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武周开国皇帝

更新时间:2022-10-19 19:42:42 阅读: 评论:0

人物生平

家世出身

武则天(后自名武曌)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出身隋朝皇室,父亲为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弟、遂宁公杨达),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北徐村人)。武则天于武德七年(624年)生于利州(今四川广元),一说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有异母兄长武元庆、武元爽,另有同母姐妹两人,一位是韩国夫人武顺(史书称武顺为其姐,《武顺墓志》称其妹),另一位是郭夫人。

武士彟从事木材买卖,家境殷实。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唐高祖)在河东时,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结识。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唐朝建立以后,武士彟以“元从功臣”身份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白寿彝因此在《中国通史》中认为“按照武士彠的官阶爵位来说,应该是属于新升的高级士族了。所以武则天已不是出自庶族地主官僚家庭,而是出自由庶族地主官僚上升的士族官僚家庭”。

武士彟在贞观九年(635年)逝世后,武则天才十二岁。她的堂兄武惟良、武怀运及武元爽等落井下石,对其母亲杨氏失礼。不久,武则天随母亲从荆州搬回长安居住。

初入宫廷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来到洛阳宫(紫微城)后,听说十四岁的武则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武则天入宫前,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侍奉的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对于李世民在位时期武则天在宫中的生活,史书并没有详细的描述,仅见武则天在晚年时回忆自己为李世民驯马一事。李世民有马名叫狮子骢,肥壮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武则天当时侍奉在侧,对李世民说:”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李世民听后,颇为夸赞武则天的志气。但武则天并未得到李世民的宠爱,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高。但在李世民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太子李治开始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驾崩,武则天依例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她与新即位的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再次入宫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李治在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而入感业寺进香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因无子而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动向李治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李治早有此意,当即应允。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李治的孝服期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入宫前,武则天已怀孕,入宫后便生下儿子李弘。武则天回宫后,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李治的宠爱。至次年(652年)五月,武则天便被拜为二品昭仪。当时王皇后、萧淑妃经常与其争宠,三人互相谗毁,但李治都没有听信。

武则天工于心计,心狠手辣,兼涉文史。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在安定思公主出生后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望,怜爱并逗弄公主玩,王皇后走出去后,武则天趁没人将女孩掐死,又盖上被子掩饰。正好李治来到,武则天假装欢笑,打开被子一同看孩子,发现女儿已经死了,武则天啼哭。问身边的人是怎么回事,身边的人都说:“皇后刚刚来过这里。”李治勃然大怒,说道:“皇后杀了我的女儿!”武则天于是哭泣着数落王皇后的罪过。王皇后无法解释清楚,李治从此有了”废王立武“的打算(但此事有争议,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和《唐会要》只记载了公主的暴卒,并未言明其死因)。

废王立武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李治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因此充满艰辛。一般认为,李治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于是,武则天开始成为李治政治上的“战友”。

永徽六年(655年),中书舍人李义府首起支持“废王立武”,得到李治和武则天的重赏,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见机行事,也都转而支持立武则天为后。李治见有不少人支持,于是再生废立之意。而元老李勣又表态说“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使李治、武则天在废立皇后的问题上的不利局面一下扭转过来了。十月十三日,李治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囚于别院;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李治再次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外贬。十一月初一日,举行了册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仪式。

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武则天与李治达成共识: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至此,李治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废王立武”事件沉重打击了关陇集团,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情况被改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二圣临朝

画像显庆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然而也让武则天和李治出现了裂痕,也导致了武则天差一点被废。

龙朔元年(661年)正月,武则天请禁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指演滑稽戏的艺人),李治采纳并下诏。四月,李治欲亲征高句丽,在武则天及群臣劝谏下才作罢。

武则天最初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而高宗力排众议,坚持立她为后。待到武则天得志后,“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高宗不胜其忿。麟德元年(664年),宰相上官仪请求废后,高宗亦以为然,即命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左右侍从及时奔告于武则天,武则天立即到高宗面前自诉,高宗听后“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又担心武则天怨怒,因此哄骗她说:“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从此每当高宗理政,武则天便“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

开凿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油画由于李治在位时期国力昌盛,武则天积极窜掇李治封禅泰山。在祭祀昊天上帝时先皇配享,祭祀皇地祇时太后配享。封禅的时候先由皇帝初献,公卿当亚献。但封禅毕竟没有皇后的事,于是她又说,封禅为祭地之仪,由太后配享,彰显后土之德。让公卿当亚献非常不妥,因为男女有别。不能让外臣来祭祀。所以要让她自己充当亚献,好孝敬孝敬自己的婆婆,李治果然答应。于是,麟德二年(665年)十月,高宗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从东都紫微城出发,前往泰山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首领。

咸亨三年(672年)四月,武则天以两万贯脂粉钱,命人根据自己的形象在洛阳龙门石窟雕刻卢舍那大佛。此工程历时三年九个月完成。

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名为避先帝、先后之称,实欲自尊。十二月,武则天上建言十二事,被李治悉数采纳,下诏颁布施行。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规定各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予以升奖;“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必加惩罚。她所编《兆人本业》农书,颁行天下,影响很大。而武则天执政期间,其宗教政策以尊崇佛教为主。

篆刻上元二年(675年),李治患的风眩症更厉害了,便与大臣们商议,准备让武则天摄政。宰相郝处俊谏道:“陛下奈何将高祖、太宗的天下,不传给子孙而委任给天后啊!”李治因而暂时停议。武则天得知后,就召集了大批文人学士,大量修书,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正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僚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且密令这批学者参决朝廷奏议,以分割宰相的权力,被当时的人称作“北门学士”。同年,太子李弘病逝,李治改立自己与武则天的二子李贤为太子。

调露二年(680年),李贤因谋逆罪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因此,李治又立武则天第三子李显为太子。

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驾到奉天宫,当时武则天从封泰山以后,劝李治封禅中岳。李治因患病而终止。不久,李治命李显代理国政,宰相裴炎、刘齐贤、郭正一等人协助理政。李治从奉天宫回东都,病得很厉害,宰相以下大臣都不能晋见。同年十二月,李治驾崩于紫微宫贞观殿,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武则天)决定。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

太后称制

《武后从行图》(局部)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李显打算任命韦皇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裴炎力谏,李显生气地说:”朕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还在乎一个侍中吗?”武则天以此为借口,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迁于房州,转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临朝称制,自专朝政。九月,武则天改元光宅,改东都为神都,表示以洛阳为首都;同时,改易旗帜、官服、职省等颜色、名称,赐宫城名为太初宫。同月,徐敬业等以扶持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举兵反武,十多天内就聚合了十万部众。武则天当即以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兵三十万前往征讨。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自杀。

