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壶口斗鼓,陕北民间的鼓舞艺术

更新时间:2022-10-20 13:48:21 阅读: 评论:0

介绍

延安壶口斗鼓壶口斗鼓使用的乐器不多,只有鼓、锣、镲三件,却能打出大自然的风雨雷电,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打击技巧的变化有正击、轻击、边击、邦击;镲有擦击、抛击、闷击、平击;每种击法还可细分,共打法技巧不下几十种。传统配置比例是一鼓对一镲。演奏方法是主鼓指挥,锣主奏,群镲齐鸣,众鼓争威,上百面鼓,成百付镲,共鸣齐奏时,如天地轰鸣,使人感受到当年大禹征服蛟龙的威风。

表演时,表演者结合鼓点节奏场面变化,作出种种舞姿身段。鼓手有“左右开弓”、“马步冲击”、“穿插对打”、“开合斗打”;锣手有“反扣前冲”、“回扣后弓”;镲手有“双人对镲”、“大镲高翻”、“胸前空翻”,还有“单翻”、“双翻”、“斜叉”、“正叉”等,鼓锣镲在这里变成刀枪剑,演奏者则成为将校卒,威武雄壮,“舞”成了“武”。演奏中巧妙自如地运用了“鼓花”、“锣花”、“镲花”,加之棰腕上的彩带装饰,整个场面显得五彩缤纷,给予人以酣畅淋漓之感,“武”又成了“舞”。

壶口斗鼓的鼓谱有乱刮风、三条碱、四声鼓、高桥鼓、大秧鼓、歇歇鼓、跑罗汉、常流水等几种。鼓谱通俗,象乱刮风的鼓点口诀为“一二连三四、花花小五六,掸七掸八成一十”。

锣鼓的打法,试举几种:

秧歌鼓:|咚咚|呛呛 呛呛|咚咚|呛呛 呛呛|

咚咚 呛呛|咚咚 呛呛|咚呛 咚呛|咚咚 呛呛:‖

高跷鼓:咚咚|呛呛 呛|咚咚|呛呛 呛|咚咚呛|咚咚 呛|咚呛 咚呛||咚咚 呛:‖

跑罗汉:|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

常流水:|咚咚|咚咚咦|咚咚咚|咚咚 咦:‖

各鼓的落点:|咚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

2004年,经宜川县蒲剧团演员王晓芳整理编排出的斗鼓队形有梅花阵、上山、翻浪、卷白菜心等。

壶口斗鼓有完整的表演程式和活动习俗。过去,多在庙会和大旱之年求雨时祭龙王时以及喜庆节日中演出,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是集中的活动时间,活动开始前,要由庙会会长(由各村推举产生)先组织祭祀活动,称为“谒庙”;鼓队在伞头的带领下,敲起锣鼓,吹着唢呐,有时还要抬着整猪整羊和其他供品前去烧香敬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并在庙内广场踢打一阵,意在娱神,“谒庙”结束,正月初八九后,锣鼓队员便开始了挨门拜年活动,俗称“送锣鼓”。当地有这样一句谚语:“锣鼓唢呐直响哩,屁股底下棍撬哩”群众也都坐不住了。这里,锣鼓队按时中情况依次走串各家,在主家院中、窑前表演一阵,伞头根据各家情况,触景生情演唱风段吉利秧歌,以表贺年之意。主家则认为锣鼓队进院入户敲敲打打、跳跳唱唱,可以消灾免难、四季平安。这可能是古“乡人傩”的习俗遗风。有时两村锣鼓在途中相遇,一般都由伞头互唱秧歌,共贺新年,让道而行,但有时也会出现互不让道的情况,此刻就要竞技赛艺,争个高低。两队锣鼓大作,好似春雷滚动。鼓手们尽情击打、跳跃,如疯似狂,打至高潮,鼓乐暂息,由双方伞头出场对歌,这也是竞赛技艺的一个方面。直至有一队阵角先乱,动作不齐,鼓点、队形也都统一不到一块或对歌答不上时,就算输了,于是主动让道,让胜者先走。

“送锣鼓”结束后,邻村之间的腰鼓队还要互相拜年,彼此互访,进行交流演出,这和陕北秧歌一样,称之为“搭彩门”。正月十五时,各村锣鼓队云集村场,开始了互比互赛活动。各路鼓手各显身手,互比高低,成为一年里锣鼓表演的高潮。这不仅活跃了农村春节文娱活动,还通过彼此观摩、切磋技艺、推动了腰鼓的普及和提高。赛锣鼓的活动常延续到正月十七、十八,祭罢土地神后方告结束。从此,人们就安心去准备春耕生产了。

