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草圣于右任

更新时间:2022-10-20 10:41:43 阅读: 评论:0

内容简介

全书收录了于右任先生各个时期的书法精粹之作,能清晰的反映出于右任先生的书法发展轨迹。

该书由文物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采用全开特种纸全彩印刷,装帧精美,每幅作品均附有释文,内容丰赡,极具艺术价值,鉴定价值和文化价值。

图书目录

1、序言

2、扇面(1副)

2、对联(72副)

3、条幅(97副)

4、墓志·祭祀稿(2副)

5、横幅(10副)

6、印鉴

7、年表

8、于右任先生影像

图书背景

圣人者,古来指品格极高尚、智慧极超群之人,亦称在某方面有极高成就、造诣之人。春秋有“圣哲老子”、“圣人孔子”,晋有“书圣王羲之”,唐有“诗圣杜甫”等。而纵观书坛,堪称“千古草圣”者,唯于先生一人也!

右老生处晚清民国,时局混乱、政体腐败,外强横行、民生涂炭,中华民族正值生死存亡之际。少年于右任将一腔热血献给救国救民的革命运动,誓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倡言革命遭清庭通缉,亡命天涯。后追随国父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先后创办“神州”、“民呼”、“民吁”、“民立”等报,成为革命的号角先锋。护法运动时期,出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致力西北革命,历尽艰辛,功勋卓著。其有诗曰:“柳下爱祖国,仲连耻帝秦,子房报国难,椎秦气无伦。报仇侠儿志,报国烈士身。寰宇独立史,读之泪盈巾。逝者如斯夫,哀此亡国民。”可窥先生早年思想一斑。

中晚年的右老久居政府要职,地位显赫,却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闻名于世。常为子女学费生活费而举债;竞选“副总统”因囊中羞涩而败北;更甚者病危之住院费也由“蒋总统”垫付。有一无二,终因贻误,病发而终。留给后人的只有几箱书及借条。还有那首情悲意哀,以泪为墨的千古绝唱《国殇》:“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此种情怀,古今几人?立功、立德、立言为三不朽,人生得一,已属不易,右老则一身兼之,世所难能,道德情操,何其高尚!

于右任生于关中大地,自幼随太夫子汉诗先生学习王羲之《十七鹅》帖,寝馈金石碑版之学。访碑、临摹毫不懈怠,深得碑书之精髓,二十五岁即被誉为“西北奇才”。他的草书亦由篆、隶、北碑脱化而出,博综诸家、陶铸万象;雍容大雅、变化雄奇。尽运用之精熟,开胸襟于规矩。所谓“胡马依北风”,先生字里行间更透出西北人特有的大道雄强,磅礴无极。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世博会上,中国馆的“文字之墙”罗列了王羲之、褚遂良、颜真卿、怀素、苏轼、米芾、赵孟頫、董其昌、于右任等历代大师作品,而真正能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且形塑自我风格的,宗伯之后唯右老一人,其在中国书法史上之地位不言而喻。日本首相佐藤精于书道,一生崇拜的只有苏轼与于右任。

右老学生及门人至今遍布海内外,可谓清誉满天下。

先生留给后世最珍贵的遗产,是他毕生致力修订推广的《标准草书》。自古草书家均以博变为能,追求美艺而远离实用。作者自赏而观者瞠然,难以深入民间。三十年代右老邀集书道同仁,成立标准草书社,在研究古代三百多种《千字文》和历代书家大量草书作品的基础上,提出“易识、易写、标准、美丽”四大法则,确立草书系统,契合草书部首符号,表例条贯、晤一通百。在极紊乱复杂中整出清晰严整的演变规则,为草书历史作了总结,为后世发展开辟了新路。右老在《标准草书》序言中写道:“吾国草书之兴,远在汉初,先哲立旨,为其‘爱曰省力’也。今时之足珍,千百倍于往昔,广草书于天下,以利制作而新国运,此其时也。”

《标准草书》是中国文字史上划时代的一大贡献。影响深远及至世界范围内汉字覆盖区。综右老一生,出入险阻,冒犯锋镝,或秉春秋之笔,或挥鲁阳之戈,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献身国家之民主自由斗争。其于革命,为开国元勋;于新闻事业,为开山前辈;于兴学,为大教育家;于文则为大文豪;于诗为诗宗;于书为草圣。今时,亿万华夏子孙为其无以伦比的人格魅力所感动激发,为他纯粹的民族主义爱国精神所凝聚。先生功业、道德、文章、

艺术之伟大成就,史上罕有。千古草圣,属之无愧。有诗曰:“先生忧乐关天下,余事诗书夺化工。鹤发银须飘素雪,兰台玉露挹清风。牧羊自昔多奇迹,谋国从来不计功。薄海嵩呼春意满,拈髯微笑更谦冲。”

愿右老之功业千秋万代、右老之精神万古长青。

本文发布于:2022-10-20 10:41: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285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