分析材料,审读设问和回归课本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全面、准确的理解命题意图,从而形成正确、严密的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2-10-20 18:44: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315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