特征

壶口一带的民间有着这样的一种传说“锣鼓鼓声,上可通灵霄宝殿,下可传阎罗王府”,因此古时人们用鼓声祈求上苍保佑,也用威阵八方的鼓声来辟邪。“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这是对壶口瀑布的描写,也正是壶口斗鼓的写照。壶口斗鼓融舞蹈、武术、打击乐为一体,具有高亢昂扬,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威猛刚烈等特点。表现了黄河儿女征服困难的豪情,融合了黄土高原人乐观奔放、坚韧不拔的性格。

壶口斗鼓具有黄土高原质朴俊美的风情和黄河壶口豪迈奔放的风骨。既有陕北文化的醇厚,又有关中文化的酣美;它结合了陕北花鼓文化的博大和晋南威风风锣鼓文化的的精细,是秦文化和晋文化的精妙结合,它特有的艺术形式使它以全新的面貌成为陕北鼓林的姣姣者。

相关器具制品

壶口斗鼓使用的乐器不多,只有鼓、锣、镲三件,有些地方还有大鼓指挥、小镲、锁呐等配器。

历史渊源

陕北鼓多,素有舞鼓之乡的美誉。安塞腰鼓威振海内外,早已家喻户晓。宜川胸鼓、洛川蹩鼓、志丹扇鼓、黄龙猎鼓各领风骚。还有黄陵抬鼓、土基对面锣鼓、富县飞锣等然而,就在延安东南、黄河之滨的宜川县壶口一带,却有一支雄壮威武的锣鼓一直藏在深山无人识,它有陕北锣鼓的特征,又有山西威风锣鼓的影子。这就是相传起始于大禹治水的壶口斗鼓。

据《宜川县志》记载,壶口斗鼓过去称赛锣鼓,惯称“大家俱”。有大鼓、大钗、大锣3件,打起来音响宏远。过去春节庙会、求神祈雨时演出,现在春节、旅行、文娱、集会都敲锣打鼓。过去庙会期,各村锣鼓相遇,互相比赛,壮汉挥动鼓锤、舞起大钗、击起大锣,浑身使劲,汗流浃背,数村相对,互不示弱,有时发生冲突,社头出来调解,此谓之赛鼓。

壶口斗鼓历史悠久,由于只在黄河沿岸流传,多年来濒于失传。在宜川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大禹在凿壶口,劈孟门的时候,在黄河两岸查看水情,途经宜川乡阁楼乡衣锦村时,曾在一周姓人家借宿,周家有个漂亮的女儿,喜欢上了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大禹,村里人就为他们办了喜事。结婚后才三天,大禹就告别了新娘子又开始了劈山凿石的伟大事业。在多年治水过程中,他曾经三过家门而没有回家。后来,涂山氏十分想念自己的丈夫,就去壶口看望,可是她看到的是大禹变成了一只大熊在开山,她以为大禹补被熊吃了,就化做了大山躺在壶口瀑布的西岸守望大禹几千年,今人称作秀女峰。村里人们感念大禹的恩德,也为大禹是自己的亲戚而自豪,故而当地人尊称大禹为祖老姑父,就在村里给大禹修了庙,塑了像,按宜川的风俗称为“姑父庙”。也给他的妻子涂山氏修建了一座小庙,称为“姑姑庙”。到了后世,每逢天旱,村里人就把“姑父庙”和“姑姑庙”的神像抬到一起。他们两人一见面,黄河龙王就会排云布雨,直到如今还灵验得很。

有一种传说,大禹在治理黄河时,黄河里有一条蛟龙兴风作浪,大禹怀抱济世拯物之心,奋力擒拿它。十里八乡的老百姓们纷纷干来,在黄河岸边的龙王辿摆起了鼓阵,成千面锣鼓争抢着涌向瀑布,他们用气势冲天的鼓声来压住黄河的怒吼声,以此来震住黄河的蛟龙,为禹王爷击鼓助威,所以形成了斗鼓。当大禹将蛟龙压在壶口的十里龙槽中之后,人们擂鼓庆祝胜利。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从此以后,斗鼓就成为壶口民间庆祝成功喜悦的一种形式,流传至今。

这个故事是美丽的,它反映了陕北人民、依锦人民对大禹丰功伟绩的眷恋之情,寄托着千百年来人们对治水灭患、造福于民的大禹的深切怀念。但是这个故事在千载悠悠的传承中,有了新的变异,壶口斗鼓的精神内涵恰恰与大禹治水的不屈气概相吻合。