垂拱二年(686年)三月,武则天下令制造铜匦(铜制的小箱子),置于洛阳紫微城前,随时接纳臣下表疏。同时,又大开告密之门,规定任何人均可告密。凡属告密之人,国家都要供给驿站车马和饮食。即使是农夫樵人,武则天都亲自接见。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如所告并非事实,亦不会问罪。同时,武则天又先后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掌管制狱,如果被告者一旦被投入此狱,酷吏们则使用各种酷刑审讯,能活着出狱的百无一二。这样,随着告密之风的日益兴起,被酷吏严刑拷打致死的人日渐增多。于是在朝廷内外便形成了十分恐怖的政治气氛,以致大臣们每次上朝之前,都要和家人诀别,整天都惶惶不可终日。为奖励告密,武则天对告密者破例授官。是年,武则天下诏杀南安王李颖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杀故太子李贤的两个儿子,唐朝的宗室被杀戮殆尽,其中幼弱幸存的人也被流放至岭南。

垂拱四年(688),武承嗣派雍州人康同泰献给武则天一块白石头,上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字样,称得自洛水。武则天御武成殿,睿宗皇帝率群臣上尊号“圣母神皇”,并制作了作为执掌国柄象征的神皇三玺。

下令建于紫微城的明堂、天堂武则天谋夺李唐社稷,翦除唐朝宗室,引起诸王不安,欲起兵对抗。还未有共识的时候,博州刺史、琅邪王李冲,在垂拱四年(688年)八月于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北)举兵;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豫州(今河南汝南),以呼应李冲。武则天分遣丘神勣、魏崇裕讨伐。李冲起兵七日即败死。九月,李贞兵败自杀。武则天想尽除李氏诸王,使周兴等展开审讯,逼迫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自杀,他们的亲信也被杀死。同年,武则天命面首薛怀义率人于紫微城建造的明堂落成,号“万象神宫”,放任百姓入内参观。又命薛怀义铸大像,大像的小指也可以容纳数十人,于明堂北起五层高的天堂来收纳大像。建宫的花费达到以万亿计,政府财政为之枯竭。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命人凿白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号称在洛水中发现,献给武则天,武则天大喜,命其石曰“宝图”。之后武则天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女皇岁月

武则天称帝后,年岁虽高,但驻颜有术,善于涂泽粉饰,时常容光焕发,即使和子孙站在同侧,也感觉不到她的衰老。

载初元年(690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九百余人到神都,上表请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武则天未准许。于是百官、宗戚、四夷首领、沙门、道士及远近百姓共六万余人俱上表请愿,睿宗亦自请赐姓武氏。不久,群臣奏称“凤集上阳宫,赤雀见朝堂”,武则天方准所请,于九月九日御则天门楼,大赦天下,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同月乙酉,上尊号曰圣神皇帝,“以皇帝(睿宗)为皇嗣,赐姓武氏”。丙戌,又在神都立武氏七庙。‌

如意元年(692年)二月,吐蕃党项部落万余人归附武周,武则天将其分置十州。五月,吐蕃首领曷苏亦率其部落请求归附,武则天派张玄遇率领精兵二万迎接。不料曷苏事情泄漏,被国人擒回。此时恰逢羌族首领昝捶率领八千余人归附,张玄遇以其部落置莱川州。

长寿元年(692年)九月,派大将王孝杰与阿史那忠率军出征西北。十月,王孝杰大破吐蕃,收复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安西四镇,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在群臣一致反对的情况下,武则天毅然对安西四镇增兵三万。这一措施使安西四镇从此安定,直到唐玄宗时再无反复。

长寿二年(693年)正月,武则天在万象神宫亲自主持祭祀仪式,自制宫廷乐舞《神宫大乐》,选用舞者九百人。

万国纪功

长寿二年(693年)初,吐蕃、西突厥、后突厥、室韦4国大军压境,号称“亚洲大战”。武周上下一片恐慌。武则天,并没有像慈禧太后面对八国联军那样仓皇出逃,而是沉着冷静地应对战争。她派王孝杰与吐蕃和西突厥联军作战,武周碎叶镇守使韩思忠与西突厥阿悉结泥熟俟斤及突厥施质汗、胡禄屋阙交战,又派李多祚同后突厥和室韦交战。

经过一年多的交战,武周大获全胜。仅王孝杰一人便斩敌6万,韩思忠接连击败泥熟俟斤、突厥施质汗、胡禄屋阙,继而攻占吐蕃泥熟没斯城。军事上的成就使武周威名大振,国际声望大幅提高。

世界各国为其建造的大周万国颂德天枢694年八月,世界各国元首在波斯大帝亚伯拉罕(又译阿罗憾)等人的号召下,请求用铜铁铸造天枢,铭纪功德,黜唐颂周。柱身碑刻文武百官和万国元首的名字,武则天亲题:“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天枢作为武则天纪功柱,寓意“天下中枢”,是武周盛世的标志、世界中心的象征。由各国君臣聚钱百万亿,买尽天下铜铁所造,位居世界三大纪功柱(中国武周王朝天枢、罗马图拉真纪功柱、印度阿育王石柱)之首。建于神都(今洛阳)皇城端门外,全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标志着中国古代国际地位达到顶峰,是武周帝国屹立于世界之巅,统领万国、协和万邦的见证。

证圣元年(695年)正月一日,武则天加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十六日夜,武则天的面首薛怀义因失宠而密烧天堂,延及明堂,至清晨,二堂俱毁。她下诏重建明堂,天堂原址改作佛光寺。同月,武则天派王孝杰出征突厥。十月,突厥默啜可汗遣使请降,武则天大喜。于是同年腊月,武则天从神都出发,登嵩山,封神岳,大赦天下,改元万岁登封。

万岁登封元年(696年)三月,武则天重建的明堂落成,号曰“通天宫”,改元万岁通天。

《万国来朝》壁画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四月,武则天铸成九鼎,从玄武门曳入紫微城,令宰相、诸王率南北衙宿卫兵十余万人,连同宫中仪卫大牛、白象共同拖曳;武则天又作《曳鼎歌》,以令其相互唱和。最终将九州鼎依照各自方位列于明堂廷内。

圣历元年(698年),武承嗣、武三思谋求为太子,几次使人对武则天说:“自古天子没有以异姓当做继承人的。”武则天犹豫未决,宰相狄仁杰对她说:“姑侄之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陛下立儿子,那么千秋万岁后,会在太庙中作为祖先祭拜;立侄子,那么从未听说侄子当了天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庙。”又劝武则天召还李显。此后,武则天无意立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并将李显秘密接回洛阳。控鹤监内供奉吉顼、张易之、张昌宗都曾请求武则天立李显为储君,皇嗣李旦亦请求逊位于李显。在经过多方权衡之后,武则天最终决定立李显为皇太子。

