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名著:呼啸山庄

更新时间:2022-10-19 22:27:04 阅读: 评论:0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译者:沈东子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1818—1848),19世纪英国小说家、诗人,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在世界上仅仅度过了三十年便默默无闻地离开了人间,然而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外,她还创作了193首诗,被认为是英国一位天才型的女作家。沈东子,广西桂林人。广西文学院签约作家,副编审。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空心人》、《广西当代作家作品集·沈东子卷》,译著《呼啸山庄》、《大盗巴拉巴》、《世界悬念小说选》。小说《美国》获上海文学小说奖,编辑的《在路上》、《沙丘》、《火的女儿》获第五、六、七届全国外国文学图书三等奖。

媒体推荐

一本好书是一个艺术大师宝贵的血液,是超越生命之外的生命,是可以铭记的珍藏的血液。

——约翰·弥尔顿 英国诗人、《失乐园》作者

没有别的事情能比阅读古人的名著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神上的乐趣,这样的书即使只读半小时也会令人愉快、清醒、高尚、刚强,仿佛清澈的泉水沁人心脾。

——叔本华 德国著名哲学家

大师们的作品在我们心灵扎根,诗人们的佳句在我们血管中运行。我们轻时读了书,年老了又把它们记起。

——亨利·赫兹利特 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专栏作家

拜读名家大作,可造就雄辩之才。

——伏尔泰 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她的心灵中的非凡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忧伤、大胆是自从拜伦死后为人可与比拟的。

——英国著名诗人及批评家 马修·阿话德

序言

荒原上呼啸而过的狂风

翻开世界文学史,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有的作家著述浩繁,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成为文坛巨人,如莎翁和托翁;有的作家则把对生命和爱情的看法浓缩于一部作品里,凭一本书就名垂青史,奠定自己在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后者以女作家居多,艾米莉·勃朗特就是其中之一。

艾米莉(1818—1848)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哈渥斯市一个清贫的书香之家,只活了三十岁。三姐夏洛蒂是大名鼎鼎的《简·爱》的作者,小妹安著有《阿格尼斯·格雷》,哥哥勃兰威尔和父亲帕特里克·勃朗特也都有诗文流传后世。艾米莉一家属于北部苏格兰高地的凯尔特人,父亲老勃朗特原先是位爱尔兰农夫,后来考进剑桥大学圣琼斯学院,毕业后成了位牧师;母亲玛丽姬·勃兰威尔是位温顺善良的女子,出生于康沃尔郡,很早就离开了人世。

1842年,二十四岁的艾米莉随姐姐前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学习法文和德文,第二年返回家乡。这是她生平唯一一次离家远行。1846年,三姐妹化名出版了一本诗集。1847年,艾米莉用一个男性的名字艾里斯·贝尔出版了《呼啸山庄》。但是灾难紧接着也降临于这个富于艺术创造力的家庭。1848年9月,勃兰威尔死于酗酒,12月艾米莉因肺结核而早逝。第二年5月安也撒手人寰。子女众多的勃朗特一家只剩下了夏洛蒂和老父亲,但是夏洛蒂也没能活到四十岁。艾米莉的大姐玛丽娅和二姐伊丽莎白早在念寄宿学校时就已夭折。

艾米莉的生活虽不富于传奇色彩,但是她性格刚强,感情丰富,内心充满了生命激情,像男孩子一样喜欢思索。她所就读过的那所布鲁塞尔语言学校校长M.海格曾经这样说:

艾米莉具有逻辑思维的头脑和论辩的才能,这在男学生中已

经是不同寻常,而在女学生中更属罕见。她本该做个男人——做

个了不起的探险家。

艾米莉生活于维多利亚时代。那个时代追求保守的道德准则,但是却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反叛意识的伟大作家,尤其是女作家,除了勃朗特三姐妹,同时代的还有简·奥斯汀、乔治·艾略特、盖斯凯尔夫人和伊丽莎白·勃朗宁等。可以这么说,19世纪初的英国,对外加紧了海外扩张,对内则加强了精神生活的控制,而这种控制反过来又激起了作家们的激烈反抗。

在译《呼啸山庄》的过程中,我常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这部书为什么被称为英国文学的经典名著?它既没有描绘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如雨果或歌德的作品;也没有表现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如狄更斯或吉卜林的小说。它只是叙述了发生在苏格兰北部荒原的一个略为夸张的复仇故事:

一个被人从街头捡回来的孤儿希思克利夫,从小备受凌辱,

唯独主人家的千金小姐凯瑟琳却欣赏他身上的那份野性。长成少

年的希思克利夫对凯瑟琳产生了强烈的爱情。可是世俗的等级观

念毁灭了他的爱,那分强烈的爱变成了对外界社会的强烈的恨,

进而变成了一个个残酷无情的复仇阴谋。所有的爱,所有的恨,

最后都化作呼啸的狂风,掠过孤寂的坟头,吹向荒凉的原野……

等到译完全书,我才逐渐明白了这部书的价值,同时也明白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具有怎样的价值。