民俗背景

陕北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由于气候干旱、物产贫瘠,同时也是闭塞落后的地方。因此对于神的崇拜,较之于其他地方更为过之,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而几乎每一个节日都与神灵有关。一年中最重要的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而赛锣鼓就成了生活中最狂欢的活动。

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人们要吃腊八饭,腊八粥是用红小豆、小麦煮成稀饭再下进面条,做上一大盆,要吃上一周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传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扫窑”,翻出家中的一切家什在太阳晒,打扫出窑上、炕角、地上的灰尘。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晚上要烙出白面饼子,用顶按出圆圈图案,恭恭敬敬的敬献在灶头,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保佑来年衣食不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从这一天开始,妇女们就开始忙敢。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

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对联,挂红灯,净院落。还有一个风俗是一定要去祖先的陵墓前放一堆篝火,意思是让先人也过一个暖和年吧。晚上是守岁,在这里叫“熬年”。彻夜不熄灯,串门拉话、打牌喝酒。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家家户户在大门上挂上红灯笼,在灶头点上香烛,献上年糕,恭候他老人家下地降吉祥。在大门上、每一个窑门口甚至牲蓄圈门上也插上香。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叩头敬神。孩子忙着放炮。婆姨们在门边放上冰块,据说,这是镇邪的,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当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

正月初一,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财神、接灶君。早饭全家团聚一炕,孩子们跪头拜年,老人们发压岁钱。正月初二,早饭后人们提上香烛黄表,到祖先陵墓去拜年。回来后,就要做好饭请长辈、村里德高望重者吃饭。正月初五,是“赶穷媳妇”日,中午包饺子“填穷窟窿”。正月初六、初七过小年,正月十一是老鼠嫁女子,不能做农活,婆姨女子不能纳不能绞,否则要生老鼠疮。正月十五元宵节,俗称“挂灯节”,大门上点起红灯笼,小孩早早去搂柴火,晚上家家要生篝火。正月十六“送蚰蜒”,天麻麻亮时,寻个破碟破碗或瓦片,浇上麻油点上火,嘴里念着“毛蚰蜒,光蚰蜒,圪里圪旯都转遍,跟上老爷跳门槛”把家里的毒虫都送到野外,放个炮,于是家里一年都不受害了。正月二十是“天聋地哑日”,意思是神鬼休息,不管人间事。这一天人们给女孩扎耳朵眼、给牛扎钻子。过了二十,就能动土,能做农活了。正月二十三晚上在院声里给“老君爷”放篝火,炒下玉米花撒到火堆中,嘴里念着“千十石糜子万十石谷,黄皮子羊羔踩豇豆,洋芋蛋蛋子刨了几老篓”。求太上老君保佑粮食丰收。正月月尽,晚上要在场院里给人生一堆篝火,抱出被子、褥子从火堆上扔过去,大人小孩从火堆上跳过去,去掉所有的晦气。

正月完了,就又要开始一年的农忙了。“清明一过,抱上包袱跳黄河”,家里准备的好吃食都完了,又是一年艰辛的日子。

象陕北其他地方一样,正月里秧歌拜年是壶口一带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闹红火”、“送锣鼓”。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秧歌队必须在打完彩事,谒完庙后方可进行,一般是按居住顺序。先由本村会长或主事向伞头简要介绍这户人家的情况。伞头根据介绍即兴编唱秧歌。如主家有喜则表示祝贺,盖新窑则表示新窑好,有灾难则表示同情和鼓励,有丧事则表示致哀,使喜亦乐,怒也乐,哀也由哀变乐,吉庆秧歌把主人唱得乐哈哈。每家接秧歌都事先挂起大红灯笼,安礼桌,摆上烟酒茶点。秧歌队进院,放鞭炮迎接,分头敬烟递茶,送醉枣儿装花生。秧歌队长演一番,伞头唱几段,主人有会唱者,接过伞头答谢几段,不善唱者说“好了”“好了”放炮送别,秧歌队扭进下一家院子。沿门子从初二要到初十才能基本沿完。一天一村,一圈下来少则几百里,多则上千里路。正月十五是本村闹红火。后生们不顾沿途劳累,使出全身解数来为本村父老表演,这时的表演更趋自然成熟。正月十五元宵节要算春节期间最热闹的日子了。这天,各乡镇的秧歌队都要进城闹社火。