退位驾崩

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年少美姿容,常傅朱粉、衣着华丽。武承嗣、武三思等都争着追捧他们,甚至为他们执鞭牵马。当时,武则天已经进入暮年,老病缠身的她长时间不能上朝,对朝政的控制力下降,她将二张兄弟当做耳目。二张逐渐插手朝政,陷害宰相魏元忠,不仅跟大臣结怨,也使得武则天回归李唐、传位太子的形势发生逆转,引起了政局的复杂化,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也因此空前紧张起来。据史料记载,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因与丈夫武延基和邵王李重润一起议论二张,被构陷处死。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在迎仙宫卧床不起,只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二张谋反。于是发动政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紫微城,杀死二张,随即包围武则天所寝集仙殿,要求她退位。武则天被迫禅位于太子李显,随后徙居上阳宫。李显复位后,率百官到观风殿问武则天起居,此后每十日一往。又上武则天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周一朝结束。二月,唐朝复辟,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复称神都为东都。

据记载,晚年的武则天“善自粉饰,虽子孙在侧,不觉其衰老”。等到退位迁入上阳宫后,却不再梳妆打扮,面容憔悴。一次,李显入见武则天时,为此而大惊。武则天哭泣道:“我从房陵把你接回神都,固然是要把天下托付于你,而五贼(参与神龙政变的五王)却贪求事功,把我惊动到这里。”李显听后,悲泣不已,跪地“拜谢死罪”。有观点认为,正是此事,使得武三思等武氏族人仍能够参与朝政(由是三思等得入其谋)。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驾崩,享年八十二岁。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唐高宗合葬唐乾陵。

虽然唐室依照她的遗诏谥号,后来仍有数次修改:

1.唐隆元年(710年),改为天后。

2.景云元年(710年),改为大圣天后。

3.延和元年(712年),改为天后圣帝,不久后,改为圣后。

4.开元四年(716年),改为则天皇后。

5.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名号由来

武则天是近代女权运动兴起后,人们将她谥号里的“则天”和姓氏结合形成的名号,形成至今不过一百多年。在历史上人们一般习惯称之为“武后”,一直到今天,仍有部分学者称其为武后,典型代表就是《现代汉语词典》中附录的《我国历代纪元表》对武则天的称呼就是“武后“,《新华词典》亦有“武后”一词。唐太宗曾给她赐名“武媚”(《新唐书·列传第一》:“既见帝,赐号武媚。”),被后世讹称为武媚娘。

个人生活

家族成员

关系人物备注
始祖姬武周平王少子。
八世祖武念
七世祖武洽北魏晋阳公。
六世祖武神龟北魏祭酒。
五世祖武克己北魏大中正、司徒,越王长史。
高祖父北齐镇远将军。
曾祖父北周永昌王洛议参将。
祖父隋朝东都丞。
父亲武士彟官至荆州都督,武则天称帝后,追封为武周太祖无上孝明高皇帝。
母亲杨氏一说名牡丹,号太真(一作贞)夫人,封
长兄武元庆
次兄武元爽
姐姐武顺即后来的韩国夫人。死后追封
妹妹名不详嫁郭孝慎。
丈夫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长子后立为皇太子,死后追谥“
次子潞王李贤李弘死后立为皇太子,死后追谥“
三子唐中宗李显
四子唐睿宗李旦
长女安定思公主早夭,后追封
次女名不详,现有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义女安定公主唐高祖李渊女,

个人作品

文学

画像1武则天广涉文史,颇有诗才。曾召文学侍臣周茂思、范履冰等编纂《要览》、《字海》、《乐书要录》等书,有《垂拱集》100卷、《金轮集》10卷,今已佚。另撰有《臣轨》2卷,原书久佚,现有《粤雅堂丛书》本,据日本《佚存丛书》本刊行。

《全唐诗》收录有其诗46首,如《如意娘》、《曳鼎歌》、《唐享昊天乐》(第一至第十二)、《腊日宣诏幸上苑》等。《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其诗3首、诗序1首。《全唐文》录有其文4卷。

书法

武则天除精通史籍诗文之外,还精于书法。尤其精于飞白书和行、草书。所谓“飞白”就是在笔画中具有丝丝露白特点的书法,难度极大,但看上去却极为高雅。武则天当年曾以飞白书把大臣姓名写出来赐给他们,有大臣就上表说:“蒙恩作飞白书,题臣等名字垂赐,跪呈宝贶,仰戴琼文,如批七曜之图,似发五神之检。冠六文而首出,掩八体而孤骞……钟繇竭力而难比,伯英绝筋而不逮。则知乃神乃圣,包众智而同归;多才多艺,总群芳而兼善。”武则天的书法造诣于此可见一斑。

作品《升仙太子碑》武周圣历二年(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缑山升仙太子庙,一时触景生情而撰写碑文,并亲为书丹。碑文表面记述周灵王太子晋升仙故事,实则歌颂武周盛世。笔法婉约流畅,意态纵横。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以“飞白体”书就,笔划中丝丝露白。碑文33行,每行66字,行书和草书相间,接近章草书体。碑文上下款和碑阴的《游仙篇》杂言诗、题名等,分别出自唐代书法名家薛稷、钟绍京之手。历代书法爱好者都视《升仙太子碑》为书法艺术珍品。此碑书体极草,多用侧锋,尚存一定古雅之气。

北宋《宣和书谱》称:“武后本喜作字,初得晋王导十世孙王方庆者家藏祖父二十八人书迹,摹拓把玩,自此笔力益进,其行骎骎稍能,有丈夫胜气。”传世书迹有《荐福寺题额》、《崇福寺题额》、《周升仙太子碑》等。《宣和书谱》又称宋时御府藏有武则天的《夜宴诗》。但这些墨迹至今大都散失。

舞蹈

洛阳明堂模拟演出《神宫大乐》武则天酷爱诗歌乐舞,称帝后,倾力打造了一支宫廷乐队,名为“十万宫廷乐”,后世传为“武皇十万宫廷乐舞”,其规模之雄伟是历史上罕见的。唐玄宗钦点的三百梨园子弟备受赞誉,与之相比,长寿二年(693年),武则天自制的《神宫大乐》,选九百人共舞于万象神宫之庭,规模宏大,堪称帝王建制宫廷乐队之最。

音乐

武则天御撰了大量雅乐作品,如《明堂乐章》、《大飨拜洛乐章》等,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繁盛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典籍中记载唐历代帝王御制坐、立部伎作品共十四部,其中由武则天创作的占有四首,即《天授乐》、《长寿乐》、《鸟歌万岁乐》、《圣寿乐》等,其数量乃诸位帝王之最。这些御制作品影响广泛,传到日本后被奉为雅乐代代相传,《圣寿乐》又被唐玄宗加以改编并广泛流传。

人物评价

总评

画像、塑像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后,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但随着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兴起,对武则天的评价出现好转,如李贽评价她:“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亦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如武氏者乎?”

