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山西的旅游景点

更新时间:2022-10-19 21:56:20 阅读: 评论:0

正文

这座牌坊还有前边的茶室、碑亭都是由景大启、刘子林和贺柏寿等人于民国三年(1914年)修建的。景大启,是洪洞贾村人,光绪末年在山东做官,任满后,和同在山东做官的同乡刘子林回乡。民国二年,积极倡议,在明代大槐树遗址旁建碑亭,后又募集经费,建起茶室、牌坊等,并编撰了《古大槐树志》,是大槐树文化研究的创始者。

牌坊的年代虽不久远,但古色古香,正额镌刻的是“誉延嘉树”,意思是大槐树随着移民后裔的辗转迁徙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它的是洪洞人贺柏寿所题写的,这与贺柏寿的家事有着一定的联系。贺柏寿清末曾在河南做官,民国初年告老还乡,当时有一子年方七岁,按当地的民俗,男孩子七岁要起官名,有的还要起字。贺柏寿把唯一的儿子视为宝贝,特别宠爱,如今儿子七岁,起官名和字一定得推敲的吉利些、文雅些,还得容易扬名、广为人知、流芳百世才好,恰逢他正参于重修大槐树古迹的事,就把儿子的官名定为“延誉”,字定成了“树嘉”,字和官名连起来就是牌坊上“誉延嘉树”的倒念,既含蓄幽默又文雅可敬。

两旁配有两首诗,充分说明了当时三位老人集资修建大槐树遗址的良苦用心。

西汾北霍旧河山碧翠清流四面环荟萃人文称乐地云烟过眼故乡关

意思:虽然世间之事如过眼烟云,时光飞逝,但远方的游子无论身处何方都不会忘记自己美丽的家乡。因为孕育我们这颗神圣大槐树的洪洞县拥有秀丽的风光,诗中提到的西是汾河,北是霍山,城高而四周低,所以四面环水。自古以来,名人辈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三皇五帝之一的舜;中国古代司法的始祖皋陶(尧时);音乐鼻祖师旷;三国时期的徐晃;革命家南汉宸(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第一任行长);书画大师董寿平;还有我国著名哲学家、佛学大师、象棋特级大师贾题韬,他们都是洪洞人。

古道青槐倚夕阳浮屠突兀插云傍窝名老鹳相传久高建丰碑姓字香

意思:夕阳西下无论是我们脚下这充满历史气息的古道,还是那傲然挺立的青槐,还是那云雾缭绕中直插云霄的石经幢,还是那新塑大槐树上巨大的老鹳窝,个个都是在真实的向我们讲述着当年那段迁民的往事!

牌坊的背额镌刻的是“荫庇群生”,在这荫庇的庇为什么不写遮蔽的蔽,而要用这个字呢?这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在辛亥革命时期,袁世凯为恢复帝制当皇帝,就命三镇总兵卢永祥进攻山西革命军,卢军南下,进军平阳(现临汾一带)所到之处肆意抢掠无所不为,唯独到了洪洞大槐树下,纷纷下马膜拜,士兵都相互传言,回到故乡老家了,因为他们大都是从中原招募来而来,都是大槐树下的移民子孙,到了洪洞,非但不抢掠,反而将在别处抢得之钱财供施于大槐树下,凭着大槐树,洪洞人民避免了一场灾难,人们都说托了大槐树的福,沾了移民祖先的光,视大槐树为保佑一方平安的神树。人们把树看成神,自然也就用庇佑的“庇”了。

这件事并非杜撰,民国初年有个山西晋城人叫李冠军,他是当时陆军团的一个团长,他写过一首诗被收录在景大启《大槐树志》中,诗中有两句:“南下雄师曾罗拜,北上壮士亦低头。碑亭矗立乡关认?经塔高悬过客游。”诗中的南下雄师就是指卢永祥的部队,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确有“荫庇群生”这件事。

再加上这两首诗,把移民后裔对大槐树老家的那份深情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

木本水源流泽长依依杨柳认村庄行人还里前踪记遗爱深情比召棠

这里的召(shào)棠取自一个典故:西周时召伯巡行南方,经常在甘棠树下听取老百姓的疾苦,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人们不但尊重他,而且也倍加宠爱甘棠树,看到这棵甘棠树就像看到召伯一样,如今那棵甘棠树早已不复存在,但这个词语却流传3000多年,可以说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棵精神树。如今的大槐树成为一棵寄托乡情和象征移民先祖的神树,可与西周的这棵甘棠树相媲美。

意思:木有本、水有源,古槐后裔代代相传,但却从来没有忘记故乡。游子们回到家乡,寻觅着先人的踪迹,对家乡大槐树的眷恋,如同老百姓对甘棠树那样的喜爱、呵护。

迁民往事忆当年柱杖穿云窅夕烟嘉木扶疏堪纪念犹留经塔耸巍然

它声泪俱下的告诉我们:回忆当年六百年前,移民先祖携手拄杖、步履蹒跚地走向茫茫远方的凄惨场景,每一位移民后裔无不唏嘘感叹,现如今终于回到老家,看见三代槐树依然茂盛,神奇经塔(石经幢)依旧耸立,老家亲人依如往昔的热情,也算是对当年辛酸历程的一种宽慰。

本文发布于:2022-10-19 21:56: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252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牌坊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