在各村几乎都有娘娘庙,在宜川蟒头山上有陕北地区最大的圣母祠,每年三月十八庙会时,香客不绝,就连北边延安、延长,东面山面、南面韩城的人都纷纷前来上香,从庙里取一双婴儿小鞋,祈求圣母赐子,等生了小孩后,又做好新的婴儿小鞋前去还愿,保佑赤子平安,千百年来相传,据说非常灵验。在壶口乡的桃曲村,至今保留着的的几座庙中,就有娘娘庙。据当地的老人讲,过去经济落后,卫生条件差,生下的孩子难成人,老人们都去庙里烧香拜佛,每年三月十八晚上去庙里给娘娘送灯。从娘娘神像上取一束红线,回家做成红锁,让小孩戴上,每年在锁缦一层红布,保佑孩子长到12岁。开锁以后许了愿就得还愿,油灯一送就是12年。开锁那天,算是还了愿。

他们对神的想法很多,如:老人长寿,全家平安、夫妻和睦,婚姻美满,早得贵子,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发财致富,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如果应验,他们表达感激之情的主要方式,便是“给神灵打上XX年的锣鼓”。他们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了神灵,他们没钱给佛爷菩萨重塑金身,穷苦人所能做的回报,只能是闹秧歌,打腰鼓。如此说来,斗鼓原先是实战的,是驱魔的,后来主要成了祭祀还愿的民俗活动。古时的陕北,山高水远,交通不便,人们的生活是“点灯用(麻)油,揭地用黄牛,娱乐用××”,至于用来调剂“终岁无乐”的生活,成为娱乐成为艺术,那已是后来的事了。

传承谱系

壶口斗鼓在壶口乡、高柏乡成为民间文艺重要的一部分。壶口乡在清代时属平佐里,民国时为康平乡解放初为康平区桑柏乡,驻桑柏村。1950年属永康区桑柏乡。壶口乡、高柏乡、郭下乡在历史上原同属永康区,1958年9月,高柏乡、桑柏乡、郭下乡改称郭下人民公社。1958年12月,郭下人民公社改称壶口人民公社,驻桑柏。直到1984年,壶口人民公社改为壶口乡,高柏公社改为高柏乡。

壶口乡地处宜川县东部塬区,全乡以安乐山为制高点,沟梁坡峁呈伞状向四周辐射分布,属典型的残塬沟壑区域,安乐山高峻险要,山顶原修建有山神庙,庙宇宏伟、山门壮观。每年正月十五为庙会。今只留庙院和几面石窑洞。

高柏乡位于壶口乡北,以与安乐山为同一山脉的高窑顶为制高点呈东西走向延伸到黄河畔,高柏乡政府今所在地俗称九狼庙,修建有九间厅。每年正月二十四为庙会。九狼庙直到1967年才损毁。

两地的民间艺人有:壶口乡下椿曲的杨栋英(已故),桃曲村的贺庭云(已故)、贺文汉(已故)、贺文华(已故)、贺平安、贺宗堂、贺宗顺、贺宗洲,桑柏村的杨鸿西(已故)、杨殿镇(已故),昝家山的兰景明(已故),水南村的杨志兴(已故)、上岭村的李培堂(已故)、马家村的马俊山(已故)、丁原村的韩奎(已故),上候村的崔树贤(已故)、下山村的袁登龙。高柏乡郭下村的杨西栋(已故)、姚继宗、赵村的王天财、崔桃成(已故),西庄的崔善谋(已故)、崔蛇头,高柏村的李树堂,骠骑村的李学士(已故)、李盛民(已故),羊家庄的李元复(已故)、崔景陵(已故)、袁根荣(已故)、崔金玉(已故),高进学,西桑树兰村的朱锁子。

主要价值

鼓在汉族民间舞蹈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分析其艺术形式、风格与地域文化的特色,有以中原地区为代表的北方鼓舞,如河南开封“盘鼓”、陕北洛川“蹩鼓”及“兰州太平鼓”等。有长江流域一带的南方鼓舞,小型多样,灵活纤巧,如安徽“凤阳花鼓”、江苏无锡“渔篮花鼓”、湖南“地花鼓”等。花鼓舞在北方一些地区也广为流传,但多是重舞不重唱,讲究技艺求精。如山西“晋南花鼓”、陕西“宜川花鼓”。