关于武则天,也有不少负面评价。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唐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

史书评价

《载初元年沙州歌谣》:千龄所钟,万国攸向。浩浩海渎,神皇平之。福兮祐兮,在圣母兮;盛兮昌兮,在神皇兮。圣母皇皇,抚临四方。东西南北,无思不服。秃发狂瞽,侵我西土。皇赫斯怒,爰整其旅。荒徼之外,各安其所。穆穆圣君,受天之祐。圣皇为谁?神皇圣母。

历代评价

《旧唐书》评价:史臣曰:治乱,时也,存亡,势也。使桀、纣在上,虽十尧不能治;使尧、舜在上,虽十桀不能乱;使懦夫女子乘时得势,亦足坐制群生之命,肆行不义之威。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

王夫之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宋之问:我金轮圣神皇帝垂妙觉,抚鸿勋,出轩宫而镇紫微,卷翚衣而袭元衮,释罘祝网,万族咸宁。革故维新,五刑不用,润玉律而含元气,转金浑而调顺晷。(《早秋上阳宫侍宴序》)

崔融:英才远略,鸿业大勋。雷霆其武,日月其文。洒以甘露,覆之庆云。制礼作乐,还淳返朴。宗礼明堂,崇儒太学。四海慕化,九夷禀朔。沈璧大河,泥金中岳。巍乎成功,翕然向风。(《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

沈既济: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通典》引)

陆贽:后收人心,擢才俊,当时称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廿二史札记》引)

李绛:后命官猥多,而开元中名臣多出其选。(《廿二史札记》引)

刘昫:①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悲夫!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然犹泛延谠议,时礼正人。初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有旨哉!(《旧唐书》)②龙漦易貌,丙殿昌储。胡为穹昊,生此夔魖?夺攘神器,秽亵皇居。穷妖白首,降鉴何如。(《旧唐书》)

鲁宗道: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宋史》引)

欧阳修:夫吉凶之于人,犹影响也,而为善者得吉常多,其不幸而罹于凶者有矣;为恶者未始不及于凶,其幸而免者亦时有焉。而小人之虑,遂以为天道难知,为善未必福,而为恶未必祸也。武后之恶,不及于大戮,所谓幸免者也。(《新唐书》)

司马光: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资治通鉴》)

洪迈: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而巫蛊之祸,罗织之狱,天下涂炭,后妃公卿,交臂就戮,后世闻二武之名,则憎恶之。(《容斋续笔》)

孙承恩:力乘阳刚,才济阴慝。运用四海,驱使百辟。今古大变,宇宙穷凶。虐熖一时,秽名无穷。

李贽: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亦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如武氏者乎?(《藏书》)

赵翼:①古来无道之君好杀者,有石虎、符生、齐明帝、北齐文宣帝、金海陵炀王;其英主好杀者,有明太祖。然皆未有如唐武后之忍者也……真千古未有之忍人也哉!(《廿二史札记》)②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而且不必讳也……然则区区帷薄不修,固其末节,而知人善任,权不下移,不可谓非女中英主也。(《廿二史札记》)

翟蔼:武氏以一妇人君临天下二十余年,是不比于母后之称制者,而直自帝自王也,此其智有过人者。(《九畹史论》)

岑仲勉:武后任事率性,好恶无定,终其临朝之日,计曾任宰相七十三人。(《隋唐史》)

郭沫若: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咏武则天》)

宋庆龄: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好妻子。

毛泽东: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翦伯赞:武则天的打击门阀贵族和提拔普通地主做官的政策,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因此她的作用是积极的……武则天在巩固封建国家的边疆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中国通史纲要》)

崔瑞德:对于这位敢于推翻李唐皇室并像男人一样泼辣地实行统治的女人,尽管儒家历史学家都进行恶毒攻击和抱敌对态度,但是武曌显然具有特殊的才能,对政治具有天赋,并且非常善于操纵宫廷的权力结构。她之所以能非凡地攫取到权力,是由于她的杰出的才能、坚毅的决心和识别人的能力,再加上她的冷酷、肆无忌惮和政治上的机会主义。她对敌人和对手表现出的残忍和报复心,这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剑桥中国隋唐史》)

人物争议

出生地

武则天的出生年份、地点、本名,史书均无明确记载。《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的逝世时年龄亦不相同,分别反推出的年份是622年、623年、624年。后人关于她出生地的推断亦不相同,常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1、利州(今四川广元)。其父武士彟曾任利州都督,但此说最大的疑问是武士彟到利州都督任上最早在贞观二年,即628年。因此又有说法认为武则天出生在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农历戊子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大周历正月二十三日)出生在四川广元(利州)。

2、洛阳(今河南洛阳):武则天曾为洛阳大福先寺写过一篇碑文,陈述父母婚后就住在大福先寺(今古唐寺),收于《全唐文》卷98。文章中的伊瀍、太室、洛浦等富有洛阳特色的词语证明了大福先寺就在洛阳。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是其父母的二子,她出生后第二年,就跟着父母去扬州。此外,找不到任何史料有关于武杨二人婚后至武则天出生期间离开洛阳的记载。因此,武则天有可能就出生在洛阳的大福先寺。

3、长安(今陕西西安)。

4、山西并州文水;

但无论《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提及的哪个年龄,至少有一点能够确定:武则天出生时,他的父亲在中央政府任职。

后世纪念

唐乾陵

唐乾陵武则天死后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于唐乾陵。唐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弘道元年(683年),武则天命吏部尚书韦待价负责唐乾陵的工程。次年八月李治下葬,之后唐乾陵工程继续进行。神龙二年(706年),武则天葬入唐乾陵。

无字碑唐乾陵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唐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

唐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3月4日,唐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乾陵墓前有两块碑,一块是唐高宗的墓碑,上有武则天的题词;另一块是武则天的无字墓碑。

明堂

明堂内的纪念活动明堂为武则天执政期间的紫微城正殿,其遗址位于今洛阳市老城区。明堂于垂拱三年(687年)在乾元殿的基础上建立,号“万象神宫”,是武则天皇权的象征。

明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其保护展示工程于2012年4月初步落成。

在明堂展厅内,当地演出团队实景演绎武则天上朝时的盛况;同时对武则天创字改名、登基称帝、开创殿试与武举、大享明堂、嵩山封禅祭等活动进行模型展示;又有科举考试、武举比拼、古装试穿等互动游戏体验,而且研发出售各种武则天相关文创产品等武则天纪念活动。

皇泽寺

皇泽寺皇泽寺为武则天的祀庙,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城西嘉陵江畔。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传说武则天死而为神,民间遂为其建庙命名“皇泽”,祈望她的“在天之灵”能泽被乡梓,因而祀庙内一直供奉她的真容像。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皇泽寺都要举行盛大庙会,广元人民要去皇泽寺前乌龙潭一带划舟竞渡、游河湾纪念武后生日。

纪念馆

武则天纪念馆位于山西省文水县南徐村,西傍吕梁山,东靠文峪河,北距省城太原70公里处。在国道东侧的“则天故里石牌坊”,是武则天纪念馆的标志性建筑。该馆坐北朝南,占地2.6万平方米。武则天庙位于馆内正北处。1996年12月,武则天纪念馆(“则天庙”)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戏曲

越剧《则天皇帝》

京剧《则天女皇》,亦据越剧《则天皇帝》改编

•小说

影视形象吴门徐昌龄《如意君传》(一名《阃娱情传》)