《呼啸山庄》描写的虽然只是一座北风呼啸的孤独的山庄,可正是在那样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特定的环境里,个人的生存经受着最惨痛的考验,人性的尊严面临着最严峻的挑战,善与恶进行着你死我活的决斗。女作家以非凡的想象力和生命激情,把内心世界最为艰苦卓绝的生命历程和最为惨痛的心灵创伤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每一位善良而敏感的读者,无论是阿尔卑斯山脚下的牧人,还是太平洋沿岸的渔夫,无论是白种人、黑种人,还是黄种人,读过之后都禁不住为之心跳,为之落泪。

希思克利夫无疑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理解了希思克利夫的复仇动机,也就理解了艾米莉内心的隐秘。

希思克利夫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童年受尽屈辱,成年饱受压抑。他在小说中的形象也充满了苍凉的意味:衣衫褴褛的街头弃儿,树林中额头血迹斑斑的失恋者,暴风雨中教堂墓地里的掘墓人,茫茫荒原上随风游荡的孤魂……一部《呼啸山庄》里,每个人都经历了悲剧。无论是林顿、小林顿还是哈里顿,也无论是伊莎贝拉还是小凯茜,我们都可以产生同情,可是对希思克利夫,却不是同情两个字就可以打发的。人们在同情他的同时,还会敬畏他。这就是希思克利夫与众不同的地方。

在其他人的眼里,希思克利夫身上充满了邪恶,但是在《呼啸山庄》的男性人物当中,跟软弱的林顿、伪善的约瑟夫、逆来顺受的哈里顿和懦怯可欺的小林顿比较起来,他却是最坚强、最真诚、最无所畏惧也最具有叛逆精神的一个,整部书中也唯有他最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只要他一出现,读者就凝神静气,拭目以待。

他像陡峭的山崖像伤残的树干,像神出鬼没的幽灵,虽然看上去吓人.却自有一种苍凉的美。他如荒原上呼啸而过的狂风.充满了勃发的生命活力。相形之下,林顿们和凯瑟琳们不过是草叶上转瞬即逝的露珠。

也唯有半人半鬼的希思克利夫,才具有如此强悍的力量终生挚爱着一个女人,一直爱到自己化作荒原上一阵长啸的风。他对凯瑟琳的感情,与其说是性爱,不如说是对童年记忆的回归,因此也就更增添了一层纯情的光辉。他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勇气,都投入到对凯瑟琳的绝望的爱当中,并且用毕生的精力毫不留情地报复摧残这爱的邪恶势力。

面对比自己强大无数倍的命运的力量,希思克利夫不是像大多数人那样听从摆布,而是凭自己坚强的意志奋起反抗,猛烈还击,向命运发起一次又一次无望的挑战。多少个雪花飘飞的黄昏,多少个寒风呼啸的夜晚,他独自行走在荒凉的原野上,苦苦追寻那已被命运无情粉碎的梦想。那种对爱情至死不渝的渴求,对命运的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对苦难的欣然领受,都体现了一位悲剧人物的英雄特征。

一个三十岁的未婚女子,能够把道德的虚伪揭示得如此深刻,把人性的弱点剖析得如此透彻,可见当时的社会生活是多么压抑,也可见艾米莉本人的情感生活并不幸福。我无从知晓艾米莉的个人生活有过什么遭遇,但是我固执地认为,艾米莉在希思克利夫身上倾注了她对男人的所有理解,也寄托了她对自然男性的无限向往。我甚至以为,在某种程度上,希思克利夫的灵魂就是艾米莉的灵魂,希思克利夫对世界的看法就是艾米莉对世界的看法,因此,希思克利夫的内心悲剧不能不反映出艾米莉·勃朗特的内心悲剧。

《呼啸山庄》以其惊心动魄的悲剧情节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震撼人心的长篇小说。在它之前或之后,都没有哪部小说能够在感情的力度上与它媲美。我们可以举出乔叟、笛福和司各特,可以举出哈代、梅瑞狄斯和劳伦斯,还可以举出普里契特、奥威尔和奥登,没有哪位作家能够替代她,因为没有哪位作家在一部小说里表现出了那么强烈的对爱情的渴求,对自由的热爱和对自然人性的憧憬,这也就是一百多年以来,她这部小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年轻读者的原因。

《呼啸山庄》最初问世于1847年。第一版印得较为粗糙。1850年,即艾米莉·勃朗特去世两年之后,由她姐姐夏洛蒂编辑出版了第二版。夏洛蒂不仅校正了第一版中的印刷错误,而且改动了书中的一些标点,特别是修改了书中一些人物的约克郡方言读音。后来他人对标点和段落作了更多的改动,这些改动连同其他的一些印刷错误不断地出现于以后的一些版本里。1931年牛津出版社的出版家贝西尔·布莱克维尔出版了该书的莎士比亚权威版,恢复了该书1850年版的原貌。

本书主要据1850年版译出。书前收入了夏洛蒂·勃朗特化名“卡勒·贝尔”为1850年版所写的《艾里斯与艾克顿·贝尔生平说明》,介绍勃朗特三姐妹,即夏洛蒂、艾米莉和安,是如何化名卡勒、艾里斯和艾克顿·贝尔进行写作的。

本文发布于:2022-10-19 22:27: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253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