全国的鼓有上千种。陕西是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建都的地方。在周的时候,周有一个“大舞”。历史上记载,大舞是歌颂周武王丰功伟绩的,以鼓伴奏,鼓之舞之,所以要说我们中华民族以鼓作舞的舞蹈,应该从周代的大舞算起。其中陕西民间的鼓舞就有50多种。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很重要的一部分。陕西的鼓舞,大都具有秦汉古韵。由于陕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黄河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的交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今天陕西民间鼓舞形式中多特色、多种类并存的民间鼓舞文化现象。而与宜川一河之隔的山西更是中国鼓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上溯到远古文化的“土鼓”,“鼍鼓”,下及现在从大到周盈丈几的帅鼓到小才几寸的手鼓,鼓在山西,族旺支繁。既有自成一家的清锣鼓,又有吹打锣鼓、鼓舞、锣鼓经及庙堂锣鼓。清锣鼓主要有《威风锣鼓》、《太原锣鼓》、《绛州鼓乐》等。舞蹈锣鼓是融舞蹈与锣鼓于一体,锣鼓演奏者也是舞蹈表演者,亦称鼓舞。这是一种比较占老的艺术形式,山西有它相当大的家族,主要有转身鼓和扇 鼓。名气最大的威风锣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临汾一带的民间广场艺术。综上所论,壶口斗鼓它结合了陕北花鼓文化的博大和晋南威风风锣鼓文化的的精细,是秦文化和晋文化的精妙结合。

2004年正月十五,应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天鼎有限公司的盛情邀请,刚成立的壶口斗鼓艺术团一行60人赴古城西安演出,他们粗犷的舞姿,展现了黄河儿女征服困难的豪情和黄土高原人乐观奔放、坚韧不拔的性格。他们精彩的表演,深深打动了古城观众,他们纷纷赞叹,想不到陕北除了安塞腰鼓、宜川胸鼓之外,还有这么雄壮威武的一支。2005年5月壶口斗鼓在延安演出获得了轰动效应。2005年8月,在中国文联举办的《黄河颂》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上的演出,更是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喜爱。国内多家媒体先后十多次进行了报道。从观众的反映来看。它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发掘推广壶口斗鼓,对于丰富陕北鼓文化、培育当地文化产业、弘扬中华民族的黄河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时代意义。

区域地理环境

宜川是一个历史悠久、先民活动和开发较早,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历史上这里曾经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的积淀非常丰厚。远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大量地生活着远古先民。宜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陕北地区的“文出两川”就指的是宜川和延川。这块土地孕育了无数杰出人物。各个时代都有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志士仁人。宜川人民,是黄河母亲的女儿,是听着黄河的涛声张大的,在文化艺术方面有着特别的天赋。历史上曾有过不朽的创作。

宜川县属陕北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属典型的残塬沟壑区域,壶口乡地处宜川县东部塬区,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境内,乡因此而得名,东临黄河与山西吉县隔河相望,总面积124.9平方公里。全乡以安乐山为制高点,沟梁坡峁呈伞状向四周辐射分布,地形复杂,地貌支离破碎,属峡谷基岩残丘区,气候干旱多风,降雨量低而不均。登上安乐山,大川风光,田园景色,可尽收眼底,使人流连忘返。

“桑柏的圪旯,岭里的条,兰家庄洼里没水壕。”、“安乐山下桃曲坪,渡过黄河上侯歇。”、“水南塬里能跑马,寨子翻过是那坪。”这些口口相传的民谣,生动地点出了安东山下各个村庄的地理特点。

壶口乡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自然风光独特,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壶口乡风貌独特,物产独有,盛产柿子红枣等农副产品,壶口酥梨更是因其独特名产而著称。境内有壶口瀑布、十里龙槽、孟门山、圪针滩古渡口等著名景点。站在安乐山上,千沟万壑,黄土高原壮观景色尽收眼底,南眺鹿川的莽头山,北望延长的狗头山、东极山西的高祖山,使人心旷神怡,顿生“安乐山上安乐游,安乐山下黄河流,黄河一去不复返,瀑布千载空悠悠”之感。安乐山曾为古战场,如今山上修建起了手机信号塔,一条新修的柏油公路盘旋贯穿全境,将壶口乡与世界边为一体。

壶口美丽的景色吸引了海内外无数的镜头,有数不清的影视剧在壶口境内取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边走边唱》在壶口乡的圪针滩村拍摄,著名导演冯小宁的《红河谷》、《黄河绝恋》在壶口乡的亨子村拍摄。在壶口瀑布拍摄过的影视更是数不胜数。2004年又被中国拍摄家协会命名为摄影基地。