如莲居士《反唐演义传》(一名《武则天改唐演义》、《异说南唐演义全传》、《反唐女娲镜全传》)

王占君《武则天》

魏子瑜《朱雀门》

林语堂《武则天》

萧让《武则天女皇之路》

蒙曼《蒙曼说唐武则天》(根据央视《百家讲坛》同名讲座讲稿整理润色而成)

王晓磊《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

影视形象

年份影视类型剧名饰演者
​1939电影​​《武则天》​顾兰君
1963电影《武则天》李丽华
1984电视剧《武则天》冯宝宝
1985电视剧《一代女皇》潘迎紫
1986电视剧《一代公主》潘迎紫
1990电视剧《唐明皇》朱琳
1993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孟蕾
1995电视剧《武则天》刘晓庆
1997电视剧《镜花缘传奇》王男
汪明荃
1998电视剧《大唐御史谢瑶环》斯琴高娃
1999电视剧《大明宫词》归亚蕾
2001电视剧《大唐情史》秦岚
2001电视剧《护国良相狄仁杰之京都疑云》王姬
2002电视剧《护国良相狄仁杰之古墓惊雷》王姬
2003电视剧《护国良相狄仁杰之风摧边关》王姬
2003电视剧《天子寻龙》罗冠兰
2004电视剧《月上江南》陈莎莉
2004电视剧《至尊红颜》贾静雯
2004电视剧《无字碑歌》温峥嵘
斯琴高娃
2004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吕中
2006电视剧《神探狄仁杰2》吕中
2006电视剧《日月凌空》刘晓庆
2006电视剧《贞观之治》张笛
2007电视剧《神探狄仁杰3》吕中
2007电视剧《大唐儒将开漳圣王》王思懿
2008电视剧《盛世仁杰》陈秀珠
2009纪录片《大明宫》李翠翠
2010电视剧《神断狄仁杰》吕中
2010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前传》王静
2010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刘嘉玲
2011电视剧《大唐女巡按》王姬
2011电视剧《美人天下》张庭
2011电视剧《武则天秘史》殷桃
刘晓庆
斯琴高娃
2011电视剧《大唐文宗》王姬
2012电视剧《太平公主秘史》刘雨欣
李湘
2012电视剧《梦回唐朝》王力可
2012电视剧《唐宫燕》惠英红
2013电视剧《少年神探狄仁杰》林心如
2013电视剧《唐朝好男人》尹丹丹
2013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刘嘉玲
2013电视剧《隋唐英雄4》于莹莹
2013电视剧《唐朝好男人2》翁艺嘉
2014电视剧《武媚娘传奇》范冰冰
2014电视剧《美人制造》邓萃雯
2015电视剧《隋唐英雄之薛刚反唐》惠英红
2016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之琼花金人案》周洁
2017微电影《千古一后:武则天》赵姝婷
2018电影《狄仁杰之夺命天眼》徐冬冬
2018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刘嘉玲

为政举措

政治

•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逐出朝廷。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集团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武则天同时还通过各种途径扶植庶族地主官僚,从庶族地主中搜罗更多的人才,扩大其统治基础:

一、由朝廷派遣存抚使到全国各地搜罗人才,送到京城,由皇帝亲自考试,这就是制举、策问,如《大唐新语》所载:“则天初革命,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则天御洛城南门,亲自临试。”成绩优异者,不拘资格,破格录用,任以要职。

二、下令“内外文武九品以上及百姓咸令自举”,准许官吏、百姓自荐,以免荐举有所遗漏。

三、进一步发展以乡贡(贡举)为主的科举制度,不仅科目增多了,录取人数也大为增加,平均每年录取人数,比起贞观年间增加一倍以上;而且还首创殿试制度,如天授元年(690年)二月,“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另外,长安二年(702年),还“初设武举”,扩大了选官范围。

武则天选官范围广泛,不免有滥竽充数;但确实选拔了不少贤才,如《新唐书》所说:“太后不惜爵位,以笼络四方豪杰自为助,虽妄男子,言有所合,辄不次官之;至不称职,寻亦废诛不少纵,务取实材真贤。”这些贤才不仅是当时加强武则天统治的重要支柱,其中有些人还是后来辅佐玄宗“开元之治”的名臣贤相,如姚崇、宋璟等。武则天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列。陆贽说:“(太后)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旋黜,才能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助。”

此外,武则天在同高宗共同执政时,还下诏修订《氏族志》,更名为《姓氏录》,更加明确规定“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进一步打击了旧门阀士族,提高了庶族官僚的地位,因而中唐以后出现“冠冕皂隶,混为一谈”的情况;特别是自安史之乱以来,有不少平民出身的士卒因军功得授五品官以上官秩,上升为士族,于是从前士庶之间严格界限便逐渐消失,凡是姓郑的都自称荥阳郑氏,姓李的都自称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无从辨别其为旧士族还是新士族。

•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

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对于贪赃枉法的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反之,对于贤才则破格拔擢。武则天对于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臣僚非常器重,对于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士非常赏识,并能对其一一加以重用。

由于武则天能够注意整顿吏治,赏罚严明,赏其当赏,罚所当罚,明察善断,有知人之明,因而能从广泛搜罗人才中拔擢贤才以为己用,正如《资治通鉴》所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广开言路,注意纳谏

武则天对纳谏的重要性有深刻的理解,在建言十二事中,“广言路”、“杜谗口”,也占了重要地位。垂拱二年(686年)三月,她还设铜匦于朝堂,鼓励群臣上书言事。

武则天虽然政令严明,刑罚严峻,“当其忍断,虽甚爱,不少隐也”。但是她对于直言敢谏的臣民却十分敬重,尽量采纳他们的建议,即使言语有所冒犯,也能加以宽容,免予追究。在她统治时期,很少有人因为直谏获罪的,因之直言敢谏在朝中蔚然成风,使下情得以上达,这对于改革弊政、促进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任用酷吏打击敌对分子

武则天的统治稳定之后,开始启用酷吏。为巩固统治,武则天使用严酷手段。为掌握国家统治大权,她毒死了已立为太子的亲生儿子。称帝第二年,武则天便用两大酷吏之一的来俊臣杀了另一个酷吏周兴;至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杀死来俊臣,结束了酷吏政治。

经济

武则天称“天后”时,就在建言十二事中建议“劝农桑,薄赋役”。为贯彻诏命,朝廷规定对地方官吏的考核,以农业生产是否发展作为重要标准,如果州县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开辟,家有余粮”者则予以奖赏;反之,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则加以惩罚。

武则天掌权以后,为了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又延揽农学家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此时均田制开始瓦解,民户逃亡现象开始普遍。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

