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小升初,很难做到完全淡定。也许因为我们年纪小,而且看到小学时成绩特别好的,现在反而没什么特别成才的,所以对孩子的成绩一直比较淡定,考得好了是惊喜,考得差了也能承受。
当年我师兄,各科成绩都好得令人望而却步,文娱、体育也是一流的,曾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但某件事发生后,发现他的抗挫折能力、他的情商明显是缺陷的。老师说,他的智力足够强,情商相对就弱。
拿运动来说,比如说打球,一段时间强化一下进攻,可能防守就会削弱一点。加强正手训练,反手意识就会减弱一点,没有办法。
一波的语文多棒呀,你非要让他数学也和别人比,有时难做到。我儿子和他的同学一起做题,同学妈都说,我家儿子的数学感觉特别好,很多题目,我们都要思考半天,而他一看,就能直接报出答案,其实他也没什么好方法,就是有直觉,这个差别,不是多付出多少努力就有的。
但儿子的奥语,几乎每次考试在班里都是倒数,所以上次作文他写到自己奥数每次拿一等奖时,老师的评语就是问他为什么语文就不能进步一点呢?
其实就我自己来说,我从中学到大学,一直是绝对领先成绩的第一名,大学毕业时才知道男生背后喊我的外号是一号或者NO1,因为我每次都考第一。但真正工作之后,我真的觉得自己所学,在工作中用得最多的,不是当时花了7年时间学的专业知识,不是我当初最强项的数学或化学,而是一些OFFICE的使用,一些逻辑分析能力,而我能在工作中取得一点成绩,我觉得靠的不是智力,而是负责的态度和有问题一定要钻研出解决方法的毅力。我相信现在同事中谁也不比谁笨,特别是新工作的同事们,真的一个比一个聪明、知识面广,但我的优势一直是认真、负责、肯吃苦、对工作有热情。我相信,不管孩子上的是什么学校,将来只要认真,没有做不好的工作。
我儿子的数学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多做,等学生理解了,想通了,也就不忘了。切记,切记,一定要反复订正错题,孩子能不能一直学下去,这点最重要。等你把错题都搞懂了,都会做了,奥数就没问题了,就这么简单。还有,家长要多鼓励支持孩子,不要着急,更不能打击!但一定要有监督。
老师还有一段话:在做题过程中不断地提高他的解题能力,锻炼他的思维能力,遇到难题,更要让他去想,学会独立思考。我看到家长帮他做题就气不打一处来,一个学生,作业不会做,原因不去找,不去改正错误,反而直接帮他做题,悲剧啊!
一个学生,连作业都不能独立完成,还想他去考奥数竞赛,拿一二等奖,你觉得可能吗!家长啊,做题的过程,我们不该仅仅盯着分数,而是要注意孩子能力的提高,习惯的培养!不要再干丢西瓜拣芝麻的事了!”
“给孩子找家教一定要慎重,找个合适的,找好后最好就不要换,奥数它不分家,内容都是一样的,你能把一个老师所教的全掌握,就非常优秀了。如果不能,多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找原因,然后改过来,不要回避缺点而选择采用换老师的方法,症结不解决,即使换了,也不会改变啥的。假如两个老师教学效果相差不是太大的话,就最好不要换,换了后,后一个老师不会过问你前一个老师教了什么,更不会帮你复习,很多时候是重复上课,实际上你失去的比得到的多得多,更有甚者是在前任老师那是白学了!”
老师不赞成上太多的小课,因为“更何况上这么多课,有时间做题吗,有时间去想吗,有时间把老师讲的消化了吗?唯一的结果就是学得多,忘得多而已。他没有好的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怎么可能把竞赛考好!一个优秀的学生,更需要优秀的家长!”我觉得说得挺好。
学好奥数,多做题还是有必要的,还不能只做刚学的题,要学会复习之前学的
奥数题分类
第1章 分数的巧算 第11章 抽屉原理
第2章 比较大小 第12章 比和比例问题
第3章 估计与估算 第13章 行程问题
第4章 定义新运算 第14章 列方程解应用题
第5章 工程问题 第15章 方程组
第6章 分数应用题 第16章 不定方程
第7章 逆推 第17章 立体图形
第8章 圆与组合图形 第18章 变换和操作
第9章 百分数应用题 第19章 染色与赋值
第10章 容斥原理 第20章 离散最值问题
第1章 枚举法 第8章 奇偶分析
第2章 归纳与猜想 第9章 构造法
第3章 逆推法与逐点累计法 第10章 整数的表示方法
第4章 对应法 第11章 整数的分拆
第5章 从整体上看问题 第12章 分数的分拆
第6章 列表与图解 第13章 最优化问题
第7章 反证法与极端原理 第14章 对策问题
其实,学好奥数,就是多学多写多听,从小做起。多动脑,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本文发布于:2022-10-20 04:20: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264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