濒危状况

壶口斗鼓一面世,得到了宜川县委、县政府和壶口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挖掘、扶持和推广。也有西安、延安不少企业关注了斗鼓的发展。但还有一些问题制约着壶口斗鼓的发展:

1、资金严重缺乏。宜川县经济不发达,壶口乡财政困难,以现在力量,连起码的演出服装、道具都不能购置,致使壶口斗鼓形不成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2、掌握绝艺的老艺人多年不打鼓,有许多已经谢世,一般年轻人不掌握壶口斗鼓的打法、技巧。需要专家介入进行提高。

3、由于经济落后,部分村民外出打工,不能投入精力,保证市场的演出需要。

保护计划

10.1目前已投入资金情况

2005年5月,社会各界援助资金8万元,筹办了壶口斗鼓艺术节。2005年8月,宜川县人民政府划拨资金6万元,扶持壶口斗鼓艺术事业的发展。

10.2主要保护内容

1、聘请专业人员,进一步深入农村,对目前健在的老艺人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档案。

2、组织专门的“壶口斗鼓艺术挖掘小组”,将斗鼓艺人资料及他们掌握的鼓艺、鼓点进行归类整理后存档。

3、各乡镇建立斗鼓协会,村村成立斗鼓队,使壶口斗鼓在群众中广泛地发展起来。

4、拍摄壶口斗鼓艺术片,整理出版壶口斗鼓书,向社会分开发行。

5、积极外联,争取外援,谋划企业支持,走市场发展道路。

6、利用壶口瀑布位于境内的优势,每年正月举办一次壶口斗鼓艺术节,检阅和促进斗鼓艺术的发展。

10.3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2、2004年10月,壶口乡党委、政府邀请了陕北文化研究者马雨平,深入宜川县壶口乡、高柏乡等地,采访了民间老艺人,挖掘整理了壶口斗鼓的打法、技巧、鼓谱等,并拍摄了电视专题片,使壶口斗鼓在理论上走上了正规化发展之路。

3、2005年5月,壶口乡党委、政府在企业的支持下,发动全乡九个行政村民打鼓,举办了首届壶口斗艺术节。

4、2005年5月,壶口乡党委、政府积极联系了延安的企业,将壶口斗鼓推广到延安去,并邀请了延安的鼓文化专家、打击乐专家马虎(国家二级演员)、陈云龙(延安三鼓的发掘者)观看指导了斗鼓。

5、2005年8月,壶口乡党委、政府筹措资金,根据专家指点,重新设计、制作了壶口斗鼓表演服,使壶口斗鼓参加了国中文联在壶口瀑布举办的《黄河颂》大型文艺演出,将壶口斗鼓推广到全国。

6、2005年6月,延安市委副书记王建军亲临壶口,观看了壶口斗鼓,并对壶口斗鼓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7、先后在《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延安日报》、《西部时报》等媒体对壶口斗鼓进行了宣传推广的报道。

10.4五年保护工作计划

2007 编辑出版《壶口斗鼓》书配光碟发行。

2008 组建10支以上鼓队,使全乡4000多农民中的20%学会壶口斗鼓。

2009-2010 带动沿黄河岸的几个乡镇组建壶口斗鼓队,使壶口斗鼓全面在宜川境内发展壮大起来,成产陕北鼓林中独具风骚的一支。

2006-2010年预期达到目标:

1、建立壶口斗鼓人才档案

2、组建百人壶口斗鼓。

3、编辑出版《壶口斗鼓》专业书

4、将传统的斗鼓搬上舞台,形式多样化。

5、场化、产业化发展道路,让农民的鼓队走出去。

6、努力将壶口斗鼓推到全国性、国际性的舞台上去,使之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精品。

10.5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2、设立“壶口斗鼓艺术挖掘小组”,进行摸底调查工作。

3、设立壶口斗鼓艺术挖掘小组,挖掘专项基金,用于发展壶口斗鼓事业。

4、重视民间艺人力量,成立壶口斗鼓协会。

5、村村成立壶口斗鼓队,将壶口斗鼓纳入到全乡培育新的产业的高度上普及壶口斗鼓。

10.6建立机制

名誉主席:付红勇

协会会长:兰天刚

副 会 长:贺宗周 杨建民

理 事:崔正顺 马臻远 王国玉 杨国梁 韩德成 贺 虎 马小忠

10.7经费预算及依据说明

2、编辑出版《壶口斗鼓》书配光碟发行15万元;

3、添置壶口斗鼓相关器具、表演服装8万元。

本文发布于:2022-10-20 13:48: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297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