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户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万户增加到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的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0.721%。这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但民户的逃亡,也使政府税收受到了损失,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而武则天为了称帝尊崇佛教,大修庙宇,建造规模宏大的明堂、天堂,这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武周时期,在大运河中心开“新潭”,能容上万艘租船停靠,商旅云集,促进了国内外商业贸易往来。当时大运河中心神都(洛阳城)中的北市一带已是“天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河道拥堵太过严重,于是公元701年,武则天下令“引漕渠,开新潭,以置诸州租船”。新潭为舟船提供了一个可以停靠、装卸、交易的大港湾,便利了大运河通航,带动了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等。

公元694年世界各国为建天枢,“聚钱百万亿买铜铁”。外国白银大量流入,促进了武周商品经济发展,增加了国民收入。

武周时期经常颁布免税措施。公元696年,武则天封禅嵩山,免除全国百姓一年的租税,这在古代社会是极为罕见的。其中洛州百姓免除两年,登封、告成县的百姓免除3年租税。免税措施的推行,减轻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负担,激发民众生产活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武则天采纳陈子昂的建议,在河西地区的各州县以及西域地区大兴屯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开发;

科技

武则天对科学大力扶植,造船术和航海术都有很大发展,因此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凸显。武则天统治前后期,印度洋、太平洋上的海路也逐渐发展起来。大体路线是:从广州起航,沿印度支那半岛海岸经今天越南的昆仑岛南行,经过今天的新加坡海峡至苏门答腊东南部。在此分为两线,一为东南通今天的爪哇;一为西北出海峡至今天的斯里兰卡等国,经今天的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最后陆路行至大食国的首都缚达城(现伊拉克巴格达),全程需要3个月。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不但建立了武周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联系,还建立了与中亚阿拉伯人的大食帝国之间的联系。

文化

武则天为反贪,发明汉语大写数字,沿用至今。据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考据家顾炎武所著《金石文字记•岱岳观造像记》,可知《岱岳观造像记》是则天朝所树立的石碑,上面有大写数字。顾炎武考证说:“凡数字作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

武则天曾召集文学侍臣周茂思、范履冰等人编纂《要览》、《字海》、《乐书要录》等书。

其中,《字海》收录有所有武则天首创的则天文字,全书已散佚。《乐书要录》为唐代一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乐律文献,除少量内容因袭就说外,多富实践意义,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全书共十卷,今仅存第五、六、七卷。

武则天还将内教坊改为云韶府,习雅乐,改制音乐机构,促进宫廷音乐的发展。武则天执政期间是唐代音乐过渡阶段,上承唐初的雅乐,下为唐中期燕乐、俗乐奠定基础。

军事

(武周)对外战争统计武则天执政时期至武周建立后,与周边各国的局部小战争,时起时伏,以武周胜利为多。武则天在位15年中,基本上维护了帝国的统一,对外战争共计26次,获胜21次,另2次未分胜负。

长寿二年(693年)西突厥部立阿史那俀子为可汗,联合吐蕃一同进攻武周,武则天派武威道大总管王孝杰与之交战,碎叶镇守使韩思忠与泥熟俟斤及突厥施质汗、胡禄等交战,后突厥默啜可汗亦率众侵犯武周边境灵州,室韦亦反,武则天遣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与之交战。

次年(694年)初,李多祚击败后突厥默啜可汗与室韦,二月,王孝杰在泠泉及大岭击败吐蕃孛攵论赞刃、突厥可汗俀子,杀吐蕃、西突厥各30000余人;碎叶镇守使韩思忠,亦于次年二月大破泥熟俟斤及突厥施质汗、胡禄等,杀敌10000余,继而攻陷吐蕃泥熟没斯城。

唐太宗时期,唐朝占据了西域。唐高宗至武则天在位时期,唐朝与吐蕃为争夺西域烽烟不息,安西四镇时置时罢。

长寿元年(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等率军击破吐蕃,收复安西四镇。从而结束了唐蕃在西域反复争夺的局面。

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巩固了唐廷对西域地区的管辖。此举使得丝绸之路畅通无阻,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在西南,崛起的吐蕃政权成为边疆大患。继长寿元年(692年)击败吐蕃夺取安西四镇后,长寿三年(694年)二月,王孝杰又击破吐蕃孛攵论赞刃三万余人;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三月,王孝杰等与吐蕃大将论钦陵、赞婆交战于素罗汗山,遭遇大败。论钦陵提出罢免安西四镇驻兵,并瓜分十姓突厥之地的议和方案。武则天坚决不割地,并用离间计诛杀论钦陵。

久视元年(700年),吐蕃侵犯凉州,陇右诸军州大使唐休璟在洪源谷将其击败,六战皆捷,大败吐蕃,斩首二千五百余级。

长安二年(702年),吐蕃赞普率领万余人侵犯茂州,都督陈大慈与之交战,四战皆捷,斩首千余级。

在北方,东突厥在唐太宗时期被灭国。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骨咄禄纠众七百反叛唐朝,建立后突厥政权,很快攻陷漠北,连年侵犯唐朝边境,势力趋于壮大,于是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

长寿三年(694年)二月,王孝杰大破突厥军三万余人;腊月,突厥默啜可汗侵犯灵州,被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击败。天册万岁元年(695年)正月,武则天又派王孝杰出兵攻打后突厥,十月,默啜遣使归降武周,被册封为归国公、左卫大将军。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默啜“请为太后(武则天)子”,自率部众“为国讨契丹”。因助平契丹有功,受封“立功报国可汗”。

默啜曾请求将自己的女儿嫁于武则天的儿子,圣历元年(698年)六月,武则天命内侄武延秀前往突厥纳默啜之女为妾,默啜因为武延秀并非皇室诸王,大怒,不但不允婚,反而将其拘留。默啜围困赵州,武则天命皇太子李显募兵,狄仁杰领兵出征讨伐突厥。默啜得知武周主力将发,便自五回道撤退,狄仁杰率军十万追击,至赵州时,默啜已经撤回漠北。狄仁杰安抚有方,使河北重归安定。

大足元年(701年),默啜再度犯边,武则天命相王李旦为天兵道元帅,统帅诸军抵御。但周军尚未出发,突厥便已撤军。长安三年(703年),默啜遣使至武周,“请以女妻皇太子之子”,获武则天允准。随后,默啜再派遣大酋移力贪汗入朝,献马千匹及方物不等,以谢许亲之意。武则天在宿羽台设宴款待。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因营州都督赵文翙暴虐无道,松漠都督李尽忠(契丹人)和旧城州刺史孙万荣起兵反周,攻陷并占据营州,十日间集结了数万军队,进围檀州,但被清边前军副总管张九节击退。武则天又多次派兵讨伐,前后历时十三个月,叛乱得以平定。

圣历二年(699年),契丹余党作乱,武则天派李楷固、骆务整出兵讨伐,完全将其平定。

外交

日本史料记载,早在垂拱元年(685年),掌权的武则天曾赠予日本(倭国)大熊猫两只、毛皮七十张,开创了“熊猫外交”的先河。

延载元年(694年),在击败吐蕃、西突厥、后突厥、室韦4国入侵(又称“亚洲大战”)后,波斯大酋长阿罗憾号召世界200余国元首为之建立象征世界中心的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武则天同意。

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大食(阿拉伯帝国)进献狮子(象征权威),但被认为“专食肉,……极为劳费”不宜饲养,直接将其退回。

轶事典故

女主武王

当武则天还在幼年襁褓中时,袁天罡一见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便吃惊地说:“夫人的骨相,一定能生贵子!”武则天的母亲便把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领出让袁天罡相面,可是袁天罡一看说可以官至三品,只不过是能保家的主儿,还不算大贵。杨氏又唤出武则天的姐姐武顺让袁天罡相,袁天罡称“此女贵而不利夫!”最后由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则天,袁天罡一见襁褓中的武则天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但又遗憾地说:“可惜是个男子,若是女子,当为天下主!”

