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拉特[喜剧影片]波拉特(萨莎·拜伦·科恩饰)是哈萨克斯坦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尽管已经成为了哈萨克斯坦排名第六的播报员,波拉特对新闻事业还是有着更广大的追求,于是,在国家情报局的推动下,波拉特和胖胖的电视制作人阿扎马特·巴格托夫(肯·戴维蒂安饰)一起踏上了探访“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文化学习之路。扛台摄像机、提个麦克风,简单打理了些行装,波拉特就奔向了神秘的西半球。
虽然看起来就像个找不着北的乡巴佬,见人就老凑张香肠嘴要亲面颊,还总爱街头采访些吓死人的问题,波拉特还是决心拍出具有震撼性意义的“纪录片”回去报效父老。而且私底下,他此行还有着更“艰巨”的任务——娶梦中情人好莱坞艳星帕米拉·安德森回去当老婆。
剧照
• 影片原计划由托德·菲利普斯执导,但由于与萨莎·拜伦·科恩在拍摄上存在分歧,利普斯放弃了这个计划。
• 萨莎·拜伦·科恩在片中所穿的西装,在整个拍摄期间也没有洗过一次。
• 萨莎·拜伦·科恩为了塑造波拉特这个角色,特意将头发和小胡子留成了片中的造型。
• 波拉特这个角色的原型是一位俄国医生,萨莎·拜伦·科恩称这位医生虽然并非有意如此,却非常有趣,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喋喋不休。
• 影片故事结束在它开始的地方——波拉特在哈萨克的家乡。这一部分,萨莎·拜伦·科恩选择在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近郊的一个吉普赛小村庄完成,工作结束后,为了感谢村民的亲切和配合,萨莎·拜伦·科恩和摄制组特别为地方的学校捐赠了电脑、书包、食品以及书等生活必需品。
萨莎·拜伦·科恩是HBO著名的脱口秀节目“Da Ali G Show”的主持人及创始人,而影片中的主角“波拉特”,就是他在这档节目中创造的一个虚构的人物。萨莎·拜伦·科恩赋予波拉特各种蹩脚的性格,以此对反犹太主义、男权主义和种族主义等美国社会问题进行讽刺和反思。虽然影片还没制作的时候,萨莎·拜伦·科恩和杰·罗奇就商量着一定要制作一部推陈出新的另类喜剧,然而他们谁也没料到影片最终会以这种形式封镜。影片在表现形式上虽然看起来很像新闻纪实,却绝非纪录片,而是将一个虚构的人物放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周围的人也都是真实的,没有场景没有道具,除了主角之外,其他人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反应已经被收在了镜头里,有点像电视节目中的偷拍环节。
剧照
制作公司 | Four by TwoEveryman Pictures [美国]Dune Entertainment [美国]Major Studio Partners [美国]One America [美国] |
发行公司 | 二十世纪福斯公司 [英国]二十世纪福斯荷兰分公司 [荷兰]二十世纪福斯公司 [法国]二十世纪福斯公司[日本]二十世纪福斯公司 [瑞典] |
上映国家/地区 | 上映时间 | 上映国家/地区 | 上映时间 |
美国 | 2006年8月4日(特拉弗斯城电影节) | 保加利亚 | 2006年11月10日 |
加拿大 | 2006年9月8日 (多伦多电影节) | 法国 | 2006年11月15日 |
芬兰 | 2006年9月18日(赫尔辛基国际电影节) | 西班牙 | 2006年11月17日 |
荷兰 | 2006年9月22日(Film by the Sea 电影节) | 挪威 | 2006年11月17日 |
美国 | 2006年10月6日(hatchfest电影节) | 菲律宾 | 2006年11月22日 |
波兰 | 2006年10月6日(华沙电影节) | 新西兰 | 2006年11月23日 |
以色列 | 2006年10月13日(海法电影节) | 澳大利亚 | 2006年11月23日 |
希腊 | 2006年10月14日(欧洲电影节) | 波兰 | 2006年11月24日 |
意大利 | 2006年10月20日(罗马电影节) | 葡萄牙 | 2006年11月30日 |
斯洛文尼亚 | 2006年11月2日 | 以色列 | 2006年11月30日 |
英国 | 2006年11月2日 | 土耳其 | 2006年12月1日 |
爱尔兰 | 2006年11月2日 | 韩国 | 2006年12月7日 |
德国 | 2006年11月2日 | 新加坡 | 2006年12月28日 |
匈牙利 | 2006年11月2日 | 墨西哥 | 2007年1月5日 |
荷兰 | 2006年11月2日 | 阿根廷 | 2007年2月8日 |
美国 | 2006年11月3日 | 巴拿马 | 2007年2月23日 |
拉脱维亚 | 2006年11月3日 | 巴西 | 2007年2月23日 |
冰岛 | 2006年11月3日 | 意大利 | 2007年3月2日 |
瑞典 | 2006年11月3日 | 哥伦比亚 | 2007年3月2日 |
立陶宛 | 2006年11月3日 | 委内瑞拉 | 2007年3月23日 |
芬兰 | 2006年11月3日 | 中国台湾 | 2007年3月23日 |
加拿大 | 2006年11月3日 | 印度 | 2007年3月30日 |
爱沙尼亚 | 2006年11月3日 | 日本 | 2007年5月26日 |
丹麦 | 2006年11月3日 | ||
中国台湾 | 2006年11月3日 | ||
挪威 | 2006年11月6日 | ||
希腊 | 2006年11月9日 |
获奖时间 | 获奖奖项 | 获奖方 | 结果 | |
2007 | 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改编剧本 | 萨莎·拜伦·科恩安东尼·海恩斯彼得·巴恩哈姆丹·梅泽尔托德·菲利普斯 | 提名 |
第64届美国金球奖 | 电影类-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 | 萨莎·拜伦·科恩 | 获奖 | |
电影类-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 | 《波拉特》 | 提名 | ||
第16届MTV电影奖 | 最佳喜剧表演 | 萨莎·拜伦·科恩 | 获奖 | |
最佳打斗场面 | 萨莎·拜伦·科恩肯·戴维蒂安 | 提名 | ||
最佳影片 | 《波拉特》 | 提名 | ||
第9届青少年选择奖 | 最佳喜剧电影男演员 | 萨莎·拜伦·科恩 | 提名 |
作为一部题材怪异的小投资喜剧,《波拉特》借一个外来者的眼光看待美国文化。该片有很多“厕所笑话”,然而好评率仍然达到了93%,这是因为它在片中用嬉笑怒骂的方式嘲笑了美国文化中的偏见和伪善。(搜狐娱乐评价)获奖照片
《波拉特》不是一部简单的恶俗喜剧,而是蕴涵着更丰富的价值和精神,表现了正常叙事和正常视角都无法深刻表现的事实——美国文化的自以为是。波拉特刚到美国时,按照“本国”的礼节见到任何路人都友好地进行贴面吻,但被认为是性骚扰;等他逐渐深入美国,那些真诚友善的美国人又一心想纠正他不文明的粗鄙言行,将他改造成“文明的、美国式的现代人”。波拉特的旅程实际上又是“渴望同化”与“本能地反对同化”之间的对抗。(中国新闻周刊评价)
本文发布于:2022-10-20 06:46: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271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