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时的方怡太祖母系清朝宰相张英之后,祖父至今留有一方家传的用上方大篆篆刻的“张英之印”水晶回头狮子印章。3岁随父亲练习硬笔书法,4岁拜中国书法协会会员李洪太老师研习软笔书法,先后学习了王羲之楷体、《兰亭序》、《圣教序》、《郑文公碑》、《礼器碑》、《蜀素贴》、《苕溪诗贴》、《法华经》、《张孟龙碑》、《韭花贴》、《崔敬邕墓志》、《张黑女墓志》和吴昌硕的篆书等。
方怡的太祖曾任桐城县主事,主管桐城县北乡,家族酿酒,家境殷实。建有养生堂,供孤儿寡母、要饭者居住。在安庆设在两个渡口,无偿为人摆渡过江。一生酷爱书法,每天早上5点起床后不说话,用毛笔蘸水在石板上写字,写完一碗水后再洗漱、讲话。其曾祖、祖父,父亲也继承了先人传统,喜欢笔墨书香,经常练习书法,在当地也小有名气。方怡3岁的时候,看到父亲写毛笔字,好奇地拿过毛笔写了起来,越写越有兴趣,从此便与书法结缘。
书法早已成了方怡生活的一部分,练书法每天都必不可少。“毛毡一铺,将墨倒入砚台就可信笔挥洒了。”初见方怡,观其一副安和自在、信步漫随之态,编者就被她优雅的举止、温文的语气所感染。“书法的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须在兴趣的基础上,深入对书法的了解并一直坚持练习,才能深刻领悟书法的内涵,取得进步。”小方怡说。
尊师敬友。现年十三岁的方怡,是一个做事认真、爱好广泛、活泼开朗、好为人诚恳热情、充满自信的阳光女孩。在荣誉面前,自信,努力,是学校和当地鼎鼎有名的小才女。她刻苦好学,品学兼优,酷爱阅读,看起课外书来,总是爱不释手,开阔眼界。她写的作文多次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还在《蚌埠日报》上发表2篇文章。为提高英语成绩,她积极参加课外英语学习,勤练口语,英语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她踊跃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她的手抄报多次在市级比赛中获奖。特别是书法多次在全国获奖,令同学们羡慕不已。她活泼大方,非常乐于帮助他人,在学校,她会积极主动的帮助老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三年级开始一直担任班里书法小教师,把自己的特长毫无保留的教给同学们;在班级中,她是班里的骨干,帮助老师辅导同学的学习,严格遵守班级纪律;在体育课上,帮助体育老师组织同学们活动,有极强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
“孝”字当先。在家里,方怡细心地向爸爸妈妈学习,很早就学会了自理。从上幼儿园时起,就自己住在一个房间里,妈妈每隔一天早上四点多钟就上班,她每天早晨六点钟自己起床,自己洗漱、梳头、叠被子、铺床,坐十几里路的公交车自己去上学。她还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摘菜洗菜、洗衣服。她非常注重文明礼貌、与人为善,休息时间绝不会制造噪音影响邻里的休息,深得邻里喜爱。
“我奉献,我快乐”。方怡团结同学,正直善良有爱心,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同学生病了,她都会主动地设法帮助同学补习课程,辅导好作业,主动要求和班上学习成绩最差的同学同桌,给予帮助。她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公益活动,学校组织的每次爱心捐款活动她都积极参与,汶川大地震时,她把自己的压岁钱捐给了灾区,希望灾区的小朋友和她一样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她就是一个善良的小天使,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是令她感到最快乐的事情。弘扬国粹 传承文明
这就是方怡,一个热爱书画艺术的13岁女孩。她对生活的态度,诠释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她用笔墨纸砚,描绘着中国未来的蓝图。中国文字不仅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通过学习书法,能促进人们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正如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的,“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养成这样的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在方怡看来,学习书法不仅可以丰富生活,而且可以开启心智,修身养性,还能提高审美能力。由于书法与我国传统的哲学、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建筑等学科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文化内涵深厚,因此对几千年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起到薪火相传的作用。
而谈到如何继承弘扬书法这一国粹时,方怡如是说:“虽然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可惟独只有中国能将其文字发展成一门艺术,我们少年儿童作为祖国的花朵,更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去传承中国书法这一国粹。”小方怡认为,国家应该更大力度地去加强普及书法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充分的了解中国深厚的文化精髓。在她看来,书法不光是写字,它关系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关系到民族的品德、精神风貌的传承。 (方国胜 文)
方怡历年作品方怡对每一幅字、每一幅画的创作,都会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专心致志,用心、用神、用气、用灵魂去书写,充分运用指、腕、肘、臂、肩、胸、腰、腚、腿、脚等部位力量,集全身之心力、脑力、腕力、气力、思维于笔端,书写的一笔一画,有刚有柔,有快有慢。章法或整齐或错落,结构或规则或随意,线条或纤细或刚劲,极具审美趣味。她的行草书既有王羲之的行云流水、奇正相生、秀雅清劲,又有米芾的笔力外露,飘逸潇洒,四面得势。她的楷书既有虞世南的笔力含蓄、笔势温和,又有颜真卿笔势内敛,却有一掣万钧之力。充分体现出书法的“力”和“势”,展现了书法的旺盛活力和流于笔端的“气质”。她尤其善于隶书,结体稳重,劲而不犷,放而不野,厚而不滞,散乱中寓工整,奇险中寄安闲,既有《张迁碑》的方整、古拙,又有《礼器碑》的瘦硬、古雅,还有《石门颂》的劲健、飘逸。她的篆书有时工整凝重、温润静穆,有时整饬严肃、隽秀莹丽、点画工整而不浮, 每一幅都能写出绝妙的书法作品,极具观赏和回味。
方怡18种型体书法方怡自幼聪明,善二胡,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精通十八种书体。右图十八幅不同书体,可谓字字珠玑,行行玉润,点画精到。特别是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条幅,此幅为碑体,下笔粗钝,方拙朴实,以拙取胜,间架稳实厚重,如虎卧阕下。笔画端正粗壮。笔笔如磐石,折角棱条分明,有严峻之态。章法行密字满,于平正之中存欹斜之变。
方怡在临摹古人书法中,对《张孟龙碑》和《张黑女墓志》尤为独钟,尤其是《张黑女墓志》书法精美遒古,峻宕朴茂,结构扁方疏朗,内紧外松,多出隶意。此墓志虽属正书,行笔却不拘一格,风骨内敛,自然高雅。笔法中锋与侧锋兼用,方圆兼施,以求刚柔相济,生动飘逸之风格,合方怡的脾胃,勤加练习,决心以此墓志为母本,集吸收王羲之楷体之精华,并以张孟龙碑体特别以佐之,立志自创一体。
荣获第六届“世纪之星”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艺术教育成果展、第十二届“素质杯”全国少年书画大赛金奖、第十五届“素质杯”全国少年书画大赛金奖、第十八届“双龙杯”全国少年书画大赛“金杯奖”等。
中国文明网、安徽文明网、蚌埠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本文发布于:2022-10-20 03:31: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262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