贞观(627年-649年)初年,太白金星多次在白昼出现。太史令李淳风占卜说:“女主昌。”这时民间又广传《秘记》之言称“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唐太宗听说后非常不悦。后来,负责守卫玄武门的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李君羡(籍贯武安)在酒宴上道出自己的小名为“五娘子”,因他的“官邑属县”都带有“武”字,遭到太宗猜忌,最终被下诏诛杀。

太宗曾私下问李淳风:“《秘记》所言可信吗?”李淳风答:“臣仰观天象,俯察历数,发现此人正在陛下宫中(指武则天),是陛下的妻妾,不出三十年将成为天下之主,把李唐子孙屠杀殆尽,已成定数。”太宗不以为然,说:“把凡是有嫌疑的人统统处死如何?”李淳风答道:“此乃天命,不能违背。未来称王的人杀不了,再杀也只能徒增无辜。况且三十年后此人已老,也许心存善念,祸害小些。现在即便找到并处死她,那么上天或许会降下更为强大的人,那么恐怕陛下子孙将无一幸免。”太宗认为李淳风所言有理,便不再过问此事。

天授二年(691年),即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李君羡的家属入朝申冤。武则天也认为自己才是“女主武王”,于是追复李君羡的官爵,以礼改葬。

情诗诉衷情

唐太宗驾崩后,作为才人,武则天居感业寺为尼。此前,武则天就和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有过感情。在感业寺,武则天写下了情诗《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到晚年,还常默诵这首诗。

武则天与李治既是夫妻,也是政治伙伴。在李治驾崩后,武则天撰写的祭文情真意切,要求一定要和李治合葬。二人的墓是按照合葬墓的规格建造的。

骨醉王萧

王皇后、萧淑妃被废后,居于别院。一日,唐高宗李治突生想念,便前往探望,看到她们的惨状后,相当不忍。二人请求李治让她们重见天日,并希望将幽禁的别院命名为“回心院”,李治允诺。武则天得知后,即刻下令将她们各杖击一百,断去手足,丢到大酒瓮里,曰:“令二妪骨醉!”萧淑妃大骂:“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自此后,宫中不再养猫。不久,朝廷又改王氏姓为蟒氏,萧氏为枭氏。武则天多次见二人作祟,披发沥血如死时的样貌。后来徙居蓬莱宫,“复见之”,于是“多在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年老不衰

关于武则天的容貌,传世文献有不少记载,据《旧唐书》,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容貌和性格都像武则天,而“公主丰硕,方额广颐”,这符合唐人审美,武则天的容貌应当也是如此。据《资治通鉴》等记载,武则天称帝,年岁虽高,但驻颜有术,善于涂泽粉饰,时常容光焕发,即使和子孙站在同侧,也感觉不到她的衰老。直到神龙政变后,武则天才迅速衰老下去。

然而,关于武则天容貌,后世却缺乏可信的图像资料,例如:《历代古人像赞》较为晚出,且对武则天抱有偏见;《唐后行从图》的年代和作者有争议;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一说是按武则天的形象雕刻的,但也只是传说;四川广元皇泽寺里有武则天的塑像,可能有所本,但原件已经损坏,翻修件也很难说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武则天的真容。

造字改名

文字武则天为改革文化,创造了则天文字。部分则天文字还传到日本,成为某些日本人的人名用字。而韩国庆州也发现过则天新字的印经。

武则天称帝前一年,改名为“曌”(zhào)。曌是“照”在则天文字中的写法,取“日月当空”之意。又作“瞾”,取“双目当空”之意。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

大享明堂

明堂既是布政之宫,也是敬神之所,为武则天“至尊所居”,是皇权的象征,大享明堂,是武则天当政时的重要政治活动。武周革命前,武则天五次大享明堂。

与明堂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阔三百尺。共三层,上为圆盖,九龙捧之。顶部有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号“万象神宫”。明堂落成后,“铁凤入云,金龙隐雾”,“去都百余里外,遥望见之”,使得天下百姓云集紫微城外,呼吁入内参观。武则天顺应民心,公开放任百姓参观明堂,但凡参观者都被赐予酒食,揽尽天下民心。自垂拱四年(688年)十二月辛亥,至永昌元年(689年)正月已未,参观活动持续了九日才停止。公开允许百姓参观皇宫正殿,这在世界历史上都颇为罕见。吐蕃等中外各国听闻明堂建成,纷纷遣使来贺。

从明堂建成,历经武则天称帝,从永昌元年(689年)到长安四年(704年),几乎每年元日、冬至都在明堂大朝大祀,明堂圣殿成为了正殿,成为了她的统治中心。

天命神凤

据《资治通鉴》记载,载初元年(690年)九月五日,群臣上言:“有一只凤凰从明堂之上飞出,落在了上阳宫的肃政台梧桐树上。”武则天率众人观看,凤凰看到武则天后便向东南飞去,身后数万朱雀云集朝堂,翩然起舞久久不肯离去。看到此景,一个大臣立即跪倒在地,向武则天解释道:“凤凰象征的就是神皇您,它飞到肃政台,见到您后才离开,就是在暗示您登基大宝;这些朱雀代表的正是臣下我们,您如果还是不登基,就是违背天意,朱雀们便不会离开,我们也将长跪不起呀!”在看似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武则天决定“顺应天意”,登基称帝,身后的数万朱雀也果然飞走了。陈子昂乃作《大周受命颂》:“天命神凤,降祚我周。”

其实,这并非真的天降祥瑞,而是武则天为登基而制造的舆论。凤凰是孔雀所扮,“赤雀数万集朝堂”是因为武则天事先派人在朝堂上布满鸟食,掐准时机将数万赤雀从笼中释放,饿了许久的鸟儿见到朝堂上的“饕餮盛宴”,自然久久不肯离去,于是成功制造出了这一出瑞兆。

上苑催花

据《唐诗纪事》记载:天授二年(691年)腊月,即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有些大臣意图谋反,便诈称百花盛开,请武则天驾临上苑(神都苑)赏花。武则天开始时应允此事,但很快便察觉出异图。她将计就计,一气呵成了雄浑壮阔的催花诗《腊日宣诏幸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写完后,武则天将此作为诏书,派遣使者前往上苑宣诏,以告知花神。果不其然,腊日(腊八节)凌晨,名贵花种遍布上苑,一夜之间接连开放。武则天在群臣簇拥下来到了神都苑,在看到苑里百花盛开后,群臣惊诧万分,无不为之折服(群臣咸服其异)。

唐代民间传记《控鹤监秘记》将此事与牡丹联系起来,加以改编,于是衍生出“武则天怒贬牡丹”一说:武则天在一个雪日饮酒作诗,乘酒兴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齐开绽放,唯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则天,使她下令烧死牡丹。牡丹枝干虽被烧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开的更盛。因为这种洛阳牡丹在烈火中骨焦心刚,矢志不移,人们赞它为“焦骨牡丹”。

宠幸男宠

《旧唐书》中记载的较为有名的武则天的面首(男宠)有薛怀义、沈南璆、张易之、张昌宗等,他们都是相貌英俊、体格健壮的男人,能够满足武则天的欲望。

为了加强对男宠们的管理,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设控鹤监,次年(699年)置府备官,即控鹤府。久视元年(700年)初,改控鹤府为天骥府、再改奉宸府,以张易之为奉宸令,又引阎朝隐、薛稷、员半千等于奉宸府内供奉。

奉宸府俨然成为“三宫六院”,张氏兄弟如同“皇后”“贵妃”,成为武则天“妃嫔”的总管。武则天曾令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右补阙朱敬则进谏,并批评朝臣中的不正之风,举例说:尚舍奉御柳模声称儿子柳良宾洁白美须眉,左监门卫长史侯祥说自己阳道壮伟、也是一心想进奉宸府。武则天慰劳朱敬则,并说若非他直言自己还不知道这些事。

赏识骆宾王

徐敬业叛乱时,请幕宾骆宾王写《讨武曌檄》(参见《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称武则天”伪临朝、人非温顺,地实寒微、洎乎晚节、秽乱春宫、人神同嫉,天地不容“,言辞有如贯珠,事昭理辨。武则天见到檄文后,问是谁所撰,臣下回答:“骆宾王。”武则天不但没有问罪,反而赞赏骆宾王的才华,说道:“这是宰相的过失啊。此人有如此大才,却使他流落不遇!”

无字碑

关于无字碑的由来,众说纷纭,主要有几种说法:其一,武则天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其二,武则天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其三,武则天立“无字碑”,功过是非任凭后人评说,是聪明之举。此外,还有说法认为唐廷为武则天立碑时已经拟好了碑文,但因各种原因碑文没有铭刻到墓碑上,而有可能被埋藏在乾陵地宫里。

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虽无原始碑文,却刻有后人题词。据媒体2008年报道,无字碑题词共四十二段,阳面三十二段,始于北宋,终于明。明代以后无字碑碑身仆倒,直到1957年维修扶直,再未有人题词。这些题词中,还包括了用契丹文写成的《大金皇帝都统经略郎君行记》(简称《郎君行记》),且在旁边配有汉字译文;保存下珍贵的文字史料,这也不失为武则天的无字碑的一大贡献。

万国颂德

大周万国颂德天枢长寿三年(694年)八月,世界各国元首在波斯国大酋长阿罗憾等人的号召下,请求用铜铁铸造天枢,铭纪功德,黜唐颂周。武则天批准。次年四月,天枢建成,总高147尺(45.87米),柱身八面,下层为铁山,中部是用蟠龙、麒麟萦绕的棱柱,上部为腾云承露盘,顶部置四龙立捧火珠。东夷人毛婆罗造模,柱身碑刻文武百官和万国元首的名字,武则天亲题:“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天枢,作为武则天纪功柱。

天枢被唐朝统治者视为武周政权带给李唐的耻辱,开元二年(714年)唐玄宗便下令销毁天枢,熔了一个月也未能熔完,但终究化为乌有,存世仅20年。意大利教授Antonino Forte曾撰文讨论天枢的营建始末,英国博士Joph Needham亦把天枢视为“宏伟的纪念碑”。洛阳博物馆前的观光塔便是参照天枢而建。

相关争议

关于武则天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根据史料记载,武则天在当太后时就自称“朕”,但有记载认为她并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太后,北魏胡太后就曾经自称“朕”,还让大臣称呼她为“陛下”。(《魏书·卷十三》:后改令称诏,戝臣上书曰陛下,自称曰朕。)但是有人认为《魏书》作者魏收跟尔朱荣关系匪浅,是对胡太后的抹黑。第二个便是武则天作为女皇的地位,到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还是中国历史上众多女皇帝之一。在民间和网络历史圈,由于人们扒出另外三位,即北魏幼主(北魏殇帝是中国民间上的尊号)元氏(也有称为元姑娘),文佳皇帝陈硕真和承天太后耶律普速完。不过,根据专家们的研究,耶律普速完很可能并未真正登基称帝就已经被杀。而陈硕真由于是浙东一地的农民起义军女领袖,在当时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乃至后世的承认程度有限,因此学术界一般没有人把这两个人作为中国的女皇帝。不过北魏元氏却受到部分学者的承认。元氏的皇帝身份常有争议,就事实上是当了皇帝没错,但短暂的女皇帝身份普遍不被后世所承认,而且史书中,尤其是在正史中从来不把她列入正统的帝系,一来是因为她是胡太后的傀儡,且在位时间只有一天不到,二来是因为她是以冒名男婴而即帝位的。因此,至今为止,武周王朝的武则天仍然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不过,学者成扬则认为,元氏的登基虽然是北魏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的产物尤其是胡太后一手造成的,但其作为“第一个登上皇帝宝座的女性,这一事实却不容抹杀”,并建议将武则天的身份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修改为“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女皇帝”。对于成扬的说法,另一位研究武则天的专家罗元贞予以驳斥,他认为元氏的女皇帝地位连封建时代的史家都不承认,“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居然承认”,斥之为“标新立异、沽名钓誉之一例”,他本人则坚持认为武则天才是“真正的”中国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不仅罗元贞,复旦大学教授韩昇、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以及著名学者王占君、王双怀、林语堂、萧让等人也只承认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因此,当前国内外学术界主流仍将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而受国内网络上历史自媒体影响,中国民间则称之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而国外民间,或将武则天称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或称武则天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广泛承认的女皇帝”。

武则天出生时间,一直有争议。在第一次修的《则天实录》和二次修的《则天实录》已经无从寻找,《资治通鉴》依据当时第二次修的《则天实录》记载武则天死时为八十二岁,但是和其他史书很不一致。《唐会要-皇后-天后武氏》条和《新唐书-武后传》为八十一岁说,《旧唐书-则天纪》有八十三岁说,加上《资治通鉴》的八十二岁说。那么到底武则天死的时候是多大年龄呢?无从得知。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六·本纪第六》

《新唐书·卷四·本纪第四》

《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

本文发布于:2022-10-19 19:42: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247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武则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